我国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2016-03-18 07:08陈志其
高等继续教育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培训者培训师培训

王 建,陈志其

(1.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等教育系,四川隆昌642150;2.喀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新疆喀什844006)

我国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王 建1,陈志其2

(1.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等教育系,四川隆昌642150;2.喀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新疆喀什844006)

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作为教师培训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教师培训活动的质量,对教师培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我国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内涵研究、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阶段研究和教师培训者专业成长促进方式研究三个方面。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领域的研究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深化:扩大研究空间,注重跨领域的研究和借鉴;深化研究内容,重视从微观层面进行探究;拓展研究方法,实现研究的多样化和综合化。

教师;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

近年来,我国教师培训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国培计划”的推行,促使我国教师培训在一些领域取得了新进展和新突破。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作为教师培训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不断深化研究以适应教师培训的改革与创新。整理和分析近年来我国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的研究成果,对于把握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脉络、指导教师培训者专业成长、促进教师培训者研究工作深化以及更好地服务于我国教师培训事业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从近年的研究来看,国内关于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的研究范围较广、内容较多,但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内涵研究、发展阶段研究和发展途径研究三个方面。

一、关于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内涵的研究

国内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定义有很多,而关于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的概念则相对较少。石丽敏从培训者角度阐述了培训师专业化的概念,即“培训师的专业化是指培训师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1]也有学者具体阐述了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的概念,认为“教师培训者的专业化发展是指从事教师培训工作的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培训者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技能的过程。”[2]这一概念强调的是教师培训者专业素质及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从而最终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也就是说,教师培训者的专业发展不是一蹦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过程。

教师培训者的专业素养直接关系着教师培训活动的质量和教师专业成长的速度,对教师培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培训者是教师的教师,其所具备的专业素质与普通教师有着本质的区别,是普通教师、企业培训师和社会其他领域工作人员不可代替的。对教师培训者专业的具体内容与专业结构,国内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教师培训者专业素质结构模型。因为教师培训者服务的对象一般是中小学教师,所以赵永勤认为学员的成人学习特点是教师培训者专业能力形成的必然基础,并具体从培训需求诊断能力、培训目标体系构建能力、培训课程体系建设能力、课程与教学实施能力四个方面阐述了教师培训者应具备的专业能力。[3]也有学者认为,教师培训者要承担起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光荣使命就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深厚的教育思想素养和精湛的培训业务素养。[4]席梅红也从职业信仰、专业知识、实践经验、专业能力等职业标准的角度阐述了教师培训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为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培训者提供了有力参考。[5]李更生则根据教师培训师在教师培训过程中所扮演的教学者、管理者和研究者三维互动角色的需要,从培训教学胜任力、培训管理胜任力和培训研究胜任力三个方面构建了教师培训师胜任力模型,并对教师培训师必备的专业能力进行了系统论述。[6]吴思孝也从教师培训者所扮演的角色需要出发,认为教师培训者的综合角色决定了他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7]杨秀治则从时代发展的要求出发,认为新时期的教师培训者应该有智慧、有责任心和有激情。其中,有智慧则主要体现在有知识、有能力和有机智三个方面;有责任心意味着对自己负责、对学员负责和对学校负责;有激情表现在有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和高涨热情。[8]而潘裕民则更全面地阐述了新时期教师培训者应具备的专业素养,他认为教师培训者除了要加强学习、研究和反思之外,还必须具备精于业务、善于管理、勇于实践、敢于拿来等专业素质,促使自己成为一个“一专多能”的优秀培训者。[9]综上所述,虽然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教师培训者应具备的专业素质,但是我们从中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培训者都必须具备教师培训的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等基本素质结构,而且他们不同于中小学教师,亦不同于大学教师及科研人员,具有多重身份,集教学、管理和研究三个角色于一身,是典型的复合型专业人员。

二、关于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阶段的研究

教师培训者作为教师之师,只有率先专业化,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而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必然推动教师培训者的专业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培训者专业化发展的目标是教师培训师。我国学者大多侧重从教师培训者作为社会人的角度考察其成为一名专业培训师的变化历程。李中亮从培训师发展的角度阐述了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的三个阶段。他认为教师培训师的发展有三重境界,即培训师、高级培训师和资深培训师。[10]培训师的最高发展境界是资深培训师,是教师培训者不断追求和努力实现的最终目标。余新则从教师培训师这一职业的特征出发,论述了教师培训师职业发展的五个重要发展阶段:一是职业储备期,这一阶段主要是为今后从事教师培训工作而储备知识和经验;二是兼职期,这个时期是把教师培训作为第二职业或兼职工作任务;三是专职期,这一时期的培训者是把教师培训作为第一职业和专门工作任务;四是专业期,这个时期教师培训者的培训专业化能力基本形成,达到专业培训讲师和培训管理师的职业标准;五是巅峰期,这个时期教师培训者的培训专业化能力达到巅峰发展阶段,成为贯通教育教学、学校管理、教师培训等领域的咨询专家和专业顾问。[11]从以上关于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阶段的划分中可以看出,教师培训师的职业发展阶段体现出教师培训者队伍成长与发展的宝塔层级,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层次性。但是,已有研究都缺乏对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各个阶段主要特征的概括和总结。因此,今后的研究应结合教师培训者自身发展规律,对其专业发展阶段进行系统划分,进而总结出各阶段的主要特征,为我国教师培训者的培养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三、关于教师培训者专业成长促进方式的研究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学者主要从促进教师培训者群体专业发展和教师培训者个体专业发展两个方面研究和探讨了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的对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促进了教师培训者队伍的专业建设和发展。

(一)有关教师培训者群体专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教师培训者群体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培训者职业不断成熟、逐渐达到专业标准,并获得相应专业地位的过程。教师培训者群体的专业发展是教师培训者个体专业化的条件与保障,代表着教师培训师这一职业的专业化。我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提出了教师培训者群体专业发展的措施和对策。例如,杨玉东基于省级教育行政机构的工作层面,从遴选机制、培养机制、聘用机制、评价机制和流动机制五个方面系统地探讨了构建教师培训者专业化队伍建设的制度做法,建立了促进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的系列机制,为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提供了可行性建议。[12]李中亮从加强教师培训者制度建设出发,分别从试讲制、优胜劣汰制、师德考核制以及培训效果评估制等方面具体论述了提升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的措施,以促进教师培训者在管理和使用上走向规范化和专业化。[10]吴思孝基于温州市多年优化教师培训者队伍建设的实践经验,从制度保障方面阐述了温州市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的具体政策与举措,即(1)配齐、配全、配优师训员;(2)加大专业培训力度,全面轮训师训员;(3)组织校本培训;(4)实施培训者专业发展评价制度;(5)制定教科研奖励制度。[7]这些学者主要从制度层面探讨了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的举措,建立了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的制度体系,为其专业成长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杜剑华和王焕轶则通过建立任务驱动,依托培训活动,建构了教师培训者专业化成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和载体,为高质量打造教师培训者队伍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途径选择。[13]也有学者对新时期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认为教师培训者的专业发展要以学科建设为载体、以教育科研为支撑、以培训创新为动力和以终身学习为保障。[14]综上所述,已有研究主要是从制度保障、任务驱动、条件支撑等途径来促进教师培训者群体的专业发展。

(二)有关教师培训者个体专业发展对策研究

教师培训者个体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培训者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理念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过程。教师培训者个体专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成为教师培训师。由于学者们研究角度和侧重点的不同,所以对教师培训者个体专业发展的看法也有所不同。例如,胡红梅和英配昌从教学实践、进行教育研究和形成培训课程三个方面提出了教师培训者素养提升的建议。[15]也有学者认为专题培训和自主学习是促使教师培训者专业成长的关键因素。[7]杨秀治则认为提高教师培训者专业素质的基本途径是善于学习、恒于科研、勤于反思和勇于实践。[8]只要教师培训者按照这四个基本途径不断地去践行、提高和完善,一定会成为一个高素质的受参训学员欢迎的培训者。郭春霞基于行动研究的视角,阐释了教师培训者开展行动研究不仅能够提高教师培训的效果,而且还有效地促进了教师培训者教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为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拓宽了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的途径。[16]虽然学者们对教师培训者个体专业发展的看法不尽同,但是通过已有研究可以发现,教师培训者个体专业发展的最终因素或最根本途径是自身不断地学习、发展和提高。

四、我国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研究的未来展望

(一)扩大研究空间,注重跨领域的研究和借鉴

目前有关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的研究空间范围较窄,主要集中在教师培训领域,缺乏多学科、多视角、跨领域的研究和借鉴。对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的研究,一方面要吸收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也要借鉴和利用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因为吸收和借鉴不仅可以使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有一个较高起点,而且还可以开拓研究空间,进而促进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研究主题及研究范式的转换。例如,企业经过长期实践而总结出的先进培训理念和举措就为我国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思路。当今企业培训远比教师培训更为先进,许多行之有效的培训举措经过企业的反复实践和证明,得到了同类行业或者其他行业的高度认可与广泛推广,对培训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今后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的研究应借鉴和吸收国内外企业的先进培训理念,为我国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提供导向和引领作用。总结企业培训成功的经验有利于我国教师培训者行业朝专业有序的方向发展,对于推动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深化研究内容,重视从微观层面进行探究

已有研究通过对教师培训者专业成长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从宏观层面上构建了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的途径,为教师培训者专业成长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师培训者专业队伍建设的相关问题。但是,目前有关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对策的研究缺乏一定的深度,多停留在宏观层面。当然,其研究内容也体现了我国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的具体实际和现实问题。有鉴于此,今后有关教师培训者专业成长途径的研究,应结合我国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中暴露出的实际问题,从微观层面进行系统地探究,从而为教师培训者专业成长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建议。当前,在我国教师培训机构专职或兼职从事教师培训工作的培训者主要有高校专家、培训机构专业教师、中小学优秀教师(教研员)和相关教育行政人员,他们各有优势和不足。因此,我们应针对这四类人员的优势和不足,结合具体实际,采取不同的策略和路径来促进其专业成长,使之走向教师培训师,提高教师培训质量,更好地造福于中小学教育。

(三)拓展研究方法,实现研究的多样化和综合化

在研究方法上,无论是对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阶段的研究,还是对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途径的研究大多采用了文献法和经验总结法,很少采用实证研究和质性研究。研究方法的单一导致对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无法作出全局性、系统性的分析,使得已有研究缺乏对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全景式的反映。通过对我国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的综述可以发现,已有研究很少涉及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微观层面的问题,对于解决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建议也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与此同时,由于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本身所具有的阶段性和长期性等固有属性,教师培训者在现实发展中有着十分复杂的动因,很多外在因素也是影响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的重要变量,如果仅从单向维度来研究和解释,具有极大的局限性。因此,今后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的研究应采取多种研究方法,多角度、多视野开展研究,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并积极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

[1] 石丽敏.培训师专业化建设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2] 李更生,吴卫东.教师培训师培训——理念与方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61.

[3] 赵永勤.基于成人学习特点的教师培训者专业能力探析[J].当代教师教育,2013(3).

[4] 冯燕华.教师培训者的角色及应具备的素养[J].中国民族教育,2012(9).

[5] 席梅红.教师培训师:新时代的职业诉求[J].继续教育,2012(6).

[6] 李更生.基于胜任力及其模型建构的教师培训师学习与培训[J].教育发展研究,2014(18).

[7] 吴思孝.培训者优先发展——温州教师培训者队伍建设实践[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3(4).

[8] 杨秀治.新时期培训者的素质与发展[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3).

[9] 潘裕民.教师培训者的角色定位与专业素质要求[J].上海教育,2012(1).

[10] 李中亮.教师培训师专业发展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3).

[11] 余新.教师培训师专业修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12] 杨玉东.构建专业化教师培训者队伍机制探讨[J].中国教育学刊,2011(10).

[13] 杜剑华,王焕轶.任务驱动式的区域性教师培训者团队建设的实践研究[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4(4).

[14] 郭世安.对教师培训者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0(3).

[15] 胡红梅,英配昌.中德联合研讨教师培训者培训[J].上海教育,2013(1).

[16] 郭春霞.行动研究:教师培训者教学技术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J].继续教育研究,2009(2).

Review and Prospect of China Teacher Trainers’ Profession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Wang Jian1,Chen Zhiqi2

(1.South Sichuan College for Preschool Education, Sichuan Longchang, 642150;2.Kashgar university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Xinjiang Kashgar, 844006)

The researches of teacher train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cus on the concept of teacher train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tages of thei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ways to promote teacher train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view of this, the relevant researches of teacher train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hould expand the research space, pay attention to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and reference, deep the research content, explore the value from the microscopic level, expand the research methods to realize the diversific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research.

Teachers; teacher Train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2016-09-22

201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青年专项课题(XJEDU2016S017)阶段性成果.

王 建(1988-),男,四川自贡人,硕士,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等教育系助教,小学教育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 陈志其(1987-),男,甘肃武威人,硕士,喀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

G451

A

2095-5987(2016)06-0005-04

●教师培训与职业发展●

猜你喜欢
培训者培训师培训
还剩几只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云端 落地 花开——山东省乡村教师培训者培训学习后记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教师培训者:从专业性到实践性
提升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培训者专业能力的研究
教师培训要有“场”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
我国第一批FIDIC国际认证培训师候选人初审培训班在京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