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现状及需求研究
——基于南京市Q区的调查

2016-03-18 08:18朱丽娜
高等继续教育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社区家长孩子

朱丽娜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京210097)

●社区教育与社区学习●

小学生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现状及需求研究
——基于南京市Q区的调查

朱丽娜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京210097)

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是为家庭教育发挥助力的重要方式,也是构建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网络的重要一环。本文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从家长的家庭教育困难与解决方式、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的认知与行为以及家长对社区家庭教育指导的需求三个方面展开,从而发现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需求,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提供建议,形成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正向合力。

小学生家长;社区;家庭教育指导;需求

一、前言

2015年10月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广大家长要全面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系统掌握家庭教育科学理念和方法,增强家庭教育本领,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正确行动教育引导孩子”,“加快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网络”,“将街道、社区(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社区教育体系”。这一要求意味着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不只是学校的责任、妇联的任务,更应该是全社会的责任。社区因其具有教育场所的普遍性、教育对象的广泛性、教育参与的群众性、教育内容的多样性等诸多特点,依托社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也是新时期发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重要着力点。马卡连柯说:“如果教育者个人有很多缺点,那么,任何的方法都是没有用的,而父母对自己的要求,父母对自己家庭的尊敬,父母对自己一举一动的检点,这是首要的和最基本的教育方法。”当务之急,明确家长所处的状态和具体需要,是开展社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重要基础。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笔者采用抽样调查法,以南京市Q区(Q区为南京市的城郊区域)随机挑选三所小学中的家长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12份,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如下:家长情况,父亲22名,母亲190名;孩子情况,男生114人,女生98人;父母学历,专科学历为36.99%,高中学历为23.29%,本科学历为21.92%。父母职业,个体劳动者占比最多,为34.25%,无职业者为21.92%,专业技术人员(教师、医生、科研人员等)占17.81%,企业管理者及国家机关干部人数分别占13.7%和6.85%。

(二)调查工具

基于已有文献,自编《小学生家庭教育指导现状及需求调查表》,包括5项内容:①家长的基本信息(身份、职业、文化程度、子女性别);②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遇到的困难与解决方式;③家长对家庭教育指导的认知;④家长参与家庭教育指导的行为;⑤家长对社区家庭教育指导的需求状况。

(三)调查程序

为确保调查过程严格、规范、统一,笔者在三所小学中每所随机选取两个班级,以学期开始学校召开家长会为契机,在班主任的陪同下,以班级家长为单位,统一指导语,匿名填写问卷,当场回收。问卷发放完毕,笔者借机找了8位家长进行访谈,以便更加深入地了解家长关注的问题和家庭教育方面的需求。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家长普遍存在的教育困境与有限、单一的解决方式之间的矛盾

调查显示,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普遍感到力不从心,其困境主要体现在孩子的学业成绩(50.68%)、心理健康(49.32%)、亲子沟通(45.21%)、人际交往(43.84%)等方面。在家庭教育中,学习成绩依然是家长最为忧虑和关心的问题;其次是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开始进入家长的视野,成为家长较大的困扰。访谈得知,很多孩子是独生子女,家长由于工作忙,很少与孩子互动。当孩子表现出来冷漠、胆小、不懂得分享、忍让等缺点时,家长比较担忧。由于儿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很多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没有形成固定玩伴、不愿意与同学交往等现象也较为普遍,所以部分孩子在人际交往方面表现出的不合群也让家长较为关注。

一方面,家庭教育遭遇重重困境,另一方面家长教养方式有限。调查显示,62.07%的家长遇到困难的解决方式依然是传统的“亲友沟通”;其次为网络咨询(42.47%)和学校指导(34.25%)。还有18.97%的家长表示,自己想要得到帮助,但是没有渠道获得。可见传统经验性的教育方式仍然是家庭教育的主流,学校作为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阵地,并未发挥出优势作用。有位家长在访谈当中说出了自己的困惑:到底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教育孩子,培养出自己的“翻版”,还是让孩子自由发展,成长为一个“全新”的人呢?家长面对家庭教育方面的困惑表现出茫然无措,要么按照传统方式管教出一个“复制品”,要么就撒手不管,自由放任。究其根源在于家长没有形成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也没有找到合适的途径学习科学教养方法,从而表现出一种焦虑感。

(二)家长在家庭教育指导方面存在认知与参与行为的偏差

家长普遍认为自身学习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很重要,并有强烈的指导需求。调查显示,有98.36%的家长认为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很有必要”或“有必要”,80.83%的家长对于家庭教育指导“非常需要”或“需要”,说明家长普遍意识到在家庭教育方面自身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迫切需要外界的指导和支持。然而在实践层面,家长参与指导的行为却严重滞后于其认知。调查显示,41.79%的家长从学校获得家庭教育指导,30.36%的家长从来没有参与过相关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笔者访谈得知,家长一般通过家长会获得家庭教育指导,而家长会大多是讲孩子成绩,很少涉及家庭教育的知识与方法。需要家长主动参与的其他指导方式,家长大多数因为自己没时间,平时工作累,也很少主动关注参与。有一位母亲在被问及对家庭教育指导的看法时表示,她之前从来没有想过做父母还要学习,一直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教育孩子,直到她的一位表妹做了妈妈以后,经常主动去外面听父母课程,学习怎样去教育孩子,自己慢慢受到了影响,才逐渐学习一些教育方法,后来发现确实有用。

(三)家长对社区家庭教育指导的需求状况

家庭教育的指导不能只靠经验或是学校,社区也应当积极地发挥相应的作用,所以调查家长对其需求情况是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未来发展的依据,也是为家长提供针对性、有效性、多样化服务的基础。

1.家长对社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认可度

在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方面家长给予了很高的认可度与强烈的参与意愿。调查显示,49.25%的家长认为通过社区举办家庭教育指导“很有必要”,47.76%的家长认为“有必要”;有95.52%的家长表示自己“愿意”参加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总的来看,绝大多数家长认为以社区为依托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是有必要的。家长的现实需要是现在以及未来进行社区家庭教育指导的依据。

2.对社区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需求

小学生家长对社区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需求与家庭教育的困惑存在显著相关,主要集中在心理健康发展、社交能力培养、安全防护知识以及亲子沟通等方面,家长自己无专业知识,又无处可学。现代社会频频发生的“儿童性侵”、“儿童拐卖”、“校园欺凌”等恶性事件,都不同程度地对孩子的身体、心理造成伤害。学校以及社会相关机构开展的针对性指导活动有限,支援力量相对比较薄弱,仅凭家长自己的能力无法得到更好的解决,希望通过更好的渠道进行学习和防护。而在社区教育中加入家庭教育指导项目,对提升家长的教养能力,促进孩子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3.对社区家庭教育指导的方式需求

李洪曾(2000)把家庭教育的指导方式分为三大类:以“家庭访问”、“家庭教育咨询”、“在校接待”等为主的“个别指导”形式,“讲座与家长会”、“家长间的交流与讨论”、“家长来校听课与参加亲子活动”等“集体指导”形式,向家长提供图书、影像、网络传媒等手段进行的“文字音像资料的介绍、推荐和提供”指导。笔者根据实际情况做了相关调整,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家长选择“集体性”的指导方式,高达76.81%的家长选择亲子活动,61.97%的家长选择家长之间的学习交流。此外,近一半的家长选择了“网络传媒”的指导方式,即通过微信进行沟通,仅有43.83%的家长选择“个别咨询”。有家长表示,社区中大多是熟人,不愿意在这种“熟人圈”中单独去做相关咨询,有失“面子”,而大家一起参加集体性的教育活动,倒还可以接受。还有家长提议社区可以多开展一些孩子喜欢,家长也能在家庭教育方面有所收获的互动体验活动。对于指导的频次安排需求,家长最希望每月“1-2次”。这要求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每月安排“2次”家教指导活动,以便更好地满足多数家长的需求。

4.对社区家庭教育指导的师资需求

家长的师资要求主要是家教经验丰富以及专业性强。调查显示,有49.28%的家长选择了“家教经验丰富”,47.83%%的家长选择了“专业性强”,仅有2.9%的家长选择“本科及以上学历”。从调查数据来看,家长倾向于经验丰富的老师来做教育指导工作,以便能获得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有效的建议和方法,而在教师的学历方面并没有过多的要求。

四、教育建议与对策

家庭教育指导在成人教育、终身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利用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有效配合,提升父母教育素养,对儿童、家庭、社区的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本次调查结果,如何针对家长的实际情况开展既有科学性内容又有多样化形式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呢?

(一)坚持以人为本与全面发展的原则,解决家长的切实困难

明确家长的实际需要,解决家长的切实困难,是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前提。针对“您对目前社区所提供的家庭教育指导满意吗?”这个问题,50.68%的家长认为“一般”,20.55%的家长选择“不满意”,仅有17.81%的家长“满意”。由此说明,社区的教育指导活动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要使家长“真正”参与教育指导活动,就应尽力满足家长的多样化需求,解决家长普遍存在的家庭教育困难。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困难主要集中在“学业成绩”、“心理健康发展”、“亲子沟通”、“人际交往”等方面。社区家庭教育指导在针对上述方面的前提下还应坚持全面发展的原则,从家长对家庭教育的关注上可以看出,家长过度关注孩子“智育”,忽视“德育”,仅有27.4%的家长关注孩子的“人格品行”。社区家庭教育指导应该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及其现实情况,安排有针对性的活动主题,为孩子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提供多样化的参与方式,重视专业化的家庭教育指导

为家长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机会,是家庭教育指导有效运行的保障。家长是特殊的成人学习者,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愿望和热情,然而他们的动机与行为常常是一对矛盾体,往往无法保证有充足的时间来驱使动机付诸实践。此外,家长自身也积累了不同的教子经验,这些经验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让父母固守经验,停步不前,也可以为家长后续的教育工作指引方向。针对家长学习的特殊性,提供多样化的参与形式显得尤为重要。调查显示,家长选择的解决方式传统且单一,中小学依然发挥着主阵地作用,社区以及社会专业机构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因此,社区应该与学校、专业化的辅导机构等联合起来,充分挖掘自身的资源,通过亲子活动、家长交流会、专家讲座等形式,为家长提供专业化的教育指导,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同时针对不同家庭的具体问题,对家长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与咨询,以帮助家长深刻认识自身的教育职责,营造和谐的社区教育环境,构建学习型家庭和学习型社区。

(三)利用网络空间,形成微信“学习共同体”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日益深入人们的生活,它通过手机、电脑等载体迎合人们生活、学习、娱乐等需求。各领域的专家、学者都通过微博、微信平台发表自己对家庭教育的看法和指导建议,各类主题的微课也在网络平台中不断推出。本次调查结果表明,52.17%的家长倾向于通过微信进行指导,因此,利用微信平台进行家庭教育的线上指导具有很大的开拓空间。社区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空间的便捷性,建立专家与家长间、家长与家长间的家庭教育指导交流微信群。还可以就某一焦点性专题,如亲子沟通或家长的情绪管理建立微信社区公众平台,由专人维护,以专家指导的家长志愿贡献“育子心经”的方式形成学习“共同体”,对家长进行指导。这种方式不仅方便、快捷,而且能够实现虚拟状态下及时有效的沟通与互动,还能克服家长因为没有合适的时间参与指导活动的困难,是值得进一步探索的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形式。

[1] 马卡连柯全集第四卷[M].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400.

[2] 曹慧.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家庭教育指导研究[D].南开大学,2009.

[3] 张建波.常州市家长对婴幼儿社区早期教育需求的调查研究[J].理论观察,2013(6).

[4] 李洪曾,朱李平,沈明革.浙江省家长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的状况及影响因素的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2008(8).

[5] 侯晓晖.家庭教育指导的需求分析——以山西省太原市中小学学生家长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1(5).

[6] 李洪曾.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对象、内容与形式[J].上海教育科研,2000(6).

[7] 毕军梅,陈虹.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实效性研究——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为例[J].前沿,2015(9).

Study on the Situation and Need of Parents' Family Educational Guide in Elementary School——Based on the Survey of Q Community in Nanjing

Zhu Lina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 ,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 Jiangsu, 210097)

The guidance of community-based family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support family education, and is also a vital link to establish social support network for family education.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a series of practical activities to find the problems and needs on family education, from the difficulty and solution for parents on family education, cognition and behavior on family education, as well as and the needs based on community family education guidance, which provides pertinence suggestions for family education guidance service, and forms positive force between family education and community education.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Parents;community;family educational guide;need

2016-08-26

朱丽娜(1991-),女,河南周口人,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原理及家庭教育.

G78

A

2095-5987(2016)05-0070-04

猜你喜欢
社区家长孩子
社区大作战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3D打印社区
我心中的好家长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家长请吃药Ⅱ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