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效应研究进展

2016-03-18 09:09梁英豪梁迎丽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锚定范式偏差

梁英豪,梁迎丽

(1.四川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四川 达州 635000;2.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锚定效应研究进展

梁英豪1,梁迎丽2

(1.四川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四川 达州 635000;2.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锚定效应是不确定情景下被试判断和决策中表现出来的普遍性偏差。40年来,研究者们采用传统锚定效应和基本锚定效应范式开展研究,提出了不充分的调整模型、选择通达模型和双重加工模型,系列研究表明,锚定效应受到决策背景、锚的类型、文化特征等多个变量的影响。未来研究应扩展锚的类型、创新研究范式、深化认知神经心理机制、确认影响锚定效应的内外部因素,以及注重锚定效应的应用研究。

锚定;锚定效应;选择通达模型

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对特定事件进行判断时,不仅会受到各种规范和标准的影响,还会把最初获得的有关此事件的信息作为调整参照点,这些可能影响个体判断和决策的相关信息被称之为“锚”(Anchor),调整到最后,估计值通常趋向于初始参照点,这种偏差往往导致决策上的失误。在不确定状态下,人们进行判断和决策的结果偏向于先前被给予的信息,由此产生决策偏差的现象,就是锚定效应(anchoringeffect)。[1]

一、锚定效应的发现

特沃斯基(Tversky)和卡尼曼(Kahneman)通过“幸运轮”实验最先发现了锚定效应现象。研究中,首先要求被试转动幸运轮盘,会得到一个随机数字,然后判断“非洲国家的数量在联合国国家总数中所占的百分比是大于该数值还是小于该数值”,再进一步对实际占比百分数做出估计。结果表明,转轮随机所得的不相干数字较大时,被试在后续问题上的百分比估计值偏高,也就是说,锚定信息(如,本例中转轮所得的数字)可能导致了被试的估计偏差。[2]随后,基于他们的研究框架,学者们围绕消费者支付意愿[3]、网上购物行为[4]、人际互动[5]、学习风格[6]、学业评价[7]、心理疾病风险认知[8]、常识判断、司法判断[9]、价格判断及谈判[10]等研究,从不同角度证实了锚定效应在人们的决策过程中有着广泛而难以消除的影响。[11]

二、锚定效应的研究范式

1.传统锚定效应范式

特沃斯基和卡尼曼的研究奠定了传统锚定范式的基本框架——两步式“比较-判断”,包括两个配对的判断问题,即比较判断问题和绝对判断问题,如“幸运轮”实验,前后两步的问题在内容上是相关的,属于语义启动(semantic priming),也叫做语义启动范式。此后,有大量的锚定效应研究均遵循这一框架或在此框架上进行扩展,因而也被称之为标准的锚定范式。这是应用最早的锚定范式,其显著特征是:决策任务中对锚与目标问题的共同点关注越多,最后的估计值就会与锚值高度一致,即同化程度越高[12];被试对锚与目标问题做比较时,如果两者所包含的信息接近一致则用时越短,否则将用时延长;同化的程度会随同比较性问题中假设前提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此外,具有丰富知识的被试比较不容易受到无关锚的影响。[13]

2.基本锚定效应

传统锚定效应的判断偏差有可能是语义启动所导致的。如果不存在语义启动,如单纯提供数字,这种偏差是否还会发生呢?基本锚定效应是在没有经过比较过程的情况下而发生的锚定效应。威尔森(Wilson)通过系列研究证实,即使是单独呈现数字锚定值,也会对被试的最终判断产生影响,这种在决策情景中存在的锚定效应比原来所认为的要普遍和广泛得多,因而被称之为基本锚定效应。[14]有别于传统锚定效应范式,基本锚定效应范式先是要求被试对两个不同种类的问题做数量的比较判断,再对目标值做出估计,其间仅有一个提问环节。

3.外部锚与自生锚的研究范式

有研究者指出,基本锚定效应很微弱,在其他情景是难以得到重复验证的。[15]在不同的锚定效应研究中,锚的设定可能是不一样的。传统锚定效应范式中的锚是语义信息型的,基本锚定效应范式中的锚是数字型的。埃普利(Epley)和季洛维奇(Gilovich)区别了自发锚(self-generated anchors)与外部锚(experimenter-provided anchors),前者是个体基于已有经验和信息线索在内心自行产生的参照标准,后者则是情境中由他人直接提供的参考值;研究显示,自发锚比外部锚产生的偏差效应更显著和持久。[17]

4.阈下锚定效应范式

围绕锚定效应的进一步研究发现,锚定效应是否发生与锚的类型、呈现方式有关,其效应的强弱似乎与锚定值的绝对值大小有关。马斯威勒(Mussweiler)等人采用阈下启动研究被试在数量估计时的锚定效应,结果发现,被试的判断确实受到锚定值大小的影响,引起了更多研究者对于阈下条件的锚定效应研究。[18]鲁扬(Rooijen)和戴曼(Daamen)的研究中,被试在计算机上看到字母串的同时,被在阈下条件呈现锚,然后对未来一年肺癌的发病率进行评估,结果显示阈下锚定效应确实是存在的。[19]

三、锚定效应的解释模型

尽管众多研究显示,锚定效应在决策领域中是普遍存在的、稳定的偏差现象,但是其机制仍是不明确的,有待深入探索。目前有不充分的调整(insufficientadjustment)模型、选择通达模型(SA)、双重加工与认知神经模型等理论模型。埃普利指出,锚定效应不可能被某一排他的理论模型所解释,或许最好的办法是将不同解释模型整合起来。

1.不充分的调整模型

特沃斯基和卡尼曼最先以不充分调整理论解释锚定效应。他们认为,在判断与决策过程中,个体把锚值作为调整的起始点进行不断的调整,直到发现一个可以接受的数值。但是,通常个体满意的数值是一个可行区间,调整过程在可接受的边界上下终止了,所得的估计值是极端值而非更合理的中间值,因此这种调整过程往往是不充分的。[20]可能是被试由于努力思考或任职资源的不足导致了调整过早终止。埃普利和季洛维奇通过研究发现,在决策过程中,人们的启发式系统占据优先和优势,无论排除认知因素的影响与否,被试调整的程度都是不充分的,决策结果都存在非理性偏差,因而带有一定的普遍性。[21]受不充分调整模型的启发,西蒙(Simmon)等人提出了一个新的“锚定调整模型”来解释锚定效应,他们的实验也支持了这一主张,即在调整方向不明确情景下,个体过于相信其估计值而不会进一步调整;若是被试相信其调整方向时,则愿意进一步对估计值进行调整,结果是减弱锚定效应的偏差结果。[22]直至今天,仍有很多学者视锚定不充分调整模型为解释锚定效应的核心理论。

2.选择通达模型

斯特拉克(Strack)和马斯威勒毫不客气地指出,锚定不充分调整模型仅能解释,呈现给被试的锚定值超出其可接受范围时的情况,然而他们自己的研究表明,呈现的锚定值在被试可接受范围内仍会发生。[23]此外,大量研究表明,锚定效应的发生不受锚的特征、判断者意志努力,以及估计背景的影响。他们由此论断,锚定效应的产生不是不充分调整的结果,而是问题设置的信息通达性造成的,据此提出了选择通达模型。[24]选择通达模型设定了两个前提假设:信息通达性(knowledgeaccessibility)和假设一致性证实(hypothesis-consistent testing)。做判断估计时,人们是在证实倾向的心理状态下进行的,他们试图去验证估计值和被呈现信息的一致性或共同性;与锚接近或一致的知识和信息通达性更高,对锚定效应的产生起调节作用。

3.双重加工模型

研究者通常认为不充分的调整模型和选择性通达模型对于锚定效应的产生的解释是互斥的,前者对内生锚引发的效应解释较好,后者则对外部锚引发的效应解释较好。埃普利和季洛维奇通过实验,区分了内部锚和外部锚,试图对两者加以整合。他们认为,锚定效应中存在受努力思考和不受努力思考影响的两个心理加工过程。[25]锚定效应的产生可能存在两种原因:选择通达性可以解释外部锚定效应的发生机制,不充分的调整模型则能解释内部锚定效应的发生机制。

4.认知神经模型

贾斯帕(Jasper)和克里斯曼(Christman)关于锚定效应的研究控制了利手强度的影响,开启了探索锚定效应神经生理机制的先河。[26]国内学者曲琛等人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对锚定效应发生的时间进程的神经基础,提供了电生理的研究证据,支持了通达的锚定和调整的锚定产生的双重属性。此外,还有其他学者提出的由感知、锚的选择、基线水平的激活、修正和竞争学习5种认知机制组成的ANCHOR模型解释锚定的形成过程;还有人将量子模型引入锚定效应,对其进行阐释;而态度改变理论可以解释锚值变化所产生的倒U形变化锚定效应。[27]

四、锚定效应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控制

决策背景、锚的类型、精确程度与呈现方式、专业知识、性别和情绪、文化背景、研究设计,以及奖励和预警都会对锚定效应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

常识性问题被看作是锚定效应研究的理想范例,原因在于被试回答常识问题时,依据相关知识和经验的作答能较好地反映在多大程度上受锚的影响;与外在锚相比,自生锚所诱发的锚定效应更为显著和持久;即使同一信息内容,不同的表述方式或者框架也会使人们的注意力聚焦点不同,会对复杂决策情景中的判断和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如序列效应;给被试提供较为精确的锚使得其对目标问题的估计值更加接近于锚值;较之于消极情绪而言,积极的情绪会促使被试做出积极的评估;在投资领域,中国人表现出更显著的风险寻求偏向;是否给予奖励会降低被试的锚定效应水平的研究得到了不尽一致的结论。[28]

已有众多研究显示了锚定效应在诸多领域的普遍操作性和消极影响,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消除或减少锚值对决策结果的消极影响,减少判断和决策偏差,是开展锚定效应研究的重要目标和必然要求。在做出决策前,如能尽己所能去寻找多个参照信息,主动征询身边亲友的看法或意见,由此获得的多个信息参照组合,可以减少因过分依赖单个信息导致的判断和决策偏差。依据不充分的调整理论和双加工模型,在决策过程中,主动排除其他认知操作的干扰,保持有限信息加工通道的全面激活,有利于增强分析加工的操作,进而降低锚定效应的消极影响。此外,保持客观冷静的态度和情绪,也可以降低额外因素的负面影响,提升决策的水平和质量。

五、研究展望

锚定效应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已超过40年,从最初的数字判断问题,逐渐扩展到消费与投资、常识判断、司法判断、医学评估、学习风格与学业评价,以及人际互动等各个生活领域,这些研究为我们对不确定情景中信息的判断与决策提供了解释,对人们自觉减少行为偏差提供了指导依据,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然而,回顾已有研究,我们也可以看到锚定效应研究在以下方面,仍有待继续扩展和持续深入。

1.拓展锚的种类

锚的存在锚定效应发生的必要前提,对锚的认识、设定与控制,是开展锚定效应研究的基础,对锚新的认识,可以为锚定效应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动力。当下多数研究是基于数值锚和语义锚开展工作的,而且后者是相对欠缺的,关于阈下锚的规定还存在分歧和争议。已有研究显示,已有的相关知识和经验对锚定效应结果产生重要影响,那么,对于低幼阶段的被试来说,开发符合其认知发展水平的图像锚,或可对该理论问题的确认提供强有力证据支持。

2.锚定效应研究范式的创新

研究范式的选用,反映着我们对于锚定效应本质的认识水平。尽管从大的方面来看,传统锚定效应范式和基本锚定效应研究方式是最主要的两种,也衍生出了语义启动、数值启动、外部锚或自生锚启动,以及阈下启动等研究范式,但是实验流程的两步化,实验材料的泛常识化,判断过程单一,同时我们所获得的大量关于锚定效应的理解几乎都是基于实验室实验,实际上缺乏生态效度,无疑限制了相关研究结论的现实运用,未来我们应该对真实决策情景中的锚定效应研究投入更多。

3.锚定效应神经心理机制的研究

不充分的调整模型、选择通达模型和双重加工模型,使得我们对锚定效应的产生和作用有了初步的理解。三大理论虽说有竞争和冲突,但更可能是对不同条件下或过程中锚定效应的合理表述,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亲密联系,也亟待研究者们进行整合。而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技术手段,从神经心理机制层面提供了上述理论整合的可能。未来可进一步采用脑电图(EEG)、事件相关电位(ERP)、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和脑磁图(MEG)等脑电、脑成像和脑磁等技术手段,研究人们在锚定过程中的神经系统活动水平、特征与规律。

4.锚定效应的内外在影响因素研究

本研究在文献梳理的过程中发现,尽管有不少对于锚定效应影响因素的研究,但是明显缺乏聚焦,很难将众多散见于其中的影响因素串联和概括起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恰恰反映了锚定效应研究还停留在现象描述和概念揭示的初始阶段,作为一种生活中常见的消极现象,研究者们有必要确认其内外部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为锚定效应理论的整合提供实证支持,并为减少锚定效应负面影响的应用研究提供借镜。

5.锚定效应的应用研究

研究锚定效应负面影响的同时,研究者们逐渐认识到锚定效应有其积极意义。尽可能地减少锚定偏差,并找到其发挥效力的条件,运用特定信息对社会动态和(市场)环境进行预测等等,将会是未来提升锚定效应研究效益的重要突破口。

[1]王晓庄,白学军.判断与决策中的锚定效应[J].心理科学进展,2009(1):37-43.

[2]Tversky A,Kahneman D.Judgment under uncertainty:Heuristics and biases[J].science,1974(4157): 1124-1131.

[3]Simonson I,Drolet A.Anchoring effectson consumers'w illingness-to-pay and w illingness-to-accept[J].Journalof consumer research,2004(3):681-690.

[4]Wu C S,Cheng FF,Lin H H.Exploring anchoring effect and themoderating role of repeated anchor in electronic commerce[J].Behaviour&Information Technology,2008(1):31-42.

[5]李晓艳.内源性的锚定值对锚定效应影响的实验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6]赵俊峰,王林召,马红灿.学习风格中的锚定效应[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10(4):90-94.

[7]Bermeitinger C,Unger B.Influenceson theMarking of Exam inations[J].Psychology,2014(2):91.

[8]汪娜,李强.心理疾病风险认知锚定效应,污名框架效应探究[C].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2013,1184-1186.

[9]Glöckner A,Englich B.W hen RelevanceMatters[J].SocialPsychology,2015(1):4-12.

[10]M ussweiler T.Themalleability ofanchoring effects[J].Experimentalpsychology,2002(1):67.

[11]Furnham A,Boo H C.A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anchoring effect[J].The Journalof Socio-Economics,2011 (1):35-42.

[12]Chapman GB,Johnson E J.Anchoring,activation,and the construction ofvalues[J].Organizationalbehavior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1999(2):115-153.

[13]Mussweiler T,Strack F.The semantics of anchoring[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2001(2):234-255.

[14]Wilson TD,Houston CE,Etling KM,etal.A new look atanchoring effects:basic anchoring and itsantecedents[J].Journal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General,1996(4):387.

[15]Brewer N T,Chapman G B.The fragile basic anchoring effect[J].Journal of Behavioral Decision Making, 2002(1):65.

[16]Epley N,Gilovich T.Putting adjustmentback in the anchoring and adjustmentheuristic:Differential processing of self-generated and experimenter-provided anchors[J].Psychological Science,2001(5): 391-396.

[17]Mussweiler T,Englich B.Subliminal anchoring:Judgmental consequences and underlyingmechanisms[J]. OrganizationalBehavior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2005(2):133-143.

[18]Reitsma-van Rooijen M,Daamen DD L.Subliminalanchoring:The effectsofsubliminally presented numberson probability estimates[J].Journal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2006(3):380-387.

[19]Jacowitz K E,Kahneman D.Measures ofanchoring in estimation tasks[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1995(21):1161-1166.

[20]Epley N,Gilovich T.Putting adjustmentback in the anchoring and adjustment heuristic:Differential processing of self-generated and experimenter-provided anchors[J].Psychological Science,2001(5): 391-396.

[21]Simmons JP,LeBoeuf R A,Nelson LD.The effectof accuracymotivation on anchoring and adjustment:Do peopleadjust from provided anchors?[J].Journalofpersonality and socialpsychology,2010(6):917.

[22]Strack F,Mussweiler T.Explaining the enigmatic anchoring effect:Mechanisms of selective accessibility [J].Journalofpersonality and socialpsychology,1997(3):437.

[23]李斌,徐富明,王伟,等.锚定效应的研究范式,理论模型及应用启示[J].应用心理学,2008(3): 269-275.

[24]Epley N,Gilovich T.The anchoring-and-adjustment heuristic W hy the adjustments are insufficient[J].Psychologicalscience,2006(4):311-318.

[25]Jasper JD,Christman SD.A neuropsychologicaldimension for anchoring effects[J].Journalof Behavioral Decision Making,2005(5):343.

[26]王林召,冯果果,许绍康,等.锚定效应的研究范式及其心理机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42-46.

[27]杨晓华.梦对决策的锚定效应影响研究[D].宁波大学,2011.

Research Progresson Anchoring Effect

LIANG Ying-hao,LING Ying-li
(1.LIANGYing-hao,Sichuan University of Artsand Science,Dazhou,Sichuan635000,China;2.LIANGYing-li,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and Telecommunications,Nanjing,Jiangsu210023,China)

Anchoring effect is one of robust cognitive heuristics during the course of judgment and decision-making in an uncertain situation.In the past40 years,researchers employed traditional anchoring paradigm and basic anchoring paradigm to study it,and they have proposed different theoretical viewpoints on the psychologicalmechanisms.A series study has showed thatare the background ofdecision-making,the type of anchor and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have the deepest effect on anchoring effects.Extending the type of anchors,developing new research paradigms,strengthening the field of cognitive neuropsychologicalmechanisms,exploring the influencing factors,and payingmore attention to application research are the directions in the future..

Anchor;Anchoring Effects;SA

B84

A

2096-0239(2016)06-0094-06

(责编:谭本龙 责校:明茂修)

2016-09-20

四川文理学院2010年度科研项目“锚定效应对于决策形成的影响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0C06R。

梁英豪(1980-),男,河南洛阳人,四川文理学院教育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猜你喜欢
锚定范式偏差
锚定三个聚焦 深化专项整治
一种门座起重机回转自动锚定装置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锚定转型目标 奋力争先进位——“两会”上的农谷声音
如何走出文章立意偏差的误区
两矩形上的全偏差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岸边集装箱起重机锚定装置研究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