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016-03-18 12:26毕雪晴
大庆社会科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责任感校园文化责任

毕雪晴,苑 璞

(东北石油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黑龙江 大庆 163318)

着力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毕雪晴,苑 璞

(东北石油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黑龙江 大庆 163318)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大学生不仅要为自己、为家庭、为他人、为集体,更要为国家承担责任。但由于社会大变革的多元化冲击、落后于时代发展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以及大学生自身认知水平的不足,导致部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局限于自身、家庭和与自己密切相关的责任,而忽视了事业、国家和长远的责任。因此,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必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教育改革发展战略角度,着力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高校;教育改革;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一、社会责任感的概念界定

(一)社会责任感的内涵

目前我国学界乃至西方学界都没有对“责任”一词有统一、严格、准确的定义,对责任内涵和本质的界定也复杂多样。作为一种道德情感,社会责任感应该主要是指一个拥有行为自由和享有独立人格的社会成员做到对自己、家庭、他人、集体、国家与民族、人类以及生态有明确的责任认知、深厚的责任情感,并自觉地做出正确的责任行为,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是人的内在动机和外部行为规范的有机结合。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对社会责任做了一个主体性的限定。

(二)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

在国内,通过CNKI以“大学生责任”为主题进行检索,1995—2015年的相关文献总量为997篇,其中,1995—2004年,以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为主题的论文只有41篇,此后以每年20篇的速度递增。从2008年至今,增加到每年50篇左右。可见,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研究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

中国很大,但目前中国还不是很强。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国民社会责任感密不可分。而在国民中大学生是一个数量庞大、蓄势待发、极其重要的特殊社会群体,作为国家的专业人才,大学生掌握着最新知识,具有着最新思想,代表着最先进的流行文化,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所以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强弱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未来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也关系着大学生本人能否在学生时逐渐成熟形成稳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原因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社会对大学生缺乏真实的了解,过于关注大学生的不良行为,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评价标准相对较高,因此,导致了社会对大学生社会责任的评价相对较低。但从大学生参加汶川抗震救灾、上海世博会以及北京奥运会等大型事件的志愿服务,长江大学14名大学生为救两名儿童跳水救人,感动中国的河南大学生洪战辉与支教青年徐本禹等众多正面事件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国家主人翁意识并自觉做出积极的责任行为,其思想状况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普遍具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当然,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或缺失的报道也屡见报端,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害4名同学事件”“复旦大学研究生饮水机投毒案”等等事件表明,确有部分大学生不仅社会责任感不强,个别大学生甚至还违法犯罪。这些问题虽然出现在少数大学生身上,但其影响很大,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原因

造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的原因有很多,诸如社会大变革下的多元化价值观冲击,落后于时代发展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以及大学生自身认知水平不足的限制等。高校作为责任教育的主阵地,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因此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强弱跟高校有着直接的关系。

1.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教学情景是:教师表情严肃地站在讲台前,下面是正襟危坐的学生在听课。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很难发挥出来。在责任教育课堂中,很多教师没有遵循“学生主体性原则”,而是一味的把自己当作课堂的主导,把大学生还当小孩子一样进行注入填鸭式的知识灌输、简单的道德说教。这种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注入式教育方法不管责任主体能否接受,仅仅把学生看作是等待塑造的客体,培养出的学生可能口头上会说追求理想,但实际上却崇尚实惠;嘴上说着有强烈的爱国情感,实际上却缺乏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等等。究其原因,就在于目前学校的责任教育仍是非主体参与的传统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2.责任教育流于形式。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大众化教育时代”逐渐推进,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上大学,导致毕业生供给结构与社会的需求结构不匹配,造成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许多高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进而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将教育的重点完全放在专业知识的传授上,而对大学生的责任教育严重不足。在高校,马列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塑造学生灵魂的课,是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课。可是,大部分学校都把这“两课”设为公开课,并采取开卷考试的形式,这就导致许多学生没有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进而就不可能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在教师方面,存在着以照本宣科为过程、以学生考试成绩为目的的思想,从而忽略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和正确引导。

3.理论与实践脱节。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对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仅局限在开设一些理论课程,很少设置相应的实践环节来促进理论的内化,这就导致了理论与实践脱节,即大学生的责任认知与责任行为在实践中并不一致。大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一直是在校园活动,并没有经历过社会的熏陶,没有切身融入社会。有些学校也有意识地安排一些实践活动,但都由于各种原因使活动无法展开。如学生家长的反对,心疼孩子太过劳累,担心孩子参加活动会有危险;学生惰性太强,本身不愿意参加活动;学校出于安全考虑也没能将活动进行下去。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缺乏,使得责任教育仅是“纸上谈兵”式的空头说教。

4.忽略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环境对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养成具有很重要的示范、熏陶、感染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这个比喻的实质是要求学校注重建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但当前一部分高校却忽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将重点放在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上,过分强调专业的学习,忽略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形成的意义。一部分高校注重物质等显性文化建设,忽视校园精神等隐性文化建设,使校园文化建设流于形式,有“形”无“神”,对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

三、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对策

从教育改革发展战略角度看,高校是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主阵地,高校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提升教育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一)尊重学生需求,内化责任认知

尊重和理解大学生的责任价值需求,是内化大学生责任认知的良好途径。成长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当代大学生对民主、自由、平等这个基础性价值准则具有着天然的亲近,而对绝对服从、强制灌输的传统教育方式则从心底里排斥。同时,不断推进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也为大学生提供了充足的价值需求、价值选择和价值表达的空间。应该看到,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增强在其价值取向的确立上表现为以个体需求为价值判断和选择的出发点,以个体选择为价值观确立的主要方式,更表现为价值需求从被动接受灌输到自主选择的新特征和新变化。这就要求,高校在进行有效的大学生责任价值观教育时必须以充分认识、理解、尊重和满足大学生的责任价值需求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突破口,不能回避和忽略当代大学生责任价值取向的新特征和价值需求的新变化。事实上,“需求”本来就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条件及人类活动的最根本的内驱动力。

(二)实行教学改革,改变教学模式

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教育的重要载体。目前高校的“两课”教学模式,学生只为考高分,教师只为完成教学任务,导致社会责任教育形式化严重。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入手,是实行教学改革的基础。社会活动能力是指对社会事物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组织宣传能力等,以及与之相关联的良好责任意志。只有在教学中正确引导大学生的认知水平,注意培养其社会活动能力及良好的责任意志,使之真正喜欢这门课程,并从中学到知识,进而树立正确的责任价值观。同时,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列宁说过:“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这个方向由什么来决定呢?完全只能由教学人员来决定。”换掉严肃的面孔,缩短师生的距离,抛弃灌输式说教,寓教于启发、引导,甚至诙谐、滑稽地表述,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破除“以分数论英雄”的模式,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养成。这并不是否定考试,考试作为一种有效的测验手段,是十分必要的,但仅仅根据试卷成绩来判断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高低是片面的。须知,高尚的责任意识源于良好素质的长期积累,不可能通过考试“一蹴而就”。

(三)加强社会实践,促进知行合一

从正确的责任认知到正确的责任行为,特别是习惯养成还有一段距离。必须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实践性,促进大学生责任认知与责任行为的有机统一,才能真正实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表里如一”。在中国传统德育思想史上,王阳明先生就曾提出“知行合一”的主张:“知是行的主义,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从个体社会责任感的完整结构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是一个完整的链条,均属不可缺少的一环,最终责任行为的发生、责任习惯的养成都是四个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引导学生投身社会实践,通过“自由、民主、平等”的观察,促使其责任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四个环节的综合实现尤为重要。如大学生组织的青年志愿者、到贫困地区支教、深入岗位实习服务等,使大学生责任教育不再是“纸上谈兵”的空头说教,而是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感受和切身体验,对于完善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四)重视校园文化,营造育人环境

高校校园文化是大学校园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它以校园精神为核心,以校内生活成员为主体,以校园活动为主要形式,是师生共同创造和享有的价值观、人生观、责任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校风传统、集体舆论等意识形态成果。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要看它是否有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更要看是否对高校学生加强责任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责任认知,做出正确的责任行为。应将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内容融入或渗透到校规校纪、学生守则等具体的行为准则和学校管理制度中,使责任意识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基本意识和规范。应把责任教育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来抓,使校园文化的建设能够成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新载体和新平台,让大学生受到良好的熏陶,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从而培养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奠定优秀素质的养成习惯,树立起高尚的社会责任感,成为一个真正有益于社会的人。

〔责任编辑:宋洪德〕

G412

A

1002-2341(2016)03-0142-03

2016-04-14

毕雪晴(1991-),女,黑龙江大庆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责任感校园文化责任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媒体品牌推广中的社会责任感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践行者——浅析高校工会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
期望嘱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