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构建和谐护理环境的重要性

2016-03-18 13:19潘文婷
安徽医专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护患医患护士

凌 颖 潘文婷

浅谈构建和谐护理环境的重要性

凌 颖 潘文婷

构建和谐护理环境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护理工作只有顺应社会发展大潮,才能立足社会,得到长足的发展。病人、医生、护士是构建和谐护理环境的三个核心因素,他们构成了三位一体的关系,而护士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护理人际关系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基本保证,有利于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形成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它可以直接促进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护理人员与其他医务人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密切合作,最终有利于患者病情早日康复。

和谐护理 医患关系 医护关系

当前,构建和谐护理环境是人心所向、大势所 趋,也是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护理工作只有顺应社会大潮,才能立足社会,得到长足的发展。病人、医生、护士是构建和谐护理环境的三个核心因素,他们构成了三位一体的关系,组成了一个三角形。

病人、医生、护士三者的和谐关系决定着这个三角形的稳定性,其中护士对于这个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护理人际关系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基本保证。它可以直接促进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护理人员与医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密切合作,使患者积极主动参与和配合,有利于加速患者病情康复。本文从三个方面谈谈如何构建和谐的护理环境。

1 和谐的护患关系

护患关系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护理人员通过医疗、护理活动与患者建立起的工作性人际关系[1]。同时也是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起一种治疗性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学知识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于护理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人员应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对工作极端负责,一丝不苟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患者由于疾病带来了痛苦,护士的职责就是减轻患者痛苦,这就意味着患者在整个就医过程中,护士处于主导地位。护士不仅应当解除其躯体上的痛苦,而且还可以帮助她们,克服心理上的障碍,从而促进身心发展。护士应以真诚、热情、友善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患者,尊重患者的权利和人格,使护患关系更加密切,从而达到应有的护理效果。

1.1 尊重是构建和谐的基础 护患关系不是上下级关系,而是一种建立在平等、互相尊重和信任合作基础上的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护士在护理治疗过程中,应充分尊重患者的人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思想,改变服务理念。患者进入医院这一陌生环境,护理工作者就是他们精神诉求和依赖的主要对象,作为一名护理人员,不仅要有一副温柔可亲的面容,还要有一双洞察心灵的眼睛,充分了解患者的需求,体贴患者的痛苦,主动和患者家属沟通。护理工作者不仅要以精湛的技术护理病人,还要像家人一样关心患者,做患者的知心朋友。

1.2 信任是构建和谐的桥梁,要取得病人的信任,护士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2.1 形成高度负责的工作作风 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做到护理工作程序化,技术操作标准化,以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为病人服务,尽最大努力帮助病人解决实际困难,确保病人有一个安全舒适的就医环境。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应是一个具有多层面知识、技能的结合体[2]。

1.2.2 塑造良好的职业素养 不可否认,一个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人,不管在什么地方,总能获得别人的好感。作为一个护理人员,面对的是一个身体或心理有疾病的人群,因此在病人面前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语言上要谈吐文雅,行为上要举止端庄,妆扮上要大方得体,并运用倾听、眼神、仪表、姿势等非语言性方式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3],对于不同资历、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的患者,护理人员要认真分析,仔细甄别,为他们排忧解难。作为医院管理者应注意服务技能的培训,培养护理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工作人员良好的职业素养。

1.3 “交流”是构建和谐的前提 护理人员在为患者提供各项服务时,必须随时与服务对象进行交流,通过交流发现问题并进行护理诊断;通过交流,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并与患者共同评价护理效果。对于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来说,在和病人交流过程中,要学会并灵活应用语言交流技巧。例如护士在向病人交待病情及治疗注意事项时,要选择通俗易懂的词语,尤其是老年人、文化水平低的人群,避免使用医学术语,避免使用伤害性语言,选择一些病人易接受,能理解的语言,这样才能维护和谐的护患关系,营造良好的护患氛围。因此交流是护理工作者最常见的沟通方式,是护士为患者解决健康问题的重要手段。

1.4 沟通是构建和谐的内涵 实践证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只有相互沟通,才能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护士与患者交往之初,应选择合适的称谓,语言技巧与沟通效果有密切关系。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的沟通技巧有特殊的重要性,它既可“治病”,又可“致病”,患者与护士朝夕相处,建立相互配合,相互融洽、合作的人际关系,沟通在其中显得尤为重要。

1.5 患者的社会公德意识是构建和谐的支柱 患者的社会公德意识对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少数患者社会公德意识差,在护理过程中不配合,行为不文明,不尊重护理人员的人格和劳动,这些都会影响护患关系。社会应当加强全民社会公德和科学文化教育,特别是医学科普教育,营造尊重科学、尊重医生和护士的良好氛围,创造良好友爱的社会环境。媒体应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不能因为个别护士的行为而将所有护士全部否定,避免护患矛盾激化。

2 和谐的医患关系

近年来,医患矛盾十分突出,因而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有效减少医疗纠纷发生,已成为医院管理者迫切解决的问题。医患关系广义是医务人员与患者的关系。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医技人员、药技人员、管理人员、后勤人员等。本研究主要针对的是医生和患方之间的关系,患方包括:患者、陪护、患方单位组织等。医患关系虽然因素复杂,但是作为医疗机构,不能抱怨患者不理解。怨天尤人解决不了问题,要善于分析自身问题,从服务理念、服务态度、服务水平等方面找原因,从患者利益出发,积极转变服务模式,提高医疗质量。

2.1 强化医德教育,改变服务理念 医患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固有的基本关系,这种关系的主要责任在于医生方面,因此在医疗活动中,医生应具有高度的职业道德修养,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当前现代医学模式已从以“医疗为中心”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患关系形成,绝大多数是以“相互参与型”的形式出现,这种新型的医患关系形式,把医生、护士与患者置于平等的地位,改变了以往“病人来院是看病,医生对病人是只管治病的”陈旧观念,从社会交换理论视角看,医患关系指的是医生给患者诊疗过程中形成的承诺和互惠的关系[4]。医生应尊重理解和关怀病人。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说过:“医生有两种东西可以治病,一是药物,二是语言。”在患者诊疗过程中,医生必须承担和履行告知义务,因为患者家属在医疗过程中是处于被动位置,他们想明确了解疾病信息和费用信息,医生如果能够恰如其分解答他们的询问,一方面既可以传达医学信息,另一方面又可掌握患者心理,会使他们感到温暖和尊重,同时也增加了对医生的信任。

2.2 提高医疗水平,加强质量管理 由于生命的奥妙,个体的差异,疾病发展过程的复杂性,医学上还有许多未知领域,还需要人类不断探索,有一些疾病还不能完全治愈,如国内外一直承认,医疗确诊率仅为70%~80%,而疾病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说都是头等大事,因此,在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努力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减少差错事故发生,广博的医学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是取得患者信任,建立维持良好医患关系的重要环节,医院要把医疗质量这根主线贯穿于医院日常管理工作的全过程,针对不同人员分层级,扎实抓好“三基”培训,技术指导,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患者,进而做一名德技双馨的医务工作者。

2.3 降低患者的期望值 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的基础之上的。在诊疗过程中,既要维护患者合法权利,也要告知患者在医疗活动中需要承担一定的义务。因为部分患者对医学知识不甚了解,所以对医疗护理效果期望值过高。有些医疗措施存在某些副作用,本来是正常的,但患者会感到不满意,有的危重或疑难病患者,虽然医生竭尽全力,积极救治,最后仍然无效,患者及其家属也不能给予理解,甚至无端指责,这也是引发医患关系矛盾的重要因素。作为医生应加强疾病知识的普及,告知疾病的转归存在一定的不可预测性,使患者理解医生不是万能的,这样就可以在诊治过程中减少很多不必要的误会,这正是建设和谐医患关系的细节所在。

3 和谐的医护关系

据调查,由医护专业技术协调沟通不到位引起的医疗纠纷发生率约占60%~70%[5],且有不断上升趋势,和谐的医护关系对医院的发展有着极大地促进作用,是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医德修养和医德实践的具体体现,也是完成医疗过程,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更是构建和谐护理环境的必要条件。

3.1 相互尊重、密切配合 医生和护士是医疗主体,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医护双方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应认识对方的作用,承认对方工作的独立性和重要性。医护之间应加强沟通交流,虚心听取对方的建议和意见,医护关系背后是诊断、治疗与护理的学科合作,对医生而言,不仅对患者做出正确的诊疗,还要帮助患者解决某些心理和社会问题;对护士而言,护理工作集体力与脑力一体,工作量大,又要确保不出差错事故,在这样一个特殊环境中,医护合作显得尤为重要,也是确保医疗安全的必要条件。

3.2 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医学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医疗和护理又是两个不同的学科,有着各自独立的体系,但又密不可分。近年来,护理专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护理理论在不断完善,技术在不断更新,护理工作的科学程度和精细程度已迅速提高,护理人员在专业领域的地位显示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医护只有共同协作,思想上形成共识,时常交流沟通各自专业领域内的新技术新成果,才能建立科学和谐的医护关系,提高病人满意度。

总之,构建和谐的护理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部分,构建和谐的护理环境最终能实现医患双赢。我们应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理念,努力创造和谐的思想环境,和谐的制度环境,和谐的护理环境,为构建和谐医院提供充足的动力。同时构建和谐护理环境,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医疗机构和患者双方共同努力。

[1] 潘孟昭.护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

[2] 许慧清.和谐护患关系的若干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18(3):7~8.

[3] 赵长云,范宇莹.谈非语言性沟通在护患关系中的运用[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6):73.

[4] Berg L .Skott C,Danielson E.An interpretive phenomenological method for illuminating the meaning of caring relationship [J].Scand J Caring Sei.2006.20(1):42~50.

[5] 李延萍,高维亮,宋华.物理治疗中病人心理及认识误区分析和疏导[J].延安大学学报,2004,2(4):58.

Discussion on the Importance of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Nursing Environment

Anhui No.2 Province People's Hospital,Hefei 230041,Anhui
LING Ying,PAN Wen-ting

Nowadays,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nursing environment is the trend of the times and the people's mind. It is also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to construct a harmonious society. Nursing can make a foothold in society by adapting itself to the social tide.Patient, doctor and nurse are the three core factors to construct a harmonious nursing environment, which constitute the trinity relationship, and nurs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it.Goo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s the basic guarantee,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medical work and the formation of a harmonious working atmosphere.It can directly promote mutual trust and close cooperation among nursing staff,patients,and other medical personnel,which is ultimately beneficial to the early rehabilitation of the patients.

Harmonious Nursing;Relationship between Doctor & Patient;Relationship between Doctor & Nurses

R47

A

1671-8054(2016)06-0011-04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 安徽合肥 230041

2016-08-23收稿,2016-11-02修回

(编审:冯 毅)

猜你喜欢
护患医患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