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明清民族英雄及其产生原因

2016-03-18 21:00黄明光杨秀富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民族英雄抗法法军

黄明光,杨秀富

(1.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18;2.百色学院,广西百色533000)

广西明清民族英雄及其产生原因

黄明光1,杨秀富2

(1.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18;2.百色学院,广西百色533000)

广西明清民族英雄产生,涉及多方面因素。倭寇及法国殖民者的侵略暴行,激发了中国军民极大抗倭及抗法斗争精神,是产生广西明清民族英雄的社会原因;中国军队治军严谨,战法独特,军队之间互相配合为军事原因;热爱祖国,具有强烈的民族反抗意识,系主观原因。在各种因素影响下,造就了明朝抗击倭寇领袖瓦氏夫人、清代抗法将领岑毓英、冯子材、抗法、抗日将领唐景崧、刘永福等一批民族英雄。

广西;明清;民族英雄;原因

民族英雄是指为捍卫国家主权,光荣牺牲或做出卓越贡献的能人志士。明朝,中国沿海地区国际形势发生变化;清代晚期,满族贵族统治级层腐朽,中国面临外强蚕食吞并之严峻局面。为抵御外敌,保家卫国,在广西壮族人民之中,涌现出了无数民族英雄、爱国志士。学术界对广西明清民族英雄的研究,据中国知网2015年11月份查阅的资料,仅限于对单独个人民族英雄探讨。例如,学者邱展雄发表的关于广西籍官员岑毓英在中法战争中的《作为述议》一文。[1]20-27因此,对广西明清突出之民族英雄进行宏观考察,同时,分析产生原因,对青少年一代的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壮族人民的爱国优秀传统,具有学术及现实意义。

一、广西明清民族英雄人物及事迹

广西明清民族英雄数量繁多,由于史料记载局限,笔者仅对以下几位作探讨。

(一)明代广西籍抗倭英雄——瓦氏夫人

“倭寇”是日本海盗集团。明朝嘉靖年间,中国汉奸王直勾引倭寇,袭掠福建、浙江、山东、广东等省沿海各地百姓。明朝廷兵部尚书张经为平息日本海盗,从广西征集土司所统领的“狼兵”前往江浙前线抗倭。其中就有瓦氏夫人。

关于瓦氏夫人抗倭行为,学术界存在不同意见。例如,瓦氏夫人与岑猛、岑璋的关系、瓦氏夫人率兵抗倭的官职、抗倭战况、瓦氏夫人得到皇帝封官称号等问题,学术界存在不同观点。笔者所见,以学者岑沫《壮族女英雄瓦氏夫人率广西“狼兵”抗倭之谜》一文[2]28-50;李家发的《质疑》一文为代表[3]48-63。

尽管存在不同的学术观点,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应给予肯定。

1.毋庸置疑瓦氏夫人抗倭英雄客观事实

笔者所见地方志与明朝官方史料如下。

据清代嘉庆年间修《广西通志》记载,日寇海盗侵略中国沿海地区,“倭寇南畿并浙江,朝议(嘉靖三十三年)征广西‘狼兵’。”广西官府公文下达到田州土司,瓦氏夫人认为当时的土知州年龄幼小,不能带兵作战,于是自愿领兵前往。明朝廷任命瓦氏夫人为参将总兵官职,带领土司军队赶赴沿海抗击日寇海盗。[4]6763-6764后瓦氏夫人带领几千土司军队在苏州、嘉兴等地抗击入侵倭寇。

《明史》记瓦氏夫人的土司军队到达苏州后由明朝廷总兵俞大猷管辖[5]8253,《嘉靖实录》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四月乙丑也有同样记载。又,据清代谷应泰编辑的《明史纪事本末》一书,嘉靖年间史料也有类似的记载。[6]

2.广西壮族狼兵具有较大的作战能力,对抗倭做出了贡献

在抗倭之前,许多史料证明了广西壮族“狼兵”英勇善战。例如,明朝南海籍人邝露在《赤雅》卷上记载:广西、贵州等地土司“狼兵”作战凶猛,“天下称最。”《明史·兵志三》史料记:广西土司“狼兵”作战勇猛。朝廷边关战事告急,经常征调广西土司“狼兵”用之。[7]8253《明史·沈希仪传》文中云:明官府军队欲剿灭广西象州等地民众起义,除加强汉族军队外,一定要调动土司“‘狼兵’不可”。[8]5592

正是广西壮族“狼兵”具有较大的作战能力,明朝廷军事将领才在倭寇猖狂时,想到从广西征调狼兵。清代谷应泰编辑《明史纪事本末》史料记载:百姓听说土司“狼兵”到达沿海抗击倭寇,“人心安定。”《世宗实录》嘉靖三十四年五月己酉条记载,瓦氏夫人帅那地归顺等州狼兵几千人到达沿海。这几千人的军队,对明朝平定倭寇侵略,一定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军事作用。

3.明代朝廷对瓦氏夫人抗倭英雄行为给予了奖励

因瓦氏夫人率广西壮族“狼兵”赴沿海抗倭的爱国行为,明代官府特别予以表彰。据明代历史学家谈迁《国榷》一书,嘉靖三十四年四月戊辰条云:诏犒赏瓦氏夫人及其子孙多人,奖物有纻丝、白银等。[9]3848《世宗实录》卷四二一,嘉靖三十四年相关条文、《明史》卷三百十八,《广西土司二》等史料均对此次奖赏作了记录。一些学者对是否封瓦氏夫人“二品夫人”及“淑人”进行争议,笔者认为无必要。有朝廷奖励,即证明瓦氏夫人抗倭行为对捍卫祖国具有实质价值。

(二)抗法民族英雄——岑毓英

岑毓英,广西西林县籍,壮族。此人是清朝壮族历史中的首位云贵总督、兵部尚书。光绪九年(1883年)中法两国正式开战,岑毓英积极抗战,后获得朝廷批准,率领一万军队从国内赴越南抗击法军,表现了他报效祖国的伟大胸怀。此后,带兵英勇在清水、宣光、缅旺、清山等地抗击法军,并夺取法军占领的阵地。对中国军队的最后获胜,做出了较大贡献。[10]7813

岑毓英在抗法战争中,成绩最为突出的是指挥了宣光包围战。1884年下半年,云贵总督岑毓英指挥云南清军、黑旗军分两路进军:一路为云南军七千人集中于夏和、清波等处,威胁兴化,进逼端雄、临洮,以牵制驻扎在河内的法军主力部队。另外一路为黑旗军三千余人和滇军两千五百余人,逐渐占领宣光外围,形成对宣光城的军事包围;由于守卫宣光城之法军高炮射程远,近代化武器火力猛,各种大小武器装备优良,而云南军与黑旗军无攻城大炮及重型武器,双方武器装备相差太远。岑毓英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围城打援”的战略及地雷战术。1884年底,清军攻城部队虽然增加一万五千人,岑毓英也将指挥所搬迁至馆司,亲临第一线指挥,1885年初,清军六千人经过强攻,焚毁法军宣光城南主要军事据点,占领了城南炮台。但法军依靠城墙坚固与炮火优势困守宣光城,围城清军各部只能在城外扎营。[11]126

宣光包围战虽然没有最后攻占宣光城,但清朝军队岑毓英的得力调动下,团结一致地与法国殖民军作了决死战斗,展示了战争中惨烈的场面。由于这一战它牵制了法国侵略军在北圻战场上的主力部队,减轻了东线清朝军队的压力,为冯子材的镇南关大捷,准备了客观条件。

对岑毓英在战争中的顽强抗击法军的勇敢事迹,学术界有高度评价。例如,学者孔祥柞的论文[12]76-83、学者龙永行的文章[13]80-86。

(三)抗法民族英雄——冯子材

冯子材,钦州沙尾村人,学者廖宗麟、张壮强认为其祖籍系广西博白县①。晚清抗法著名民族英雄。在中法战争中的功绩主要有:

1.组建了抗法骨干军队之一的“萃军”。该军人员许多为冯子材清朝军队旧部士兵及官员。在委任督带、管代、哨官之后,打出:国家有难,“应募者速来”的募兵旗帜,通过老乡及亲戚关系募集痛恨“番鬼佬”的新兵。最后建立了十八营,士兵九千人的部队。[14]522

2.为克服武器装备差的弱点,构建了大刀、枪支与土质炸弹相结合的武器系统,从实际出发,增加了清军抗击法国军队的力量。1885年3月,战争时间紧迫,从南京调运枪炮到广西边境已经来不及,冯子材通知崇左、龙州地方官员马上打造长矛、大刀。同时,用火油瓶装火药的办法,制造土制炸弹。

3.在镇南关大型战役之前,主动协调、团结清朝其他朋军,获得了友军将领的拥戴,形成了抗击法军的指挥中枢。在冯子材萃军抵达广西前线之前,据《克复凉山大略》《战胜法兰西始末记》等史料记载,已有马盛治统领的广西军、魏纲率领的湖北军、王德榜指挥的湖南军队、杨玉科等人统领的广东、云南军队、苏元春等人统领的广西军队驻守在中越各处军事要地。为了消除各地方军队隔阂,加强中国军队团结,冯子材主动与他们协调。在龙州推选各军主将会议中,淮军将领王孝祺提出:桂、粤、湘、淮等地方军队今后军事行动“宜并受冯公节度”的建议,得到各路清军一致认同。[15]

4.针对敌我武器悬殊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先固守,后出击”,近战歼敌、阵前伏击、包抄迂回、连续追击等掌握战场主动权的战术,从宏观战略上保证了镇南关战役的胜利。在凭祥至镇南关的峡谷中,有地形险要易守难攻的“关前隘”及“横坡岭”,冯子材命令各军在此处修建长墙及地堡,以抵御法军强烈炮火。战争结果证明这种“先固守,后出击”的战术是正确的。[16]5345

对冯子材抗法爱国行为,学术界给予赞扬。例如,学者蒋金晖关于冯子材三十年《抗法情结》一文。[17]50-53

(四)抗法、抗日民族英雄——唐景崧

广西灌阳籍人唐景崧,同治年间以考中进士身份进入清朝官场。其人抗击外国侵略者的行为。分为抗法与抗日两大阶段。在中法军事战争爆发前一年,唐景嵩为劝说原来反清复明的军事武装(天地会武装黑旗军)转为抗法爱国军队,在获得清朝廷批准后,自告奋勇前往越南做黑旗军的招抚工作。劝说主观动机并非源于个人私利,完成从保卫祖国之民族大义出发。他意识到法国侵略越南对中国危害的严重性。他尖锐指出:“法人欲割其(越南)山西、兴化、宣光等省,则以地近云南、广西故也。”[18]42唐景崧入越南劝说黑旗军首领刘永福参加抗法战争,一些学者认为对清朝获得抗法战争军事上的胜利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

1.帮助刘永福树立了抗法并非简单军事行动,而是保家卫国的思想观念。唐景崧告诉刘永福:“念一身,念子孙,念中国,念越南,诸念并为一念,无外杀敌而已”。鼓励刘永福:“事成则王,不成亦不失为豪杰,功在中国,声施万世”,参加抗法战争之后:“四海之内知有刘永福”。[19]7

2.真正搭建了清朝军队与黑旗军沟通的桥梁,让黑旗军与清朝廷建立了逐步信任的关系,对日后黑旗军的爱国抗法民族行为具有重大影响。1883年,唐景崧会晤刘永福之后,多次帮助黑旗军书写讨伐法国军队檄文,督促清朝落实军饷、弹药,为黑旗军歼灭法将李维业准备了军事物资及精神条件。

此后,带领以“景”命名的清朝军队,在越南北宁等地大败法军。因此军功,到福建升官。中日甲午军事战争爆发以后,唐景崧以台湾布政使官职,在台湾积极动员军民备战;马关不平等条约签订之后,唐景崧又组织台湾民众抵抗。

(五)抗法、抗日民族英雄——刘永福

刘永福在越南的抗法军事行为,分为在越王旗帜下的抗法与在清朝领导下的抗法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在越南境内的抗法活动亦具有保家卫国性质。因为清朝中越关系为宗藩、民族及地域唇齿相依的特殊关系。谢启昆《广西通志》安南(今越南)入贡事例记载,顺治十七年(1660年),“覆准安南国王黎维祺奉表投诚。”[20]4581从此,清王朝建立了与越南国家之间的宗藩关系,安南王朝遇有军事战役,可奏请清朝廷出兵进入国内增援。例如,同治六年(1867年),广西农民军首领吴亚终退隐安南国内,为消灭吴亚终势力,安南国政权指示谅平地方官员:“可邀清国官兵速会剿”[21]4-12。

刘永福领导黑旗军在越南领土内取得的抗法军事战果主要有:第一,罗池大捷。1873年底,法军将领安邺带兵一百八十名及炮舰进攻河内。刘永福亲率黑旗军二千从宣光日夜兼程赶到河内郊外,消灭了法军主将安邺及部属。取得了“诱斩安邺,歼灭法军”的罗池大捷。[22]343第二,纸桥大捷。1882年初,法军企图攻占越南北部地区。次年,刘永福统领黑旗军与法军河内纸桥大战,由于刘永福采用伏击战术得当,击毙法军主将李维业(任海军司令)。[23]364-366

刘永福率领的黑旗军在台湾抗日保卫战中与日寇做了浴血奋战。其中以1895年底的“嘉义保卫战”最为突出。嘉义县遭日军攻击后,刘永福指挥黑旗军七星队前往增援,同时,命令部将杨泗洪率黑旗军各营及台湾抗日民兵给予配合。刘永福到嘉义县后,在城外兵营中埋设了大量地雷,然后引诱日军进入雷区,歼灭七百多人。此后,又运用伏击与巷战,重创日军。在黑旗军与台湾各路抗日民军的互相配合下,此役获大胜。[24]77-78

二、广西明清涌现民族英雄的原因

(一)倭寇及法国侵略暴行

倭寇及法国侵略暴行,激发了中国军民极大抗倭及抗法斗争精神,是产生广西明清民族英雄的社会原因。

明朝时期,日寇的武士与浪人以暴力形式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对老百姓烧杀抢掠。明人谢杰《虔台倭纂》中记载,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倭寇在上海:“焚治所,掳掠子女财帛不可胜数”,次年,“贼深入内地,杀掠甚惨,数百里内,人皆窜亡,困苦极矣。”倭寇“留居我土,凡四旬有三日,杀害数千人,荡民产数万家。”明代采九德《倭变事略》一书,记载了嘉靖三十二年至三十七年,倭寇侵略崇德、湖州等地人民受害悲惨状况。倭寇暴行传到广西,爱国民众及朝廷官员十分愤怒,积极支持壮族土官所属的“狼兵”部队前往东南沿海抗倭。

19世纪80年代,法国侵略中国的行动,分外交与武力两个阶段。一方面,1882年下半年,法国政府企图通过外交手段逐步侵略中国。法国首先向清朝政府提出开放云南的蛮耗为商埠,为进一步入侵中国提供基地。方案为清政府拒绝。外交手段遭受拒绝后,法国一些军事将领大量向法国政府鼓吹武力攻击中国军队。例如,海军少将杜白蕾曾鼓吹:欲占领中国西南各个富裕省份,须要武力进攻。[25]11另一方面,法国军队占领越南,严重影响了中国民众与越南民众的友好往来。例如,广西龙州平民到越南做生意,过边境时,法国军人对中国平民要搜查身体,中国人遇见法国人必须拱手鞠躬,否则遭受打骂或者关押监狱。[26]248-250法国殖民者的这些残暴行为。激怒了广西边境广大民众,他们强烈要求政府打击法国侵略者。因此,中越边境民众愿为中国军队供粮运或者作军队向导。越南河内、太原、北宁等地的华人纷纷给予支援。清朝军队离开越南时,许多越南人啼泣遮道,表现出难舍难分的感情。军队入关至祖国龙州,地方军民拜迎人群长达三十里。国内及越南民众对抗法之大力支持由此可见。

(二)中国军队治军严谨,军队之间互相配合

1.治军严谨

以明朝瓦氏夫人统领的“狼兵”与清朝冯子材萃军为例。抗倭战争中,“狼兵”军纪严格。史料记载,部分老百姓“箪食壶浆”,热情欢迎“狼兵”。《松江纪略》《倭变事略》等史料记载:瓦氏夫人带领的土司军队纪律严明。她严令部下:第一,土司队伍所到之处,不得扰民;第二,不得掳掠民众财物;第三,不得糟蹋农民庄稼;第四,不许违犯军令。

明朝海南籍人邝露在《赤雅》卷上对广西壮族的“岑家兵法”有记录:岑家土司军队,七兵为一个作战单位(伍),每一伍自为一个作战团队。故土司军队作战灵活,战斗力强大(明人邝露《赤雅》与明人无名氏《峤南锁记》记载文字相同)。兵法之外,还有以“瓦”氏命名的军队布阵法。据明代人郑若曾《江南经略》(明朝抗倭专著)记录,“瓦”氏布阵法后被戚继光抗倭军队沿用,为明朝军队彻底消灭沿海的日本海盗,发挥了积极作用。

抗法战争中,中国军队纪律严谨。例如,冯子材能够中越边境打败法国军队,与他领导的萃军纪律严谨有密切关系。据广西龙州、宁明县等地民众记忆,萃军有“三禁、四斩”的纪律。即军队路过村庄必须“露营住宿,禁入民村,禁住民房。全体官兵,严禁夜出,白天入街,须持手令。如违令者,军法不赦,一律严处,斩首示众”。“四斩”为“拦路抢劫者斩,强奸妇女者斩,偷牛偷猪者斩,拐带人口者斩”。为了真正落实军纪律,冯子材还将一个带兵入侵村民住房的哨官与一个强拆村民房屋的士兵斩首示众。[26]31

2.战法独特,以抗法黑旗军为代表

该军采用中国古代传统的大刀、长矛与近代的猎枪、铁炮、炸药相结合。形成了法国军队没有的作战方法。这表现在:第一,发挥大刀、长矛在敌我混战,枪支不能发挥作用时的优势。例如,在1883年纸桥之役中,大刀队运用诱敌深入战术,事前将朱砂及猪血、涂在大刀队士兵身上。法军冲出河内城之后,大刀队士兵卧倒地下假装战死。等法国军队大队人马过后,大刀队士兵翻身跃起,从法军后面砍杀敌人,使法军陷入前后夹击之中,法军枪炮已经失去优势,在大刀队攻势下,法军士兵人头滚地,法军将领李威利也在肉搏战中毙命。[25]25第二,巧用地雷战,弥补黑旗军大炮不足的弱点。史料记载,黑旗军在公路及军营附近,埋设地雷。这种“地雷”,用木桶装火药“四五斤”,埋设时,采用“竹木钉密,加泥数尺,上叠草皮”,后“掘地数尺”。造成法军“放枪,高不能中,低不能发,远不能见”的有利环境,当法军走近时,点燃导火线,“每发,则法人死伤无数”,黑旗军则埋伏于“长木草之处”“有藏身之处,得以从容施放枪炮”。[27]133-135在几十年的军事斗争中,冯子材的治军方法与作战兵法均获得逐步提升,显示了能攻能守的歼敌成果。

3.中国军队之间互相配合,也是民族英雄成功的原因之一

瓦氏夫人得以成功,获得了三支军队支持。其一,广西其他土司官兵支持;其二,国内其他民族地区土司军队支持。例如,湖广麻寮、桑植二地土司兵二千人受明朝廷兵部调动,前往沿海地区配合广西土司“狼兵”(据《世宗实录》卷四六二);其三,明朝廷官军的大力支持、配合。又如,冯子材军队在越南与法国军队作战时,得到清朝广西、广东等各地地方军的配合,才能有效打击法国军队,获取胜利。刘永福领导的黑旗军在台湾的抗日战斗获得了台湾地方抗日武装民众首领杨紫云、吴彭年、徐骧、胡嘉猷、吴汤兴等人领导的武装队伍及清军将领王德标等军队的积极配合与援助。[28]203

(三)强烈的民族反抗意识

广西明清民族英雄均具有热爱祖国,富有强烈的民族反抗意识,构成他们成为民族英雄的主观因素。

广西明清民族英雄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源于以下三点:

1.出身贫困家庭,年轻时父母早亡,铸就了热爱父母、家乡、民族的深厚感情,为成年带兵后,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奠定了根基。

刘永福17岁,母亲病故。因家庭无钱买棺材,仅用木板薄葬。同年,因贫病交加,父亲和叔父刘以定相继病故。草草葬完三位老人,刘永福兄弟又遇债主追债,刘氏兄弟只有卖房间抵债。刘永福白天出去种田、砍柴,夜里借住他人茅屋,生活极为穷困。由于三位老人均无妥当安葬,年幼的刘永福内心惭愧,对父母长辈产生了日后必定敬老的思想,逐渐演变为热爱家乡及祖国的伟大感情。[29]6-10

冯子材年轻时,家庭贫穷,为谋生,做过木工、贩盐、捕鱼等各种杂事。曾以庙为家。父母去世后,亲戚欲收养冯子材,被他拒绝。从此,冯子材与祖母相伴度日,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15岁那年,祖母不幸去世。以后,冯子材做保镖,放木排,受尽凌辱。为自我防身,冯子材拜师习武,操刀使剑,练就武艺。早年艰苦岁月的磨难,培养了他热爱家乡,励志报国的思想。[30]21-26

2.一些民族英雄年轻时遭受社会强大势力欺凌,比较早产生了反抗压迫的意识。对日后培养反抗外民族侵略思想及斗争策略,提供了基础。

例如,岑毓英在广西西林县时,因为清朝衙门派到那劳征税的官员说话蛮横无理,岑毓英为农民出气,与这位官员产生武力冲突。广东商人叶某到西林以开客栈为名,实则谋财害命,后县衙门派岑毓英将叶某逮捕下监狱。叶某出狱后,找岑毓英寻仇,岑氏巧妙脱身。[26]210-215

3.外国侵略者的残暴,同胞遭受杀戮悲痛环境,激怒了爱国志士的反抗情绪及抗战行为。

例如,中法战争爆发前,面对法国侵略者的疯狂行为,岑毓英坚定认为:中国疆界不可让给侵略者,对邻国越南也必须出兵保护。冯子材在镇南关战役各路将军会议上指出,法军把战火扩大到中国边境,大敌当前“法倭不灭,无国则无家”。[31]24-25唐景崧在1882年给清朝廷的奏折中一针见血指出:“无救越南,有损中国!”1895年,得知清朝将台湾割让给日本后,唐景崧七次电告朝廷“台湾属倭”,民众不服,表示誓死守台湾,如抗倭失败,“待臣等死后,再言割地。”[24]70-74同年6月,日军占领台北后,刘永福以“万死不辞”的口号鼓励台湾民众,认为:一寸土地也“不命倭得”,表达了广大民众抗倭的决心。

除上述原因外,广西与越南陆地交界的地理位置;广西壮族民众长期以来勇于反抗外来欺压的斗争精神;清朝政府短期(1883年底—1885年4月)对法国侵略者正式宣战等众多因素,也是产生广西明清民族英雄的原因。

大量史料证明,广西壮族民众在古代与近现代,为保家卫国,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革命烈士。广西壮族英雄英勇反抗外来侵略的伟大事迹,将永远刻写在中华民族历史上。

注释:

①据《明史·地理志》卷四十五,明代钦州归属广东。清代沿袭。廖宗麟,张壮强《民族英雄冯子材祖籍考》,《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1]邱展雄.岑毓英在中法战争中的作为述议[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1987(1).

[2]岑沫.壮族女英雄瓦氏夫人率广西“狼兵”抗倭之谜[J].广西文史春秋,2010(7).

[3]李家发.瓦氏夫人研究与质疑[J].广西地方志,2001(1).

[4]谢启昆.卷二百七十三,列传十八,指挥同知岑猛瓦氏条,广西通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

[5]张廷玉.卷三百十八,广西土司二,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7.

[6]谷应泰.五十五卷沿海倭乱明史纪事本末[M].北京:中华书局,1997.

[7]张廷玉.卷九十一,兵志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7.

[8]张廷玉.卷二百十一,列传九十九,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7.

[9]明谈迁.卷六十一,国榷[M].北京:中华书局,2005.

[10]赵尔巽.卷四百十九,列传二百六岑毓英传,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1]岑毓英.卷二十三,岑襄勤公奏稿[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2]孔祥柞.中法战争中的岑毓英[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87(3).

[13]龙永行.评中法战争后期和战后的岑毓英[J].云南社会科学,1988(3).

[14]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编委会.册4,中法战争[M]上海:新知识出版社,1955.

[15]赵尔巽.卷四百五十九,王孝祺列传二百四十六,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6]赵尔巽.卷四百五十九,列传二百四十六,冯子材传,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7]蒋金晖.民族英雄冯子材30年的抗法情结[J].武陵学刊,2011(7).

[18]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编委会.册2,中法战争[M]上海:新知识出版社,1955.

[19]唐景崧.卷2,请缨日记[M].台北:台湾布政使刻本,1893.

[20]谢启昆.卷164,经政略14广西通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

[21]阮朝国史馆编修.正编第四纪,卷38,大南实录[M].东京:庆应义塾大学影印本,1981.

[22]“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中法越南交涉档[M].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8.

[23]阮朝国史馆编修.正编第四纪,卷69,大南实录[M].东京:庆应义塾大学影印本,1981.

[24]连横.卷四独立纪,台湾通史(上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连书店,2011.

[25]宣文,文若鹏.不败而败——法国侵略中国实录[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11.

[26]广西壮族自治区通志馆.中法战争调查资料实录[M].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修订.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

[27]萧德浩,吴国强.邓承修勘界资料汇编[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

[28]赵国明.台湾台湾[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

[29]李健儿.刘永福传[M].北京:商务出版社,1966.

[30]陈弢弘.冯子材传论[M].北京:[M].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

[31]沈奕巨.南关大捷[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75.

责任编辑:谢雪莲

Reasons for the Creation of Guangxi National Heroe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HHUANG Ming-guang1,YANG Xiu-fu2
(1.Zhejiang Yuyin Colleg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 Zhejiang,Hangzhou,Zhejiang,310018;2.Baise University,Guangxi,Baise, 533000)

The creation of Guangxi national heroe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nvolves many factors.Japanese and French colonists’atrocities stimulate the Chinese army’s spirit of the struggle against Japanese and French,and are the social causes of the creation of Guangxi national heroe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the military causes of the co-operation with armies and rigorously governing Chinese army and the unique military strategy,the subjective cause of the strong national consciousness of resistance and loving motherland.The influence of these various factors creates a number of national heroes:Mrs.Vachelli,a leader in the fight against Japanese in Ming Dynasty,Cen Yu Ying and Feng Zicai,generals in the fight against France in Qing Dynasty,and Tang Jingsong and Liu Yongfu,generals in the fight against Japanese and French.

Guangxi,Ming and Qing Dynasties,national hero,reason

K82

A

1674-8891(2016)05-0052-05

2016-05-15

黄明光(1957—),男,广西桂林市人,博士,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体艺部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广西地方史;杨秀富(1973—),男,广西乐业人,百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教师教育、广西教育史。

猜你喜欢
民族英雄抗法法军
为什么竖中指是骂人
民族英雄赵一曼之歌
民族英雄
六角大楼
群众领袖 民族英雄——纪念刘志丹诞辰100周年
一段鲜为人知的援越抗法历史
援越抗法名将——刘永福
法军军服改革的一场风波
督战镇海的抗英民族英雄——裕谦
法军为何在色当战役中全军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