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革命时期董必武在广州的革命活动

2016-03-19 03:19徐丙祥
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 2016年12期
关键词:党部董必武西山

徐丙祥

大革命时期董必武在广州的革命活动

徐丙祥

大革命时期,董必武曾三次到广州开展革命活动,这些活动主要围绕两方面展开:一是参加国民党“二大”,坚决反击国民党右派的倒退行为;二是争取在武汉设立中央政治委员会湖北分会,以更好地策应国民革命军北伐。这些革命活动,为维护国共合作的良好局面,推进国民革命军北伐作出了重要贡献。

董必武;大革命;国民党;广州;革命活动

大革命时期,董必武曾三次到广州开展革命活动。在这期间,国民党右派在孙中山逝世后,公然违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反对国共合作,在北京召开伪“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①这次会议因在北京西山碧云寺召开,故称又为“西山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国民党右派分子被称为“西山会议派”。与广州的国民党中央相对抗,并在多地破坏国民党地方组织。在这一背景下,董必武赶赴广州,以国民党湖北省党部代表的身份参加了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坚决反击“西山会议派”分裂组织和破坏国共合作的活动。国民党“二大”召开以后,彻底推翻北洋军阀黑暗统治的时机逐渐成熟。为了争取在湖北设立中央政治委员会湖北分会,更好地策应国民革命军北伐,董必武又先后两次赴广州积极奔走,最终获准在湖北设立“特种委员会”。这三次广州之行,虽然时间都不长,但却在董必武个人革命生涯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它有力地推动了革命发展,为维护国共合作的良好局面,推进国民革命军北伐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参加国民党“二大”,反击国民党右派的分裂破坏活动

自国民党“一大”开始实行国共合作以来,这一政策就遭到代表“地主买办阶级”的国民党右派的竭力反对。②宋春主编:《中国国民党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第135页。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右派更加肆无忌惮,公然打出“分共清党”的旗号,破坏国共合作。1925年11月23日,邹鲁、谢持、林森、居正、张继、叶楚伧、覃振等在北京西山碧云寺召开伪“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非法作出取消共产党员的国民党籍,开除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共产党员,解除苏联顾问鲍罗廷职务等反共决议,并宣布广州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为非法。西山会议派分子还指使其在各地的代理人破坏当地的国民党组织,并妄图夺取这些党组织的领导权。1925年12月,在武汉的国民党右派分子郭聘帛、胡石庵等人,为了夺取国民党湖北省党部的领导权而进行了一系列阴谋活动。这些活动被董必武等采取的一系列坚决果断的措施所粉碎。要进一步打击西山会议派分子,必须对他们进行严厉的组织制裁,将其从国民党组织中清除出去。于是,董必武以国民党湖北省党部代表的身份前往广州参加国民党“二大”,努力促成大会对西山会议派采取严厉的组织制裁措施。

(一)参加大会的筹备工作,与其他代表发表痛斥西山会议派的联合通电

从1925年12月中旬开始,董必武与各省其他代表一同投入到国民党“二大”的筹备工作中①参见《董必武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52页。。12月13日,董必武以湖北省党部出席本次大会代表的资格与海外各总支部、福建省党部等出席大会的代表发表联合通电,痛斥林森、邹鲁等在北京召集的反苏反共反对国共合作的西山会议,坚决拥护国民党中央召开“二大”。这是自西山会议派在受到国民党中央严电驳斥其非法行为后,遭到国民党地方党部及海外党组织的又一次严电痛斥,进一步在政治上和社会舆论上打击了其分裂和倒退行为,也巩固了国民党“二大”的合法地位。②西山会议非法通过了《修正第二届代表大会选举法案》,并重新确定了由其召开的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的日期及地点,企图与即将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二大”相对抗。

(二)全程参加大会,坚决反击西山会议派妄图重组国民党湖北省党部的活动

1926年1月1日至19日,国民党“二大”在广州举行,董必武全程参与了大会。在1月7日举行的全体代表会议上,董必武被选为“党务报告审查委员会委员及组织提案审查委员会委员”。③《董必武年谱》,第63页。其中,提案审查委员会“是大会主席团领导下的一个主要机构,负责审查大会各项报告,提出各项决议案的草案”。④李东朗、雷国珍:《董必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89页。董必武当选为这一委员会的委员,客观上为他在会议的后期提出《处分违犯本党纪律党员决议案》,给西山会议派重要分子以应有的组织制裁提供了便利条件。

国民党“二大”在筹备和进行期间,居正、张知本等湖北籍的国民党右派分子,趁董必武等赴广州开会之机,利用正在举行的西山会议,提出“解散湖北省党部,所有该党部全体党员重新登记,并遵照总章及决议重新组织”的决议案⑤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版,第371页。,妄图夺取国民党湖北省党部的领导权。不久后,西山会议又作出决议,决定委任范龙光、郭肇明等为湖北省党部筹备员,张知本为湖北省党部及汉口特别市党部指导员,⑥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第373页。企图彻底取代由董必武、陈潭秋领导的国民党湖北省党部。董必武得知这一严重情况后,立即在报刊上发表声明,严正指出:西山会议派的这些行为是“叛党行为”,⑦《长沙大公报》,1926年1月8日。希望社会各界人士不要受他们行为的蒙蔽。同时,董必武还以湖北省党部的名义,向国民党“二大”主席团报告居正等人的非法行为,并请求大会宣布西山会议所作出的有关湖北省党部的决议案无效。⑧参见李东朗、雷国珍:《董必武》,第91页。1月9日,詹大悲向大会提出请大会迅速通电全国,声明居正等人的不法举动,以维持湖北党务及各省党务的临时动议。⑨参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国国民党第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史料》(上),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42页。这一动议立即得到大会十几名代表的附议支持。由于西山会议是根本违背国民党组织原则而召开的,其冒称“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名义作出决议更是非法。因此,会议经过讨论,并由多数代表举手通过决议:“上海之伪中央执行委员会⑩1925年12月14日,西山会议派在上海成立了“国民党中央党部”,不久后又推定“中央执行委员会”各部部长,形成了国民党内部两个中央党部对峙的局面。所发出命令当然无效”⑪。至此,在董必武采取一系列及时、有力的措施,并在众多大会代表的支持下,居正等人妄图通过西山会议解散原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和汉口特别市党部,并自行重新组织的阴谋被大会粉碎。

(三)坚持从湖北实际和革命大局出发,努力促成大会对西山会议派重要分子进行严肃处理

西山会议派一系列违反国民党组织原则的行为在全国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对他们的处理是国民党“二大”的一个焦点问题。然而,由于西山会议派是由国民党内一些资历较深的人组成,并受到党内部分实权人物的暗中支持,对他们的处理又易引起争议。董必武从湖北的革命实际和全国的革命大局出发,坚决主张对西山会议派的重要成员严肃处理。1月13日,董必武参与其中的提案审查委员会将草拟的《关于弹劾西山会议审查报告书》提交大会讨论。这一报告书提议:“(一)谢持、邹鲁拟处以永远开除党籍处分;(二)居正、石青阳、石瑛、茅祖权、覃振、傅汝霖、沈定一,拟处以暂时开除党籍之一年处分;(三)张继、林森、邵元冲、叶楚伧、张知本,拟处以用书面警告处分;(四)戴季陶拟由大会训令促其猛省不可再误”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国国民党第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史料》(上),第284页。。相对于西山会议派分裂和破坏的行为,这一提案对他们的惩处已经有所保留。然而参加会议的汪精卫仍然认为处理过重,他在会上表示,“西山会议都是一、二人主动的事”,“那一两个人主动的,自然应该开除党籍,但其余有一时受惑或受人利用的,应该从宽处分”。②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国国民党第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史料》(上),第286页。他还提出,将原提案中对居正、石青阳、石瑛、覃振等暂时开除党籍之一年的处分改为“用书面警告处分”。这显然是不顾西山会议派严重分裂、破坏的事实和党内纪律的规定,而对该派分子的包庇袒护。汪精卫提出对西山会议派惩处的修正案虽然在会上遭到一些代表的激烈反对,但仍获得大多数代表的赞成而通过。汪精卫的个人提议之所以得到大会多数代表的支持,背后有着重要原因:一是汪精卫是孙中山遗嘱的记录者,并反复表示要忠实遵循孙中山的遗志,在党内具有很强的号召力③参见李东朗、雷国珍:《董必武》,第91页。;二是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认为中共的力量不足,惟恐同国民党右派的斗争会造成国共分裂,因此出席国民党“二大”的中共党团书记张国焘主张迁就汪精卫的意见。④参见《董必武传(1886-1975)》(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56页。汪精卫的意见显然与董必武希望通过国民党“二大”对西山会议派进行组织制裁的最初设想相差甚远。

针对这一情况,董必武深刻意识到:如果不给予居正等应得的组织纪律处分,只能使他们对国民党湖北省党部造成更大的破坏,这对全国的革命形势也将带来不利影响。于是,他经过再三考虑,在与湖北省其他代表商议后,决定顶着各方的强大压力,于1月19日大会的最后一天,向大会提出《处分违犯本党纪律党员决议案》,并被大会列入议程进行表决。⑤参见李东朗、雷国珍:《董必武》,第91页。在大会讨论中,董必武结合自己主持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工作,并多次遭到西山会议派顽固破坏的亲身感受恳切地向大会提出:“本席以为对于像居正一般人的处分,大家试设想各地党务之前途有否困难,即可得相当的意见,所以本席主张居正、石青阳应永远开除党籍,至于戴季陶则仍不必加处分”。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国国民党第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史料》(上),第403页。他的提议得到了与会大多数代表的支持。大会经过举手表决,形成了将居正、石青阳等人开除出党的决议。⑦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第153页。这一决议的作出,是董必武等从革命大局出发而坚决斗争的结果,它沉重打击了西山会议派尤其是居正等人猖狂破坏国民党湖北省党部的活动,进一步巩固了国民党湖北省党部。

董必武在这次大会上还以多数票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这从更高的领导层次上确立了他对国民党湖北省党部的指导地位。⑧根据国民党党章及其他制度规定,国民党候补中央委员具有分赴各地指导党务的职权。会后,董必武回到武汉,出席并指导了国民党湖北省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选举产生了以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占绝对优势的执行委员会和监察委员会,使其成为领导“湖北地区国民运动坚强有力的大本营”,①《董必武传(1886-1975)》(上),第161页。在策应北伐军进占武汉以及后来的一系列革命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为在湖北设立政治委员会分会,更好地策应国民革命军北伐而积极奔走

国民党“二大”以后,有利于革命发展的新形势开始出现,彻底推翻北洋军阀黑暗统治的时机逐步成熟。针对这一形势,中共中央于1926年2月21—24日在北京召开特别会议,强调了进行北伐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会议提出:“党在现时政治上主要职责是从各方面准备广东政府的北伐,而北伐的政纲必须是以解决农民问题做主干”,北伐“不仅广东作军事准备,更要在广东以外北伐必经的湖南、湖北、河南、直隶等省预备民众奋起的接应,特别是农民的组织”。②《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2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81-83页。这次会议对形势作了正确的研判,并提出了相应的工作部署和工作策略,对北伐战争的胜利推进起了重要作用。董必武在接到中共中央的指示后,立即行动起来。考虑到湖北是北伐必经的战略要地,他在与陈潭秋等商议后,致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请求“在湖北设立政治委员会湖北分会”,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国国民党第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史料》(上),第512页。以更好地处理北伐中湖北及周边地区的重大问题。为了使设立政治委员会湖北分会的请求早日得到批准,董必武在1926年4、5月间先后两次赶赴广州奔走争取。

(一)赴广州多方奔走联络,请求设立政治委员会湖北分会

湖北省自辛亥革命以来,长期处于北洋军阀的直接统治之下。直系军阀吴佩孚退居湖北后,更是在政治上实行高压统治;经济上残酷搜刮,使湖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④参见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湖北历史(1919.5-1949.10)》,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9页。作为一名湖北籍的革命者,⑤董必武是湖北省红安县人。董必武同广大湖北人民一样,都亟盼广东革命政府早日出师北伐。他在接到中共中央关于北伐的指示后,根据湖北的实际情况及所处的重要战略地位,立即函请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在湖北设立政治委员会湖北分会,⑥“政治委员会”即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又称为中央政治会议,简称“中政会”,由孙中山创立,创立初期仅为有关政治外交问题的咨询机关,后逐步发展成为隶属于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的最高政治指导机关。中政会可在地方组织分会,政治分会享有“处理战、军、财、教、建各项要政的全权”。参见斯彦:《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简介》,《历史教学》1987年第5期。以更好地统筹处理北伐中湖北及周边地区的各项重大事宜,策应国民革命军北伐。1926年3月下旬,董必武受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的派遣,赴长沙同白崇禧、陈铭枢一道成功争取湖南地方实力派唐生智转向广东革命政府。这为国民革命军北伐迅速占领两湖地区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湖北将有望早日摆脱吴佩孚的黑暗统治。因此,董必武于4月下旬匆匆赶赴广州,以争取国民党中央早日批准湖北成立政治委员会分会,并增加策应北伐军的经费。

然而,董必武此次的广州之行却并不顺利。为了使国民党中央批准湖北省党部成立政治分会的请求,董必武接连拜访蒋介石的代表何成浚、湖北老革命党人蒋作宾和国民政府参事詹大悲等人,请他们分别向蒋介石、李济深、张静江和谭延闿等掌握实权的重要人物反映湖北省党部所提的各项要求。⑦《董必武传(1886-1975)》(上),第168页。在4月27日召开的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詹大悲根据湖北省党部的要求提议:在北伐进行中有关系之省份(如湖北、湖南等省),每月酌情拨付党务经费一万至二万元,并在中部设一政治指导机关。⑧参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国国民党第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史料》(上),第536页。会议经过讨论后决定:“交政治委员会核办”。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国国民党第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史料》(上),第536页。在出席4月30日的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时,董必武再次向会议提出派一全权代表常驻武汉,并许其在一定限度内有经济的支配权。②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国国民党第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史料》(上),第539页。本次会议再次作出决议:“此案与第二十三次会议詹大悲同志所提议案属同一性质,该案既经决议送交政治委员会核议,此案自应仍照前办理”。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国国民党第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史料》(上),第539-540页。然而,此时正值“中山舰事件”发生后,蒋介石为进一步夺取中央的党权而筹划“整理党务案”之时。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尽管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常务委员会对于董必武和詹大悲的提议两次形成决议,决定交中央政治委员会核办,但中央政治委员会部分人仍然借故拖延不办。④参见《董必武传(1886-1975)》(上),第169页。董必武见湖北省党部的提议一时难以顺利获得国民党中央批准,只好先回武汉,加紧筹备迎接北伐的各项工作。

(二)为设立政治委员会湖北分会再次赴穗,最终获准在湖北设立“特种委员会”

回到武汉后,为了更好地迎接国民革命军北伐,董必武经与陈潭秋等商议,在武汉成立了湖北临时政治委员会,并向国民党中央备案。⑤参见《董必武传(1886-1975)》(上),第169页。国民党中央执委会接到报告后,立即作出否定的批复,仍然认为“湖北省政治问题应由省党部主持,无特设委员会之必要”。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国国民党第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史料》(上),第556页。为此,董必武带着湖北省党部和汉口特别市党部关于“呈请派员组织政治委员会分会”⑦《董必武年谱》,第67页。等议案再次赶赴广州。在6月1日举行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会议第三十次会议上,董必武恳切陈述了在湖北设立政治委员会分会的理由,并请求国民党中央依照有关规定准予设立政治指导机关。会议在听取董必武的详细说明后作出决议:将此项议案“交政治委员会”,并请董必武“于政治委员会开会讨论时出席说明”。⑧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国国民党第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史料》(上),第556页。于是,在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常务委员会先后四次开会讨论,并作出交中央政治委员会核办的情况下,中央政治委员会才于6月上旬作出决定:在湖北设立由三人组成的“特种委员会”,其职责为:破坏敌人军纪;特别宣传;侦探军事、政治消息⑨参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国国民党第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史料》(上),第564-565页。。董必武关于在武汉特设一政治指导机关的设想总算得到批准,这对他集中力量开展工作,为更好地迎接北伐军提供了较为便利的条件。

1926年7月11日,湖北特种委员会正式成立,由董必武任委员会主席,刘孝诚和潘怡如任委员。⑩刘孝诚和潘怡如二人此时尚未到武汉,其委员职务暂由当时的国民党湖北省党部执行委员张国恩、吴德峰代理。湖北特种委员会在董必武等的领导下,积极组织和动员工农群众策应和支援北伐大军;侦查吴佩孚在武汉的兵力部署,并提出了攻打武汉三镇的路线建议;先后成功策反敌军在汉阳、汉口和武昌的部分守将;组织工、商、学、妇团体和慈善机构,救济被长期围困在武昌城内的饥民。这一系列措施,进一步组织和发动了广大工农群众,使北伐军得以较为顺利地占领武汉,并迅速稳定了武汉的社会秩序,为武汉国民政府的成立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结语

通过对大革命时期董必武在广州的革命活动进行梳理,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点认识:

一是董必武在广州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使他在巩固和发展国民党湖北省党部,策应北伐军顺利进占武汉中作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在广州参加国民党“二大”,坚决反击西山会议派的分裂和破坏活动,并促成大会对西山会议派重要分子作出应有的处理,使董必武、陈潭秋等牢牢掌握了国民党湖北省党部的领导权,并使之成为领导湖北地区国民运动的坚强阵地。此外,董必武通过多次到广州积极奔走,最终获准在湖北设立“特种委员会”,这为他大力发动和组织全省的工农群众配合与支援北伐战争,使北伐军较为顺利地占领武汉三镇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为他进一步组织和发动湖北省的工农运动,积蓄革命力量,推动革命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二是董必武在广州开展一系列革命活动中所充分展现出的宝贵精神应该为我们汲取和弘扬。董必武在这一时期的革命活动中明显展现出一名卓越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这些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是敢于坚决斗争的精神。董必武敢于顶着各方的强大压力,在国民党“二大”已经作出对居正等人处理的决议后,再次向大会提出对居正、石青阳等人进行应有处分的议案,并最终获得大会通过,充分表现出他为了革命事业而敢于斗争的宝贵精神。其次是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的精神。为了更好地策应北伐,董必武多次向国民党中央提出在湖北设立政治委员会分会,但一直未获批准。在亲赴广州为此多方奔走和争取未果的情况下,他并未气馁,而是回到武汉与陈潭秋等建立起湖北临时政治委员会先行开展工作,并再次赴广州努力争取,促使国民党中央终于批准湖北设立“特种委员会”。他的这种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的精神在湖北特种委员会的设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之,董必武大革命时期在广州开展一系列革命活动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应该为我们所铭记,他在这些活动中所展现出的宝贵革命精神更应为我们学习、汲取、继承和弘扬,并沿着他和革命先辈开启的道路继续前进。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专业2015级博士研究生)

K262

A

1672-3570(2016)12-0014-06

猜你喜欢
党部董必武西山
董必武严律教子
安奇奇与小cool龙(本季最终回)
安奇奇与小cool龙(第五回)
董必武吃饭的故事
董必武清廉为政
观西山
西山闲笔
澳“华人党部”引“分裂”质疑
董必武家训:跑龙套的人生也很精彩
陈致中高雄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