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族到底靠不靠谱

2016-03-19 09:54邹阳
当代工人(B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月光族花销月光

生活 职工理财

月光族到底靠不靠谱

奥巴马 从一个月光族成为总统

文/邹阳

几乎所有国人都把“月光族”当成贬义词,用来教导年轻人懂得积蓄和经营生活,但我们可曾想过这种观点是错的?

探讨月光族对错之前,我们先举一个月光族成功的案例——美国总统奥巴马。

奥巴马的父亲是一位肯尼亚留学生,母亲长年在印尼做人类学研究,是个穷学者。奥巴马3岁时父母离婚,他跟着妈妈,妈妈随后又再婚。童年和少年的奥巴马是依靠奖学金和外婆的资助念到高中,随后靠助学贷款进入哈佛大学,毕业后在芝加哥大学教了12年书,2008年通过竞选成为美国总统。是美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纯草根总统,也是首位非洲裔美国总统,因此,无论他执政能力如何,他本人的经历已经十分传奇。

奥巴马在竞选时承认,直到2004年,已经43岁的他才还完助学贷款,而其他的按揭贷款还在还。也就是说至少在43岁之前,他和妻子都是不折不扣的月光族。但反过来说,他虽然付出了“月光族”的代价,但换来的是走进哈佛大学、成为大学讲师和律师继而成为美国总统,这种理财或人生规划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关键问题在于,奥巴马这种理财观在国外并非特例,甚至非常普遍。根据权威机构调查,超过76%的美国人都是月光族,月光到什么程度?有22%的人只有不到100美元的储蓄,银行账户低于800美元的占46%。

如果用我们国人的观念来解读这组数据就是——超过3/4的美国人工资勉强维持当月花销,其中又有超过1/5的美国人吃了上顿没下顿,近一半的美国人手头的钱不够买一部苹果手机。但这只是用我们的观念解读,真实情况是美国人的生活并不窘迫,因为他们不但月光,还花明天的钱。

中国是世界上家庭储蓄率最高的国家,而美国是世界上家庭负债率第二高的国家(第一高的是欧元区国家)。那么,究竟是谁的理财观念更聪明?谁该向谁学?月光到底是对还是错?

有人说,美国人敢月光是因为他们的保障制度好。但实际上,截至2014年底,我国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合计达到8.42亿人,剔除儿童和在校学生后,全国覆盖率超过80%,虽然比美国96%的覆盖率低,但也不是特别差。而截止2014年,美国是发达国家中唯一没有实行全民健康保险或国家卫生服务制度的国家,老百姓都是靠购买商业医疗保险傍身(雇主购买),直到2015年6月25日,美国最高法院以6票比3票支持奥巴马总统的医改法案,医保这事才算在美国有了眉目。我们无意探讨两个国家谁的保障制度更好,但至少表明,每个月到底光不光,和保障制度的关系并不太大。

当然,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起到一定作用,例如我国绝大多数人都有为下一代存钱的观念,而美国人基本上没有。但客观地讲,月光、利用贷款花明天的钱其实和存钱、投资一样,都属于理财方法的一种,各种方法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优劣,而只是看哪一种方法更适合自己,哪一种方法能否真正被我们所掌握而不只是似是而非地应用。

正因如此,我们应该更加理性地看待月光族的问题,如果一个人将收入全部用在了学习充电、个人健康、增长阅历、创业投资等方面,而他的目标又并非好高骛远,那么这样的月光族是值得鼓励的。

即便是有些人喜欢把收入用来享受生活,例如旅游、娱乐、美食,只要其自身有较为明确的消费规划,不至因自己的喜好而破产,不至于失去最基本的保障,不至于让自身信用记录受损,那么也无权指责其月光。

为经营自己而月光

文/高小小

不怕你“月光”,关键是你把钱花在什么地方。

张晓鹏是一位85后小伙儿,月收入税后8000元,妻子月收入税后5000元左右,以沈阳的生活水平计算,应算得上是白领家庭,但偏偏,张晓鹏夫妻俩都是标准的月光族。

翻开这个小家庭一个月的账簿,张晓鹏请朋友吃饭唱歌两次,花销2300元,妻子请朋友吃饭,花销1700元。日常夫妻俩基本不做饭,早餐和晚餐在外面吃花销2100元(午饭单位有食堂),张晓鹏的女儿今年3岁,幼儿园以及其他开销一个月2300元,日常网购花销800元,化妆品等洗化用品当月开销900元,周末出去自驾游一次花销1500元。加上抽烟、水电煤气等日常开销1400元,简单一算,当月1.3元收入已消耗殆尽。

而展望下个月,虽然社交方面轮到朋友请客,但张晓鹏的自驾车四个轮胎全部到年限,需要重新换,仅这一项费用就接近4000元。而妻子美发的储值卡需要续费,至少需要1000元,这还不算日常添置衣服……“总之,月月都花光,经常还要让父母帮还一下信用卡。”张晓鹏说的时候很不好意思。

张晓鹏的朋友沈亢也是月光族,但原因截然不同,沈亢月薪7000元,他平时开支极少,甚至连自驾车都没有。但只要攒够几万块钱,他就立刻背上背包,向单位请假去旅游。西藏、瑞士、塞班、意大利、土耳其、南非……“我不攒钱,我要在40岁之前走遍我梦想中的每个地方,然后再结婚生子,这样才不枉了人生。”沈亢说。

从理财的角度看,月光族其实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有计划地花光所有钱,例如沈亢倾其所有的旅行,增长阅历、实现梦想。开销虽然巨大,但并不轻易背负长期债务,一切都在掌控中,这实际上是不断对自己进行投资,以谋求更好的未来。另外还有一些人,为了进一步求学,支付高昂的学费而成为月光族,为了扩大自己交际圈而成为月光族,或者是为了某一方面的追求而月光,只要是一切都有成熟的规划,几年甚至十几年毫无积蓄都是合情合理的。

而另一种月光族则是毫无理财规划的透支,就像是张晓鹏的生活方式,由于家境较为富裕,张晓鹏没有储蓄或投资的动力,继而寻求较高的生活档次,例如在更高档的餐饮场所消费,选择保养维护较贵的车、使用更好的化妆品等。实际上,张晓鹏月光的底气主要来自父母的积蓄——房产以及下一代在未来的重大开支都可以由父母托底,自然就没有攒钱的必要。有的人将这种月光方式等同于国外月光族的消费观念,其实两者截然不同。更直接地说,像张晓鹏这种月光并不是一种消费观念,而是我们国家独有的一种社会现象——80后和90后多数是独生子女,在他们意识中,父母财产完全等同于个人财产,偏偏由于我国多年来经济快速发展,老一辈人积蓄了大量财富,帮助年轻一代轻松完成教育、房产、汽车等大额消费后,又为其日常消费提供支撑,这实际上形成了一种“隐性担保”,让年轻人可以忽视理财,放任消费,诚实地讲,这是非常不健康的。

我们可以用一个企业经营的比喻来形容这两种月光族,做过企业的人都知道,企业赚了钱不应该拿去储蓄,而是应该用来投资或扩大生产,日常只要保持较好的现金流即可。一个企业如果存款太多反而不健康,这就像是沈亢或者国外的月光族消费理念,把钱全都用在经营自己上,以期获得更高的收益。

而像张晓鹏这样的生活方式,则像是一家问题企业,其主要的收入来源都是母公司输入资金,或者是通过关联交易才能确保盈利,除此之外的经营行为都只能持平甚至入不敷出,那么这家企业虽然表面上运转正常,其实却蕴含着巨大风险。

时代在变,理财不仅仅限于让钱保值增值,更要着眼于消费的规划。因此我们需要重新认识月光族,月光并不可耻,关键点在于,为什么光。

猜你喜欢
月光族花销月光
美兔月光灯
中秋的月光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月光碎落了
来,收下这份《月光族自救指南》
月光改变了我
毕业季你的钱哪儿去了?
美国人花钱,住房也是大头
“月光族”的未来保障
美国一些经济学家说,生养3个孩子最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