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话语研究》评介

2016-03-19 12:00梅朝阳
当代外语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范式框架话语

梅朝阳

(第三军医大学,重庆,400038)

《中国话语研究》评介

梅朝阳

(第三军医大学,重庆,400038)

Shi Xu. 2014.ChineseDiscourseStudies.London & Hampshire:Palgrave Macmillan.ISBN:978-1-137-36503-3.pp.223.

1. 引言

自法国后现代主义者米歇尔·福柯提出“话语即权力”以来,话语研究逐渐流行,成为学者分析和研究国家与社会的重要学科分支。话语分析是在西方学术和文化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影响广泛的一门新型学科,已被介绍到我国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尽管它具有一些传统学术研究所未有的优点,但是它渗透着西方中心主义的霸权话语,其视角、理论、方法、价值取向也无法直接套用于中华文化的话语现实。在这套理论里,发展中国家将永远是文化上的“他者”。随着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多元化的发展要求带来了新的文化挑战,建立一套符合现实需要的话语研究范式,以期提升中国话语实践、疏导中外交流对话,也成为当代中国学者所面临的严峻课题。施旭教授的《中国话语研究》通过跨历史、跨文化的方法,从文化话语传播的角度解读中国发展,提出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植根本土、放眼世界的“当代中国话语研究范式”(包括哲学框架、理论框架、方法框架和问题框架);其特点是具有“天人合一”的世界观、“辨证/对话”的认知观、“忧患/致用”的伦理观、“言不尽意”及“平衡和谐”的言语观、“多维/综合”的方法论以及“发展/和谐”的问题意识;最后还通过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不同场域的话语研究实例展示该体系的应用。

2. 内容简介

从结构上来看,全书分为两部分——范式构建和当代中国话语;每部分包含三个章节。我们就按照这样的章节分布和顺序,对每部分和章节的内容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在导论里,作者首先介绍了批评话语分析的本质,深入解构了批评话语分析学科的二元文化特质。虽然大多数话语分析论著(van Dijk 1993,1997;Fairclough 1992)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普遍性的理论与方法,但是都是以西方的视角、价值观、概念、理论、方法和志趣去分析、评判人类话语,并以此作为普世/普适的规范,一方面排挤或压制了发展中国家的学术传统,另一方面又继续制造旧殖民主义、东方主义的歧视话语(施旭2010:3)。虽然批评话语分析深入揭示了话语结构所隐含的意识形态性,话语和权力、意识形态之间的复杂关系,但是作为文化话语的一种形式,它的理论概念和批评框架并没有做到真正的文化中立,也并没有系统地区分人、文化语篇的复杂性、动态性与相互融通性,无法很好地运用到发展中国家的实际,特别是当今中国的发展实际。中国话语研究立足去西方化话语、传播研究,从文化话语传播的角度对中国发展进行解读,从文化角度对话语进行阐释,从话语与文化的关系、话语的文化呈现、文化他者、文化抗争等方面介绍一套有别于“西方学科全球主导”的当代中国话语传播方法。

第一章概述了文化话语研究理论。中国话语研究的宏观范式,其核心是文化话语研究,基本预设是:中国话语是多元文化形成的;作为当代东方话语的一部分,中国话语与西方话语形成互动和竞争的关系。作者重点阐释了该研究范式研究对象“话语”的实体解释、一般原则、分类。人类话语是文化论争、合作和转向的载体,该书旨在解构话语研究中的民族中心主义,从而构建多元文化研究模式,推进跨文化对话,促进人类文化共存、和谐、繁荣。文化话语研究的哲学框架、理论框架、方法框架和问题框架也是本部分讨论的主要内容之一。

第二章概述了东方话语研究。经济上的全球化与学术上的西化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学术研究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凭借英美西方经济和文化的强势,以美国为核心的广大发达国家形成了一套学术霸权体系,对东方世界继续制造(新)殖民主义话语,抑制东方学术的创新发展。本章对东方话语研究建立的外部原因、内部理论基础、学术文化资源条件进行了阐述,分析建立当代中华文化话语研究新范式的内在原因和动机,通过对一些东方语言研究的成果和东方文化智慧的挖掘,建构东方话语研究范式的策略方案。

第三章探讨了中国话语研究。从上一章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东方文化学术已经有了一定的关于中国话语研究的基础,因此,在本章中,作者着重探讨了建构中国话语研究范式的基本准则——植根本土、放眼世界、国际对话,相关的传统文化资源和学术资源,为理论和方法策略构建做好铺垫。

第四章到第六章是本书的第二部分——当代中国话语。其内容是运用第一部分提出的理论方法来研究一系列具体的中国话语个案。

第四章介绍了政治话语的历史渊源和文化渊源。作者对当代中国政治话语属性做了与时俱进的解释说明,深入剖析了人权研究中的理论普世化和西方霸权化倾向。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通过对中国人权话语的六个方面发展梳理,从多元文化新视角出发论证了中国国际传媒话语的“文化制衡”的观点,进而提出了相应的中国人权的媒体话语分析框架,中国人权话语的创新发展既是对本民族历史的一种回应,也是对世界、特别是对唯美国马首是瞻的西方话语的有力回击。本章向读者展示了如何从带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对外传媒新视角对典型媒体事件进行实证分析,从而试图提出具体的话语策略框架。

第五章从话语研究的角度探讨了我国对外贸易中的一些问题。作者通过对2005~2010年中欧鞋类贸易摩擦的大量语料进行分析,提出了我国外贸纠纷话语的基本理论预设及研究方法。从历史和跨文化的角度对国际贸易争端重新审视,作者发现,中国已经在回应贸易制裁方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话语结构机制,但同时也发现了中国话语系统中的一些不足,如参与者的数量和次数欠缺,话语内容对贸易保护主义行径的剖析和斗争锐度不够。

第六章分析了话语对城市发展变革所产生的影响。其运用话语研究和文化研究的原则和方法,以社会经济发达的中国历史风景名城杭州为典范,对城市发展话语进行了评价研究。作者指出,民众在杭州城市发展上开始有了话语权;这种发展主体的民主化、多元化促进了城市本身发展,但是城市发展话语的内容变化有些过多、过快,过分强调现代经济和城市西化进而忽视了对自然和传统文化的保护。对相关语言交际活动的系统分析和价值判断揭示城市发展的重要特点和问题,为今后如何从话语使用的角度为城市的发展,在方法和策略上提供重要的启示。

3.简评

本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系统探讨了中国话语研究,为来自外语、传播、中文等不同学术背景的话语研究学者们提供了绝好的对话平台,本书的特色和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本书在揭示了世界话语研究的西方中心论和文化霸权性质之后,提出一套既根植本土、又放眼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话语的研究范式,并以此进行了尝试性的诠释与评价。不同于批评话语分析,中国文化话语分析不仅仅只是从语言学角度研究话语事件,而是更加强调话语的社会性和文化性,关注话语活动的所有参与要素,呈现出以“天人合一”、“言有尽而意无穷”、“文化多元和谐”为语言特征的中国特色话语研究范式。同时,为演示该范式的可操作性,本书第二部分还对当代中国社会中不同领域的话语进行了原创性的解构和阐释。全书内容安排合理,先构建框架,后介绍理论框架指导下的具体实践。内容涵盖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城市发展等具有重大国内国际意义的热点话语问题,广泛而又紧密联系,将理论运用到具体的中国话语社会事件中,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

第二,本书第二部分运用中国话语研究的实证分析,范式作用显著,指导性强。该理论的特点是关注重大问题,立足应用语言学角度,结合修辞学、社会学、传播学、文化学等人文学科,以超越学科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形成对研究问题的独到见解。作者对每项研究的背景、对象、方法、实践过程和结果都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尤其突出了不同性质话语事件之间运用中国话语分析的区别(详见第四、五、六章),一方面很好地阐明了如何将中国话语分析范式运用到具体的社会事件中,构建了一场走中国化道路的、跨学科的、开放的、前瞻的、包容的话语学术盛宴!另一方面,于对相关理论感兴趣的研究人员而言,第二部分的实证研究在研究思路、步骤、方法等方面起到很好的研究示范作用,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中国话语研究的学术创新与发展。

第三,在西方主导的话语研究学术圈中,本书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精华,打破了批评话语分析一家独大的局面,有效地发出了以中国为代表的第三世界国家学者的声音,是中国学者在话语分析学术本土化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不仅促进了东西方文化平等对话的更好进行,也有利于国际学术的多元化。当今快速发展的中国已经由一个封闭、僵化的社会转变成多元化的国际社区中的重要一员——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出口国以及拥有世界最多的外汇储备;与此同时,中国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腐败、不平等、环境恶化、人口压力、城市化、独立和国家安全等诸多国内国际问题。中国话语分析展现了话语研究深刻的现实与人文内涵,根植中华文化、中国发展特点,不照搬西方,具有文化特性和相对的主体性, 与西方主流学术平等对话交流, 有效处理文化他者与文化自我的关系,促进了

话语研究的文化多元化和知识创新。面对西方的“新殖民主义”和东方的文化失语问题,东方学者,特别是中华文化的学者,有必要也有责任去重新塑造自己的学术话语, 以文化平等的身份去与西方主流话语进行对话, 以实现话语研究的本土化、文化多元化,向世界展示第三世界及东方文化的发展魅力。该书就是中华学者责任担当的重要体现。该书构建的中国话语研究范式标志着话语研究的文化转向,与西方话语是一种互动和竞争并存的关系,既能够帮助解决中国和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也能帮助世界特别是西方主流社会接受中国、和平交往,从而营造中国发展的有利国际环境。

就像施旭(2010)在结语中所说的,本书难免也会有一些不足。该体系是一个相当宏大的框架,涉及的学科、涵盖内容之广,几乎是不可能仅仅通过一本著作所能完整呈现的。因此该书是共同探索中华文化话语研究新视角、新路径的重要示范,当代中国语言、文化、修辞、传播等专业的相关学者、青年研习者在揭示、解析、反思、提高当代中华文化语境下的特别是具有重大社会文化意义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学、艺术、科学、教育、法律、媒体、宗教和日常生活话语上还可以大有作为。

尽管如此,总体而言,该书标志着整个中国社会科学范式,特别是话语分析的文化转向,使得本书成为话语分析领域的前沿之作,值得致力于话语分析学科本土化、社会学、文化学、社会语言学的研习者细细品读。

参考文献

Fairclough, N. 1992.DiscourseandSocialChange[M]. Cambridge, Mass: Blackwell.

van Dijk, T. A. 1993.EliteDiscourseandRacism[M].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van Dijk, T. A. (ed.) 1997.DiscourseStudies:AMultidisciplinaryIntroduction(Vol 1 & 2) [M].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施旭. 2010.文化话语研究:探究中国的理论、方法与问题[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责任编辑吴诗玉)

作者简介:梅朝阳,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外语教研室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话语分析、外语教育。电子邮箱:meizhaoyangxu1031@126.com

猜你喜欢
范式框架话语
框架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广义框架的不相交性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关于原点对称的不规则Gabor框架的构造
一种基于OpenStack的云应用开发框架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