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发展后问题”思想探讨

2016-03-19 17:34姚月红陈湘舸
邓小平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新问题

姚月红 陈湘舸

(浙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7)



邓小平“发展后问题”思想探讨

姚月红陈湘舸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杭州310027)

〔摘要〕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发展前问题”和“发展后问题”都有深刻的认识。“前问题”包括怎样才是真正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和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理论问题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群众生活贫困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的实际问题。“后问题”则主要包括:经济犯罪活动猖獗,腐败现象滋生;贫富差距日益显著;干部队伍存在着不良作风;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良风气;缺乏“世界一流”的科学技术专家及其他专业人才;农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出现亿万剩余劳动力等问题。邓小平对“发展后问题”的解决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探索,首先,要有正确的态度,认真对待并妥善解决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其次,他提出并且实行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坚持用改革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遵循“胆子要大,步子要稳”的基本原则;抓住不断总结经验的“关键”;确定并重点解决一个时期的“中心课题”;把人民群众的“发明”作为方针政策的来源;处于顺境时要关注“新问题”。可见,邓小平“发展后问题”思想对我们解决新时期的新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我们要认真研究并确立它在整个邓小平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应有的地位。

〔关键词〕邓小平;发展后问题;新问题;问题改革观

一、“发展后问题”思想的提出

当前,我国改革继续深化,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领域等全面展开。毫无疑义,当改革向纵深发展,进入“深水区”后,难免出现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各种问题。对于这种情形,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早就预见到了。1993年9月16日,邓小平与弟弟邓垦谈话时曾指出:“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1〕邓小平这一重要论断包含两重含义:一是认定经济发展起来后仍然存在问题。这重含义有着鲜明的针对性。我国有部分干部、群众和学术界误以为,只要经济发展起来,物质财富增加了,一切问题就将迎刃而解,随之消除。这是“经济万能论”的一种主要表现。二是认定“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还比较多,它们“不比不发展时少”。这重含义也有一定的针对性。另外,有部分干部和群众虽然承认经济发展起来后还会有问题,但在他们看来,那时的问题不会像“不发展时”那样多。由此可见,邓小平这个论断是有感而发。

因此,“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这个论断,是邓小平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思想,它对于我们党和政府,对于广大干部和群众正确地认识、对待我国“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以下简称“后问题”),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正如相关研究认为,“邓小平关于‘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的判断,既是邓小平对当时社会现实的科学判断,也是邓小平丰富的内心世界的一种反映。”〔2〕“今天,为了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为了人民大众的福祉,……是我们勇敢地正视这些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的时候了!”〔3〕邓小平在1993年提出“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这一重要思想之后,随着“后问题”日益凸显而受到国内外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的高度关注,进行了广泛且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对“后问题”的解决道路和方式做出有益的探索。这包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中国梦及幸福中国等理论。它们都是针对和围绕“后问题”提出来的。中共中央最近倡导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也是针对紧迫的“后问题”的。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于“后问题”的研究正在结合新条件下的新特点进行深入探索。

我国的改革之所以能够避免出现苏东国家改革的结局,取得举世公认的成绩,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邓小平高瞻远瞩、创造性地提出“后问题”思想。在邓小平这一重要思想的正确指导下,我们党和国家在改革和发展的道路上,无论遇到任何问题,由于有思想准备,未雨绸缪,从而都能从容应对,稳妥地处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处于顺境时,面对成绩,即使是巨大的成绩,都不能忽视、轻视在继续前进的道路上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将会面临的问题和矛盾。因此,需要预做准备,认真地探索和定下防备之策、应对之法,只有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邓小平在改革发展的进程中非常重视经验的总结,通过不断地总结改革发展进程中各个环节的经验而及时发现问题,求得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邓小平曾多次强调指出,要搞好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关键是要善于总结经验”〔4〕。为此,在1991年8月20日同中央领导人的谈话中,邓小平郑重地提出:“一个总结经验,一个使用人才,这两点是我的正式建议。”〔5〕基于对于总结经验的地位和作用的这种认识,邓小平把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作为不断总结经验的过程,从而把它作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1988年5月19日,邓小平在向外宾谈到放开肉、蛋、菜、糖四种食品的价格问题时,把这场价格改革比作三国的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他说,对于改革开放,“这就要求我们每走一步,都兢兢业业,大胆细心,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就做些调整,使之符合实际情况”〔6〕。他强调指出:“要让全党和全国人民懂得,这是很艰苦的工作,十全十美的方针、十全十美的办法是没有的,面临的都是新事物、新问题,经验靠我们自己创造。”〔7〕邓小平这一重要讲话再次要求改革者们“及时总结经验”,因为只有“及时总结经验”,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进而及时加以“调整”,由此使问题及时得以解决,不至于小问题酿成“大问题”,从而尽可能减少问题的危害。这次讲话进一步揭示了改革和发展进程中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在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都是新事物、新问题,经验靠我们自己创造”。不言而喻,改革中的“新事物”必定会带来“新问题”,而“经验靠我们自己创造”,没有现成的经验供我们参考。邓小平还在这里认定对于改革和发展“十全十美的方针、十全十美的办法是没有的”,这就更加明确地告诉人们,改革开放必然会产生“新问题”。邓小平这样说,旨在要求人们敢于正视问题,承认问题,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问题,千方百计去解决问题。可以说,邓小平提出了一种“问题改革观”,在这种改革观看来,问题是改革的根源与契机,它决定了改革的目标、任务和方式。在改革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一系列的“新问题”(“后问题”)它们成为改革新的目标和任务。

二、“前问题”与“后问题”的内容阐释

“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的论断,是邓小平通过对我国发展起来之前的问题(以下简称之为“前问题”)与“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也就是“后问题”)进行比较后得出来的,因此,有必要对我国的“前问题”和 “后问题”进行具体阐释,这无疑有助于人们重视“后问题”,提高解决“后问题”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一)关于“前问题”

我国的 “前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理论问题,二是实际问题。

1.“前问题”中的理论问题

关于“前问题”中的理论问题,邓小平曾明确指出,一是怎样才是真正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二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关于前一个问题,在改革开放初期,针对“两个凡是”这股思潮,邓小平强调指出:“怎么样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是个大问题。”〔8〕关于第二个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一次讲话中,邓小平郑重地提出:“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问题是要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搞清楚,把怎么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9〕对于这两个基本的理论问题,邓小平站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上,联系中国的实际,都给予了明确的解答。关于第一个问题,邓小平回答说:“什么叫高举?这是我们要回答的问题。现在中央提出的方针、政策是真正的高举。下这样大的决心,切实加速前进的步伐,是最好的高举。离开这些,是形式主义的高举,是假的高举。”〔10〕对于第二个问题,邓小平在1998年5月18日同外宾的谈话中曾提到,关于什么叫社会主义的问题,经过长期的摸索,“我们现在才解决”〔11〕。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2〕

邓小平把“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为我们党和国家有关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的“基本结论”,这是从“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 。我们今天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就是来自这个“基本结论”。在我国改革和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面前,广大干部群众日益信服这个“基本结论”,对它形成了共识。

2.“前问题”中的实际问题

邓小平认为“前问题”中的实际问题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群众生活贫困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1978年9月,邓小平在一次讲话中谈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时尖锐地指出:“社会主义要表现出它的优越性,哪能像现在这样,搞了二十多年还这么穷,那要社会主义干什么?”〔13〕邓小平把当时还有两亿人口没有解决温饱这个极端贫困问题上升到社会主义有无存在价值的高度,为此,邓小平认定,当时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14〕。邓小平正是据此进而提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邓小平不愧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改革的序幕刚拉开,他就正确地解决了这个首要的问题。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同外宾谈论我国的改革时创造性地提出:“市场经济不能说只是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5〕在理论上弄清楚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这也就找到了解决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群众生活贫困这个首要问题的有效方法。此后,邓小平通过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用富有活力的市场经济体制取代了原来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把我国经济引上了快车道,在逐渐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连续十余年高速增长,从而使广大群众的收入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数以亿万的人口脱贫致富,尤其是邓小平最为关注的、在改革前以贫困著称的农村人口,绝大多数也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二)关于“后问题”

虽然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的“前问题”都基本解决了,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新事物”又带来诸多的“后问题”。这些“后问题”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引起了邓小平的重视和警觉。

1.经济犯罪活动猖獗,腐败现象滋生

1982年4月1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击经济领域中严重犯罪活动的决定》的会议上,邓小平针对当时日益严重的经济犯罪活动,非常严肃地指出:“这股风来得很猛。如果我们党不严重注意,不坚决刹住这股风,那末,我们的党和国家确实要发生会不会‘改变面貌’的问题。”〔16〕为此,邓小平号召同贪污盗窃公共财产这股歪风邪气作坚决的斗争。他强调说:“如果不搞这个斗争,四个现代化建设,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就要失败。”〔17〕邓小平把来势凶猛的经济犯罪活动视为一个事关全局的大问题。对于这个问题,邓小平强调提出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在他看来,“坚持这个传统,才能抗住腐败现象”〔18〕。

2.贫富差距日益显著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社会上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一般群众的生活水平虽然也有大的提高,但与这些先富起来的人们比较,差距甚为显著。这种情形引起了邓小平的重视和警觉。因为邓小平认定:“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贫穷,不是那个样子。”〔19〕为此,邓小平强调指出:“共同富裕,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20〕

3.干部队伍存在着不良作风

针对当时部分干部,甚至是一些年轻干部工作作风问题日益严重而又未能引起人们应有的关注和重视的情况,邓小平强调指出,我们的干部不仅要求年轻,有知识,有能力,“还要有好的作风”〔21〕。他对“好的作风”进行解释并作出这样的规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深入群众倾听他们的声音;敢讲真话,不说假话、空话,多做实事;公私分明,不以权谋私;任人唯贤而不是任人唯亲。邓小平目睹现实生活中不良作风盛行,道德水平下滑这种状况,十分严肃地指出:必须“批判和反对资产阶级损人利己、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的腐朽思想,批判和反对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主义”〔22〕。为了清除干部中盛行的不良作风,遏制道德水平下滑,邓小平郑重提出:“要教育全党同志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23〕邓小平用毛泽东的“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名言教育广大干部。干部的作风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党风问题,邓小平提出要对全党进行作风教育。

4.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良风气,一些绝迹的坏事“复活”

对于这个问题,邓小平也十分重视。因为在邓小平看来,社会风气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这个根本性问题。1985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论及精神文明建设时精辟地阐释说:“我们为社会主义奋斗,不但是因为社会主义有条件比资本主义更快地发展生产力,而且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消除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制度所必然产生的种种贪婪、腐败和不公正现象。”〔24〕在这里,邓小平把精神文明、良好的社会风气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因此,邓小平严肃地指出:“这几年生产是上去了,但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流毒还没有减少到可能的最低限度,甚至解放后绝迹已久的一些坏事也在复活。我们再不下大的决心迅速改变这种情况,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怎么能全面地发挥出来?”〔25〕邓小平建议:“当前的精神文明建设,首先要着眼于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26〕

5.缺乏“世界一流”的科学技术专家及其他专业人才

邓小平深知,我们国家经济不发达,人民群众生活贫困,一个重要原因是科学技术落后。对此,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重要思想,旨在引起全党全国人民对科技事业的重视。发展科学技术,需要科技人才,尤其是世界第一流水平的高科技人才。对此,邓小平强调指出:“革命事业需要有一批杰出的革命家,科学事业同样需要有一批杰出的科学家。”〔27〕除了科学技术专家之外,还需要其他专业的专门人才。邓小平曾经设想:“如果能增加一百万司法干部,增加两百万合格的教员,有五百万科学研究人员,再有两百万会做生意的人,那就比较好了。”〔28〕为此,邓小平提出:“把尽快地培养出一批具有世界第一流水平的科学技术专家,作为我们科学、教育战线的重要任务。”〔29〕

6.农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出现亿万剩余劳动力

我国的经济改革是从农村、农业开始的,这项改革虽然很快见效,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显著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但由此也出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使农业劳动力大量地减少,结果出现亿万剩余劳动力。这个问题关系到农业改革能否继续坚持,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因此引起邓小平的高度重视。1987年8月29日,邓小平同外宾的谈话中提出:“长期以来,我们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农村劳动力被束缚在土地上,农村每人平均只有一两亩土地,多数人连温饱都谈不上。一搞改革和开放,一搞承包责任制,经营农业的人就减少了。剩下的人怎么办?”〔30〕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邓小平得知:改革开放之后迅猛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容纳了百分之五十的农村剩余劳动力”〔31〕。为此,邓小平以肯定的语气对外宾说:“十年的经验证明,只要调动基层和农民的积极性,发展多种经营,发展新型的乡镇企业,这个问题就能解决。”〔32〕当然,乡镇企业“要发展,要提高”〔3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邓小平的“后问题”思想已经为今天我国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情况所证实。一方面,邓小平当年所发现和指出的上述“新问题”,直到我国已经初步发展起来,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后,大多数依然存在,有些问题甚至较之邓小平生前更为突出,后果更加严重,如众所周知的社会风气和腐败问题就是如此。邓小平生前所说的这些不能及时解决而遗留下来的“新问题”,到今天已成为“老问题”,或者人们所说的“老大难”问题。它们正是邓小平所说的“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也就是“后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在近些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又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和轻视,乃至人们再也难以容忍的“新问题”,如食品安全与雾霾灾害就是有代表性的“新问题”。还有产能过剩、资源短缺、产品科技含量总体不高,附加值比较低,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强;亿万进城的农民工缺乏必要的社会福利等问题,也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这样,我们国家在改革与发展的各个时期所产生的“新问题”积存起来,其数量远远超过改革之前“不发展时”的“前问题”。“后问题”和“前问题”相比较,由于二者产生的条件、根源不同,因此性质也就不同。“后问题”是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是国家和社会前进中的问题。当我们从发展前进的角度看待“后问题”时,就能正确地对待它们,能够找到解决之方。但我们在解决“后问题”时,应当重视邓小平的“后问题”思想,充分发挥它对于我们解决“后问题”的指导作用。

三、邓小平“后问题”思想的价值分析

邓小平对待和解决“后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试验,这方面的成果和经验,对于我们今天正确对待和有效解决“后问题”,无疑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因此亟须进行深入全面的探析。邓小平的“后问题”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邓小平留给后人的一份具有重大意义的思想遗产。

(一)对待改革和发展中所产生的问题要有正确的态度

对待任何问题,首先要有正确的态度,才有解决问题的信心和解决问题的决心,才能进行冷静的、理性的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的方式方法。当前,我们的干部和群众亟须对所面临的问题采取正确的态度。这是由于我国在深化改革和继续发展的前进途中碰到了比较多并且棘手的问题,使得一些人表现出烦躁、急躁的情绪,甚至畏难、退缩、气馁。毫无疑义,这种态度对解决问题非常有害。这方面要以邓小平为榜样,像他那样以正确的态度对待问题。

在改革开放的序幕拉开之后,邓小平同时面对“前问题”和“后问题”,但是这些问题无论是意料之中的还是意料之外的,无论怎样严重和棘手,邓小平都能理性对待、冷静思考。他对于问题的态度,第一是“不怕”,敢于面对。邓小平一再鼓励改革者们不要畏惧改革征途上的任何困难与问题,他教育干部“不要怕,一怕就不能搞改革了”〔34〕。第二是认真对待,不能视而不见,掉以轻心,“有问题要及时妥善解决”〔35〕。

(二) 要探索创造性地解决“后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1.坚持用改革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

邓小平认定只有用改革的方法才能解决“前问题”和“后问题”,这是他的基本思路。邓小平之所以多次强调说“我是主张改革的,不改革就没有出路”〔36〕,正是因为他坚信,中国的问题,无论是“前问题”还是“后问题”,都只能通过改革的办法去解决,舍此没有其他路可走。1988年,我国农村、农业的进一步发展遭遇了诸多错综复杂的问题,邓小平针对这些问题明确指出:“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不进则退,退是没有出路的。只有深化改革,而且是综合性的改革,才能够保证本世纪内达到小康水平,而且在下个世纪更好地前进。”〔37〕由此可见,在邓小平看来,只能以改革求发展,从改革中寻找出路,通过改革的办法才能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群众生活贫困的问题。也就是要依靠改革这个“火车头”拉动中国落后的生产力迅猛发展,由此使中国群众很低的生活水平得以迅速提高,这是邓小平一个坚定不移的观点和信念。习近平也强调提出: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要用改革的办法去解决,这和邓小平的基本思路是一脉相承的。

2.遵循“胆子要大,步子要稳”的基本原则

1985年4月15日,邓小平在向外宾介绍我国改革和发展的经验时指出:“我们确定的原则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38〕这个原则充分表明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具有大智大勇和高超的领导艺术。正是由于提出并坚持这个正确的基本原则,使邓小平在我国改革和发展的道路上,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与问题,都能成功应对。

邓小平之所以把“胆子要大”作为进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原则,这是因为在他看来:“中国是这么大的国家……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停步不前。胆子还是要大,没有胆量搞不成四个现代化。”〔39〕这是说,由于中国国家大,人口多,问题复杂,因此,改革和发展都要冒很大的风险,会遇到很多困难。因此,如果没有胆量,就会畏首畏尾,什么事也不敢干。为此,邓小平曾对外宾说:“我总是告诉我的同志们不要怕冒风险,胆子还要再大些。”〔40〕他还解释说:“所谓胆子要大,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搞下去。”〔41〕而改革的“步子要稳”,这是由于我们国家“搞改革完全是一件新的事情”〔42〕,没有前人和他人的经验可学,为了避免误入歧途、少走弯路,尽可能减少失误,因此就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步前进。邓小平还解释说:“步子要稳,就是发现问题赶快改。”〔43〕

3.抓住不断总结经验的“关键”

邓小平一贯认为,不断地认真总结改革和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是正确对待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在论述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时,邓小平曾指出:“我们开会,作报告,作决议,以及做任何工作,都为的是解决问题。”〔44〕但是他接着强调说, “我们说的做的究竟能不能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得是不是正确,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是否善于总结经验,针对客观现实,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45〕在1987年11月6日,邓小平在向外宾介绍我们党的十三大特点时又一次强调说,由于改革开放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只能在实践中摸索经验。因此,要搞好改革,解决好改革中发生的问题,关键是“要认真总结经验”〔46〕。

4.确定并重点解决一个时期的“中心课题”

作为一个杰出的思想家和政治家,邓小平高超的领导艺术具体表现之一在于他善于抓住并确定一个时期的“中心课题”。具体来说,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他根据我国社会生产力落后,人民群众生活贫困这个最大的现实问题,提出并确定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要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就是把经济建设作为那个时期的“中心课题”。而到20世纪90年代初,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经济有了巨大的增长,一部分人富裕起来了,大多数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有少数地区和部分群众还面临着如何脱贫致富的问题,而邓小平认定:“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47〕,因此,邓小平对于共同富裕问题非常重视,十分关注。为了尽快有效地解决日益突出的贫富悬殊问题,在1990年9月15日的一次谈话中,邓小平郑重提出:“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48〕邓小平把共同富裕确定为“中心课题”之后,对解决这个“中心课题”的时间和方式做出具体谋划。关于时间安排,邓小平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49〕关于方式方法,邓小平设想:“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50〕由此看来,我国在21世纪初、中期应当把“共同富裕”作为“中心课题”,重点加以解决。近几年来,党和政府制订和实行各种新举措,如西部大开发的宏伟规划和精准扶贫举措的实施,这一切都合乎邓小平关于“中心课题”的构想。

5.把人民群众的“发明”作为方针政策的来源

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更是广大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他们是主力军。因此,要实行群众路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改革中的作用,这是我们搞好改革,解决改革道路上的一切问题的重要保证。对此,邓小平深有体会和感想。他在谈到自己在改革事业中的作用时曾说:“我个人做了一点事,但不能说都是我发明的。其实很多事是别人发明的,群众发明的,我只不过把它们概括起来,提出了方针政策。”〔51〕在这里,邓小平把广大群众的“发明”创造作为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重要来源。而我国改革之所以取得伟大成绩,就是由于制订和贯彻实行了一系列正确且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这是邓小平为我们提供的又一个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

6.处于顺境时要关注“新问题”

唯物辩证法的重要一条是要用“两点论”看问题。因为祸福相依,好事也难免有不好的一面。这需要我们居安思危,身处顺境,在成绩、胜利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考察它们背后可能存在的问题与矛盾。但是,在工作顺利,取得成绩尤其是巨大成绩时,一些人由于被胜利冲昏头脑,从而忽视、轻视潜伏着的或已经出现的各种问题,这就需要把邓小平作为楷模,像他那样居安思危,见微知著,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例如,在我国经济连续十几年高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邓小平指出:“我们的一条经验是,发展顺利时要看到出现的新问题”〔52〕,为此,邓小平提出 “发展要适度”〔53〕。因为邓小平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发展速度改变过去那种缓慢的状态而加快,这的确是值得庆贺的好事。但是,凡事有个度,经济增长要适度,如果过快并非好事,会带来产能过剩、产品积压、资源短缺、环境破坏等诸多问题。

邓小平正确对待和解决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也就是他所说的“新问题”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无疑对于我们解决“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在邓小平“发展后问题”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将会卓有成效地解决新时期所面临的各种“发展后问题”,把邓小平所开创的改革和现代化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因此,我们极有必要重视并认真研究邓小平“发展后问题”这一重要思想,确立它在整个邓小平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应有的地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1364.

〔2〕饶志华.邓小平关于“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的论断及其启示〔J〕.求实,2009,(3):7-10.

〔3〕周瑞金.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国庆 60 周年感言〔J〕.炎黄春秋,2009,(12):1-10.

〔4〕〔5〕〔6〕〔7〕〔9〕〔11〕〔14〕〔18〕〔19〕〔20〕〔21〕〔24〕〔25〕〔26〕〔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6〕〔47〕〔48〕〔49〕〔50〕〔51〕〔52〕〔5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3,369,263,263,369,190,148,290,364,364,146,143,143-144,144,252,252,251-252,355,203,260,237,268,118,229,263,118,229,118,308,364,364,374,373,272,288,288.

〔8〕〔10〕〔13〕〔15〕〔16〕〔17〕〔22〕〔23〕〔27〕〔28〕〔29〕〔44〕〔4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26,128,130,236,403,404,369,397,96,196,96,113,113.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707.

(责任编辑肖雪莲王丽娟)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16)01-0088-10

〔作者简介〕姚月红(1976),女,浙江建德人,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陈湘舸(1948),男,湖南新宁人,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幸福学研究。

〔基金项目〕2014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课题(14GXSZ026YB)

〔收稿日期〕2015-11-13

猜你喜欢
新问题
当前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新问题及对策
新媒介环境下信息技术课所面临的新问题及新途径
分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面临的新问题及其法律应对机制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与思考
苹果中国的“新问题”
回归自治:村民自治的新发展与新问题
沿江棉花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
新时期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及新问题
新形势下高校网络党建创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