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面向”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论析

2016-03-19 17:34张首先
邓小平研究 2016年1期

张 俊 张首先

(成都医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四川 成都 610500)



“三个面向”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论析

张俊张首先

(成都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四川成都610500)

〔摘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邓小平战略思维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领域中的具体体现。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三个面向”作为指引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创新的根本思想和方法论,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明确的目的性、全面的开放性、敏锐的前瞻性和深刻的系统性,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机制、手段和方法的现代性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以“三个面向”为指导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需要明确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与人本性双重目的,确立施教者与受教者双向主体,把握灌输式与体验式双重范式;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机制,需要实现管理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的再创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方法,需要施教者善于老方法新用,敏于新方法熟用,巧于诸方法混用。

〔关键词〕三个面向;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转型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战略思维,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最恢宏的革命气度”〔1〕,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2〕则是邓小平战略思维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事业方面的具体体现。随着国内社会的转型升级和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诸多新情况、新挑战,“不日新者必日退”,现实情况迫切需要我们从“三个面向”的战略视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机制、方法与手段等进行全面的考察与审视,尤其需要以强烈的学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集成创新,助推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转型。

一、“三个面向”战略思维之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意义

“三个面向”战略思想为我们反思旧的教育体制、规划未来教育改革提供了指引,为人们观察和思考其他教育问题提供了全新视角,特别是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机制与方法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

其一,“三个面向”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邓小平在“三个面向”中,将“面向现代化”放在首位,直指我国教育体制存在的弊端,顺应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是“三个面向”的核心内容,“面向世界”与“面向未来”是“面向现代化”在时、空上的展开,其目的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包括人的现代化服务。思想政治教育是有计划地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施加影响的社会实践活动,总是为一定的阶级或政治集团实现其政治目标服务的,具有明确的政治目的性。当前,我国存在一股“去意识形态化”的思潮,企图用所谓的“普世价值”取代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思想政治教育界应保持清醒的认识,自觉而坚定地通过多种手段进行“三观”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以达到培育“四有”新人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目的。

其二,“三个面向”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应具有全面的开放性。邓小平以其敏锐的政治眼光,洞察到了二战后时代主题的悄然转换,以打破壁垒和自我封闭的勇气,向教育界发出了“面向世界”的时代强音,及时回应了世界科技大变革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冲击与挑战。随着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思想政治教育也不可能坐井观天、孤芳自赏,而应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世界,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加强思想理论教育的学术交流,借鉴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乃至自然科学等学科的知识及其研究方法与研究成果,通过取长补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创新与发展。

其三,“三个面向”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应具有敏锐的前瞻性。“三个面向”的战略眼光在于,不仅紧贴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立足当前,更以发展的眼光考察世界,主动站在未来社会发展的高度和视野谋划教育,做到了未雨绸缪、登高望远。这就启示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善于立足当前,更要从战略的高度和发展的眼光,研究未来社会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内容、手段和方法等提出的新要求,着眼于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政治民主化、主体个性化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主动建构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新体制、新机制、新方法,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转型。

其四,“三个面向”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应具有深刻的系统性。“三个面向”作为一个整体提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系统观,三个方面既各有侧重,又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三个面向”的目的归依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与面向未来是面向现代化在时、空上的具体展开,是为了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服务。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绝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需要时刻关注现代化建设尤其是人们思想发生的新变化、新诉求,时刻关注世界科技发展成果和他国思想教育的新经验,时刻关注未来社会对人的发展的新要求,立足于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最大实际,经过学习借鉴,消化吸收,推陈出新,以正确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战略与具体政策和对策,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求,更有效地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

“三个面向”揭示了建立在时空坐标上的以现代化为轴心的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它不仅成为衡量教育发展的内在尺度,而且成为指导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根本思想与方法。

二、以“三个面向”为指导着力创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转型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深受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工作难度大,迫切需要遵循“三个面向”战略思维进行集成创新,以充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开放性、前瞻性和系统性。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涉及的面很广,本文仅就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创新、机制创新与方法创新等几个重要问题作一探讨。

(一)着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应从理念创新开始。在新的历史时期,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东西文化相互碰撞,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确立,人们思想的多元、多样、多变,使影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外因素发生深刻变化,而目前对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理解还存在着单线性、简单化、表层化的问题,迫切需要运用“三个面向”战略思维进行审视和创新,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1.明确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目的:政治性与人本性

恩格斯指出:“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3〕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问题,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人们“从不同学科和不同角度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就会有不同视角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4〕,但最根本的目的,一是政治性,二是人本性。首先,任何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都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精致的知识,它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体现强烈的意识形态性,世界上并不存在某种超越历史、超越社会根本制度的“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强烈的政治性”〔5〕。需要说明的是,与资本主义社会及其以前社会意识形态教育通过教化和奴化来操纵群众不同,社会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教育则是通过教授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来掌握群众,并使这种理论转化为改变世界的物质力量。〔6〕与此同时,现代社会境遇下个体与社会的相对剥离,导致个体权利意识的增长,人的自主性、独立性和选择性显著增强,呼唤思想政治教育为个体成长提供精神支撑,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重要的价值取向,切实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7〕的要求,不断追问“人为什么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究竟意味着什么”等问题,科学探究人的思想接受机制,注重人的精神生活的丰盈和精神信念的生成,切实为人的生活构筑理想、提供意义,使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贯彻落实。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两种错误倾向,要么片面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属性,忽视甚至否定人的合理化需求,使思想政治教育因流于空洞、抽象而失去亲和力与吸引力;要么片面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取向,而降低甚至抹杀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属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因失去意识形态教育功能而丧失存在的价值。

“三个面向”战略思维启示我们,应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属性与人本属性有机统一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诉求与人文关怀形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以成就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发展责任与个体发展责任的双重担当,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和谐统一。我们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就是教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政治性与人本性有机统一的最好注脚。

2.确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主体:施教者与受教者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之一,对它的研究和界定关系到其它范畴的确定,关系到学科研究对象、学科边界、学科语言以至整个学科体系的建构和学科特色的彰显。〔8〕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根据主客二分法简单地将施教者与受教者视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将受教者视为被动接受知识、接受改造的对象,导致受教者教育地位的不平等、教育过程的单向性、个性化发展被弱化等不良后果,严重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发挥。近年来,学界从反思主客二分法的不足中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双向主体、主体间性等概念,旨在确立施教者与受教者二者的平等关系,充分发挥施教者与受教者两个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即既重视施教者教育主体作用的发挥与责任担当,又重视受教者学习主体作用和教学相长作用的发挥,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平等的、全面的、双向的,而不是主客二分的、片面的、单向的教育活动”〔9〕,这种由“主体-客体”模式向“主体-主体”模式的转变,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社会进步潮流,有利于将受教者视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充分发挥施教者与受教者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共同创造和谐、民主、互动的教育环境,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主体既是一个建立在对象化活动基础上的施教者“价值引导”与受教者“主动建构”的辩证统一过程,又是一个建立在意义活动基础上的施教主体与受教主体相互理解、相互教育与平等对话的交往过程,从而实现施教者与受教者、个体与社会之间精神能量的转换与创造性生成。

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主体不是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简单否定,而是在继承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基础上对二者关系进行的新审视、新发展。我们应避免因强调受教者的主体作用而忽视甚至否定施教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与价值引领作用,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的特殊性,对于我们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更新思想观念,改变思维方式,调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改进教育管理方式,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等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0〕

3.把握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范式:灌输式与体验式

“范式”(paradigm)一词由美国当代科学史思想家托马斯·塞缪尔·库恩提出,他认为范式“就是一个公认的模型或模式”,“是一种在新的或更严格的条件下有待进一步澄清和明确的对象”〔11〕,可见范式是一种规范的样板,是一种尚需在未来得以建构的模式。而思想政治教育范式,“一是作为实践模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范式,二是作为理论特色、取径和模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12〕。本文则是从实践模式的层面作探讨。学界普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其意识形态性〔13〕,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为科学的思想体系不可能在每个人头脑中自发产生,需要从外界“灌输”,灌输式因此成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的教育范式,它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起到了凝聚民心、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巨大作用”〔14〕。而政治与经济、文化的相对分离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交互作用,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更加丰富、“作用域”更为广泛,它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已不仅仅是严肃的政治问题,而经常的、大量存在的是人们日常生活的思想问题、道德问题和心理问题,单纯的灌输式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受教者的主体地位,疏离了受教者的道德基础和生活实际,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与实效性,体验式教育便应运而生。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是施教者根据教育目标,借助于受教者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创设具有情境性、实验性的教育环境,引发受教者内心感悟和反思,进而接受施教内容并转化为自觉行动的教育方法,形式主要包括模拟情境体验法、主题活动体验法、社会实践体验法等。体验式思想政治教育关注受教者的主体性和直接经验的获得,重视道德的养成,有利于更好地实现知行合一。但应警惕的是,有人因此否定灌输式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认为灌输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已经过时,主张用体验式等范式取代灌输教育。事实上,灌输式与体验式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种范式,具有各自不同的功能与作用并互为补充。灌输式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先决条件,“任何社会为了生存下去,都必然成功地向社会成员灌输适合于维护其制度的思想”〔15〕,没有灌输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人们头脑中的认知,更谈不上对一定的政治观点、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深切体验、理解与接受。同样,体验式是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发展与深化,没有体验式就难以对灌输的理论产生认同、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念并外化为实际的行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转型,不是简单地对灌输式教育的否定,而是灌输式与体验式两大范式的综合运用与有机统一,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文本与人本的结合、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结合,这与我们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相对应的,充分体现了教育范式转换的时代要求。〔16〕

(二)着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各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模式和效率。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不同程度存在管理机制老化、保障机制乏力、激励机制不全、评估机制缺位等问题,需要立足全球化视野予以再创新。

1.管理机制再创新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经过几十年发展已形成较为完善的领导体制和管理机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管理惰性不断累积,难以适应全球化、信息化和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人们思想的多元多样多变。一是管理体系单一,主要由各级学校和各单位党委负责实施,家庭教育边缘化,社会教育被漠视,缺少学校、单位、家庭和社会的协同配合;二是管理过程缺失,齐抓共管缺乏责任主体,监督检查不力,党政“两张皮”等现象依然存在;三是管理动力不足、方法滞后,难以适应新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尤其是新经济组织、新型社区和新兴人群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盲点。针对上述不足,应强化家庭教育的作用,在完善组织监管的基础上落实群众监督制度,建立学校、单位、家庭和社会协同配合的体制机制;强化过程管理,建立量化考核指标并纳入单位综合考核,切实将责任落到基层、落到人头;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从业者掌握、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和管理新组织、新人群的能力,科学配置教育资源,提高管理效率,从而形成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分工协作、全社会协同推进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规划力、指导力、整合力与执行力。

2.保障机制再创新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并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建立强有力的保障机制对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尤为重要。一是人员保障,严格实施思政岗位编制计划,发挥专兼结合优势,确保思政工作有足够的人员。二是经费保障,实行思政工作最低经费保障制度,使思政所需场地、经费得到合理配置,实行思政人员绩效工资奖惩制度,确保思政人员与其他岗位人员同等待遇,全面调动思政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热情。三是培训保障,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培训体系,实行轮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切实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四是制度保障,邓小平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17〕应将思想政治教育中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做法和举措进行梳理,使之规范化、制度化,逐步建立起队伍精干、经费充足、场地优良、制度健全的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有序运转。

3.激励机制再创新

激励机制是指为实现一定的目标,综合运用物质和精神等手段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以调动人们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一套理性化的制度安排。激励机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广泛,但应注重综合运用并把握好度。一是要善于运用情感激励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者习惯于采用物质激励法,真诚的对话少了,心与心的沟通不见了,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起码的情感依托,影响了教育的效果。当前应善于运用情感激励法,关注教育对象情感的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先进个人、模范人物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褒奖,以激发和调动民众的积极性、自觉性;对于后进者应不失耐心,要善于从情感和交往两方面入手,主动与其建立真挚、亲密的情感关系,以真挚的情感打动他们,通过物质激励与情感激励的综合运用,促使其思想和行为的逐步转化。二是要将激励与约束有机结合,激励是为了教育,约束也是为了教育,没有约束的教育是无力的教育,要通过规章制度界定人们行为的边界,培育底线意识,对于违规者应按规章制度处置并明确指出其错误之所在,引导民众自觉做遵章守纪的好公民。

4.评价机制再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就是在一定教育理念指导下,围绕教育目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效果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做出定性和定量的评估判断,并通过信息反馈以改进工作的过程。在评价中,要根据现实需要创建体现时代精神的评价方法。首先,应由单一评价向多主体、多向度评价转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是施教者与受教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其评价主体不仅应包括组织也应包括个体,不仅应包括施教者也应包括受教者;不仅要敢于评价别人,而且要勇于接受别人的评价,不仅要敢于对别人进行评价,而且要勤于对自我进行评价,多方在完全平等和坦诚的基础上发表意见,交流看法,共同探讨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因素、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方法等,进而形成双向互动和多向互动的评价格局。其次,应由静态评价向发展性评价转变。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习惯于采用静态评价的方法,通过横向比较,用一把尺子度量所有的人,难以从纵向上看到每个鲜活的个体取得的进步,容易使后进者失去前进的勇气和信心,而发展性评价则弥补了静态评价的不足,既看到个体在整个团队中的发展水平,更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到个体的进步状态,有利于调动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而发展性评价应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评价方法。最后,应由片面评价向全面性评价转变。对施教者与受教者、过程与结果、成绩与问题等都应进行全面的分析,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抓一点不及其余,形成对事物的片面判断,难以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层次问题,难以做出前瞻性的创新。只有在评价过程中坚持全面性和整体性原则,通过反馈体系及时发现民众思想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使整个评价过程更加全面、客观,进而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着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或者说,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所采用的手段和方式”〔18〕。有学者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经过长期的发展、总结和积累,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如理论教育法、实践教育法、自我教育法、心理疏导法等。这些方法的科学运用对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具有重要作用”〔19〕。与此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迁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迫切需要我们运用“三个面向”战略思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和方法的再创新。

1.要善于老方法新用

继承与创新,是一对矛盾统一体,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对继承的深化和发展。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但由于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环体与介体发生重大变化,许多老办法已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有的是由于设计思路老化,有的是由于活动形式老化,有的是由于传播方式老化,有的是由于话语表达老化。要使老办法焕发新活力,就要善于老办法新用。如灌输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在革命战争年代为宣传、动员和组织人民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人们思想的自主性、独立性和选择性显著增强,单纯的灌输方式容易引起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逆反,这就要求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由单纯的政治灌输向较为直观的情景体验转向,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境育人,通过情景融合,使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又如榜样示范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重要方法,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培养和造就的模范和英雄人物,如张思德、白求恩、黄继光、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对于激励人们见贤思齐、奋发向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市场经济和信息化新条件下,榜样示范法需要探索通俗性、大众化、具象化的新途径,用群众语言,讲述群众身边的人和事,避免高大全,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榜样不仅可亲、可敬,而且可学,从而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功能、激励功能,避免用编假造假的方式包装典型,用拔苗助长的方式抬高典型,用“开小灶”和“吃偏饭”的方式催生典型。再如忆苦思甜法,原来是运用有着苦大仇深旧社会生活背景人们的深切感受,通过激活劳苦大众的苦难回忆,警醒人们珍惜当下幸福生活,进而提高民众思想觉悟和工作热情的一种教育方法,而生活在小康社会的人们特别是青少年难以直接感受到旧社会的生活苦难,空洞的说教,简单的号召不仅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反而会引起疑虑甚至反感,这就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善于运用博物馆、纪念馆等基地,借助生动、直观的图像、实物等进行讲解,探索受众主体广泛参与的新模式,加深受众的感受与体验,进而达到教育人、警醒人的目的。

2.要敏于新方法熟用

网络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的交互性、便捷性和平等性等特性,正日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网络新媒体所具有的广泛传播力、社会影响力和舆论渗透力与日俱增,已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正是利用其网络技术优势和话语权,加紧对我进行文化和价值观渗透,妄图利用互联网“扳倒中国”,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治安全。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20〕,切实增强网络阵地意识,积极开拓和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敢于斗争,勇于亮剑;必须针对存在的本领缺乏、手段生疏、底气不足等问题,主动加强网络新技术的学习,通过MSN、QQ群建立群聊机制,及时回答网民遇到的新问题,通过电子邮件、飞信、手机短信系统,及时发布相关信息,通过参加BBS的“版聚”,积极介入民众博客、播客等网络空间,以积极、健康、正面的思想言论引导受众;必须讲究战略战术,主动加强对新媒体发展规律的认识,探讨应对新媒体的新办法新举措,增强主动性、预见性和创新性,主动设置议题,讲好网言网语,提升引导力、服务力和管理能力,尽快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行家里手,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3.要巧于诸方法混用

世界不仅处于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之中,也处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之中,改革开放更使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发生重大而急剧的变化,一种方法和手段往往难以解决诸多复杂的思想问题,需要运用系统思维,善于将情感陶冶法、榜样示范法、环境熏陶法和实践体验法等有机结合,善于将管理载体、文化载体、活动载体和大众传媒载体有机结合,善于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要巧于诸方法的混用与合用。如针对广大民众民主意识、独立意识、自主意识普遍增强的状况,要避免单一灌输、说教的方式,综合运用心理疏导、民主讨论、自我教育、榜样引领、实践体验等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如春风化雨,入耳、入脑、入心;针对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在弘扬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传统的同时,采用论坛贴吧、博客播客、微博微信、网络论坛、网络问政等多种新手段,把网上工作与网下服务结合起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同频共振;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疲劳”现象,既要善于发挥正面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以增添正能量,又要善于运用反面教材的警醒警戒作用以免重蹈覆辙;针对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的复杂性、多变性,不仅要熟练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诸种方法,还要善于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使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相互呼应、相互促进,真正做到“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三十余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已走过而立之年。在“三个面向”战略思维的指导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探索创新,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撑和舆论支持。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起点上,“三个面向”战略思维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加彰显其战略价值和指导意义。只要我们牢记使命,不忘重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就一定能续写思想政治教育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4-08-21(02).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341.

〔4〕张耀灿,曹清燕.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定位—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视角〔J〕.江汉论坛,2008,(1):35.

〔5〕田心铭.简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兼评“德育非政治化”的观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6):95.

〔6〕余斌.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本质、原则和方法〔J〕.中国高等教育,2011,(7):33.

〔7〕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王俊拴.略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定位的基本逻辑〔J〕.江汉论坛,2008,(4):68.

〔9〕 赵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交往特征及启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5,(1):68.

〔10〕祖嘉合.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及其特性的思考〔J〕.教学与研究,2007,(3):33.

〔11〕〔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1-22.

〔12〕戴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回顾与前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5(3):17.

〔13〕张耀灿.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人学转换〔J〕.思想教育研究,2010,(7):6.

〔14〕王嘉,林海玲.“灌输论”的历史发展及其当代价值〔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5,(3):43.

〔15〕刘书林,陈立思.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365.

〔16〕常运立.教育范式及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创新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1,(2):174.

〔1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

〔18〕陈淑丽,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及相关概念辨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2):9.

〔19〕习近平. 胸怀大局 把握大势 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 〕. 人民日报,2013-08 -21(01).

(责任编辑王生胡学举)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16)01-0098-10

〔作者简介〕张俊(1967),男,四川西充人,成都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主任,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张首先(1968),男,成都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生态文明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基金项目〕四川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网络视野下我省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SC14B018)

〔收稿日期〕2015-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