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背景下谈供电公司电力营销服务体系

2016-03-19 22:48郭旭芳四川省电力公司江油供电分公司四川江油621000
低碳世界 2016年22期
关键词:用电电力企业电网

郭旭芳(四川省电力公司江油供电分公司,四川 江油621000)

智能电网背景下谈供电公司电力营销服务体系

郭旭芳(四川省电力公司江油供电分公司,四川 江油621000)

随着我国近年来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推进,目前已经基本上建成了智能用电服务体系。在这样的背景下,电力企业还需要建立起系统的、面向客户服务的电力营销服务系统,这一点是促进中国智能电网建设的重点所在。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电力企业中的电力营销服务系统当前的现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智能电网对于我国电力市场营销服务造成的影响,然后重点分析了智能电网背景下电力营销服务系统相关理念。

智能电网;电力营销;服务系统

引言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电力事业同样发展迅速,另外,电力市场化进程也在逐渐推进,绝大部分电力企业已经转变成为了自主经营并自负盈亏企业,电力企业其性质慢慢由生产型向经营服务型转变,这就决定了电力企业其业务重心逐渐由原先的安全生产转向以经济效益为重点的综合发展,已经成为现阶段智能电网建设中的核心构成部分[1]。很早之前国家电网公司就已经提出要以智能服务用电为指引,建立起“大营销”的工作格局,随着我国近年来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推进,目前已经基本上建成了智能用电服务体系。在这样的背景下,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电力企业必须要慢慢调整电力营销服务理念,对电力营销服务系统进行创新,不断强化电力服务质量并提升效率[2]。另一方面,在全面建设智能电网的新背景下,还需要建立起系统的、面向客户服务的电力营销服务系统,这一点是促进中国智能电网建设的重点所在,这也是我国未来智能化电力系统中的关键构成部分[3]。

1 电力营销服务系统当前现状

早在2009年的时候国家电网公司就已经提出了“坚强智能电网”发展战略规划,其中将其细分成为了3个明确的阶段来进行实施推进,第一阶段为2009~2010年,这一阶段为规划试点阶段,第二阶段为2011~2015年,这一阶段为全面推广建设阶段,第三阶段为2016~2020年,这一阶段为全面建成“坚强智能电网”阶段。根据国家智能电网发展规划相关目标,现阶段的电力营销服务系统有必要和智能电网进行有机融合。最近几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已经针对现代化的电力营销服务系统实施了大量的有益探索,比如:华东电网已经顺利建设完成了“SG186工程”基础平台,并完成了智能化表计研究以及试探了双向互动式服务。我国电力企业虽然其营销管理分工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绝大部分电力企业还是承担着培育电力市场、销售电能、电力营销售后服务等这些方面相关的营销管理,上述的这些业务也是电力企业最重要的经营业务。针对电力企业经营业务属性而言,能够把电力企业的营销服务系统细分为4个子系统,分别为营销业务系统、客户服务系统、营销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以及营销工作质量管理系统。

2 智能电网对于电力市场营销服务带来的影响

在新背景下,我国电力企业其智能电网建设的基础为特高压电网。最终导向就是顺应客户的实际需求,对智能电网技术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使得终端客户和电力企业之间能够进行实时互动,在此基础上为客户提供更高质量的增值服务,同时结合分布式电源技术、新能源开发技术、新型储能技术以及能够反映电网实际价值的灵活化电价制度 (比如说无功定价制度),使得电能的利用率达到提升,最终实现多层次对电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目的。本文在多年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分析认为智能电力和传统的电力营销思想相比较而言,其对我国电力市场营销服务带来的影响可以体现在以下五个主要方面:①相关电力企业必须要进一步实施营销业务系统其标准化建设工作,主要涵括建设营销业务组织机构、营销智能化系统以及营销信息化系统等;②相关电力企业必须要进一步推进营销技术装备建设工作,主要涵括数字化计量技术的研究以及建设终端客户用电采集信息系统等;③对95598客户服务平台进行优化,使得电力营销基础性服务系统得到进一步完善;④构建电力售后服务管理制度,分析并开发电力市场,对储能技术装备以及电动汽车等进行大力推广;⑤强化电力客户需求方面的管理,主要涵括分布式能源技术以及储能技术等的研究以及应用,进一步推进用户和电力企业之间的实时互动,使用多样化、灵活化的阶梯电价制度。

3 电力营销服务水平提高的主要措施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电力市场的逐渐发展,电力营销服务系统理念同样在随之逐渐改变。特别是在智能电网建设全面推行之后,传统模式的电力营销方法转向市场化电力营销方向的速度越来越快,这样能够充分发挥智能化电能供应的优势作用,逐渐完善电力企业其电力营销服务系统,提高电力市场运营质量和效率,实现客户和电力企业之间实时互动的高度信息化。在此基础上,本文作者提出了对智能电网背景下电力营销服务体系的研究,旨在提升电力营销服务地智能化、自动化、互动化以及标准化水平。

3.1 完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

电力企业要想做好电力市场营销服务相关工作,关键问题就是要处理好面向客户市场需求相关问题,在此基础上对相关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当前阶段我国电力市场的销售以及电能输送渠道能否保证畅通完全依赖电网体系,也就是发电站、输电线路、配电、变电以及用电等一些列关键环节,这一条渠道非常重要,它是完成电能生产与客户电能消费互动对接的关键所在。

用电信息采集智能化、自动化的实现对供电公司的营销和效益的提升有重大意义,在整个供电公司的用电信息系统中,采集的用户对象主要有中小型专用变压器、大型专用变压器、单相工商业用户、三相工商业以及居民等五种用户类型。因此,针对采集对象应有不同的采集方式,用电信息智能化采集系统地主要采集方式有两种:①自动采集,按固定的间隔和设定的采集时间,自动采集终端的数据信息。且在定时自动化采集数据不成功时,必须要有人工对主站地补采功能,以确保数据不丢失;②主动上报,在数据交换网络通道和全双工通道地数据传输过程中,实现终端能自动启动数据的传输这称为主动上报。将设置的定时发送任务数据和重要事及时准确上报主站,且主站应具备采集和处理主动上报数据的功能。

3.2 建立智能化的费控管理方式

费控管理的标准化、高效化、智能化与否对供电公司的服务水平和效益影响至关重要。智能化的费控管理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在主站实施费控,依据采集地用户电能表用电数据和用户地缴费信息,自动计算剩余电费。一旦剩余电费接近或等于报警门限值时,立马向该用户发催费告警通知,提醒用户需要缴电费。如果剩余电费低于跳闸的门限值,立即通过主站下发跳闸的控制命令,断开供电,等用户成功缴费后,再使主站发送合闸命令,进行合闸供电。②在采集终端进行费控,这中方式就是根据用户地用电费用信息,主站将费率、费控以及电能量费率时段等参数都下发到终端进行存储。然后再根据用户的耗电量和缴费情况,通过向终端下发控制命令的方式进行控制。③在电能表上进行费控,这种方式跟采集终端费控的原来一样,不过这样方式要使用智能化的电能表。主站将各种参数存储到电能表,然后在向电能表下发控制命令进行控制用户的用电情况。

总而言之,电力企业应该对电力营销服务系统中相关信息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分析和研究好用电客户的实际需求,对市场营销服务理念进行更新优化,逐渐完善服务方式,从整体上提高电力营销服务水平。

3.3 加强双向互动服务的内容建设

双向互动是供电系统中营销服务水平高低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服务水平是否得到有效的提高就体现在此环节。因此必须加大强化互动服务内容的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信息提供,及时准确无误地向客户宣传提供对信息的查询方式和功能,以便用户能清楚地知道电价政策、营业网点分布以及自己的用电状况、电费票据、缴费结算等服务和信息。②业务受理,对客户的业扩报装进行及时地受理,尤其是在举报与建议、投诉、故障处理、用电变更、快速抢修等方面。③客户缴费,提供电费充值卡、自助终端以及“一卡通”等缴费方式。④增值服务,根据业务拓展和客户地需求情况,为客户提供能效诊断、三网融合以及用能策略等增值服务。双向互动还有就是通过电脑、智能交互终端、数字电视、智能电能表、自助终端、手机等设备,利用营业网点、门户网站、95598供电服务中心、短信等多样化地途径向用户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在智能电网背景下,电力企业应该针对智能电网技术和电力市场营销服务进行有机地结合,在此基础上建立面向电能客户需求的具有双向互动机制的智能化营销服务理念,实现客户和电力企业之间的信息流、业务流和能力流等各个方面都能够实时互联互通,达到智能电网背景下客户智能化用电需求。

4 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可以知道,要想全面建成智能电网,必须要有与之匹配的智能化管理系统作为支撑,为了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并占领市场,电力企业应该不断的对其电力营销服务系统进行优化,并不断的推进智能电网建设相关工作,突破传统的电力营销理念,结合智能电网具体情况建立新型电力营销服务理念,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用电客户和电力企业之间的双赢。

[1]李苏娜.智能电网框架下平台供电公司电力营销服务体系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2.

[2]李均霓.浅谈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2).

[3]董 燕.浅谈智能电网对电力营销的作用[J].中国经贸,2015(17):106.

F274

A

2095-2066(2016)22-0136-02

2016-6-20

郭旭芳(1976-),女,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电力优质服务等工作。

猜你喜欢
用电电力企业电网
基于Canopy-Kmeans算法的电力企业流量数据分析研究
穿越电网
安全用电知识多
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的几点思考
为生活用电加“保险”
用电安全要注意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中国电力企业的海外投资热潮
关于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应用
电网建设工程通用造价管理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