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2016-03-20 13:07刘明风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新课改评价过程

刘明风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刘明风

新课改犹如春风沐雨、久旱甘霖般滋润着我县教育界,润物细无声,悄然间让教师、学生、课堂、教学等都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这改变虽不及惊天动地,却也称得上是教育界史上的课堂教学改革了。这场革命最根本的是改变师生的状态,师生之间不再是教师主导主体的独角戏,而是学生主体教师引导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智慧火花碰撞。这是广大语文教师的期盼,更是广大学生的福音。

课改是一场教学的革命,更是语文课堂的革命。新形势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何去何从,该如何发展?如何将新课改教学理念运用于语文实际教学中?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曾困扰着刚投入课改大潮的我们,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和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悟体会,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一、新课改给语文课堂带来的深刻变化

1.语文教学方式的变化。我校高年级四五六年级坚持课改已有两年之余,所有参加课改的教师基本上能将教学目标转变为学习目标,将学习目标体现在具体的问题和巩固练习中。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朝着学习目标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相互质疑,基本改变了过去“满堂灌”、 “一言堂”的现象。教师能深刻理解并领会了自主课堂教学的精神,课堂上能真正激发学生参与学习,保证了学习目标的达成。

2.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无论是参加县里的教研活动还是校本部的教研活动,我发现变化最大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学生不再是被动听讲、被动记笔记、被动回答问题,学生能根据老师设计的 《导学案》课前提前预习,课堂上能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能大胆展示和点评,有的学生俨然成了 “小老师”。我班上的学生在课堂上变得积极、主动,变得善于思考。本就积极主动的优秀学生成为我的语文小组长,在他们的带领培养下,组内胆小内向的C类学生也变得积极主动。整个万隆课改班的学生都学会主动学习,积极主动。甚至还有临近乡镇的校长在听课活动中对我们的课改小组给予高度赞誉: “这个班的小组长可以到我们的学校去当老师”。

3.对学生评价的变化。一是评价内容全面。试点班能够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自主学习完成情况、展示、点评以及质疑都纳入到对学生的评价中,而不仅仅是完成练习的情况。二是评价人不仅仅是老师,还有学生互评、小组长评价等。三是评价的方式有积分晋级制、冠军榜、技能达人评选等。四是评价时效长短结合,贯穿学习全程,有每周的班小结、每月的学校表彰、每学期的学校总结表彰。这些评价的变化,促使学生能保持持续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确保课改深入进行。

二、当前语文课改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改在我县如火如荼地进行,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不足,在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下几点:

1.受各方面因素影响,部分教师积极性不高。一部分教师对课改还心存抵触情绪,认为课改对于语文教学是不可行的;一部分教师怕课改会影响语文成绩,打着新课改的幌子,依旧沿袭陈旧的教学方式;还有一部分教师在课改路上遭遇挫折,在教学中产生矛盾,对新课改失去了信心,继而在课改这条路上越走越偏。

2.对新课改研究不透,不知如何下手。新课改虽是大势所趋,但毕竟是 “新起之秀”,至今仍未形成一定的模式,所以全县乃至全国对于课改仍处在探索阶段,仍未形成固定的教学方式。很多教师对于课改还处在 “临帖”阶段,必定会有迷茫的时候。

3.不相信学生的能力,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展现。学生有无穷的创造力和思维力,教师要相信学生并给他们机会和平台来展现自己,就一定会有意料之外的收获。

这些问题的产生,其原因在于,当前的语文教育带有明显的功利性,用繁琐的分析讲解五花八门的语基知识、花样百出的练习题,代替了学生的阅读和领悟,重视技术训练而忽视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并且广大语文教师在思想上一时难以转弯。这些都不利于新课改的推进。

三、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应当遵循的原则

新课改不是对传统教学的批判和否定,不能认为新课改是脱离传统土壤的天外来客,新课改的新,是继承了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吸纳了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成果,反映了广大语文教师的呼声与要求、理想与愿望。它是对已有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经验的整合、发展,是对前人教改成果的继承和运用。因此,我认为新课改实施下的小学语文应在传统语文教学的基础上把握住以下几个原则。

1.贴近 “生活”

新课改强调,语文教育要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生活与语文的关系是源头与活水的关系。但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工作者迫于应试教育,过分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远离了生活的源泉,语文教育只盯在几本教材上。语文教改的关键在于如何把狭窄的课堂教学引入社会实践与生活实践中,把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变 “课堂语文”为 “生活语文”。从观念上讲就是树立 “生活是语文源泉”的大语文观。从做法上讲,就是突破课堂教学封闭模式,扩大学语文和用语文的时空界限,使学生利用课堂上的 “知”,到生活中去广泛地运用,在实际运用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要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狭窄的课堂教学变为融入生活的生活化教学。

2.放眼 “全面”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语文教育历来重视读写,听说往往被老师们所忽视。而新课改实施下的小学语文应提高学生的读写听说各方面的能力。首先课堂上重视的应该是 “读”、“说”,二者紧密联系。学生的表现欲望,自信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讲话能力。课堂上应要求学生朗读、默读,教师也可以范读,指导学生读出感情,在运用的过程中读,在读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心得体会、观点和看法等,并在“讨论”和 “训练”时,说或写出来。组织合作学习小组,通过合作、讨论、互助,排除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领悟的障碍。在讨论过程中让学生见仁见智,遇到有价值、有话可说的问题,可引导学生辩论,活跃学生思维,在真实的情景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其次,应该是听,听对方的观点,听对方的漏洞,还要在听的过程中察言观色,辨析语气语调。再次是写,除了课堂上的写作以外,应多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包括阅读书报、讲故事、朗读诗文、学书法、听故事、写参观访问记、山水游记、写调查报告等。

3.突出 “主体”

传统教学主要是发挥教师讲的作用。岂不知学习是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过程,这个过程是不可能由他人代替的。对于学生而言,一切知识起源于认知主体的实践活动,学生的自主活动是他们认识形成和发展的源泉。语文教学如果离开学生自己学习实践活动是不可想象的。在新课改实施下的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必须为学生创设宽松的环境,设置适当的问题情境,制造学生在认知上的冲突,让其充分展示,教师始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让学生自读感知,读而生颖研读演练,运用迁移。让学生形成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创设合适学习的情景,科学地引导,灵活地组织,平等地参与和有效地规范学生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 “学会学习”,为其终生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4.注重 “过程”

长期以来,对教学的评价,往往只注重结果,不看过程,导致教的过程 “走过场”;对学习的评价也只注重成绩,而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只注重记住结果。而忽视亲历亲为的重要性,这是语文教学的病根所在。在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课堂中,要落实教学的具体环节,每个环节中选择适当的方式和方法,使学生体验到每个环节的过程是什么,自己又做了些什么。同时教师要走进每个学生的生活世界、经验世界和学习过程,因材施教,尤其注意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更要转变教学评价指向,即由侧重评价教师教的过程和艺术,转变为侧重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5.强调 “合作”

新课标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强调学生的合作精神。语文学科中,对于每一篇课文,学生都是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从而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不同的方面。教学要使学生超越自己的认识,看到别人与自己不同的理解,看到事物不同的侧面,必须通过合作和讨论,融合彼此见解,达成共识,从而形成更加丰富、正确、全面和深刻的理解。因此合作学习在新课改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个人难以完成的任务,有效地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当我们在语文教学的十字路口徘徊彷徨之时,当我们在世纪之交苦苦思索语文教学真谛时,我们是否可以结合前人的探索与未来的要求,走出一条可行之路呢?我想,只要我们敢于转变观念,大胆创新,一定会找到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路。

(作者单位:江西省信丰中学)

编辑:金润根

责任编辑:文海

猜你喜欢
新课改评价过程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圆满的过程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