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解密档案看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共产国际策略的变化

2016-03-20 16:43徐隆彬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 2016年2期
关键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英法共产国际

徐隆彬



从解密档案看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共产国际策略的变化

徐隆彬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仅半个月,共产国际的政治策略便发生了重大转变。在欧洲战争的性质问题上,由共产国际七大认定的反法西斯战争,转而定性为分别以德国和英法为首的两个战争集团之间的帝国主义战争,即使各弱小国家所进行的反侵略战争也被视为帝国主义战争,直到1941年4月才勉强承认希腊和南斯拉夫的战争是正义的。在对待战争的策略问题上,先是将共产国际七大确定的反法西斯策略转变为反对上述两个战争集团,继而提出主要是反对英法侵略集团,后又重回反对两个战争集团,但要求英法德意四国共产党只反对本国的帝国主义者。对于那些被占领国家的共产党,共产国际的策略要求是既不允许对占领者采取公开的暴力行动,也不允许与占领者合作。直到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共产国际才重新回到七大所确定的策略路线上来。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共产国际;策略变化;联共(布)

对于1935年夏共产国际七大所确定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策略,人们较为熟悉,但对于1939年秋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共产国际背离七大策略路线的情况,人们所进行的研究则不多。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前期,我国学界虽然有人依据当时公开发表的共产国际文献以及西方学者提供的一些资料,探讨过这一问题,但因当时许多有关重要档案文献还处于保密状态,致使这种探讨受到极大局限,很难触及变化的各个细节特别是联共(布)领导人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目前这些档案文献虽已解密,但仍未见有学者据此对上述问题作进一步探究,笔者试图通过本文抛砖引玉,来推动一下这件工作。

一、从反对法西斯转变为反对两个帝国主义集团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1939年8月23日签订的。对于这个条约的签订,共产国际及其所属各国共产党虽持肯定态度,认为这是对英法等国推行的绥靖政策的有力回击,“是对和平事业无法估量的贡献”*《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5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51页。,但却并未打算因此放弃共产国际七大确定的政治策略,依然把斗争的主要矛头指向德国法西斯,认为在法西斯进攻面前应该保卫祖国,并对各国资产阶级政府开展的反法西斯斗争给予支持。就在条约签订的前一天,共产国际执委会决议仍强调,苏联将与德国缔结的条约“并不排除英法与苏联签署共同反击侵略者的协议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各国共产党“必须继续以更大的力量进行反对侵略者,特别是反对德国法西斯的斗争”*《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5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45、346页。。8月25日,即苏德条约签署两天后,法共中央政治局发表声明说:“(共产党)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是国际法西斯主义不可调和的敌人,首先是希特勒法西斯主义不可调和的敌人,因为它是最野蛮的和最主要的战争贩子,是民主的敌人。”*《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5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52页。8月27日,共产国际执委会总书记季米特洛夫在就法共应对法国政府的立场写信征求斯大林意见时申明:“我们认为,法共今后还是应该坚持反抗法西斯德国侵略的立场。它应该支持关于加强国家防御能力的措施。”*苏共中央马列研究院和苏共中央国际部:《共产国际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载《苏共中央通报》1989年第12期。特别是在德国根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所附“秘密议定书”于9月1日入侵波兰后,各国共产党更加同仇敌忾,纷纷谴责希特勒的这一强盗行径。9月2日挪威共产党发表声明说,德国向波兰的进攻这一事实使“人们丝毫都不怀疑谁是侵略者”,“希特勒企图再一次达到自己的目的:消灭其他民族,奴役别国人民”*《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5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6页。。9月3日,瑞典共产党在其宣言中不仅强烈谴责“纳粹狂人对波兰的暴力行动”,并且表示鉴于德国的暴行可能引发全欧范围的战争,“我们由衷地欢迎瑞典政府采取的保卫和平和瑞典民族自由的措施。团结一致地支持政府努力使我国免遭战争的恐怖,这对我们人民来说是现今最迫切的和最必要的”*《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5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7页。。即便在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欧洲大战爆发之后,各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依然把斗争的主要矛头指向德国法西斯。例如9月4日闭幕的美共中央全会号召人民“援助波兰,反对法西斯侵略;援助德国、奥地利和捷克人民为推翻希特勒而进行的斗争”*《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5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76页。。9月6日比利时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发表声明,要求全体党员“准备与希特勒斗争,准备拿起武器保卫国家”*《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5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共产国际领导人曼努伊尔斯基在他起草的给各国共产党的指示提纲中也写道:“德国法西斯在战争中的胜利,将给国际工人运动带来极大的危险。因此,各国共产党的任务就是促使德国法西斯败北。”*苏共中央马列研究院和苏共中央国际部:《共产国际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载《苏共中央通报》1989年第12期。

然而从9月7日开始,也就是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仅仅半个月后,共产国际的策略立场却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一转变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

与其他各国共产党强烈抨击纳粹德国的态度不同,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苏联报刊只是宣传条约的意义和苏德两国友好,极少发表责难德国的文章,即便在德国入侵波兰后也是如此。8月27日季米特洛夫写给斯大林的那封征求意见信,也迟迟没有得到斯大林的答复。对此感到困惑莫解的季米特洛夫遂于9月5日写信给联共(布)中央书记日丹诺夫,说共产国际执委会正在准备一份关于欧战爆发条件下共产党的基本路线和策略立场的文件,但遇到了异常的困难,“为了克服这些困难,以及为了采取正确的决定,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斯大林同志的直接帮助和建议”*《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5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62页。。为此,斯大林于9月7日接见了季米特洛夫,并就他提出的问题发表了意见,其内容即反映在9月9日共产国际执委会《就对战争的态度问题给各国共产党的指示》中。《指示》指出:当前战争的性质并非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而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分别以德国和英法为首的两个交战的资本主义国家集团,对战争负有同样的罪责,怀有相同的目的——争夺世界霸权;把资本主义国家区分为法西斯国家和民主国家的做法已失去了从前的意义,因此必须改变共产国际七大以来的政治策略;现在的策略是反对这场战争,无论对交战中的哪个集团都不能支持,只能反对,无论在哪个交战国中,“凡是在有共产党议员的地方都应该投票反对军事拨款”。《指示》还要求“一些共产党,特别是与这些论点背道而驰的法国、英国、美国、比利时的共产党,必须立即改正自己的政治路线”*《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5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6页。。在共产国际执委会9月26日起草的《战争与共产党人的任务》的提纲中,更清楚地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新立场和新策略:两个参战国集团都同样进行着掠夺性战争,在战争中同样都是进犯的一方和自卫的一方;在新的形势下,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的任务是,在本国反对战争的挑衅者和煽动者,无情揭露各参战国统治阶级相互推卸战争责任的企图及利用“反法西斯战争”、“民族团结”等口号欺骗劳动者的无耻行径,“把群众多年来积蓄起来的反法西斯的憎恨引向反对资产阶级专政日益加强的压迫,引向在一切资本主义国家反对帝国主义反动势力的嚣张气焰”;在共产党内部,应把主要火力集中于反对右翼机会主义——持保卫资产阶级祖国和民族团结的立场,支持资产阶级关于战争的反法西斯性质的神话*《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5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9-42页。。

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于共产国际所要求采取的新立场和新策略,各国共产党不仅感到难以理解,而且还在最初几个月进行过抵制。出于组织原则的考虑,这些党不得不接受共产国际的意见,但却在自己的文件中对共产国际的一些提法进行了调整,以致于其实际立场与共产国际的要求相去甚远。为此,共产国际不断对一些党进行批评和督促,要求其迅速改变立场和政策。例如,共产国际执委会《就对战争的态度问题给各国共产党的指示》发出后,美国共产党对其基本未予理睬,直到9月12日之后,在共产国际的敦促下,美共才开始向共产国际的立场靠拢,但仍远未合拢*《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5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73页。。为此,季米特洛夫于9月底、10月初致信美共中央总书记白劳德,批评道:“虽然收到我们的电报之后,您在改正党对待欧洲战争的错误方面采取了某些步骤,但是正如您在克利夫兰的讲话所证明的,您仍然没有摆脱那些在欧洲战争以前是正确的但现在已经是错误的论点。”信中还告诫白劳德,问题不仅在于将“反法西斯战争”的提法转变为“反帝国主义战争”,更重要的是“在共产党的策略上有根本性的转变”,必须明白“‘资产阶级民主’与法西斯对立的基础再次消失了”,现在“法西斯的问题起着次要的作用,主要的和基本的则是反对资本主义、反对资产阶级专政的斗争”,并严厉批评白劳德仍抓住过时的旧口号不放,“充当罗斯福的尾巴”,赞成美帝自私自利的“中立”政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5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4-55页。。

为了帮助各国党克服“在帝国主义战争条件下的立场和策略问题上所犯的错误,并确立正确的立场和策略”,10月19-20日举行的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会议决定采取一系列措施,如从反对帝国主义者、战争及其维护者的忠诚战士中大胆提拨干部,向社会民主党的叛卖政策全线出击,在党内进一步加大反对机会主义的力度,毫不留情地清除机会主义分子等*《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5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9-60页。。但实际上这些措施并未收到理想效果,因此共产国际不得不继续花费力气一一纠正各党的“错误”。10月23日,共产国际执委会在《关于在斯堪的纳维亚各国执行政策的建议》中,要求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共产党迅速而认真地改正政策中的三个错误:一是无批判地支持政府的“中立”政策,二是拥护团结在政府政策周围的“民族统一阵线”,三是滑向“保卫祖国”的民族主义政治立场*《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5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83页。。10月29日,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委员、书记处书记马尔蒂在写给季米特洛夫的《法国、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共产党在战争问题上的立场和建议》中,不无担心地谈到:9月份以来,法国和加拿大共产党的立场是相同的,都认为目前的战争是反法西斯战争,英国党的主张近似于这种立场,认为战争分为两个战线——反对希特勒的战线和反对张伯伦的战线;这三个国家的共产党立场如此相似的真正原因是,它们都主张在“革命”立场的掩盖下支持本国的资产阶级;美国和英国共产党看样子正在改正自己的立场,而法国共产党的领导则还没有提出完全明确的阶级路线*《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5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91页。。因此,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在11月5日给加拿大共产党的建议中,催促其“尽快在帝国主义战争问题上确定正确的方针,立即放弃错误的口号:‘变帝国主义战争为真正的反法西斯的人民战争’、‘为拯救波兰而战’”等,并要求加共不要向已对德国宣战的加拿大政府提供“任何支持,包括人力和物力的支持”*《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5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97-98页。。

事实上,在对欧洲战争性质的认定上和共产党应采取的策略上,犯了“错误”的与其说是各国共产党,倒不如说是共产国际。虽然交战的两大集团都是帝国主义国家,战争确实带有一定的争夺霸权和保持霸权的性质,但这场战争不仅是以德国为首的法西斯集团发动的,而且其目的也不仅仅在于争夺霸权,而是要在全世界建立法西斯统治的“新秩序”,使许多国家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因此,这场战争同时与各国人民抗击法西斯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密切相联,特别是对率先遭受德国进攻的波兰来说,战争从一开始就是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然而,共产国际却不这么认为,它一方面不停要求各国共产党纠正“错误”,另一方面,它自己却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二、从反对两个帝国主义集团转变为主要反对英法帝国主义侵略集团

德国与苏联瓜分了波兰后,一方面积极准备对西线发动进攻,另一方面为了掩盖其西侵意图而施放起“和平”的烟幕。1939年10月6日,希特勒在国会发表演说,宣称要使“与法国的关系摆脱一切恶意的痕迹”,要“争取英德之间的谅解以至友谊”*[美]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三联书店1974年版,第887页。。10月10日,他又在演讲中重申“没有任何理由与西方的敌人作战”*方连庆、王炳元、刘金质主编:《国际关系史(现代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86页。。其实,对德国玩弄的这套“和平”把戏人们并不难看穿,譬如,它一方面建议与英法达成和平协议,另一方面却又提出,和平协议的达成须以英法承认其对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的占领为先决条件。在英法拒绝了德国的这种强盗条件后,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莫洛托夫却在10月31日向最高苏维埃会议作的报告中这样说:“众所周知,近几个月来,像‘侵略’、‘侵略者’这样一些概念有了新的具体内容,改变了含义。……现在,如果谈论欧洲大国的话,德国正处于渴望尽快结束战争、实现和平的国家的地位,而昨天还鼓吹反对侵略的英国和法国,则主张继续战争,反对缔结和约。大家看到,双方的地位变了。”*[苏]罗·亚·麦德维杰夫:《让历史来审判》,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47页。11月29日,斯大林在答记者问时进一步强调:“A. 不是德国进攻了法国和英国,而是法国和英国进攻了德国,它们自己应当对目前的战争承担责任;B.德国开始军事行动后就向英法提出和平建议,而苏联公开支持德国的和平建议,因为苏联过去和现在都一直认为,如果能尽快结束战争,就可以从根本上缓解所有国家和民族的困难;C.英法统治集团粗暴地拒绝了德国的和平建议及苏联关于尽快结束战争的要求。”*[苏]《真理报》1939年11月30日。这表明,莫洛托夫和斯大林当时都把英法视为这场战争中的侵略者。个中原因何在呢?

其一,由于当时英法对苏联采取了比德国更加敌对的立场,与德国相比,苏联自然更加痛恨英法。特别是在苏联与德国瓜分波兰后,苏联按照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秘密议定书的约定,立即将矛头指向波罗的海三国,逼迫它们与苏联签订了“互助条约”,获得了在三国建立军事基地和驻扎军队的权利。对于苏联的这些行径,德国方面自然予以认可,而英法两国则表示强烈谴责。

其二,英法对德国宣战,只不过是由于德国入侵了其盟国波兰而不得不做出的一种姿态,其实它们并不想真的与德国开战,并不想真的拯救波兰,而是仍想将祸水东引,指望德国在吞并波兰后乘势入侵苏联,所以它们既不出兵援助波兰,也不乘机在西线对德国发动进攻,上演了一出“奇怪的战争”丑剧。英法集团中的亲德分子甚至公开叫嚣,对德战争是不必要的,“应该把它变成必要的反苏战争”*方连庆、王炳元、刘金质主编:《国际关系史(现代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56页。。

其三,在1939年11月苏联发动对芬兰的战争后,英法不仅向芬兰提供了大量武器装备,还联合其他国家把苏联逐出了国联,并且打算以援助芬兰为借口,经挪威、瑞典向芬兰派遣一支15万人的远征军,然后向苏联摩尔曼斯克和列宁格勒发起进攻;在南方,英法计划组织一支有巴尔干国家和土耳其参加的军队,向苏联高加索发动进攻,占领巴库油田。它们希望,一旦这些军队从南北方向同时出击,早已部署在波兰领土上的德国军队就有可能从西部对苏联发起进攻,从而使苏联陷入三面受敌的境地。正如美国历史学家夏伊勒所说:英法“对于打垮俄国比打垮德国更感兴趣,虽然法国还没有同俄国作战,而同德国已经作战半年了”*[美]威廉·夏伊勒:《第三共和国的崩溃》,纽约1969年版,第545页。。

在这种情况下,苏联领导人出于对英法的痛恨和对德国的奉迎,从保卫自己国家的安全着眼,对当时欧战中的两大集团作出上述判断也是可以理解的,甚至他们据此对英法和德国所采取的政治和外交策略也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他们却要把这种判断以及建立在这种判断基础上的策略强加给共产国际以及各国共产党。例如,1939年9月德共中央总书记皮克根据共产国际关于反对两个战争集团的指示精神起草了《德国共产党中央号召书》,得到共产国际执委会书记处认可,决定对这份文件稍作修改后以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三国共产党的名义发表。但联共(布)领导人对此进行了制止,要求共产国际指示三国党不要发表这一号召书,理由是:莫斯科担心文件中有关在德国推翻资本主义的“不确切的提法”有可能被纳粹分子用来反对苏联*《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5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49页注①。。随后,由德共领导人起草、经共产国际执委会书记处批准的《德国共产党的政治纲领》,便按照联共(布)领导人的看法将斗争矛头主要指向了英法“侵略者”:“德国人民现在正处在英法帝国主义集团战争计划的严重威胁之下。这个计划指望破坏德苏友好条约,奴役德国人民,把前所未闻的重负压在他们的肩上,使他们丧失民族独立,把德国肢解成一些依附于英国的附属国。……必须使劳动群众准备好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撕毁与苏联的友好条约,如果由于战争的发展,德国现存的制度发生危机,那么他们就要把德国人民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保卫国家,粉碎英法帝国主义的战争计划”。根据这一判断,《政治纲领》认为目前德共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向劳动群众解释“欧洲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特别是英法帝国主义及其战争计划的侵略作用”*《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5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09、111页。。但即便如此,联共(布)领导人仍觉得文件中对德国的措辞过于严苛,所以季米特洛夫在1940年1月13日致莫洛托夫的信中对此进行解释说,我们认为德共的“这种立场是正确的”,但“鉴于问题的特殊复杂性和重要性,我们请求斯大林同志就这个问题提出建议和指示”*《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5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21页。。1月21日,莫洛托夫向季米特洛夫转达了斯大林的建议和指示:“你们不要决意把德国方面的战争叫做帝国主义战争”,有关德国共产党策略的观点应当修改*《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5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21页注①。。

此后,共产国际执委会才真正搞清了联共(布)领导人的意图,并按照这一意图向有关国家的共产党发出了一系列指示。例如,共产国际执委会在1月27日给荷兰共产党的指示中称,英帝国主义者越来越力求扩大战争的舞台,因此“英国帝国主义(以及与其联系在一起的法国帝国主义)就成了侵略者和战争的主要煽动者,各国工人阶级应该坚决地为反对它们而斗争。……当前正是英法帝国主义想要把荷兰拖进战争的灾难中去,想让荷兰人民为它们火中取栗。把德国跟英国和法国简单地等同起来,仿佛对于荷兰来说来自三国的威胁是相同的,这在今天来说在政治上是不正确的”*《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5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32-133页。。在1月31日给奥地利共产党的指示中,共产国际执委会强调:“英国和法国成了侵略者:它们发动了与德国的战争并且竭力扩大战线,以便把它们所发动的战争变成一场反对苏联的战争。英法帝国主义集团在当前这场战争中的策略与其真正的军事目的一样,是想要建立一个有将要沦为英法帝国主义的附庸的德国参加的反对苏联的战线。”*《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5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35页。

1940年4月9日,德国又向北对丹麦和挪威发动进攻,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共产国际和联共(布)领导人仍要求被侵略国家以及其他国家的共产党,把斗争的主要矛头指向英法“侵略者”。例如,共产国际执委会4月10日指示丹麦共产党发表一项声明,内容大致如下:“英法侵略者的帝国主义战争政策在斯堪的纳维亚招致了德国方面相应的帝国主义措施。罪魁祸首是伦敦、巴黎的战争煽动者及其在第二国际的代理人。……斯堪的纳维亚各国人民应该主张结束战争、实现和平。他们无论如何都不允许英国帝国主义利用他们把战争扩大到斯堪的纳维亚。”*《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5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86页。4月23日,季米特洛夫和曼努伊尔斯基将他们起草的《共产国际五一号召书草案》寄给联共(布)中央书记日丹诺夫,请他提出修改意见。日丹诺夫的意见是:草案中关于“战争贩子不会让苏联置身于帝国主义的格斗场之外”这一说法太笼统,应具体指出谁是战争贩子。经过修改后于4月26日通过的号召书中,遂将这句话改为:“英法战争贩子及其社会民主党走狗由于苏联对这场帝国主义战争采取中立立场而变得疯狂起来。”*苏共中央马列研究院和苏共中央国际部:《共产国际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载《苏共中央通报》1989年第12期。

三、要求英法德意四国共产党只能反对本国的帝国主义者

1940年5月10日,德国在西线向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发动侵略,英法盟军节节败退。5月15日,德军突破色当防线攻入法国境内,随后沿法国北部平原迅速向英吉利海峡推进。在此形势下,共产国际不得不对自己的政治策略进行调整,重新确认两个帝国主义集团都是战争贩子,负有相同的战争罪责,对它们都应揭露和反对。但对于作为这两个集团首领的英法德意四国,无论是正遭受德国侵略的法国,还是正侵略法国的德国,共产国际要求这些国家的共产党只能揭露和反对本国的帝国主义者。因此,法共驻共产国际领导人马尔蒂和多列士在5月23日起草的《我们的控诉(法国共产党的声明)》中,便只能这样来阐述法共的义务:“如果说我们的兄弟台尔曼的党所培养出来的劳动者的义务是坚决为反对德国帝国主义而斗争并且揭露其罪恶的计划,那么法国共产党人的义务便是揭露我国那些对发动这场战争负有责任的人,以其帝国主义的和反动的政策为外国侵略扫清了道路的人。……我们控诉法国资产阶级,因为它把凡尔赛条约骇人听闻的重担、掠夺性的帝国主义制裁压到德国人民头上,导致了当前这场战争。我们控诉法国资产阶级,因为它以其强权政策占领了鲁尔,给德国反动派进行沙文主义的和复仇主义的宣传提供了口实,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它窃取了政权。”*《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5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00-201页。声明对德国侵略法国的行为未作任何谴责,也只字未提同侵略者作斗争的问题,矛头所向只是法国的统治者:“为了避免严峻的血腥的灾难,为了对付不管来自何方的危险”,我们要求法国政府恢复人民的权利,立即释放共产党人和被监禁的革命者,减轻遭受灾难的群众的困苦,号召人民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5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03页。。对于法共的这一声明,季米特洛夫甚感满意,他当即把该声明寄给日丹诺夫并附信说:“为了使这份声明能在英国、美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各国我们的报纸上发表,已经采取了措施。我们认为最好能够通过对外广播电台发表声明的内容。”*《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5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99页。

根据共产国际的上述要求,德共也开始谴责德国帝国主义者的战争罪责:“对这场前所未闻的流血和大规模的屠杀、骇人听闻的洗劫,两个阵营的大资本家战争煽动者都有罪责。德国共产党人反对‘本国’的资本家和剥削者发动战争的帝国主义目的,同样,英国和法国的共产党人也反对‘他们’国家的资本家和剥削者”;“德国帝国主义在‘更多的生存空间’的口号下力求统治欧洲人民和殖民地”,“想要把胜利的和平强加给欧洲各国人民”,其目的是“为了自己的利润而更加凶狠地奴役别国人民”*《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5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04-205页。。

1940年6月上旬,德国军队在法国北部突破了松姆河防线,快速向南推进,锋芒直指巴黎。6月10日,意大利趁火打劫,对法宣战。法国已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即便如此,由多列士、马尔蒂等人起草的《法国共产党的声明(草案)》仍把矛头指向法国资产阶级及其政府,而不是德、意侵略者。声明称:现在法国北部已被占领,巴黎正处在打击之下,这是“法国资产阶级、它的制度、它的议会、它的政党、它的腐化的政客的破产”,“是掠夺和侮辱德国人民的凡尔赛‘胜利者’的破产”,“是赖伐尔、达拉第、博内、勃鲁姆之流的破产”,“这些歹人是帝国主义战争直接的罪魁祸首。就是他们把我们的人民拖进了罪恶的屠杀”*《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5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16页。。关于如何抗击德、意的侵略,声明未置一词,仅号召人民群众敦促法国政府答应如下8项要求:(1)放弃法国侵占的一切领土,给法国殖民地人民以决定自己命运的自由;(2)法国与苏联进行积极、真诚的合作;(3)立即恢复民主自由和工会的自由,实现共产党的合法化;(4)逮捕、审判人民的出卖者(达拉第、博内、勃鲁姆),并给他们以最高的惩罚;(5)逮捕和审判“第五纵队”的雇佣者、叛国的议员等,并给他们以最高的惩罚;(6)没收战争利润,冻结大资本,实行银行、矿山、铁路等的国有化;(7)提高劳动人民的生活;(8)征用城堡、宫殿、别墅和富人的住宅来安置难民*《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5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19-220页。。6月13日,共产国际执委会在对该声明稍作修改后予以批准,但由于第二天德军就占领了巴黎,共产国际又匆忙指示法共暂不发表这一文件*《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5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13页注①。。

四、反对被占领国家共产党对法西斯占领者采取公开和暴力行动

德军占领巴黎后,法国的形势急转直下。6月16日雷诺政府宣布辞职,以贝当为首的投降派上台执政。次日,贝当宣布“停止战斗”。20日贝当政府向德国投降,22日法国全境沦亡。

如果说,在法国被德国占领之前,法共还可以只反对本国的帝国主义,而把反对德国帝国主义的任务交给兄弟党德共,那么,在法国已投降德国之后,法共如何对待德国占领者的问题就难以回避了。在这种情况下,以法国为代表的被占领国家的共产党,应如何对待法西斯占领者以及本国的资产阶级,这一问题便突出地摆在了共产国际面前。为此,共产国际执委会在1940年6月22日给法共中央的指示中,结合新的形势提出了如下新策略:(1)揭露法国资产阶级政党、政客以及为其效忠的社会党人对战争、对法国在战争中的失败和被占领所承担的罪责;(2)解释和用事实证明,唯有工人阶级在共产党领导下才有能力把民族联合成一个强大的战线,有能力为建立真正自由和独立的法国而斗争*这里针对的是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运动。在贝当宣布“停止战斗”的当天,主张抵抗法西斯侵略的戴高乐将军飞抵伦敦,在那里发起了“自由法国”运动,号召法国人民为国家的解放而斗争。;(3)不允许对德国占领者进行挑衅,避免对其采取过早的行动,但同时必须支持和组织群众抵抗占领者的暴力、抢劫和对人民的无法无天;(4)在占领军中开展相应的工作,利用平民百姓(而不是党员)与德国士兵之间的任何形式的合作来唤醒后者放弃暴力行动;(5)利用国内混乱和警察机关瘫痪的机会来恢复和加强党的中央和地方机关,利用一切可能性出版报纸,包括被占领当局批准的合法报纸,站在民族利益的立场上,无论如何不能造成与占领者一致或者鼓励他们的印象;(6)当党员、市政官员、工会和救济委员会的负责人员在合法或者半合法工作时,要避免可能造成与占领者合作的一切印象*《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5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25-226页。。此后,共产国际执委会又几次向法共下达指示,内容与前述指示大致相同,但却越来越突出强调这样两条:一是不能对占领者进行积极的、公开的、暴力的斗争;二是不能给人造成法共与占领者一致或合作的印象。例如,在7月19日的指示中,共产国际认为法共争取出版合法报刊的行动是正确的,但为此同占领者当局代表进行会晤“却是错误的,因为这有败坏党及其积极分子的声誉的危险”,并要求法共严格采用地下工作的方法,避免公开的反德宣传,“不要把党牵涉进去,而要造成一种奉公守法的假象,引导广大群众以一切形式对占领者进行消极抵抗”,要避免“任何时机不成熟的行动”;法共的基本任务“是组织平民之间的联谊会,特别是组织经过精心准备的妇女与占领军士兵的联谊会”,以便对后者施加影响,促使其觉悟;“应该让一些新的知名度不高的党员出面”做合法的、公开的工作,同时“保证多数经过考验的干部,首先是领导人员在完全秘密的条件下的活动”*《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5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44-246页。。

但就在这项指示刚刚发出后,共产国际执委会便收到了法共领导人列格罗从法国发来的关于法共代表与德国占领当局进行会晤的情况报告。报告说,德方同意了法共提出的一些要求,如公开出版《晚报》、释放原来因宣传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积极意义而被法国政府关押或判刑的共产党员等,同时德方也向法共提出了一些要求,如不再提第三国际、在散发的传单中“增加几段希特勒关于国际和平的语录”等。报告还说,对于法共领导人试图与占领者当局达成某些协议的做法,巴黎冶金工会领导人、共产党员戈蒂耶表示坚决反对,他声明:“在我们看来,德国人是压迫者,我们如果支持与德国人合作,我们就将损害自己的名誉;试图得到德国人许可出版《人道报》或者《晚报》,——这是企图证明纳粹分子比法国人好;……我觉得,共产党的路线应该是:不可做任何能够为德国人效力的事。”*《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5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50-252页。为此,共产国际执委会在8月5日给法共的指示中又重点强调了不能与占领者合作的问题,指出:占领者正在玩弄的诡计对法共造成了严重危险,其目的是将法共作为工具,以期在群众中造成对占领者有利的情绪,竭力损害法共的威信,把它与群众孤立起来,从而瓦解它。指示还警告法共说,绝不要“走上与占领者、变节者及那些对所经受的惨剧和当前灾难负有责任的人进行妥协的道路”,要坚决否定和谴责任何与占领者合作的形式,不许党的合法报刊被利用来实现占领者的利益和政策,“对所有直接或间接与占领者和受占领者影响的牵线人进行交易的人或者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与占领者一致的人,必须立即采取严厉措施,直至开除党籍和把他们公开揭露为无产阶级和人民的叛徒”*《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5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53-255页。。巴黎的法共领导人在接到这些指示后,于8月21日通过电报向共产国际执委会进行了表态:“我们每天都在关注占领者的阴谋诡计,并且遵循你们的指示,坚持做有意义的札记。想到我们可能成为占领者的玩具,我们不禁很惊奇。”*《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5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66页。1941年1月8日,共产国际执委会又向法共提出建议,重点强调了暂时不能对占领者采取公开的、暴力的行动的问题:“把法国人民从占领者的桎梏下解放出来的条件正在成熟,但尚未完全成熟。直至这些条件完全成熟之前,党的主要注意力应该集中在聚集力量,开展群众运动,保卫劳动者的直接利益和要求。切勿超前,不得冒险提前采取公开的行动。”*《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5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06页。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共产国际要求法共采取的上述策略,同时也要求其他被德国占领国家的共产党采取。比如,共产国际执委会在1940年6月8日给荷兰共产党的指示中,要求其通过“合法的工人代表团体来对抗占领者当局。特别重要的是唤起德国士兵与荷兰人民团结的感情。充分利用一切合法的可能,但必须把它与地下工作结合起来。在合法的言论中要避免说有可能被解释成与占领者一致的话”*《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5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11页。。在同年12月28日给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的指示中,要求其必须“坚持为争取捷克人民的民族解放而斗争的路线。……党所确定的方向不是公开的行动,譬如像1939年10月28日所实现的那种行动*1939年10月28日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成立纪念日那天,在共产党的号召下,在“争取新的自由的共和国,反对德意志化,释放所有被捕的捷克人”的口号下,布拉格、布尔诺、俄斯特拉发等城市举行了游行示威,结果遭到德国占领当局的残酷镇压。,而是竭力支持和巩固民族团结和捷克人民反抗民族压迫的精神”*《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5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97页。。此外,共产国际执委会还把给法共的一些指示转发给了这些国家的共产党。

那么,共产国际为何不允许被占领国家的共产党对法西斯占领者采取公开的、暴力的行动呢?笔者发现,从联共(布)领导人和共产国际执委会针对南斯拉夫共产党一项决议的意见中,可以寻找到答案。

1940年10月希特勒密令取消登陆英国的“海狮”计划,开始将战略重点向东转移,准备向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巴尔干进行扩张,以便将其作为日后进攻苏联的基地。对于希特勒的这一战略意图,苏联方面当然是毫不知情的,所以直到苏德开战的前一天,斯大林仍认为德国决不会在拿下英国之前进攻苏联,因而联共(布)要求共产国际采取的策略措施,都是建立在这一判断基础上的。1941年3月26日,南斯拉夫发生了反德政变,推翻了前一天刚刚签订加入德日意三国同盟条约的亲德政府,建立了以西莫维奇将军为首的新政府,这为德国入侵南斯拉夫提供了很好的借口。在此形势下,南共中央决定:一旦德国、意大利进犯南斯拉夫,共产党将组织全体人民进行抗击,并对新政府“施加全民的压力”*《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5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21页。。29日,南共中央将此决议的内容电告了共产国际执委会。当天,季米特洛夫就南共这一决议请示莫洛托夫,莫洛托夫表示:如果南共采取这样的行动,那么“英国人会利用它,国内反动派也如此。共产主义运动的干部会受损失。现在需要的是集聚力量,做好准备”*《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5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23页注①。。于是共产国际执委会在31日致南共的复电中称:“我们坚持建议在现阶段局限于在群众中间顽强而巧妙地解释你们所采取的立场。……切勿跑到前面去。切勿受敌人挑衅的影响。切勿使自己处于打击之下,切勿提前把人民的先锋队投入战斗。与阶级敌人进行最后决战的时刻尚未到来。进行坚持不懈的解释工作和全面地使自己和群众做好准备——这就是党现在的任务。”*《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5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23-324页。出于同样的考虑,共产国际也不允许其他被占领国家的共产党对德国占领者采取公开的、暴力的行动,担心这样的行动会被英国人利用,会对英国人有利,会使共产党“处于打击之下”,使党的干部和力量遭受损失。

那么,在共产国际执委会各种指示中反复强调的“最后决战的时刻”“公开斗争的合适时机”“完全成熟的条件”等,又是指什么呢?笔者认为,指的就是斯大林等人早已断定的、不可避免的苏德战争。由于联共(布)领导人和共产国际执委会在苏德开战前不便公开讲明这一真实意思,所以只能指示各有关国家的共产党,把主要任务放在提高自己在国内的威望、团结人民群众、设法积蓄和壮大自己的力量等方面,一旦苏德战争爆发,它们便可迅疾全力投入战斗,向法西斯占领者发起攻击,以减轻苏军的压力和帮助苏军取胜。除此之外,笔者认为还有两个原因:一是担心公开的武装斗争会刺激和激怒希特勒,致使这个战争狂人提前对苏联发动进攻,使苏联在战备工作尚未做好的情况下仓促应战;二是希望德国军队不被其占领区的武力反抗所牵制,从而使其能够下定决心、集中力量与英国进行决死一战。

五、只承认希腊和南斯拉夫的战争是反侵略正义战争

进入1941年后,虽然法国已经沦亡,英国在全力防范德军登陆,德、意在占领一系列西欧国家后把侵略矛头指向了巴尔干地区,但苏联仍坚持认为当时的欧洲战争是德意和英法两个集团为争夺霸权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对于苏联领导人的这种看法,共产国际当然不敢否认。然而另一方面,对巴尔干一些弱小国家所进行的抵御德意侵略的战争,共产国际也不好完全否认其反侵略性质。这样一来,共产国际在判定这些国家的战争性质时便感到左右为难。譬如,共产国际执委会在1941年1月10日《就希腊共产党在意希战争中的立场给希腊共产党的几点建议》中,就不得不这样来谈论希腊战争的性质和希共应采取的立场:意大利帝国主义对希腊的军事入侵旨在占领希腊的领土,征服希腊人民,因此“希腊共产党站在人民方面参加自卫,与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斗争,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是把当前希腊方面所进行的战争称作希腊麦塔克萨斯政府反对意大利墨索里尼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战争,却是不正确的和有害的,因为“这会诱使希腊人民在当前的战争中支持麦塔克萨斯政府,而希腊人民本来应该与该政府进行斗争,因为它推行罪恶的对外政策……把希腊人民拖进了战争”;“希腊人民在为自己、为自己的自由和独立而进行斗争和流血,但不是为了英国帝国主义及其工具——希腊大资产阶级和麦塔克萨斯政府”*《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5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11-312页。。这就是说,希共和希腊人民与意大利军队进行的战斗是为了抵御侵略、捍卫国家自由和独立,而希腊大资产阶级及其政府与意军作战则是为了保护英帝国主义和本阶级的利益;希共和希腊人民进行的是民族解放战争,而希腊大资产阶级及其政府进行的则是帝国主义战争;希共和希腊人民应该抗击意大利侵略军,但应反对希腊大资产阶级及其政府与意军作战。这种自相矛盾的所谓“建议”,自然让希共感到为难和困惑:倘若希腊大资产阶级及其政府放下武器,停止对入侵意军的抵抗,自己是该感到兴奋还是气愤呢?

更令共产国际感到为难的是对南斯拉夫抗击德国入侵的战争性质的判定。1941年4月5日,苏联与刚上台不久的南斯拉夫新政府缔结了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规定在缔约国一方受到侵犯时,另一方实行友好的政策。这一条约令希特勒大为恼火,第二天便悍然发动了对南斯拉夫的侵略。苏联政府在随即发表的声明中,只是谴责了随德国一起入侵的匈牙利,但并未指名谴责德国:“苏联政府不能赞同匈牙利的这种做法。给苏联政府留下极其恶劣印象的是这种情况,即匈牙利开始对南斯拉夫的战争,是发生在它同南斯拉夫缔结永久友好公约总共只过了四个月之后。”*苏联科学院主编:《世界通史》第10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138页。然而事实上,在德国对南斯拉夫实施侵略时,德意日与南斯拉夫签订的接纳其加入三国同盟的条约总共才过了12天。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对南斯拉夫所进行的抗击德国入侵的战争性质做出怎样的判定呢?共产国际对此感到极其为难,所以没有及时主动地发表意见。

然而,对于这样一个重大问题,逃避回答也是不可能的。4月12日,《共产国际》杂志编辑、联共(布)党员萨穆伊洛维奇致信季米特洛夫,恳求他马上对这一问题做出答复:“近日来,我——也像其他国际局势报告员一样——简直是被这样一些问题所包围了:应该如何确定南斯拉夫进行的战争的性质?”他在信中还介绍说,在4月10日举行的国际局势报告会上,报告人面对听众的提问只好这样回答:“南斯拉夫目前进行的战争是帝国主义的战争,因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南斯拉夫的盟友是希腊和英国,但是‘考虑到’与苏联的条约和我们报纸的社论,不能回避说,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自卫战争。”这一回答马上引起了听众的一片喧哗,他们纷纷提出异议,于是会议主持人忙站出来纠正说:“南斯拉夫总体上进行的是正义的战争,但不能排除这场战争是帝国主义战争的一部分。”萨穆伊洛维奇最后恳请季米特洛夫:“如何回答听众的要求,我们报告员没有对这个问题明确的立场,非常非常的困难。恳切地请求您的指示,我们可能弄出大的错误。”*《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5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29-330页。季米特洛夫收到此信后不得不去请示斯大林,并向斯大林建议,把希腊和南斯拉夫抗击侵略者的战争作为正义的战争,而把继续进行的其他战争大体上作为帝国主义战争。斯大林对他的意见表示同意*《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5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29页注②。。在这里,尽管斯大林仅仅承认了希腊和南斯拉夫的战争是反侵略正义战争,但对于其他那些被侵略或占领国家的共产党来说,这一变化还是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它们在对本国战争性质判断以及本党策略问题上的顾虑。比如,4月26日多列士和马尔蒂在从莫斯科发给在巴黎的法共领导人的电报中,语气就较前有了明显变化:“当前最迫切的主要任务在于为实现民族解放而斗争”,为建立“广泛的民族解放战线而斗争,要准备支持任何真正努力为反对侵略者和破坏者而斗争的法国政府、任何组织及国内的一切人”*《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5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31页。。

直到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共产国际的策略路线才发生了根本性转变,重新回到了共产国际七大所确定的正确路线,高举起反法西斯的旗帜,要求各国共产党建立广泛的民族统一阵线,为粉碎法西斯侵略者,为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为帮助苏联在卫国战争中取得胜利而勇敢战斗。

(责任编辑:蒋锐)

徐隆彬,《潍坊学院学报》主编、研究员(潍坊261061)。

D6;D61

A

1001-5574(2016)02-0044-14

猜你喜欢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英法共产国际
诗译英法唯一人:许渊冲
Moral Corruption of the Three Rakes in Pardoner’s Tales in Canterbury Tales
20世纪30年代 共产国际眼中的毛泽东
A Study on Humor in Sitcom Friends
社科文献出版社“学术启蒙读社科文献图书”系列阅读活动全面启动
借鉴英法经验,促进我国PPP模式健康发展
中共中央党校创办与共产国际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孙中山创立革命军队中的共产国际因素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之间的矛盾与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