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2016-03-21 12:47伍海波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6年15期
关键词:师范院校师范生基础

伍海波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湖南长沙 410205

师范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伍海波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湖南长沙 410205

针对当前师范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师范院校学生需求的特点,对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进行改革探讨研究,以期为进一步深化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师范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改革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当今的信息化社会,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已成为现代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的计算机实际操作和运用的能力。近年来,随着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普及和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很多大学生在入学前就已经具备较强的计算机操作和应用能力。因此,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师范院校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 师范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现状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师范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培养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热点。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面向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第一门计算机公共基础课,也是师范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师范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肩负着培养面向中小学具有现代计算机教育技能和专业知识教师的重任。目前,师范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存在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学生的知识层次差异较大

对于刚入校的新生而言,他们的计算机知识背景差异迥然。目前,我国大部分师范院校都招生免费师范生,生源遍布全国各地。由于地区差异,来自城市的学生通常在中学阶段就已经学过计算机操作,而来自偏远地区或农村的学生则几乎没有接触过计算机课程。因此,在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中就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基础较好的学生认为教师授课的实验内容太简单,上课不认真听讲;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则感觉操作起来非常困难。这就造成同一节实验课如果安排相同的实验内容,往往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2 实验内容比较陈旧 缺乏创新性

实验教学内容不符合师范生的特点,不能满足其个人需求。由于大部分师范生毕业后都将从事中小学的教学工作,灵活利用网络搜索功能和课件制作软件是其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目前,在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的设计过程中,实验内容通常是围绕教师在理论课上所讲授的内容,验证性实验内容较多,而体现实验设计方法的创新型实验则较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1.3 实验教学内容与学科专业需求脱节师范院校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涉及的学科专业众多,包括工科、理科、文科、艺术等学科专业,各个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对计算机应用的要求各不相同。现阶段大多数师范院校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内容的设计几乎没有考虑各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只是简单的分为文科和理科两大类,不利于对不同专业人才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养。

1.4 实验教学方式和考核机制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目前,大部分承担实验教学内容的教师认为实验课只是让学生自己练习,对大学计算机实验教学缺乏系统、综合的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实验课上,学生只是练习教师课堂上讲授过的内容,由于学生人数较多,课堂上教师一般很难解决所有同学的问题。另外,学生的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往往只是通过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很难检测学生实际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师范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2.1 实验内容分模块组织 以项目形式开展教学

针对入学新生计算机操作能力参差不齐的现状,将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内容分模块组织,每一个模块设计不同要求的实验内容,并把实验内容以具体项目的形式组织起来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需要从中选择几个模块学习,也可以选择学习每个模块中不同要求的实验内容,保证每个学生在每次实验课中都能学有所成,能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六年制免费师范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验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师范生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验体系

2.2 实验内容以应用型和综合型为主 积极开展创新型实验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专业领域中的各种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引入式教学方法,将“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思想融入到实验教学设计中,设计实验教学任务时充分考虑各学科专业和师范生的特点,突出技能训练。同时,增加探索性实验和课外综合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以“项目训练”为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3 实验内容结合专业需求 突出师范特色

师范院校开设的专业有文科、理科、工科、艺术和体育等,各类专业人才培养对计算机能力的需求差异很大。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内容应该结合其专业需求,突出师范特色,重点突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改革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辅助教学知识,提高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教师。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构建了“2+X”模式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一)和大学计算机基础(二)两门必修课,分文科、理科和初中起点本科层次六年制3个类别分别开设。其中大学计算机基础(一)课程的实验内容主要侧重于Word,Excel,PPT等办公软件的应用、计算机使用过程中常见故障的排查、局域网组建、信息浏览、文献检索以及最新计算机病毒查杀工具的使用等等。实验内容的难度,理科要稍高于文科,文科要稍高于初中起点本科层次六年制。大学计算机基础(二)课程的文科在实验内容设计上主要偏重于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选用的课程是Access数据库应用技术。大学计算机基础(二)的理科在实验内容设计上则主要偏重于算法基础和程序设计,选用的课程是C语言程序设计。在大学二年级则开设选修课,主要用于培养师范生的专业技能,选修课主要包括多媒体 CAI 课件制作、平面设计、网站设计与开发等,其中多媒体 CAI 课件制作、平面设计适用所有方向,网站设计与开发适用适用于理科方向。

2.4 革新教学方法 改革考核机制

首先,为了确保实验教学效果,实验教学以任务驱动,优化教学内容,实现传统的由教师带实验向引导实验的转变,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应以小班为单位进行实验辅导。

其次,适当拓宽实验教学的深度并指导学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实验教学过程中加强新技术应用的指导,实验任务的布置尽量与学生的专业知识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最后,完善实验考核机制,突出技能考核,通过引进网络化考试平台和构建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综合网络资源平台,进一步确保实验考核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2.5 规范计算机基础实验室管理体制的建设

良好的实验环境和上机条件是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效果的有利保障。一方面,要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室软、硬件的配置、管理和维护;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规范的开放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室管理体制,确保学生有足够的上机时间。

3 结束语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是师范院校非计算机专业一门必修课,也是学生学习掌握利用计算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面对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小学教师利用计算机开展辅助教学、制作电子课件、进行网上自主学习等工作已常态化,师范院校作为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摇篮,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和拓宽学生的学习内容,积极探索计算机基础实验内容的教学改革研究,改进教学方法,使培养的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 OL].(2010-07-29).http://www.gov.cn/jrzg/2010-07/29/ content_1667143.htm.

[2]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张兰芳.高师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10):43-45.

[4] 纪良浩,段小林,李琳皓.以开放与自主相结合的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3(16):59-61.

[5] 廖瑞华,李勇帆.初中起点本科层次六年制师范生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构建[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3,13(6):22-25.

[6]范通让.“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理念的变革:思维创新[J].中国大学教学,2015(4):47-50.

[7]吴亚馨,陈章进.计算思维通识课程的建设与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15):83-87.

Explorationon Experiment Reformation of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in Normal University

Wu Haibo

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205, China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normal university of computer fundament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process,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ormal college students' demand, explorationand research of the reformof computer fundamental experimental teachingin normal university,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computer foundation experiment teaching reform with reference.

normal college; 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 experiment reform

2016-01-29

伍海波,硕士,讲师。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资助(编号:XYS15J30)。

猜你喜欢
师范院校师范生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师范院校中OBE理念下生本教学的产出分析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整式”基础巩固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地方师范院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活动课程化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