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碳理念的酒店经营策略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2016-03-21 09:31江燕玲
关键词:经营策略低碳酒店

江燕玲



基于低碳理念的酒店经营策略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江燕玲

摘要:针对酒店低碳化经营缺乏具体管理措施的问题,选取重庆60家星级酒店为样本,对酒店低碳化经营的影响因素及环节进行实证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低碳设计对酒店低碳化经营影响最大,低碳能源供给影响次之,低碳管理和低碳消费对酒店低碳化经营也存在直接影响。基于此,提出酒店实施低碳经营的管理措施,具体包括实行低碳能源供给、强化低碳化管理、鼓励低碳化消费等。

关键词:酒店;低碳;经营策略

随着全球气候问题日益突出,“低碳经济”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热点。2009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我国将正式进入碳总量控制时代[1]。在同一期会议上,《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获得通过,意见明确提出加强统筹规划,从改革、开放、服务、管理入手,着力提升发展质量,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并将推进节能环保作为新时期发展旅游业的主要任务之一[2]。因此,低碳经营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成为未来酒店行业发展的趋势。目前,众多学者对酒店低碳经营的方式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诸多管理思路与方法。但是如何具体实施低碳经营、从哪些方面入手,以实现低碳经营,很少有学者进行研究。针对此问题,笔者将从酒店日常具体的操作环节调查分析,以确定酒店低碳经营的具体环节和策略。

一、文献评述

关于酒店低碳化经营,国内外学者已从碳排放和计量、低碳化经营策略、影响因素等方面对其展开研究。

在碳排放和计量方面,T.Simon等利用计算机仿真系统对两家英国酒店进行分析,显示在不影响顾客舒适度的前提下,饭店减排50%在技术上完全可行[3]。王雪娜通过碳足迹对济南高星级饭店服务产品的能耗调研,发现碳足迹主要来自碳排放,且碳排放与饭店的接待规模正相关[4]。杨桂华等通过对昆明市6家四星级酒店进行住宿产品碳足迹计算,结果表明运营期的碳排放量最大,要从能源供给、节能技术等角度采取措施降低排放量[5]。

在低碳化经营策略方面,C.Wilco从管理角度指出规范化的能源利用强度是饭店企业进行标杆学习的有效方式[6]。孙艳从饭店行业政策指引、新旧饭店管理重点、倡导低碳消费方式等方面分析了我国高星级饭店低碳化的路径,提出以培养全员低碳意识为基点,从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进行改造,通过低碳设计、绿色管理和绿色服务实现低碳经营[7]。刘益通过对中国酒店业能源消耗水平的定量分析,进而提出通过酒店低碳化设计、经营和服务来实现其低碳化[8]。

在酒店低碳化影响因素方面,魏卫等基于对广东省星级酒店的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通过因子分析法对酒店节能减排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增强节能意识、营造节能市场环境、创建节能信息平台、培养节能管理人才、加强节能宏观调控[9]。张玲等通过聚类分析对112家星级饭店的11项指标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企业社会责任、感知效益和管理培训等与饭店低碳行为存在着显著相关关系[10]。

通过对国内外酒店低碳化经营文献的梳理,可知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酒店能耗量成本控制及酒店服务产品碳足迹的测量等方面。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碳排放的计量,以及低碳化经营的影响因素和策略方面,为酒店施行低碳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思路。但是,哪些是重要环节,具体如何实施,上述文献中均没有明确指出。笔者将着力研究这一重要问题。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首先,根据酒店运营环节遴选出低碳经营的重要环节;其次,把这些环节设计为低碳经营的指标;随后,通过调查问卷选取样本数据,分析这些指标对低碳经营的重要程度;最后,根据指标的重要程度,提出具体实施酒店低碳经营的管理措施与环节。

(二)方法选取与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前低碳化的评价方法通常分为两类:单指标评价法和指标体系评价法。单指标评价法不能全面有效反映酒店低碳化程度,笔者选取指标体系评价法进行测度。由于低碳化经营的影响因素较多且多数间存在相关性,要求在分析中既要减少信息流失,又要有效降低变量维数。因子分析法作为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通过以最少的信息丢失将众多原有变量综合成少数几个综合指标,有效弥补了其他方法存在的不足,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分析的准确性。为此,笔者将采用因子分析法展开实证分析。

关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首先参考酒店业“低碳”与“节能环保”相关的文献、政策法规及相关行业标准,如《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等;同时参考了建筑、空调、热水等领域的行业标准,初步选取了26项饭店低碳化评价指标。指标编号及含义见表1。

(三)样本

针对已选取的26项指标,设计调查问卷,向重庆市三星级以上酒店的中高级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280份,回收266份,有效问卷255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分别为95%和96%。

三、分析结果

(一)效度检验

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样本相关数据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球度检验,对17个因子进行检验。KMO统计量为0.805,大于0.7的可接受水平。同时球形检验的卡方值为996.750,自由度为45,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小于0.05,表明数据有效性高,所选因子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二)初始因子的确定及解释因子

通过对各因子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的计算,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6.05%。依据累积方差贡献率大于85%、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可确定4个公共因子。其中,F1包括X5和X92项指标,集中反映酒店能源使用构成,可将其作为酒店碳源控制因子;F2包括X1、X3、X6、X8、X10和X146项指标,集中反映酒店低碳设计情况,可将其作为酒店低碳设计因子;F3包括X2、X4和X163项指标,集中反映酒店消费服务情况,可将其作为酒店低碳消费因子;F4包括X7、X11、X12、X13、X15和X176项指标,集中反映酒店管理情况,可将其作为酒店低碳管理因子。

(三)结果

研究中采用如下评价模型计算得出酒店低碳化经营影响因素的综合评价指数(具体指数及排名见表2):

Fi=∑WiFj(i=1,2,3,4;j=1,2,…,17)

式中:Fj为j指标的低碳化综合得分,Fi为i主因子的得分,Wi为i主因子的权重。Wi计算方法为:根据因子得分系数和原始变量的值可计算出每个观测值的各主因子的分数,然后依据对4个主因子的权重进行归一化处理,从而获得各主因子权重Wi。

酒店低碳化经营影响因素综合评价指数及排名见表2。依据表2,可获得重庆市星级酒店低碳化经营的影响因素的结论。第一,低碳设计对酒店的低碳化经营影响最大,特别是低碳环保材料和节能空调的采用、余热回收和废弃物处理装置的安装。第二,低碳能源供给的影响次之。如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耗中所占比重与酒店低碳化程度成正比。第三,低碳管理对酒店低碳化经营也存在直接影响。若酒店能建立节能操作规范并定期进行节能测试、定期对用能设备进行检修并进行能源使用考核,将直接降低酒店的碳排放。第四,低碳消费对酒店低碳化经营有一定影响,如采取提供打包和存酒服务、不提供一次性消耗品等措施,也能通过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达到推进低碳化经营的目的。

表2 酒店低碳化经营影响因素综合评价指数及排名

四、结论

基于上述实证分析结果,笔者认为重庆市星级酒店实现低碳化经营,需要着重做好以下4方面工作。

第一,采取低碳化设计。酒店高投入和高运营成本的特点,与酒店设计不合理息息相关。因此,在酒店设计过程中,要引入低碳化设计理念,通过在其设计布局及材料搭配等方面严格执行现行节能标准,不仅从源头上减少化石能源供给比重,提高可再生能源供给率,而且在建筑装修中采用低碳环保材料,使用节能空调,实现余热回收和废弃物处理,为酒店的低碳经营打好基础。

第二,实行低碳能源供给。能源供给结构直接决定了碳排放的多少。因此,酒店应以“绿色”经营理念为导向,积极减少化石能源在能源总消耗中所占比重,增加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总消耗中所占比重。同时,加大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达到降低单位产出能耗的目的。

第三,强化低碳化管理。酒店作为能源消耗大户,应单独设立能源使用管理部门,制定完善的节能操作规范并定期予以统计和考核。同时在对用能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的前提下,不仅要重视主要场所室内温度控制、通风系统节能和交通工具节能,而且要定期更新节能降耗技术,最大化实现能源高效利用和节约。

第四,鼓励低碳化消费。针对当前存在的各种能源浪费情况,酒店可通过提供一次性消耗品,并给予客人绿色消费优惠激励措施。同时,可结合消费者需求提供打包和存酒等服务,倡导和鼓励低碳消费,培养消费者能耗消费意识和行为。

参考文献:

[1]文婧,王云.中美相继公布减排目标中国进碳总量控制时代[EB/OL].(2009-11-27).http://news.qq.com/a/20091127/000197. htm.

[2]新华网.国务院常委会议通过《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EB/OL].(2009-11-25).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 2009-11/25/content_12538344.htm.

[3] SIMON T,PEACPCK A,BANFILL P,SHAO L.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emissions from UK Hotels in 2030[J]. Building and Enviroment,2010(45).

[4]王雪娜.我国能源类碳源排碳量估算办法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6.

[5]杨桂华,李鹏,黄继华,莫延芬.昆明市四星级酒店住宿产品碳足迹计算与分析[J].旅游学刊,2010(3).

[6] WILCO C. Energy Benchmarking in Support of Low Carbon Hotels:Developments,Challenges and Approaches in Chin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2012(3).

[7]孙艳.我国高星级饭店低碳化的路径分析[J].企业经济,2011 (5).

[8]刘益.中国酒店业能源消耗水平与低碳化经营路径分析[J].旅游学刊,2012(1).

[9]魏卫,赵思香,杨新凤,张沙沙.酒店业推广节能减排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广东省星级酒店为例[J].旅游学刊,2010(3).

[10]张玲,王尔大.饭店低碳行为的内部驱动因素研究[J].旅游学刊,2013(3).

[11]李红缺.酒店低碳研究综述[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12]何奕霏,李晓莉,罗秀菊.试析酒店核心利益相关者对酒店低碳管理政策的不同响应方式[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13]赵黎明,张海波,孙健慧.公众酒店低碳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天津市酒店顾客的调查数据[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4).

(编辑:唐龙)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价值理论的生态产品购买制度构建及应用研究”(15CJY014)。

收稿日期:2015-11-23

作者简介:江燕玲(1973-),硕士,重庆科技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英国Aberystwyth University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旅游经济管理与酒店管理。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99(2016)01-0083-03

猜你喜欢
经营策略低碳酒店
低碳经济视阈下的广东省新农村建设研究
引发“失败”实验中蕴藏的正能量
酒店财务管理中成本控制相关问题探析
高职院校旅游英语专业酒店就业意向探析
全热回收风冷模块机组在酒店中的应用分析
学佛能使世界变的更“低碳”吗?
城市广播广告经营策略
美联社网站的经营策略
Twitter广告经营策略及启示
基于智能管道控制的流量经营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