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制造业发展对中国向高端制造业转型的启示——基于“中国制造2025”规划

2016-03-22 08:22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对外经贸实务 2016年2期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德国

■ 崔 静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德国制造业发展对中国向高端制造业转型的启示——基于“中国制造2025”规划

■崔静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二战后德国制造业迅猛发展,成为其国内经济的支柱产业。2013年时,德国更是率先提出了“工业4.0”,即全面实现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一体,被称为人类史上第四次工业革命,全球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呼之欲出。同为制造大国的中国在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部署,旨在向高端制造业转型,把中国打造成现代化的工业强国。借鉴德国制造业长盛不衰的发展经验,对促进中国制造业向智能化、数字化、服务化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基于此,本文深入地分析了德国制造业发展的经验,剖析了中国向高端制造业发展所面临的制约问题及转型的有效路径。

一、德国制造业长盛不衰发展的经验分析

(一)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推动着德国重工业、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

德国铁路运输网络发达,是欧洲交通道路核心部分之一。德国拥有33721公里的铁路,位居欧盟国家之首。上世纪经历不断改革,形成国家控股、私有化运营的模式,为促进德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德国已建成30多个铁路货运中心,2014年运输货物总计3.97亿吨,较上年同期增长12.4%,加之航运、水运、陆运的协调互补、无障碍衔接,形成了立体式的交通运输网络,保证了德国产品以高效率、低价格的方式运往世界各地。德国法兰克福机场是全球最重要的航空港之一,2014年,德国航空货运量达到407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19.8%。德国水路网络总长约7500公里,已建立100多个现代化的公共海海港,2014年海运货量达到3.12亿吨,尤其是内河航运非常发达,74个大城市都有水路连接,2014年内河航运量达到2.76亿吨,仅莱茵河就承担了约三分之二的运输量。另外,德国公路网全长23.1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发达已有六十余年,达到1.26万公里,大部分不收费、小部分不限速,为德国成为著名汽车品牌故乡奠定了基础,目前德国汽车工业增加值约占德国GDP的五分之一。总之,德国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为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尤其是发达的公路网络,更是为德国发展汽车工业的发展创造了平台。

(二)坚持创新是动力之源,政府与行业协会为德国制造业创新保驾护航

创新是企业经济增长、发展的源动力。德国制造商们非常重视技术创新,据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所(Fraunhofer-Gesellschaft)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德国企业研发投入568亿欧元,仅制造行业研发投入就超过了420亿欧元。德国制造业中开发新产品的速率几乎与信息产业相同,这与对研发的重视与投入息息相关。以西门子公司为例,在全球拥有研发人员约29500名,仅2014年在全球的研发投入就超过45亿欧元,正因为西门子公司对创新的重视,它已成功运营了167年。同时,在德国创新体系中,政府与行业协会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通过税负减免、研发资助等形式,引导并支持企业创新,为创业失败者“减震”。比如,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VDMA),为制造企业提供新技术、服务、经济政策等信息,定期组织研讨会等;除此之外,德国政府非常重视科研机构、高校研究成果向产品的转化,自1983年成立了第一个创新孵化基地——柏林创新中心后,在政府的各项补贴、优惠政策扶持下,截止2014年底已有200个城市建立了创新中心,推动着科研成果最终生产并被市场所接受。

(三)打造产业特色是关键,坚持走高品质路线

德国制造业发展较早,尤其是汽车制造业已成为德国的第一支柱产业,据德国KBA汽车统计机构发布数据显示,2014年德国汽车成交量3551475辆,较上年同期增长3.1%,汽车产业营业收入达到4028.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3%,可以说,奔驰、奥迪、宝马、现代等汽车品牌已誉满全球。机械装备制造也是德国制造业另一传统产业,已形成了独具德国特色的“Mittelstand”行业结构,即中小企业占德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政府采取“限大促小”的政策,引导并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已成为德国经济的真正支柱。中小企业“小而精”、“小而专”,推动着德国在许多行业分支中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如纺织机械在法兰克福、慕尼黑等形成了产业密集区,发挥集聚效应。德国在巩固传统产业的同时,还大力扶持新兴产业,如大力推动光伏电站和风电的发展,据统计,2014年光伏发电量、再生能源总发电量已占到德国全部用电量的15%、30%左右。德国整个制造行业将“德国制造”视为品牌,致力于标准、精密、耐用,德国产品以其质量、技术、品质的优势,受到世界的认可,已成为全球化时代信誉与质量的象征。

(四)全社会多层次的教育体系,为德国制造输送充足的人才储备

德国制造之所以享誉全球,充足的人才储备是保障:一是高等院校的精英教育为德国制造业输送大量的高端人才,如工程师、企业家等,上世纪60年代德国改革高等教育,推出应用型技术大学,与企业合作培养学生,受到用人单位与社会的认可。据德国制造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德国企业家中约占70%左右都拥有理工科的教育背景。二是德国独特的“双轨制”职业培训体系,为“德国制造”输送大量经验丰富、技术高超的“蓝领”工人,即由学校和企业联合展开职业教育,进行“理论+实践”的双重培训。目前,德国已有350多种技能培训,约有70%的青少年在中学毕业后选择接受“双轨制”职业教育。三是德国推行普遍性的职业培训,即从事任何工作之前都必须经专业的职业培训,即便子承父业在家种地,也必须要接受职业培训,获得农校毕业证书,否则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不能享受农业补贴。总体而言,正是德国全社会多层次的教育体系,提升了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与实际操作能力,为德国制造业发展输送充足的人才储备。

二、中国向高端制造业发展进程中的障碍分析

(一)中国制造业对外技术依存度较高,关键核心技术薄弱,缺少原创技术

关键核心技术的掌握程度决定着中国能否成为世界制造强国。目前,中国制造业整体自主研发能力薄弱,尤其是许多核心技术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如2015年前季度中国汽车生产1709.16万辆,同比微降0.82%,销售1705.65万辆,同比微增0.31%,已连续第七年位居全球第一。又如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家用空调制造基地,2001-2014年间,空调年产量保持着17.29%的年均增速。据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预计,2015年中国空调产量将达到1.3亿台。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大国,但自主研发能力薄弱,离“制造强国”还有很大差距,缺少原创技术,导致制造业处于产业链中末端。如前面所谈到的汽车、空调行业,仍需从美、日、德等国购买发动机、压缩机等关键部件的核心技术与专利。据制造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关键技术的对外依存度较高,达到60%左右。中国制造业长期占据国际分工的中末端,以高科技领域为例,2015年前三季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平均利润率仅为3%,高端产品涉及较少,大多为跨国公司的“组装车间”,其中80%的高端IC产品依靠进口。

(二)制造业研发投资强度呈现不均衡态势,科研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

一般用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强度衡量一国研发水平是国际惯例,即制造业科研经费投入占GDP的百分比。从表1的数据来看,近年来中国制造业R&D强度呈现上升态势,2014年达到了2.05%,已连续两年超过2%。虽然与发达国家3-4%的平均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呈现了逐年增长、差距缩小的态势。如2010-2012年,中国R&D强度仅为德国的二分之一,2015年前三季度差距已缩小至0.8%左右。同时,自2013年起,中国科研经费规模就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如2015年前三季度中国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10293亿元,其中企业支出占75%以上,但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进一步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其一,研发投资强度存在着企业间、行业间不均衡的现象。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例,航天航空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较高,占其营业收入的16.9%左右,而医药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比例仅为2.5%左右。从整个制造行业来看,中小企业研发投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中兴、华为等通信企业的研发投资强度已超过发达国家。如华为公司始终将创新视为一场“长跑”,2015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到23.62亿,占营业收入的12.2%,超过了全球高新技术行业11%的平均水平。其二,科研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近年来,我国科研经费投入以每年超过20%的比例大幅增加,但受科研经费使用“重物不重人”的影响,导致科成果转化率始终处于较低水平。美国80%的科研经费花在“人”身上,注重人才资源的培养,而我国大部分科研经费都投到“物”上,用做科研的机器、设备等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但处于科研核心地位的人力资源匮乏。除此之外,部分企业习惯于模仿、“复制”,法律意识淡薄,没有将创新视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战略要素。

(三)自主营销品牌意识不足,制造企业缺少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品牌与标准

品牌是创立创业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全球价值链分布来看,除研发设计外,品牌经营、国际标准等都是主要增值点。树立良好的中国企业形象、富有影响力的国际品牌,不仅是提升企业利润的关键,更是将“中国制造”推向世界的源动力。目前,我国部分制造企业已意识到国际品牌与标准的影响力,并着力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如2015年深圳大疆公司自主研发的无人飞行器,在全球市场中占据70%以上的份额,已建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与标准。2015年,华为公司再次入选Interbrand“Top100”全球最具价值品牌,排名上升到第88位。尤其是其推出的P8、Mate S玫瑰金等智能手机,在全球市场份额中达到9.5%,在西班牙、瑞士、新西兰等国家市场份额排名第三。然而,相当一部分中国企业只是国际知名品牌的加工厂,没有自主品牌,更谈不上建立国际标准。与同为制造强国的美、日相比,中国知名品牌屈指可数,且2014年中国企业无一入选世界机械500强前10名,前100名的中国企业仅有9家。另外,中国企业的商标战略比较滞后,甚至忽略了品牌价值的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力。据中国品牌建设协会2015年统计数据,在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中,占64%的企业没有对品牌进行全面保护。其中,大型工业企业中未对品牌予以全面保护的占80%。

(四)自主知识产权体系不健全、保护不力,制约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

中国自主知识产权体系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发明创新。如2015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发明专利申请70.9万件,授权专利24.8万件,已连续5年位居全球第一。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专利申请体系不完善,导致发明专利占专利申请总量比重较低、授权量占申请总量比重较低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如2015年前三季度中国专利申请总量为187.6万件,发明专利占比37.8%,远低于同期国外85%的比重;授权专利占比62.7%,远低于同期国外90%的比重。同时,中国专利保护力度不够,也成为企业构建品牌动力不足的因素之一。尤其是近年来专利纠纷案件呈现井喷之势,如2015年上半年全国专利行政执法办案总量达10190件,同比增长107.7%。2015年7月修订后的《专利行政执法办法》正式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专利保护,调动企业与个人创新、发明的积极性。

表1 全球主要国家R&D强度(%)比较

三、德国制造业发展经验对中国向高端制造业转型启示

(一)推动中国制造向智能化、数字化和服务化方向发展

从德国制造业发展历程来看,智能化、数字化和服务化将代表着未来世界制造业发展的方向与潮流。当前,中国制造业大多还停留于机械生产阶段,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必须促进信息化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绘制工业互联网发展路线图,将信息化作为首要战略,集合多领域专家从多层次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如2015 年2月全球领先数控机床联网管理DNC系统上线,通过计算机高度控制多台NC机床,形成了柔性分布式数字控制。如此,我国应结合制造业特点,发挥行业协会的功能,鼓励实施“物联网”、“车联网”、“机联网”、“厂联网”等新型信息化战略,提升制造企业信息化程度,实时掌握市场动态,逐步向智能化、数字化过渡。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如财税支持、金融支撑,为制造业与信息化的深度整合保驾护航。同时,制造业的价值链逐步由制造为中心向服务为中心转变,既要从产品开发、设计、价值链管理方面提升投入服务化,也要从产品维护、修理等方面提升产出服务化。

(二)强化的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促进工业制造业标准统一

德国为推进工业4.0战略,构建了“三位一体”的合作型研发体系,即由政策提供三分之一、企业提供三分之二的研发经费,个人提供知识与劳动。目前,研发水平低、效率差成为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障碍问题。由此,中国必须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高效创新平台。以政府为主导,行业协会为辅,强化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促进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创新协作。尤其是要强化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引导作用,集中科研人力、财力等资源,率先在关键性领域获得突破性进展,如汽车发动机、空调压缩机等核心部件,提升中国制造的技术含量。政府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出台扶持政策,为制造企业的研发、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促进制造企业重视并关注创新。要加快与国际制造标准对接,与德国、美国、日本等加强合作,同时结合中国制造业特点、规律,制定中国制造综合标准化体系。

(三)适时发展大规模、网络化、定制化制造业生产方式

从德国制造业发展经验来看,构建产品与机器之间的对话,不仅能够实现定制化生产,还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大规模生产。如德国西门子公司在推行数字化生产后,产能提高了8倍,次品率得到有效控制。在工业4.0战略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必须实现顾客与业务伙伴的广泛参与,重点发展大规模、网络化、定制化生产方式。借鉴德国制造业发展经验,将模块化生产作为过渡,通过模块的不同选择、组合,以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针对个别顾客的特殊需求,则需单独组建工作小组进行设计,满足定制化产品的需求。在工业制造与信息化融合的基础上,将自动控制与产品需求进行有效对接,逐步向大规模、个性化生产推进。另外,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整合社会闲置制造资源,推进全世界联网生产,完成由制造商向服务商的转型,创新盈利模式。如沈阳机床企业研发出世界首款智能机床“i5”,仅2015年上半年就销售1600台,重复购买率达到64%。

(四)树立良好的中国企业形象,创建“中国制造”品牌

树立良好的中国企业形象、创立驰名的品牌商标,不仅能够提升中国制造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地位,更能够逐步创建“中国制造”的国际品牌,推动实现中国工业强国步伐。尤其是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加强品牌建设,能够转变现有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顺利推行。加强研发投入,着力提升产品的质量、性能,生产符合国际工业标准的产品,树立良好的中国企业形象。增强品牌创建意识与品牌保护意识,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培育具有核心技术的自主品牌。重视全球价值链上的“营销环节”,结合战略性营销网络,逐步抢占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

(五)加大知识型人力资本的投入,提高中国劳动生产率

当前,“中国制造2025”面临着高层次人才匮乏、劳动力人口减少、劳动价格上涨、劳动生产率低等问题。在工业4.0战略背景下,解决知识型人力资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中国制造发展的重要任务。加强与德国高校、科研机构的交流,鼓励国内科研机构、高校等参与到制造业人才培养中,着力培育科研、营销、管理人才,促使中国制造业人力资本增值。加强国际交流,主动学习先进的技术与经验,鼓励校企合作,培养理论坚实、技术精湛的制造业高端人才。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员工自主权与能动性,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逐步配合2015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延长退休年龄的政策,充分发挥临退休人员在研发、生产、操作、组织等方面的丰富经验。▲

猜你喜欢
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德国
The Wolf and the Seven Little Goats
德国豹2号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德国弃煤的烦恼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