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与有教无类

2016-03-24 15:27王庆艳孙志学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2期
关键词:学诗因材施教

王庆艳++孙志学

【摘要】孔子在教学方面有许多闪光的思想,“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是其中的两大特点。对于同一个问题,他会因提问者的不同而给出不同的解答,例如“闻斯行诸”这个问题。对于不同阶层不同情况的学生,他一视同仁,没有偏私和歧视,对孔鲤的教育就是一个反证。

【关键词】因材施教 有教无类 闻斯行诸 学诗

【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26-02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作为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被中国封建帝王尊为“至圣先师”的孔子,在教育教学方面有着许多闪光思想,在此,我们略谈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两个方面。

一、因材施教

现在的考试都有选择题,选择题靠机器阅卷,一定要有标准答案;即使其它题目,也多有统一答案。不然,学生怎么答题?教师怎么阅卷?莫衷一是,无所适从,评比也不好进行。但是,当年的孔老师往往不向学生提供什么标准答案,而且他还好像故意给出不同的答案。举例如下:

(一)关于“问孝”

1.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2.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3.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4.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5.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二)关于“问仁”

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2.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3.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4.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5.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三)关于问政

1.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2.仲弓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3.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4.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惠。”

5.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四)关于“闻斯行诸”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从以上四个方面的问题,可以看出孔子在解答弟子或别人的问题时,往往会给出不同的答案。而我们经常会教导学生:每个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多层次的,多方位的,对同一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思考,就可能获得不同的认识。美国人写的一篇文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后被日本引入学校教材,现在也被引进中国初中语文课本。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孔老夫子与后来的美国人在这一方面倒 是所见略同。

“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是由孔子首倡的。他提出“因材施教”比西方古代教育家昆体良要早五百年。《论语·季氏》上说,“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在这里他把人分为四等。《论语·雍也》中写道:“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在此他又把人分为“中人以上”和“中人以下”两种。孔子认为人是有材质的区别的,中等材质以上的人,可以给他讲高深的道理;而中等材质以下的人,便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道理,应针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讲授不同的内容。

朱熹说:“圣人之道,精粗虽无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焉。”孔子注意了解学生的情况,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按照他们的不同特点、兴趣、爱好,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如冉求为人谦虚,缺乏闯劲,遇到事情,孔子便鼓励他;子路遇事总喜欢抢在他人前面,孔子就不鼓励他。

孔子对学生非常了解,他对学生的具体评价,《论语》记载了多条。这些评论与学生的自我评价真乃如出一辙。

知学生莫如孔老师也。孔子当年在阙里传薪、杏坛设教的实践过程中,正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而分层施教,从而使学生各得其所。

二、有教无类

孔子二十岁那年,儿子出生,鲁昭公派人送来一条大鲤鱼表示祝贺。孔子就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这名字听起来很土很俗,其实却大有深意。其一,孔子乃是就地取材,因事取名。鲁昭公送来鲤鱼,他就顺手拈来取名鲤鱼。这是其一。其二,这是表示对鲁昭公的感谢和尊重。其三,孔子最崇拜周公,周公给他儿子首任鲁公取字伯禽,孔子也给自己的儿子取字伯鱼,有效法周公之意。其四,孔子也许亦有望子成龙的思想,对儿子有鲤鱼跳龙门的期冀吧。这个名字很好,可是孔鲤一生并无建树,不在七十二贤之列,一辈子也没有跳出龙门,孔鲤还是孔鲤,终究没有变成孔龙,凿实令人遗憾。

综观《论语》一书,提到孔鲤共有三次。在《阳货》中提到的《周南》《召南》是《诗经》的篇目。孔子说,如果不学习《周南》《召南》,就好像面对墙壁站着啊!就会被阻挡而无法向前,一物无所见,一步不可行。《季氏》中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从教学内容看,孔子对孔鲤没有偏心。他教育儿子的内容与他平时向学生讲授的内容是一样的。例如:

1.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可以事父,远可以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2.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3.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4.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另外,还有孔子与学生讨论切磋《诗经》的具体记述。如:

1.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2.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从这两章看,孔子与子夏、子贡讨论《诗经》,要比孔子与孔鲤谈论《诗经》的内容更具体、深入,气氛更和谐。

陈亢通过询问孔鲤“问一得三”,前二得是听到了学习《诗经》的意义、学礼的好处,这是关于学习内容的;另一得是“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君子并不偏向自己的儿子)。综合起来,无论是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上,孔子都没有对自己的儿子显出偏心,没有比其他的学生多教什么,没有单独加班加点开小灶。正如《论语·述而》中所载:

1.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3.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在这三段,孔子两次说到“诲人不倦”,一次说到“吾无隐乎尔”。他能这样做,因而也就赢得了学生对他的无限尊敬和景仰。孔子死后,学生如同丧了父母一般,在孔子墓旁结庐而居,三年而后去,子贡则继续守墓直到满六年。正因为有这种“诲人不倦”的老师,才能有这种守庐三年、六年的学生。

整部《论语》只有三处提及孔子对孔鲤的关心,一处正面记述,一处间接叙写,一处是在颜回的丧葬问题上表示出孔子对孔鲤的歉疚和遗憾。孔子对儿子不怀私心,不传秘籍,甚至也不表扬。他可是曾经不止一次地表扬其他弟子,尤其是颜回。他对自己的儿子太吝啬了。也许是因为他的不太重视,他的儿子表现不很出众,一生无所建树。一个至圣先师,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兢兢业业地育人,可谓桃李满天下,可偏偏没把自己的独子培养出众,这真是太令人遗憾了。然而,“天道无亲,常佑善人”。孔鲤之子孔伋在孔子死后又成为儒家学派的一个高峰,留下了《中庸》一书,与《论语》《孟子》《大学》同被列为儒家经典,并称“四书”。孔子的学说影响了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孔府也德泽昌盛,绵延百世。

孔子对孔鲤的教育可以视为“有教无类”这种教育思想的反证。“有教无类”一词出自《论语·卫灵公》,其中写道:“子曰:有教无类。”从字面上讲,就是在我孔丘这里只有教育没有分别。目前对“有教无类”比较通俗的理解是: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国别不同等原因而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简而言之,“有教无类”就是提倡教育平等。教育应该平等,而不应有高下贵贱之分,人人都应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力。

“有教无类”是孔子提倡公平教育的口号,他在这方面的具体行动是充满整个教育过程的。他招收的学生来自各个不同的国度和社会各个阶层,而且多数是下层人士。他们当中性格各异,智愚有别,贫富不同,他都诲而不倦,循循善诱,没有歧视。这是从正面讲。而如果从反面来讲,那么,孔子对孔鲤的教育正好证明了他对学生的有教无类,“君子之远其子也”,一视同仁,不怀偏私。

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是孔子在教育教学上一贯坚持的原则。此二者应该是一体两面。在教育观念上,不要区别。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工作者应当对学生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没有偏私,没有区别,不搞特殊化。在教学方法上,要有区别。针对具体对象具体问题,教育工作者应当因人而异,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无论有区别还是无区别,都是从受教育者的利益和具体学情出发。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的教育教学思想体现了孔子的博爱和仁慈。大哉孔子!“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太史公之言于我心有戚戚焉。

猜你喜欢
学诗因材施教
程建明
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初中数学隐性分层教学研究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学诗4
学诗偶感
学诗
从“香菱学诗”出发思考说进去与说开去
卷首语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