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藤箱引发的故事

2016-03-24 10:45陈映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花车抽屉指南

陈映

自教育部于2012年10月9日颁布实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以来,全国各地幼教工作者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学《指南》、用《指南》活动。《指南》所倡导的“幼儿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珍惜童年生活的独特价值”“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特点”“尊重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重视家园共育”等理念对于广大幼教工作者科学地进行保育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您是如何理解《指南》所倡导的理念的?您在实际工作中又是如何践行《指南》所倡导的理念的?从2014年开始,本刊开辟了“与《指南》同行”栏目,重点关注实践工作者在贯彻落实《指南》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为。现面向广大读者继续征集栏目稿件。稿件内容可以是分享与交流在学《指南》、用《指南》过程中如何观察儿童、了解儿童、尊重儿童、支持儿童的亲身经验和切身体会(可结合真实案例),比如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特点的认识、对自身原有观念形成的冲击以及对自身教育行为的反思和调整,等等。我们希望通过本栏目的开设,激励广大幼儿园教师在《指南》的指引下从自身做起,努力为幼儿营造一个健康、快乐、科学的成长环境。

欢迎大家踊跃来稿。投稿邮箱为:youerjiaoyu@yejy.net。投稿时请在“主题”栏注明“‘与《指南》同行征稿”字样。

“与《指南》同行”栏目征稿启事

在区域活动中,是否只有精心设计的材料才能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当孩子们邂逅两个放置很久的藤箱时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一、仔细清洗,培养自理能力

在地下室,我发现了两个藤箱,我把箱子拿到班上,孩子们很好奇。“这是什么呢?”“编织的箱子吗?”“好脏!”是的,箱子需要清洁,而这恰好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我将藤箱里里外外检查了一遍,确定没有钉子、木刺后,说:“来,让我们把它擦干净吧!”孩子们找来抹布,卷起袖子,开始擦拭。可是,藤条缝隙里的陈年老垢用抹布怎么都擦不干净。“怎么办呢?”孩子们向我投来求助的目光。我卖了个关子:“我们的脸脏了,怎么办?(用毛巾洗)那其他地方呢?比如,牙齿也有很多小缝隙。牙齿脏了,该怎么办呢?”琪琪欢呼起来:“对了,用牙刷。”敏敏还会举一反三:“对了,上次我的耳屎是妈妈用棉签给我掏出来的。”

女孩子们很细心,从区域中拿来了牙刷、棉签,还借来了生活老师搞卫生用的钢丝球,将藤箱的缝隙都擦拭得干干净净,连藤箱的抽屉也拿出来在热水中清洗。费了这番功夫后,藤箱焕然一新。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也收获多多:他们练习了拧、搓、擦、刷等动作,能根据物体的外形调整工具和自己的擦拭动作,更重要的是他们树立了自我服务的意识与信心。

二、巧妙装扮,发展精细动作

藤箱晾干了,孩子们围着它叽叽喳喳,“藤箱太旧了。”“藤箱的颜色不好看!”我问:“那你们想不想把它变得好看一点?”孩子们异口同声:“想。”茵茵突发奇想:“把它打扮一下就好看了。”“这个主意太好了!那我们一起来打扮它吧!”

孩子们到“材料超市”找来材料开始动手打扮藤箱。

菲菲把丝带绑在藤箱上,打上蝴蝶结,藤箱立刻变得生动起来。

凯凯拿来编织条,按照藤条纹理,尝试在藤箱上编织。然后,他又拿来吸管,配合着雪花片编织在藤箱上。

冰冰用的是纱带,他将粉色纱带和紫色纱带随意地固定在藤箱上,我看见了说:“哎呀,粉红纱和紫色纱搭配真好看。不过,这里一堆,那里一堆,可不美。想想看,怎样排列会更好看呢?”冰冰想了想,开始一块粉纱、一块紫纱地间隔排列。

凌凌用金线穿过藤条,我看见了说:“金线上空空的,要是穿上一些东西会不会更好看?”凌凌采纳了我的建议,可是“材料超市”里有孔的材料不多,他都不满意。于是,我提醒他可以到其他地方去找材料。没多久,他欢呼着捧来了一篮雪花片。用金线固定的雪花片沿着藤箱的纹理,自然地形成了一排排的样子,非常好看。我进一步鼓励他:“多漂亮的雪花片呀,在颜色的搭配上可要漂亮点哟!”凌凌认真地点点头。在活动结束时,我发现凌凌穿的雪花片出现了ABB、ABC等排序模式,还有刚学过的递增递减的排序模式。

彤彤围着箱子转悠,忽然眼睛一亮:“我可以穿门帘!”她马上到“材料超市”取来了一卷彩线,开始穿线、打结、固定。好不容易固定好了线,她又开始往线上串雪花片、彩色泡沫塑料片等。在组合材料的过程中,彤彤遇到了一些技术上的难题,但她都想办法一一解决了。比如,穿上去的吸管段、雪花片总是往下滑,怎么办?

至此,藤箱已经旧貌换新颜了,看上去花花绿绿,喜气洋洋。

在打扮藤箱的过程中,孩子们动脑筋、想办法,综合运用贴、插、拧、编、系等技能,这既是整合知识技能的过程,也是根据具体情境自主灵活地与材料作用的过程。

三、趣玩游戏,发挥创造性

一天沅沅把一个塑料水果放入藤箱中,问辰辰:“猜猜里面有什么?”辰辰:“不知道,猜不出来。”沅沅提示道:“是水果。你猜猜是什么水果。”辰辰还是摇头。沅沅妥协了:“那你摸一下吧!”辰辰一摸就猜出来了:“是香蕉。”看到沅沅点头,辰辰来劲了:“再来猜吧!”于是,孩子们拿来雪花片、积木、弯管胶粒、图书等,玩起了摸箱的游戏。

明明和辰辰玩的是“记忆力大闯关”。方法是:打开藤箱抽屉,看看里面有几种图案。关上藤箱抽屉,看看外面图册上的哪些图案是抽屉里面有的,哪些是没有的。这个游戏是从中班时孩子们玩过的“水果大闯关”游戏变化而来的。

妍妍和琪琪玩的是看“数字摸物品”。方法是:一人出示数字,一人在箱子里摸出相应数量的物品,这是“摸箱”游戏的改进版。

明明将几个小玩具藏在藤箱的角落里,让几个孩子寻找,找得又多又快的为胜。这个“寻宝”游戏也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孩子们藏的地方五花八门,纱巾底下、抽屉角落、藤箱底下等,太机智了。

四、乐变花车,提升合作能力

过了一段时间,藤箱游戏渐渐告一段落,孩子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区域了。一天午饭后,程程绘声绘色地给小朋友描述他去香港迪斯尼乐园的情景:“乐园里有好多花车。有白雪公主的,有维尼小熊的,还有米奇米妮的。大家围着花车唱歌跳舞,可漂亮了!”孩子们十分羡慕。第二天,程程还带来了照片,孩子们看得兴高采烈。忽然,非非说:“我们也做一辆花车吧!”用什么做呢?大家的目光落到了藤箱上。经过讨论,大家决定做两辆花车,一辆的主题是动物乐园,另一辆的主题是高楼大厦。

孩子们找来各种材料重新装扮藤箱,还用建构区的小胶粒为藤箱装上轮子,“花车”真的可以滑行了。他们还在“花车”上放上了从家里带来的毛绒玩具,看起来真的像一个动物乐园了。男孩子们则到建构区取来胶粒,在藤箱上搭建高楼大厦,装上轮子的藤箱仿佛是一座移动的小城市。围绕着花车这个主题,孩子们还开始准备花车巡游的音乐、围着花车表演时穿的服装等。于是,他们与藤箱的互动又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

丰富多变的藤箱游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它满足了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在自由宽松的心理环境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进行操作、探究,享受到了自主游戏带来的快乐。

猜你喜欢
花车抽屉指南
绚烂花车(环球360)
搞怪游行
暗中取袜
谁是小偷
抽屉男孩
指南数读
论碰撞的混搭指南
我的抽屉
鲨鱼花车
就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