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服务”的大学英语多模态教学模式构建

2016-03-25 07:58赵宁霞
关键词:云服务多模态大学英语

赵宁霞



基于“云服务”的大学英语多模态教学模式构建

赵宁霞

摘要:“云服务”平台使多模态教学突破时空的限制,促进多模态教学的有效开展。在云服务环境下探讨大学英语多模态教学模式的构建方式非常必要。通过多模态教学素材的优化整合、多模态PPT课件的独特设计、多模态教学评估的系统构建、教学主客体的多模态和谐交际,提高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和多元交际能力,增强其英语运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其成为自主学习者和终身学习者。

关键词:“云服务”;大学英语;多模态;教学模式

多媒体背景下的人际交往,语言不再作为信息交流的主要手段,各种副语言如手势、身势、面部表情、声音等的作用日益突出。换言之,现代交际越来越呈现多模态化的趋势。多模态话语是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1]。同时,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多模态交际也进入了教育领域,在课堂教学中,不仅需要调用语言主导模态,也需要调用图像、动画、声音等辅助模态,以促进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多模态教学促进了教育现代化,改变了教育教学环境,有助于推动和深化教学改革。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模态之间的转换不仅是可行的,而且能有效促进语言的学习[2]。

一、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作为一门必修课,大学英语一直是学校、教师和学生关注的重点,然而,教学效果却差强人意。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虽然大学英语的教学手段和模式发生了变革,然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讲解,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学手段有限,教学模式单一,缺乏灵活性。学生普遍学习积极性不高,对所学内容缺乏兴趣,课堂缺乏师生互动。此外,在教学中,即便教师使用PPT课件进行教学,也是照本宣科,课件内容主要包括语法、词组、难句等讲解和练习,缺少相关内容的音频、视频、动画等,PPT主要以文字模态为主,很少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内容,未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结果导致学生的英语水平不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不强,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云服务”与多模态教学概述

(一)“云服务”概念界定

近年来,“云计算”与“云服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也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云计算”指的是一种全新的数据存储方式,有强大的计算能力,为用户提供全面的服务。它是未来网络学习的基本环境与平台,将对学习者的学习环境构建、学校资源建设和教育信息系统开发等带来积极影响[3]。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在21世纪,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已转变成为“云计算”辅助教学(CCAI)。CCAI是指学校和教师使用“云计算”提供的服务辅助教学。“云服务”是指通过“云计算”所提供的基于web的任何应用或服务[4],是当今网络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云服务”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学习资源,提供了一个实时交流的平台,学习者可以充分享有平台上的资源,打破了时空限制,可以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其开展个性化学习。常见的“云服务”有:Google Sites、Google Cloud、网络搜索、网络相册、百度文库、Facebook、Blog、QQ、Wechat等。

(二)多模态教学概述

多模态教学是1996年由新伦敦学派提出的一个概念。模态是指人类通过感官(如视觉、听觉等)跟外部环境(如人、机器、物件、动物等)之间的互动方式[5]。用单个感官进行互动的叫单个模态,用两个的叫双模态,三个或以上的叫多模态。Kress在《多模态教与学》中提出教师教学活动过分强调单一的教师语言和学生读写,第一次把多模态引用到了语言教学领域。Stein认为课堂教学应该包括视觉模态、书面模态、口头模态、表演模态、声音模态和体态模态。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看到的东西只能记住20%,对听到的东西只能记住40%,而对既能看到又能听到,还能直接动手做的事情则可以记住75%或更多。因此,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单一模态教学不利于学习者习得和巩固知识,而多模态教学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多元识读能力指读写能力不再局限于对语言符号的理解与使用,而在于将它与其他符号系统联合起来构建和解读意义。新伦敦小组提出了实现多元识读能力的教学模式:实景训练、明确指导、批评性框定、转化实践。

三、基于“云服务”的大学英语多模态教学的必要性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信息技术被用于教学领域,进而产生了多模态教学方式。多模态教学改变了传统单一模态的教学方式,将教学内容以多模态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为教学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多模态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利用多种渠道使其主动构建知识体系,进而内化知识,成为自主学习者,并加强其可持续学习能力,最终使其具有多元识读能力和多元交际能力,适应现代社会需求。

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开展多模态教学是培养学生多元识读能力的需要。多元识读能力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读写识读能力,还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空间、姿态、文化以及互联网时代的信息识读与技术识读等多种识读能力。多元识读教学法强调语言文化的学习不再是单边的吸收过程,而是了解、比较和批判性识读多元文化,通过交流融合而达到创新知识体系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过程[6]。Spiliotopoulos指出,多元读写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增强跨文化意识。学生不仅需要习得语言知识,还需要习得相关的社会和文化知识,能够识读和构建各种符号资源[7]。

多模态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是现代教育的重点,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英语可持续学习能力包括英语的语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8]。多模态教学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有趣的图片、形象直观的动画等,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使学生产生“我想学”“我要学”的想法,进而加强自身的可持续学习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同时,学生课下可以利用“云服务”学习平台,如BBS,QQ,WeChat,blog等分享多模态的教学资源,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前搜集、预习相关资料,并进行共享,有助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进行终身学习。

四、基于“云服务”的大学英语多模态教学模式构建

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现代教学已经进入了“云计算”辅助教学阶段。在超文本时代,充分利用“云服务”技术,合理运用声音、图像、动画、颜色等模态,给学生提供可理解的内容输入,有利于开展有效教学。同时,在教学中,教师通过与学生的多模态、多维度互动,促进学生的有效输出,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一)多模态教学素材的优化整合

在教学素材的选择上,教师要提前做好搜集材料工作,尽量避免使用单一文字模态的纸质材料,这种材料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应该搭配使用具有多模态资源的教学平台,使教学内容立体化、全面化,运用多种模态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引起学生的共鸣,也可以加深教材的深度和广度。多模态教学素材的优化整合可以促进多模态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学素材的文字颜色要搭配合理、醒目,音频、视频、图片、动画等的使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习动机,使学生主动地开展学习,有助于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而开展进一步的自主学习。同时,教学素材要充分考虑到教学目标,通过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来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文化,因此,文化介绍也是学好英语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模态教学中,可以穿插相关的音频、视频等,以便图文并茂地传递给学生知识和信息。“云服务”的使用,突破了时空的界限,将教学内容延伸至课外,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互动,就某一话题展开讨论和辩论,及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二)多模态PPT课件的独特设计

PPT演示文稿是集文字、图像、图表、音频和视频于一体的多种模态的组合,是具有多模态性的讲解展示方式[9]。PPT课件已经成为教学的主要手段,是实施多模态教学的必要条件。PPT主要包括视觉模态、音频模态和视频模态,是文字、图片、文字+图片、图标、音频、视频等的组合,使学生接受多种感官刺激,以加深理解,强化记忆,提高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每张幻灯片的文字要做到布局合理,重点突出,颜色搭配醒目,信息量适中,一切设计要以吸引学生注意、服务教学目标为主。此外,在图片和文字结合的幻灯片中,图片要起到补充文字的作用,使抽象的文字具体化,呈献给学生一个直观的视觉刺激,以便加深学生的印象。图表的使用使晦涩难懂的内容简单化,有利于保证语言信息的输入。在PPT中,合理使用视频和音频,如课文录音、对话、故事、相关文化知识的介绍、相关背景音乐等,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立体化地传达相关文本信息和文化元素,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可以缓解学生的视觉疲劳和紧张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多模态教学评估的系统构建

教学评估是大学英语教学很重要的部分,对大学英语教学有重要的反拨作用。有效的评估可以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的进行。在多模态教学中,评估以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不仅仅考查学生的读写能力,还兼顾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听力理解、批判性思维以及运用多种感官进行多模态交际的能力等。教学评估要做到公平、合理、公开。多模态教学评估包括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和学生自评三部分。师生互评包括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如教师在课上和课下对学生学习指导过程中的作用大小,参与度多少,是否运用肢体语言、眼神等营造多模态教学氛围,以及多模态教学效果如何等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多模态交际能力、口头作业、书面作业以及搜集整合资料等的能力,还包括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的表现、解决问题的头脑风暴等。生生互评包括其他同学对该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发言以及与同学的合作程度等。生生互评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促使个体的进步,是多模态教学评估的重要补充,有利于学生汲取他人的观点和看法,取长补短,对自己的学习策略进行及时的补充和调整。学生自评通过对自己学习行为的反思,找到差距和不足,有助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养成终生学习并不断自省的习惯,进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四)教学主客体的多模态和谐交际

张德禄认为,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对模态的选择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提供多通道话语意义的表达方式[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多种模态的使用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教师的课堂话语不仅仅在于语言运用,也包括诸如眼神、手势、服饰、表情等模态的使用。教师得体的服饰、和蔼的微笑、关注的眼神、丰富的表情等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缩短师生距离,使学生乐于参与课堂活动,从而提升学习效率。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传输者,教师“一言堂”,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师生互动,教学效果不佳。在多模态教学模式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监督者和合作者,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体,充分参与课堂教学,与教师进行良性互动,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丰富的材料,进行课堂学习和英语语言应用练习,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多模态交际时代。同样,多模态交际也进入了教育领域。PPT、图像、动画等成为交际的主媒体,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公共“云服务”平台的使用,使师生交流从课上延伸至课下,也便于多模态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多模态教学的开展,不仅使教学活动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而且加强了师生联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使学习效果呈现螺旋式上升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张德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J].中国外语,2009(1).

[2]龙宇飞,赵璞.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元认知策略与多模态交互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9(4).

[3]王萍,张际平.云计算与网络学习[J].现代教育技术,2008 (11).

[4]唐箭.云计算研究综述[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2).

[5]顾曰国.多媒体、多模态学习剖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7(4). [6]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7] SPILIOTOPOULOS V. Developiong Multiliteracies in Adult ESL Learners Using Online Forum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2005(1).

[8]陈健.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下英语可持续学习能力培养[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4(11).

[9]章柏成.输入强化在多模态PPT演示中的实现[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编辑:文汝)

基金项目:河南省社科联、省经团联调研课题“慕课背景下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究”(SKL-2015-1266)阶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15-09-22

作者简介:赵宁霞(1981-),女,硕士,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河南郑州451400)文法系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与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99(2016)01-0058-03

猜你喜欢
云服务多模态大学英语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多模态交互式阅读教学模式研究
多模态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课堂的构建
云服务环境中低碳型教育信息化模式研究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基于云服务的加密式门禁系统设计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