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DIO模式下建筑美术课程的“艺科融合”可行性探究

2016-03-25 14:40王金花
现代装饰·理论 2016年2期
关键词:建筑学基础课建筑设计

王金花

本文围绕“艺科融合”的教育理念,根据建筑学专业特点,结合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将CDIO人才培养模式引入到建筑美术教学当中,并将其可行性展开分析。

众所周知,建筑美术课程在建筑学专业的基础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建筑学科的深入学习与研究,除了要进行必要的逻辑思维训练和提高,同时也离不开造型能力、形象思维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建筑美术教育做为建筑学专业教学的基础环节,主要是通过对空间结构、虚实层次等形象思维进行阶段性训练,逐步加深对形象空间的认识与理解。但目前建筑教育研究主要是致力于建筑学知识结构和设计问题的探索,而忽略了建筑设计属于艺术设计的范畴,未能将美术基础与设计基础整合为一体,从学科交叉融合的角度去改革建筑美术的教学。

1.CDIO模式下“艺科融合”的必要性

CDIO是一种以项目设计为导向,将构思、设计到实现、运作整个周期作为载体;为学生提供理论关联实践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实际操作能力,成为适应行业、学科与专业建设快速发展需求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这一国际工程教育改革新成果为三十多所院校的规划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今天,工程设计人才对于城市空间形态规划与建筑环境的视觉审美息息相关。建筑师的艺术创新能力的匮乏不仅会导致视觉审美出现问题,更是决定新建项目的生存寿命以及城市空间形象的关键所在。由此,媒体时代的建筑美术教学,必须也要打破常规针对建筑设计的专业特点,进行开放的教学形式和切合实际的课程内容设置,以实践促进教学,不断深化建筑美术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把艺术功能与专业设计相结合,实现艺术与设计、美学与实用的高度结合。这种交叉互动的教学模式恰恰与CDIO这种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将这种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引入建筑学专业的工程教育中,既凸显了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又解决了传统工科教育中专业孤立建设,内容更新迟缓,理论与实践割裂、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

2.CDIO模式下艺科融合之可行性分析

CDIO是构思、设计、实践和运作首个字母的缩写,CD即构思和设计,这一阶段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意和创造能力;IO是操作和实施,这一环节的关键是锻炼学生的执行能力,亦即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其中前两个阶段构思与设计都与艺术密切相关,也是整个设计过程中的基础环节。但就建筑学院专业来讲,它是典型的需要通过实际工程来实现设计创意的艺术性工科专业,对应其专业特性还应附加针对性模块。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意图的表达必须依附于扎实的美术功底与人文素养,将其设计构思实现为可能。所以,建筑学教育的艺术性是不容忽视的,这也是建筑学有别于其他工科院系的显著特点。CDIO是以产品导向为教育指导原则的,它对运作的细节没有硬性的规范,因在CDIO框架下,工程教育被视为培养工程师能力的服务性产业,所以要与时俱进的认识其环境与服务对象的变化修正其服务手段,充分发挥其在应用体系中的导向作用。

3.目前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我国高等工科教育的迫切任务是培养满足社会需求,与国际接轨的工程技术人才,然而我国工科的教育实践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重理论轻实践,重视知识学习而轻视创新精神的培养等问题。建筑美术课程作为建筑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其基础性、知识性和实用性不仅为建筑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成为了建筑系学生终身受用的一项知识技能。但从近几十年的教学经验不难看出,建筑美术课程的教学模式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建筑学专业的特殊性掌握得不够,仍以美院式感性体验来教学,而忽略了理工科学生的习惯性理性思维,这对于没有任何美术基础的建筑学专业学生,很难真正的形成良好的互动模式及快乐体验。

(2)建筑美术课程一般设置在大一开学的前四至六周,时间短且相对集中,对于没有美术基础的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来讲,短短的几周限制了他们的主动学习的时间和意愿。但教学目标却是要在这几周之内培养做为一位建筑师所应具备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多年来,国内传统建筑设计基础教育一直延续建筑学概论、建筑美术Ⅰ、建筑设计基础Ⅰ、建筑美术Ⅱ、建筑设计基础Ⅱ五大门类专业基础课各自授课,课程之间的内容容易脱节。与此同时,建筑美术课程与其它设计课程之间缺乏有序渗透与衔接;理论教育与实践能力缺少有力架构,其中造型基础课尤为突出。在建筑学院建筑美术课不仅仅是一门纯粹孤立的艺术学科,而是与建筑学专业紧密相依的,从这个层面上讲,它更多地属于技术的、工程的,依附于设计实践的。但目前来讲,大部分的建筑院校在这一课程设计上,建筑美术课仍与建筑设计课程是脱钩的。

3.CDIO模式下“艺科融合”课程体系的构建

首先,将美术基础课与设计基础课进行有效的整合。围绕专业需求对课程内容,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创新,整合改变课程内容陈旧、分割过细和简单拼凑的状况,减少课程之间相互脱节和不必要的重复。综合建筑基础课程,使之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改变原来互不相干各自为政的课程设置。使学生尽早的认识到美术基础课与建筑设计课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基本知识框架。

其次,将理论课与实践课进行有序的整合。目前,大多数建筑院校依然沿用旧的教学模式,将设计、艺术、技术类课程独立开设,互不联结,教学课程体系单一,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没有足够的空间展示其想象力与创造性,更缺少科学性和规范性的指导原则,从而忽视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应将五门专业基础课进行有序的整合,将独立分散的课程内容进行科学的合理的整合与调配,理清模糊的教学目标,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建筑设计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最后,增设选修课提高艺术修养。将已开设的但只面向艺术设计专业的雕塑课、陶艺课、中国书画及油画课等选修课,扩展到建筑学专业。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并非一蹴而就的,仅凭几周的造型基础课训练,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目前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等建筑院校,都不同程度的将中外美术史、陶艺、砖雕、版画、摄影等艺术形式融入到课堂,将其潜移默化的渗透到设计课程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接触各种艺术形式、艺术思潮,拓宽视野、更新观念,将艺科融合的理念化解为可持续推进的教育理念,协调各专业相互交叉、相互渗透,搭建开放的专业融合体系。

艺术与科学作为人类发展的双翼,无论是中国古代的“六艺”之内涵,还是古希腊的“艺术概念”,都深刻地体现了艺术与科学的密切关系。建筑学专业是一门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综合类学科,它的特殊性业要求我们对于建筑美术这一基础学科要作全面的考量。对于课程设置的改革,建筑美术应根据设计课程的需要,将CDIO这一教育模式贯穿至实践教学当中,由原来单纯的以绘画为目的的教学模式转换为与设计基础课紧密结合,让学生主动的、带着思考去学习,将美术课程镶嵌在设计基础教学中,且讲授的内容要与设计课基础教学的进度和内容需求相匹配,方能满足设计基础课的课程需求。因此,CDIO模式下,突出艺术素养的提高与实践工程训练的“艺科融合”模式才是实现建筑学教育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烟台大学建筑学院)

本文为2014年烟台大学教改课题《建筑美术课程设置教学改革探析》结题论文。

猜你喜欢
建筑学基础课建筑设计
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应用分析
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
建筑学与建筑设计现状浅析
见山楼的建筑学意味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建筑设计的困惑
关于音乐基础课教学与学习中的几个问题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道德叙事在“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职教体系下公共基础课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