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调查实践的品德课堂探微

2016-03-25 07:20王静娟
中小学德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平湖民风民居

王静娟

摘 要:地方民风民俗蕴含的丰富教育资源为品德课堂扩展时空提供了可能。以调查实践贯穿品德课堂,认真计划准备,让学生调查了解民风民俗;分析调查结果,感悟其与生活的联系,并把脉民风民俗,在扬弃中提升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实现以学导行,促进其知行统一。

关 键 词:小学品德与社会;乡土民风民俗;调查实践;知行统一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6)03-0039-02

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这要求我们要将教学空间从课内延伸至课外,从课堂扩展至学校、家庭和社区,让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在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民风民俗知多少”这一主题教学中,笔者尝试将实地调查访问活动贯穿课堂,将课堂延伸到社会,用生动朴实的平湖民风民俗濡染孩子的成长。

一、展开调查,了解生活

小学生能力有限,调查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有充足的计划准备和教师的适时指导。平湖拥有传承多年的丰富民俗传统,笔者梳理相关内容,将当地民风、民俗归纳为:民居习俗、节庆习俗、饮食习俗、婚庆上梁、寿诞习俗、丧祭习俗等,并设计了调查计划表,引领学生了解和把握小组调查活动应当注意的重要事项,如分工、调查目的、方法等。

活动开展前,笔者让学生自主选择调查内容,并对各组人数做适当调整,确定小组成员,推选组长。各小组确定成员后,发挥小组集体智慧,当堂交流,完成表格,形成了调查活动计划。

为了将准备工作做得更具体、细致,笔者在课堂上预设情景,指导学生事先模拟调查,熟悉调查的流程,注意访问中的礼节。调查开展过程中,笔者适时介入指导,调整调查策略。例如,“民居习俗”组开始的调查对象是城市商品住宅楼。课后发现,现代化民房并不能体现家乡民居风俗。于是,笔者点拨他们可以寻找一些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如平湖莫氏庄院等。在实地考察后,孩子们修订了调查对象和内容;笔者则联系民居主人,取得支持。

有了充足的准备工作和及时的策略调整,孩子们顺利完成了调查采风。在第二课时小组调查成果展示中,全班一起畅游平湖“民风民俗大观园”。“民居组”图文并茂地展示了平湖莫氏庄院的建筑风格,并详细介绍了河埠、天井,为下节课学习做准备。“饮食组”介绍了当地特色面食及烧制过程,并带来了糯米青团、年糕、尺糕三种特色食品,还现场演示蜂蜜水的泡制、饮用全过程。“寿诞组”详细介绍了三朝沐浴、满月剃头、周岁抓周等风俗,并将家乡祝寿风俗融入了小品《毒头女婿拜寿》,以生动有趣的表演赢得了满堂笑声。

二、探究学习,感悟生活

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在了解民风民俗的基础上,让学生建立其与人们生活之间的联系,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才能更好地弘扬民族和家乡的优秀文化传统。因此,基于学生前期的调查成果,顺接上一课“民风民俗大观园”的教学脉络,笔者带着孩子们去探索“民风、民俗与我们的生活”。

《民风、民俗与我们的生活》一课选取了各地具有代表性的饮食习俗,而学生通过调查已对家乡的饮食习俗有所了解。因此,笔者请学生对比饮食组的调查成果和教材内容,完成以下表格:

通过自学,学生自然理解了“饮食习俗与生活环境的密切关系”。学生还举一反三,回顾民居组的调查成果,得出分析:江南多雨,莫氏庄院的天井四周有沟,有利于排水;宅子建在河边,因为当时人们靠水路出行……

学生从饮食、民居习俗中,发现了民风、民俗与人们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于是,学生再次成立研究小组,探究家乡与各地风俗差异性及风俗的渊源变迁,分析家乡民风、民俗与文化生活的关系,收获颇丰。

三、选择判断,反思生活

民风民俗历经几百年传承至今,既有积极健康的一面,也存在一些陈规陋习、迷信现象。让学生学会思考生活,辨析民风民俗之优劣,能提高其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能力的提升。

“家乡民风、民俗小论坛”一课教材中选取了清明节习俗、春节放爆竹、推崇吉利数字三个内容,以此为基础,笔者根据前期调查,抛出了论题:学校附近的“鱼圻塘大蜡烛庙”又称刘公祠,为纪念南宋“四大抗金名将”之——刘錡将军而建立。每年农历九月初八刘千岁的生日,及重阳节期间以及春节,本地必用大蜡烛祭奠刘将军,并延请戏班公演社戏三天。平湖百姓都来祭拜,并把小孩“寄”给神,祈求平安。辩论:这一风俗是积极健康的,应该发扬继承;还是属于迷信活动,予以摒弃取缔。

拜祭刘公祠是学生熟悉的地方民俗,班上不少孩子还被“寄”给神做“义子义女”;同时,这也是孩子调查分享的成果之一。孩子们争当辩手,或进入“后援团”,展开激烈辩论。最终,以下观点获得多数同学的认可:(1)这是家乡特有的风俗文化,应该保护继承;(2)寄给神做义子义女不能包治百病,神前贡品也不是药;(3)神龛里香灰不能带回家泡茶喝,更不能给小孩子食用或贴敷。

由此,学生们认识到要辩证看待民风民俗,学会扬弃。基于这一认识,第二课时,各小组整理调查探究成果,对某些陋习提出整改意见,进行了交流分享。下表是其中一个小组的成果:

基于调查活动的课堂学习,让品德课堂真正走进了孩子的生活。去年暑期,几位学生总在小区三岔路口发现一堆堆中药渣,这种陋习源于患者希望病情尽快好转,但影响了小区环境。为此,他们写了倡议书张贴在小区宣传窗,讲科学,摆事实,呼吁业主移风易俗,改掉这一陈规陋习。这一举动获得了居民的认可,居委会将表扬信写到了学校。学生学会了自觉辨析生活中遇到的民风民俗,为净化社会风气担起了一份责任。

(作者单位:平湖师范附属小学 浙江嘉兴 330400)

责任编辑 毛伟娜

猜你喜欢
平湖民风民居
吟荷
谁的蛋
晨游湘园
古城中的巨大“印章”
这样来介绍民居建筑
网剧《平湖往事》开拍
这样介绍民居建筑
多彩民风
党风与民风形成逻辑的异同
覃士泉:俚俗乡风入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