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们有一颗“慈善”的心

2016-03-25 12:24尹小春
中小学德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邵逸夫慈善家盖茨

尹小春

电视节目“非诚勿扰”有一期给我留下很深印象:一个美国男嘉宾进入了“男生权利”环节。他向女嘉宾问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如果明天你中奖获得了1000万美元,你会怎么处理?3号女嘉宾回答:“我会让我妈妈不要干活了,我带她出去玩。”而11号女嘉宾则说:“我会和现在一样生活,不会有任何改变。”

听完,男嘉宾无比沮丧,说:“我会选择成立一个基金,或者照顾一些孤儿,做一些慈善。如果只有100万美元,不是很多,你可以去买车或者干嘛,但1000万美元啊。你必须要有为人民服务的那种精神啊!”最后男嘉宾不做选择,自己走了。

无疑,节目有娱乐性质,问题也只是个假设,但它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中美在财富教育中的差别,也折射出中美对财富的不同态度。中国青年面对巨额财富,不知该怎么花,不知还可以做更有意义的事。要知道1000万美金相当于6000万人民币,存在银行一年的利息有300万元,带妈妈怎么玩也花不完。而什么也不干那更是浪费,对不起这笔巨大的财富。美国著名慈善家、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曾说:“带着巨富去死是可耻的。”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教育孩子对待财富、对待慈善?我想我们可以这样做。

了解一位慈善家

人有了巨额财富后应该干什么?是挥霍无度享受,还是奉献社会做更有意义的事?我们应该引导孩子们思考这个问题。

比尔·盖茨是世界首富,备受世人尊崇,但真正让他获得世人尊敬的,是他对慈善事业的热衷。 他和妻子投入近半家产,创建了比尔·盖茨与玛琳达基金会。仅2005年,他们就捐出60亿美元,刷新了人类史上捐款的纪录。在其影响下,股神巴菲特也于2006年7月宣布将370亿美元捐给了盖茨的基金会。“财富并不是我的,我只是暂时支配它而已。”比尔·盖茨说,“我不会给我的继承人留下很多钱,因为我认为这对他们没有好处。”盖茨目前有三个子女,他表示最多只给他们每人1000万美金,其它的财富将来都要捐献给社会。如今他每年都要到世界各地去举办慈善晚宴,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慈善家盖茨。

2014年1月7日,香港影视界传奇人物邵逸夫辞世,享年107岁。邵逸夫的肉身走了,但他用6000多座逸夫楼永远活在了人们的记忆里。

自1985年以来,邵逸夫通过邵逸夫基金,连年向内地捐赠巨款建造教育教学设施,迄今赠款金额近47.5亿港元,建设各类项目6013个。这位宁波籍巨子用一生打造了邵氏、无线两艘电影、电视巨舰。不过比这更为宏大,也更具人格力量的,是他那一望无垠的慈善王国。

不为人所熟知的是,这位慈善伟人最初也是个“吝啬鬼”。据说,他的改变源于他三哥邵山客的病逝。邵山客患有中风,1985年在新加坡去世。但因为对员工吝啬,对公益贡献太少,直至辞世,他在新加坡的口碑都不太好。而他去世后,口碑定型,“吝啬”的形象再也无法改变。邵逸夫不愿步三哥后尘,于是当年即向内地捐出第一笔1亿港元的款项,用于资助内地师范院校兴建图书馆和科技馆。截至2008年,邵逸夫共捐赠34亿元用于发展内地的教育事业,资助项目遍及31个省,被誉为“新时期中华捐资助学第一人”。后来,邵逸夫加大捐赠力度,地点辐射至中国台湾、澳门,甚至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因此被誉为香港富豪的“道德标杆”。

让孩子们了解这些慈善家,是要让孩子们明白:钱除了可以用来自己消费,还可以帮助更需要它的人。钱不一定要留给子孙后代,还可以用来做慈善。钱来自于社会,就应该回馈给社会,因为带着巨大的财富死去是可耻的。

帮助一个身边的人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慈善是一种精神,并不是只有企业家能做慈善,我们普通人也能做。“感动中国人物”白芳礼老人只是一个三轮车夫,却帮助了很多学生,感动了中国,他也是一位慈善家。

2005年,我了解到班里小路同学父亲去世,母亲没正式工作,每月仅500来元生活费,还要供哥哥上大学,家里经济比较拮据。于是找来班委商量,最后我们商定了一个办法:平时多带一份早餐,用后的饮料瓶统一放在编织袋里,路上捡拾到饮料瓶带回课室,每周由小路和班干部轮流去卖到废品收购站,所得资金已足够其平时花费。另外,帮助他申请助学金,让他安然度过了两年的高中学习生活,顺利考上理想的大学。

这件事使我们深深懂得了,教师要教会学生做慈善,教会学生去爱别人,同时由此及彼,学会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身边的一草一木。

2006年暑假,哈密突降暴雨,大泉湾一带受灾严重,农民的西瓜棉花地受损巨大。为此,班上殷涛同学主动和慈善救灾机构联系,在我们石油基地散发传单,宣讲群众受灾情况,并组织班上同学为受灾地区的小学生募捐,为他们送去了书包和衣物。因为他们的爱心之举,我觉得孩子们一下子长大了。

这样通过做慈善,帮助身边的人,让孩子们认识到钱是有伦理性的,钱可以把人的善念变为善行,可以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人,而我们也会因此感到自己做人的价值,感到心灵的崇高。

慰问一次福利院

我的同事薛老师特别重视带领同学们参加公益慈善活动。每年春节过后,他都要带领学生到哈密福利院总会,去看望那儿的老人和孩子。为了做好此事,同学们会自觉主动地节省下自己的零花钱,给老人买衣服,为孩子买糖果和玩具,还给老人剪指甲,帮着打扫卫生,和孩子们做游戏等。

薛老师说:“看到学生们忙碌的身影,看到干净整洁的院子、老人脸上洋溢的笑容,我为我的孩子们感动;看到同学们把一包包的衣物、一块一分的零钱甚至自己买棉衣的钱全部捐献出来的时候,作为这群孩子的老师不仅仅是感动和自豪,我还感到幸福,一种帮助孩子们心灵丰实后的幸福。”

确实,通过这种小小的慈善活动,我们也可以在孩子们心里种下爱的种子,让他们学会去播撒爱、传递爱。

举行一次慈善义卖

2008年5月12日,对中国人来说是一场灾难,对四川来讲更是一场噩梦。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使国家和人们蒙受巨大的损失。“抗震救灾,众志成城”,在班长殷涛、团支书王丽媛、生活委员葛晓蓉和学习委员李荣杰等同学组织下,我们班的募捐活动很快就开展起来了。第二天一大早,同学们就投入到这次活动中,纷纷捐钱捐物,把自己微薄的积蓄和剩余的压岁钱全部捐出,总计2265.8元。

此时,离他们参加高考的日子不足一月,但他们仍时刻不忘灾区的冷暖,即便在高考前两周,他们还利用周末时间在石油基地广场上进行义卖。他们从市场买来文化衫,手工绘上爱心捐赠的图案,向本地市民募捐义卖。有的同学还把自己心爱的玩具、生日礼物也拿出来参加义卖。两天下来,募得款项2963.8元,及时送往了灾区。

作为他们的班主任,我常常想,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在学生心中种下爱的种子,引导他们乐做慈善,将来我们的社会就不会有那么多为富不仁的暴发户,而会有更多的“邵逸夫”。如此,我们的世界才会更美好,我们的生活才会更温暖。

(作者单位:新疆哈密石油高级中学新疆哈密 839009)

责任编辑 余志权

猜你喜欢
邵逸夫慈善家盖茨
比尔·盖茨的育儿方针
2019胡润慈善榜
慈善家
《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事风格
邵逸夫 长寿三大法宝
盖茨输棋
送出感激
邵逸夫:多情人不老
了不起的盖茨比
邵逸夫的养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