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良代料香菇品种L808

2016-03-27 04:51李世华张九玲李为民
蔬菜 2016年6期
关键词:刺孔转色农膜

李世华,刘 杰,张九玲,李 军,李为民

(十堰市农科院,湖北 十堰 442000)

L808是由浙江省丽水市大山菇业研究开发有限公司选育的香菇国审品种,是目前国内大规模栽培的优良代料香菇品种之一。房县从2013年引进L808进行反季节栽培,经过不断摸索、实践已成功将L808在反季节栽培中应用,解决了常规反季节品种柄长盖薄、商品性状差等缺点。

1 品种特性特性

菌丝浓白粗壮,长速快,抗杂性较强;易转色,转色均匀,菌皮适中;子实体单生、大型、肉厚、质地结实,货架期长;低温时,菌柄较短,锥形[1]。出菇温度12~25 ℃,属于中温偏低型品种[2],一般作秋冬菇栽培。

2 栽培技术要点

2.1 场地选择

应选择海拔较高的山区,影响L808反季节栽培的关键因素是夏季温度及温差,在高海拔的山区,盛夏时节即使白天气温超过30 ℃,夜晚也能降至25 ℃以下;通过加厚遮阳物及喷水等调控措施,能够满足L808出菇温度的需要。

2.2 季节安排

一般9-10月生产菌棒(海拔越高,越早生产),次年5月底下田出菇,11月出菇结束。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尽量早生产,菌丝早满袋,让菌棒充分成熟,是夏季能否出菇的关键。

2.3 原料及配方

原料:硬杂木切片木屑(大小0.5~1.5 cm)、麸皮等。

配方:木屑79%、麸皮20%、石膏粉1%(均以干质量计量)。

含水量控制在55%以下,宁干勿湿,过多的水分将延缓菌丝生长,推迟菌棒成熟,加厚菌皮,造成出菇困难。

2.4 菌棒生产

拌料:将原辅料混合加好水搅拌均匀,要求原辅料混合均匀,料水混合均匀。

装袋:用装袋机将拌均的料装入17 cm×58 cm,厚0.05 mm的香菇专用聚乙烯袋,袋口用扎口机扎好,装料要均匀,松紧适度,装好的菌棒表面平整,手按有弹性不下陷。装袋时要加套内膜袋,内膜袋能在菌棒脱外袋后,调控菌棒的温湿度,软化菌皮,为出菇营造良好的小环境。

2.5 灭菌

灭菌一般采用常压灭菌,将装好的菌棒呈“井”字形码放在灭菌灶或灭菌帐里,根据灭菌锅的蒸汽量确定码放数量。前期旺火催温,当菌棒堆中心温度达100 ℃后,稳火保温20~30 h。灭菌停火后闷10 h左右,趁热将菌袋搬运至接种场地。

2.6 接种

当菌棒温度降至28 ℃以下时,将酒精灯、乳胶手套、接种棒、菌种(表面用消毒药剂擦拭)、套袋、消毒药剂等放入接种帐,用食用菌消毒专用气雾剂(4~6 g/m3)密闭熏蒸45 min以上。

用消毒接种棒在菌棒上打直径2~2.5 cm,深2.5~3.5 cm的孔洞,将菌种掰成楔形块,稍用力按入孔内,菌块长度比孔洞稍长,大头比孔口稍大,利用菌种封口;每棒单面接4穴。接种时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

新场地在气温低于15 ℃时,也可采用半开放式接种,以提高接种效率。将塑料棚用农膜分隔成密封空间,地面铺农膜或雨棚布,将灭好菌的菌棒整齐码放在农膜或雨棚布上(单排或两排),用农膜盖好封严。菌棒堆内用适量的气雾剂熏蒸,空间同样用适量的气雾剂消毒。5~8 h后,待气雾剂烟雾沉降完后即可多人配合接种。接种人员要更换消毒衣服,戴好无菌帽、口罩、乳胶手套、鞋套等。

接种后套上套袋,系好袋口。

2.7 养菌

接完种后将菌棒运至养菌棚,呈“井”字型码放,半开放式接种的可就地码放。养菌棚要提前消毒,地面撒生石灰粉,铺好农膜或其他衬垫物。气温低于15 ℃时,菌棒紧密码放,高10排左右,垛与垛紧靠,堆垛上用农膜覆盖;气温高于15 ℃时,每排2~3棒,高7~10排,垛与垛之间间隔15 cm。菌棒码放要随温度的升高加大间距,降低高度,以免积温烧棒。

养菌期间主要工作是控温通气,总的原则:低温保温,高温降温,菌丝萌发前不通风,菌丝生长前期少通风,后期多通风。通风要与调温相配合,既要提供充足的新鲜空气,又要保持适宜的温度。

菌棒内温度要控制在28 ℃以下,以堆垛中间菌棒温度为依据,在菌丝生长旺期和气温高时要勤测量,增加测量点。

接种孔之间的菌丝交接后要及时翻堆,将菌棒上下调换,降低码放密度,同时脱去套袋。结合菌丝生长状况也可进行刺孔。

2.8 刺孔

刺孔一般进行2次。

第1次刺孔:当接种孔中间菌丝完全交融成片后,用直径2~2.5 mm不锈钢钎或竹签在接种孔周围刺5~8孔,深度不超过1 cm。

第2次刺孔:当菌丝完全长满后,菌棒表面出现瘤状物时,用刺孔机每棒刺60~80孔,深透中心。

刺孔时菌棒偏干的适当少刺,偏湿的适当多刺。刺孔后菌丝呼吸加强,会产生大量热量,因此2次刺孔时要避免高温天气,气温高于26 ℃时禁止刺孔。刺孔后拉大菌棒间距,降低码放高度,加强测温,做好通风控温。

2.9 转色

L808在本地较易转色,可适当增加散射光,保持场地空气流通,降低菌棒码放密度,增加菌棒见光面积。对水分过多的菌棒可进行第3次刺孔处理。

2.1 0 出菇

当菌棒完全转色,表面出现小裂纹,并有少量菇蕾发生时即可脱去外袋下田出菇[3]。出菇采用地面支架斜靠法,既能保持相对的低温,湿度也易于控制。出菇期间,加厚遮阳物,大棚四周农膜掀至1 m高,根据场地情况,每天喷水1~2次,喷水最好在早晨7点以前或晚上8点以后,禁止中午喷水。

2.1 1 采收

一般七八分成熟即可采收,气温高时,早晚各采1次。

一茬菇结束后,停止喷水,清理菌棒表面及地面残留和遗落的菇柄边角等。7~15 d后,当菌棒表面采菇凹陷处菌丝恢复后进行补水,一般采用注水器补水。补水要适量,由菌棒失水量决定补水量,理论上补至失水量的70%~80%,实际中要灵活掌握,宁少勿多。有条件的可采用井水或地下水补水,可加速出菇。补水最好在阴天或早晚进行。

酷暑时节,气温过高,降温条件差的场地,要停止出菇管理,不再补水和喷大水,保持场地通风和地面有一定的潮度。酷暑过后继续进行出菇管理。

猜你喜欢
刺孔转色农膜
胶东地区设施栽培奥尼尔和米斯蒂蓝莓花色苷代谢研究
不同刺孔次数和数量对香菇生殖生长的影响
全国农膜回收率年底前达到80%以上
香菇菌棒不同刺孔分布对工厂化出菇的影响
风神轮胎太原基地创新发明胎侧刺孔机
香菇菌棒转色期胞外酶活性变化
安全生物转色解决激素转色的品质困扰
葡萄转色期干梗掉粒 多是溃疡病
选购农膜时的注意事项
一次通氧条件下不同刺孔数量与深度对香菇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