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粳杂交稻“甬优538”特征特性及其直播栽培技术研究

2016-03-27 16:33陈鲁妙浙江省诸暨市店口镇农技站311835寿建尧浙江省诸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311800
上海农业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配套技术诸暨市结果表明

陈鲁妙 (浙江省诸暨市店口镇农技站 311835)寿建尧 (浙江省诸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311800)

籼粳杂交稻“甬优538”特征特性及其直播栽培技术研究

陈鲁妙 (浙江省诸暨市店口镇农技站 311835)寿建尧 (浙江省诸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311800)

“甬优538”是宁波市农科院、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育成的籼粳杂交稻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早熟、优质、强根、株高适中、壮秆、大穗、耐寒、抗倒伏等特点。诸暨市于2012年开始进行直播栽培的试验示范,总结完善了其直播栽培配套技术,即科学开沟、适时早播、科学除草、移密补稀、科学施肥、合理管水、科学防病治虫。

甬优538;特征特性;产量表现;直播栽培配套技术

“甬优538”(甬粳3号A/F7538)是由宁波市农科院、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育成籼粳杂交稻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早熟、优质、强根、株高适中、壮秆、大穗、耐寒、抗倒伏等特点,于2013年通过浙江省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稻种植。诸暨市于2011年引进该品种进行试验示范,2012年开始进行直播栽培试验示范,经4年研究,总结完善了“甬优538”直播栽培配套技术,为其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现将“甬优538”的特征特性及其直播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 特征特性

“甬优538”在浙江省诸暨市作单季晚稻栽培,株形较紧凑,根系发达,茎秆粗壮,叶鞘厚重,紧裹节间,抗倒性好。叶片厚且挺直,叶角小,叶脉粗壮、发达,叶色翠绿,叶鞘叶缘绿色,转色顺畅,熟相清秀。灌浆饱满、落粒性中等。谷粒呈椭圆形,稃尖无色,谷色黄亮。

1.1 感光性中等,属中熟晚稻品种

2011-2012年参加浙江省单季杂交晚粳稻品种区试,结果表明,“甬优538”全生育期153.5 d,比对照长7.3 d。2011年在浙江省诸暨市种植,于5月25日播种,8月28日齐穗,播齐历期95 d;于6月22日播种,9月15日齐穗,播齐历期85 d。

1.2 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

经浙江省农科院植微所2011-2012年抗性鉴定,“甬优538”平均叶瘟1.1级,穗瘟5.0级,穗瘟损失率8.3%,综合指数为3.7;白叶枯病2.4级;褐稻虱9级。

1.3 米质优

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11-2012年检测,“甬优538”整精米率71.2%,长宽比2.1,垩白粒率39%,垩白度7.7%,透明度2级,胶稠度70.5 mm,直链淀粉含量15.5%,各项米质指标均达部颁四等食用稻品种标准。

1.4 穗大、粒多

浙江省区试结果表明,“甬优538”每667 m2有效穗数14.0万穗,成穗率64.6%,株高114.0 cm,穗长20.8 cm,每穗总粒数289.2粒、实粒数239.2粒,结实率82.7%,千粒重22.5 g。

浙江省诸暨市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甬优538”作单季稻种植,于5月27日播种,8月31日齐穗,株高118.5 cm,穗长22.5 cm,每穗总粒数349.9粒、实粒数296.2粒,结实率84.7%,千粒重22.2 g。

2 产量表现

“甬优538”在2010年参加浙江省8812联品试验,结果表明,平均每667 m2产量626.08 kg,比“甬优9号”增产8.63%,比“嘉优2号”增产16.53%,均达极显著水平。

2011年参加浙江省单季杂交晚粳稻品种区试试验,结果表明,平均每667 m2产量720.6 kg,比对照“嘉优2号”增产29.5%,达极显著水平。2012年续试,平均每667 m2产量716.2 kg,比对照增产23.3%,达极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每667 m2产量718.4 kg,比对照增产26.3%。

2012年同步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平均每667 m2产量775.0 kg,比对照“秀水09”增产29.6%。

2012年诸暨市安排0.244 hm2“甬优538”直播栽培高产攻关田,于5月25日播种,每667 m2播种量为1.1 kg,8月27日始穗,8月31日齐穗,11月6日成熟,每667 m2有效穗数14.13万穗,每穗总粒数313.2粒、实粒数266.9粒,结实率85.2%,千粒重22.6 g,每667 m2理产852.3 kg、实产813.8 kg。

2013年10.05 hm2“甬优538”直播栽培示范方,于5月23~25日播种,每667 m2播种量为1.05-1.10 kg, 8月25~27日始穗,8月29~31日齐穗,11月5~7日成熟,平均每667 m2产量758.7 kg。

2014年13个“甬优538”直播栽培示范方,总面积167. 07 hm2,平均每667 m2产量748.9 kg。

2015年55个“甬优538”直播栽培示范,总面积435.13 hm2,平均每667 m2产量768.1 kg。

3 直播栽培配套技术

经试验示范,“甬优538”直播栽培每667 m2单产超750 kg,播种期5月23~25日,每667 m2播种量为1~1.1 kg,每667 m2施纯氮16~18 kg,氮磷钾比1∶0.5∶0.8;每667 m2有效穗数14万~14.5万穗,每穗总粒数310~320粒,结实率85%以上,千粒重22.2~22.5 g。

3.1 科学开沟,提高整地质量

“甬优538”直播由于用种量少,因此更要强调整地质量,以提高出苗率,保证足够的基本苗数。(1)早翻耕且不宜过深,以旋耕为好。(2)田面平,全田落差不超过3.33 cm。如田面不平,则影响播种、出苗、水浆管理和除草效果等。(3)畦面软硬适中,且不能现做现播。(4)沟渠配套,畦宽3~4 m,实行横沟、直沟和围沟配套,严防田面积水。

3.2 适时早播,提高播种质量

适时播种有利于提高成苗率、增加产量。经试验,“甬优538”在诸暨市作单季稻直播,最适播种期在5月23~25日。播种前种子要经过选种、晒种、浸种消毒,并进行催芽。种子发芽率在85%以上,适宜的每667 m2播种量为1~1.1 kg。

3.3 科学除草,防治草害发生

“甬优538”直播田宜采用“封”、“杀”两次化学除草。第1次在播种后3~4 d,每667 m2用40%直播青可湿性粉剂或35%瑞农可湿性粉剂60 g,施药后保持田面湿润无积水。第2次在播种后15~20 d,以稗草为主的田块,在稗草1~2叶期,每667 m2用2.5%稻杰悬浮剂50~60 mL防治;以千金子为主的田块,在千金子2叶期,每667 m2用10%千金乳油40~60 mL防治。以上药剂均加水40 kg均匀喷雾,在施药前1 d排干田间积水,药后1~2 d复水并保水5~7 d。

3.4 移密补稀,减少田间空档

为充分利用温光资源,发挥“甬优538”的大穗优势,出苗后必须查苗补缺,确保苗均、苗壮。在秧苗4~5叶期,对生长不匀的田块,要及时做好移苗补缺工作,匀株密植,减少空档。补缺后要及时灌水护苗,活苗后要追施肥料,促其尽快恢复生长。

3.5 科学施肥,提高群体结构

“甬优538”作直播栽培,具有群体大、本田生育期长、根系分布浅等特点,因此总用肥量应适当增加,同时要配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施肥技术上掌握“前促、中控、后补”的原则,后期要根据苗情和天气补施穗粒肥。

3.6 合理管水,促根保叶增重

(1)刚出苗至3叶1心期间不轻易灌水,保持土表湿润至畦面有细裂缝,这样既利于引根深扎、又利于秧苗早发快发,3叶期后浅水促分蘖发棵。(2)当有效穗数达预定穗数80%苗时,及时排水搁田,宜多次轻搁,以防拉断根系。(3)孕穗至抽穗时要灌好养胎水,以满足水稻生长需求。(4)齐穗后宜干湿交替,以保持田土沉实,以利养根保叶、增粒增重、防止倒伏、便于机械收获,严防断水过早而早衰或倒伏。

3.7 科学防病治虫,确保丰产丰收

“甬优538”易遭病虫危害,应重点做好“四虫”(即螟虫、稻纵卷叶螟、褐稻虱、蚜虫)和“二病”(即稻曲病、纹枯病)的防治工作。要根据病虫发生情况,选用对口农药防治,以降低病虫危害损失,确保丰产丰收。

[1] 寿建尧,陈进红,陈龙春.甬优系列杂交粳稻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J].浙江农业科学,2003(增刊):43-44.

[2] 寿建尧,黄铁军,吴森炎,等.甬优12号单产超750 kg/667 m2机插精确定量栽培技术[J].中国稻米,2011,17(5):57-59.

[3] 寿建尧,杨长登,戚航英.超级早稻“中早39”单产超600 kg/667 m2机插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体系和应用研究[J].上海农业科技,2015(4):44-46.

[4] 寿建尧,杨长登,戚航英,等.超级早稻“中早39”百每667 m2攻关方单产超9.75 t/hm2配套技术体系和应用研究[J].上海农业科技,2015(2):51-52,21.

2016-05-26

猜你喜欢
配套技术诸暨市结果表明
苹果高光效树形改造综合配套技术
桑树穴盘育苗组合配套技术要点
隧道施工中的机械设备配套技术探讨
诸暨市学勉中学
诸暨市浣江小学
徐薯22号种植配套技术研究
册亨县杂交水稻引种试验
体育锻炼也重要
女性体重致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