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风潮下的种业发展思考

2016-03-28 02:10李亚春
中国种业 2016年8期
关键词:种业种子互联网+

李亚春 杨 华

(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南京210036)(江苏省种子管理站,南京210036)

“互联网+”风潮下的种业发展思考

李亚春杨华

(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南京210036)(江苏省种子管理站,南京210036)

综述了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现代种业发展产生的影响,以及互联网形势下种业发展的关键领域与导向要求。最后论述了靶向核心领域,助力“互联网+”种业发展措施建议。

互联网+;信息技术;种业发展

当前,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各行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种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也面临着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相互演进、相互推动的新形势。特别是随着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以及农业部、发改委等八大部门联合印发《“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规划、方案的出台,更是为我国种业发展壮大带来了新的机遇挑战和更高层次的要求。

1 “互联网+”风潮下种业发展有关情况

近年来,尤其是2015年以来,传统种业与现代互联网呈现出交融发展的态势,对行业生产模式、产业营销模式以及经营、管理理念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1.1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种业生产营销模

式的巨大变革一是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云农场、360°田间展示的技术操作性成为可能,对种子生产企业育种生产环节的合作共享,对试产推广环节的营销推广,对贯彻始终的品牌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1]。二是随着种业电子商务的发展,营销渠道的扁平化,对传统线下经销模式、营销渠道造成了不小的震撼与冲击。同时,随着种业电商在线销售信用评价、信息反馈的数据平台的日益完善,使得消费者可以通过信用评价搜集种子产品的质量、价格等信息,生产者也可以通过对反馈信息的整合,对消费者的现实需要和潜在需求做出相应的评估,相当程度上解决了双向追溯收集购种者信息的难题,开拓了新的市场区域,为种子产业生产模式、研发重点、营销模式、营销渠道构建带来了巨大变革。

1.2“互联网+”种业发展加剧了行业集聚与市场分化

种子产业在传统营销渠道竞争的同时,同行间的横向联动与不同产业间的跨界合作日益增多。2015年隆平高科、北大荒垦丰、中国种子集团等11家种业骨干企业和现代种业发展基金共同投资设立爱种网。爱种网作为线上营销平台,对安徽隆平、垦丰种业、中国种子、金色农华、丰乐种业等种子企业的农作物种子进行直销,并提供专业全程技术指导与后续科技服务。中国种子集团、北京奥瑞金种业、绿冠草业等多家种子企业与京东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种业电子商务,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升级[2]。推进强强联合,构建电子商务平台,成为众多有实力的种业公司、集团的优先选择,“互联网+”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种子行业集聚与市场分化。

尽管互联网种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种子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还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尚待厘清的问题。一是种业线上电商平台良莠不齐。据农业部数据统计,目前全国登记在案的种企有5200多家,而目前涉农电商平台就超过3000个,这里面既有中国种业网、易农网、“农商一号”、爱种网等大型电商平台,也有相当多的中小型种业公司的草台班子,相当一部分电商平台沦为消费者获取价格信息、产品信息的渠道,在线交易寥寥无几,存在着相当程度的重复和浪费。二是种业发展所必须的物流配送问题有待解决。传统的快递物流方式,必然会增加购买成本或企业经营成本,达不到降低农民购买成本和企业利润增加的目的[3]。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尤其是完善乡村物流配送基础设施,强化特殊运输车辆配备以及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成为互联网种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 互联网形势下种业发展的关键领域与导向要求

互联网与种业的融合发展,已成为业界共识。为切实发挥“互联网+”对种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以下3个方面至为关键。

一是目前以电子商务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互联网种业发展,在做好种子产品在线销售相关规范工作、强化配套物流设置的同时,围绕种子产品相关的种植护理、病虫防治、市场供求以及前景分析等相关服务水平有待提升。推进种子企业、行业由种子产品生产者到生产与全程服务并重的提供者,对推进种业长足发展与核心竞争力构建至关重要。

二是当前电商平台日益被视为市场竞争的必需品,越来越多的种子企业进行电商平台、网上旗舰店等建设。众多涉种电商平台如过江之鲫,呈现出良莠不齐、无序竞争的特点。种业电商规模不断扩大、线上销售渠道不断延伸的同时,相应的管理与规范也需要随之加强。线上销售的种子产品在产品渠道、物流配送等方面亟待规范。消费者对于种子产品的个别负面评价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消费者对整个种子产业质量、服务的评判。结合自身实际,不盲目跟风而动,有效利用规模平台资源,强化与知名电商、平台联盟的融合,成为种子企业发展的重要方面。

三是从种业发展长远角度看,互联网与种业融合发展的关键点更应该是是产业链上游的研发、育种环节,这才是行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当前“互联网+”种业的发展更多的精力是集中于种子产业的市场运营和销售端,通过构建电商平台,强化行业内的强强联合与产业间的跨境合作等方式构建种子企业市场销售的通畅渠道,而对处于产业发展核心的研发、育种环节则较少涉及[4]。种子企业研发、育种环节还都是处于各自为政、单兵作战的阶段,互联网所拥有的资源整合特性在研发、育种环节发展严重不足,亟待强化。

3 靶向核心领域,助力“互联网+种业”发展措施建议

3.1靶向研发、育种环节,大力推进“互联网+种业”融合发展为推进“互联网+种业”在研发、育种阶段的有效融合,政府和相关部门一是要强化对种业研发的基础核心技术、360°田间展示、云农场等课题以及相关应用领域的政府购买,并重点研究出台针对于种企间、种企与高校、种企与科研院所、高校间等等联合开展相关种业技术公关研究的税费减免和利益分享机制,强化对种业研育环节的扶持。二是要针对“互联网+种业”研发领域的众创、众包、众扶项目在税收、土地、水电等税费方面予以减免,鼓励各地区结合实际研究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创业引导基金、专项建设债券基金,对种业研育技术进行针对性的扶持[5]。此外,针对中小研究型种子企业实力有限、信用标准难以达标等现状,在严格掌控风险的同时,强化信用评估,及时为其提供必要的政府担保与相关承诺,推进“互联网+种业”的深入融合。

3.2进一步夯实政府对“互联网+种业”发展的导向作用一是要强化信用体系建设,对于假冒、套牌等种子产品的销售者实现严格的信用黑名单制度,大力推进种子产品的生产、运输全程可追溯信息系统建设,逐渐实现种业电商流通渠道的全程监控与严格规范。二是针对“互联网+种业”发展的物流设施短板,大力推进邮政小包、冷链物流等相关领域发展。邮政、农委、供销、发改委等相关部门要重点针对物流业项目予以扶持,强化农村快递物流的提速、升级与广域覆盖,注重政策资源的整合,形成推进发展的工作合力。三是在各大种业之间的平台联盟、不同产业间的强强联合平台基础上,各地政府要结合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等工程设施建设进程,大力推进电子政府与服务公开,将种业信息、种企推介、种业服务咨询等相关内容嵌入到地方的平台、网站中,进一步夯实产业发展的平台基础。

“互联网+”作为囊括社会经济各种元素、涵盖社会各领域的系统工程,通过将信息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各领域、各部门渗透、扩散、应用,对社会经济、社会生活起到了重要的催化、推进作用。积极应对互联网时代的挑战,充分利用和发挥“互联网+”在平台构建、营销变革、信息共享、资源等方面的优势,靶向核心领域与关键环节,强化政府对行业发展的导向作用,成为助力种子企业不断壮大、行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实力不断增强的关键所在。

[1]刘居星,张永恒.云农场领跑“互联网+农业”.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08-03(7)

[2]尹星云.北京种子企业联手电商“互联网+传统种业”促进行业发展.

(2015-10-16)[2016-06-10].http://www.creader.com/news/200112190019. htm

[3]李国龙.种子电商拼的是服务.(2015-07-27)[2016-06-10].http:// www.nzdb.com.cn/bencandy.php?fid=26&id=196831

[4]佟屏亚.种业营销中的“互联网+”.(2015-05-11)[2016-06-10]. http://finance.huanqiu.com/roll/2015-05/6397282.html

[5]陈美岁.“互联网+”助推闽北现代种业发展引思考.中国种业,2015(9):6-8

2016-06-14)

猜你喜欢
种业种子互联网+
桃种子
可怜的种子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