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记忆的媒体呈现研究
——以《常州晚报》2015年报道为例

2016-03-28 08:27罗迪英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常州记忆历史

罗迪英

(常州工学院教育与人文学院,江苏常州213022)



城市文化记忆的媒体呈现研究
——以《常州晚报》2015年报道为例

罗迪英

(常州工学院教育与人文学院,江苏常州213022)

城市记忆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介对地方历史、文化、传统的记录对唤起城市文化记忆有积极作用。在《常州晚报》2015年的报道中,常州城市文化记忆的媒介呈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城市景观记忆的媒介呈现。重大城事记忆的媒介呈现、城市风情记忆的媒介呈现和城市日常生活记忆的媒介呈现。媒体对这些内容有意识的挖掘、精心的策划、多角度的报道与记录可以唤醒市民关于城市的集体记忆,有助于重新构建城市文化认同感,提升凝聚力。

地方媒体;城市文化;城市记忆;媒体呈现

一个城市形成、变化和演进的轨迹和印痕就是城市记忆,“从文化景观到历史街区,从文物古迹到地方民居,从传统技能到社会习俗等,众多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文化遗产,都是形成一座城市记忆的有力物证,也是一座城市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1]。城市记忆形形色色,但概括起来,其构成主要包含两大方面:一是城市有形的环境,如城市的山川地貌、景观布局、特色建筑等;一是城市无形的文脉,如城市的传统工艺、民间艺术、居民的生活习俗等,它们虽散落在城市不同的角落,却囊括了与城市相关的历史文化记忆和情感,并通过传承、想象和演绎积淀成为城市精神和品格,维系城市这个社会共同体。城市记忆随着城市历史的发展而产生,并以自身特有的方式把历史事物、历史事件、历史传统和习俗延续下来,对城市的现在和未来施加影响。因此,对一座城市来说,城市记忆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城市文脉的精神载体,是民俗资源的精神载体”[2],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底蕴和生生不息的象征。

但是近些年,城市文化危机加剧:城市面貌趋同,城市建设失调,城市记忆消失,城市精神衰落。特别是城市文化“失忆”现象越来越严重,社会的发展与演变致使城市文化环境、文化符号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城市古老的特色建筑或建筑环境在城市改造的轰鸣声中消失;城市聚落形态的根本变化导致市井生活图景荡然无存;在城市现代化、商业化等因素的促动下,传统节庆文化、民俗活动的疏离或变味等,都使这些原先属于城市的文化意象被大众渐渐淡忘。固然,相关城市的记忆信息资源还能保留在书籍、文物、史料文献、老建筑里,保留在博物馆、档案馆里,但是这些记忆在大众心头的渐行渐远必然会导致城市文化记忆真正意义上的缺失。

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合理借助一些载体留存城市的文化记忆变得格外重要。其中,大众媒介尤其是地方媒介在记录城市地方历史、文化、传统,唤起民众城市文化记忆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即以《常州晚报》2015年的报道为例(论文中提及的新闻均来自2015年度《常州晚报》数字报),来研究地方媒体是如何合理策划、报道以挖掘与呈现城市文化记忆的。

一、常州城市文化记忆的媒介呈现

城市的文化记忆涵盖了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城市古老的建筑、城市的重大事件、城市的历史名人和城市的风土习俗,而这些恰恰是构成城市记忆和身份认同的有力要素。媒体对城市文化记忆的挖掘与传播也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

(一)城市景观记忆的媒介呈现

城市景观是一座城市最外显的名片。对常州这座有着3 200多年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来说,城市古迹、名人故居及与城市文化密切相关的特色建筑更是这个城市不同时代的社会历史、政治文化的综合,它们和常州的文脉紧紧相连,是这座城市历史记忆的载体和精神文化的寄托。

京杭大运河从常州穿城而过,常州依河而建,因河而兴,古老的运河是常州的母亲河。2014年6月22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常州段和其他26个申遗城市一起进入此名录,这标志着常州第一个世界遗产诞生。关于这条母亲河《常州晚报》有许多报道,如《“慢行”运河边,就像在家门口旅游》(1月1日A03)、《从“黄金水道”到“文化长廊”的华丽转身》(1月9日A08)、《适合漫步,也可骑行一路看遍运河风光、人文古韵》(10月27日A02—03)等,报道多围绕这条河,说它的过去,说它的现在。2015年2月2日《常州晚报》《城事人文志》版刊登了“运河边我的家”专题,“从一本书到一幢房”“从一条河到一条街”,探寻了关于这座城的一段段温暖的记忆,整个专题共策划了8个版面,内容全,涵盖广,星星点点满是关于常州的城市记忆,报道既提及了已经消失了的大观楼、青山门、文成坝,也提及了已修缮一新的前后北岸、陆氏宗祠、苏东坡纪念馆、吕思勉故居、青果巷、焦溪的老桥老房,更有华丽转身的恒源畅厂……专题借由那些为保护常州历史文化遗产作出努力和贡献的人们的故事,展开了对常州城的“老街巷、旧城墙,小桥流水、青砖黛瓦”的追忆。

其他与常州文脉相连的景观、古迹也是报道重点,比如与常州文脉息息相关的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就时常见诸报端。在“苏东坡纪念馆和艺术馆”即将揭幕之际,《未来,“老常州”文脉的根和景,大多就在这里了》(1月3日A04)详细介绍了位于前后北岸内的“两园、三绝、九景”和“一街五状元、三榜眼、三探花”的稀世文脉。还有一些古迹报道虽然是因其修缮维护而上了报端,但报道总是链接着常州的历史文化记忆。如在常州现存为数不多的民国建筑——中山纪念堂修缮保护工程通过验收时,媒体不仅报道了其修缮状况,同时还介绍了该建筑的历史(8月29日A02),从旧时俗称“大庙”的常州府城隍庙,到20世纪30年代初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建的中山纪念堂,再到民国武进县党部、武进县政府所在地,1949年后的常州专员公署,直至近年的商业局、贸易办等市属单位驻地,既配有老照片又展示了新容颜,一座建筑的历史背后是这个城市的政治、文化历史。而《保护修缮古祠堂,一场自发的民间行动》(4月5日A04—05)则从民间对祠堂保护和修缮的角度,跨版报道了常州地区现存宗祠的具体情况,报道中呈现的不仅是一座座宗祠,还有常州地区的祭祖仪式、祭祖禁忌等民俗,而常州各宗祠的民间修缮史更突出了常州人以宗祠传承文化、以宗祠为家族心灵驿站的传统。

还有一些城市景观的年代距今不远,但它们能引发大众对于这个城市特定时期的某些记忆。《恒源畅:述说纺织工业百年沧桑》(8月23日A04)记录了常州近代纺织工业的成长经历和民族工业先驱们自强不息的故事,而如今老厂房、老仓库、锅炉房华丽变身为“小清新”茶室、创意工坊、“文艺沙龙”、展示空间和时尚酒吧,又成为了常州人触摸历史、寻找乡愁的精神家园。在常州市图书馆迎来建馆111周年纪念的这一天,《跟随它的粉丝,追溯常州人的阅读记忆》(6月7日A04)记录图书馆粉丝们的成长故事,以他们的记忆见证几代常州人“阅读史”的变迁,也记录着一座城市不折不挠的文化攀升历程。

8月11日A05版刊登了《西瀛里以前是金融街县 直街是一条休闲街 千果巷都是卖水果的(引)老常州看到这些地名都会有感怀思念之情(主)》。的确,虽然城市的历史文化记忆常以个体记忆的方式呈现,但作为参照物的城市却总是相对固定的,特别是城市的这些景观,它们是城市文化记忆的载体,即便提及一个地名,都会让人感怀思念,正是这些文化符号的存在才使得关于城市的记忆变得永恒。城市古建筑、旧街区以及与城市文化密切相关的特色建筑等“怀旧景观”是塑造城市的文化植根性的重要意象,也是城市居民对于城市的情感维系的重要纽带。因此,地方媒体通过文字和影像,对这些记录城市历史文化印记的景观进行多角度的报道,可以让居民建立起自我、集体与城市景观之间的联系,唤醒关于城市的集体记忆,这将有助于重新构建城市文化认同感,提升凝聚力。

(二)重大城事记忆的媒介呈现

不同时期城市发生的重大事件构成了城市一个个深刻的历史足印,而曾经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先贤们成为穿插在城市历史进程中的一颗颗闪亮的珍珠。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的人和事也渐渐随风而逝。城市景观记忆给人的是直接的物质印象,重大城事记忆则不同,关于这些历史的记忆一般因人们接受了对历史事件的叙述才能形成,对媒体而言,契机通常是诸如纪念日等特殊日期。利用这种重大城事纪念日,将对历史事件的叙述呈现在媒体上,不仅影响面大,而且效果也十分显著。

以《常州晚报》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策划为例,从2015年6月9日开始,《常州晚报》专设“城事荡寇志”专版,推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特别报道”,整组报道分为三个板块:“铁血常州人”以抗战中的常州人为报道对象,讲述他们曾经的戎马生涯;“烽火常州路”以发生在常州的战斗为主,还原当年的历史场景;“热切常州情”则以关爱抗战老兵的志愿者等为报道对象,从一个特别的角度,聆听历史的回声。报道通过寻访人物、探究文物、踏访遗迹等,努力再现了常州当年的烽火岁月以及仁人志士的爱国情怀。

《壮怀激烈,常州城御外侮可歌可泣;铁血救国,常州人赴沙场英雄辈出。据不完全统计——(引)抗战8年,1300多位中国军人在常州牺牲(主)目前,我市健在的新四军老兵和国民党抗战老兵,分别有30多人(副)》(6月9日A05)向读者详细介绍了血洒常州的英雄儿女;《1937年,沦陷中的常州岁月》(8月8日A04—05)则用文字和图片向读者展现了1937年11月29日常州沦陷后,千年古城在生命、财产、文化上遭到空前的浩劫,回望历史,触目惊心;报道《江南烽火,不曾忘却的纪念》(9月5日A03)中,借着晚报记者在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采访时发现的发生在常州及周边地区的抗日战争资料和图片,回述了其中种种令人感动的人和事……精心的策划是该系列特别报道取得良好效果最主要因素。

一是采用了“口述历史”的形式。因为文献、档案等的记载主要集中于政府层面和社会精英的政治活动,主要为宏大叙事,一般缺少细节,这使得现在的人们靠档案或文字资料常常无法了解其详。而丰富的历史细节有助于深化对历史真相和本质的认识,因此,口述历史在保存城市记忆方面具有十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武进嘉泽有位健在的江苏最年长抗战老兵(引)105岁赵赠熊,为抗战培养300多位飞行员(主)新中国首批14名女飞行员也是他的学生(副)》(6月19日A10)、《他的抗日第一战,在东岱袭击鬼子(主)90岁的抗战老兵陈俊生,直到解放后家人才知道他当了新四军(副)》(7月7日A03)、《90岁“老八路”董江天,当年曾手刃鬼子兵(主)他透露,八路军与日寇作战有窍门:三打一,贴近身,让敌人先进武器没法用(副)》(9月3日A05)……老年人是传承城市历史记忆的重要群体,对这些具有相同背景的老人群体就同一个城事开展口述采访,获得事件不同侧面的信息,综合起来就能形成关于这个事件的较为完整的信息,这对于保存城市记忆极为有益。

二是由媒体出面呼吁征集抗战文物。在“城事·档案柜”专版的征集令中,媒体呼吁更多市民积极捐赠相关时期的文物,在《那些散落的抗战记忆需要你我共同来收集》(7月19日A04)中告知了市民征集的范围,“征集的文物具体包括1931年至1945年,日寇留下的罪证,以及常州、常州人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等”。之后有关抗战文物及其背后的故事的报道便水到渠成地刊出了,《一份手稿,揭秘一位常州“书生”的抗战故事》(7月30日A08)、《怀表、手术刀、老相机、烈士遗书(引)一件件实物档案诉说新四军的抗战历史(主)》(8月15日A03)……在媒体的报道中,文物物件背后是人的故事,人的故事背后则是一个城市的经历、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记忆。

在重大城事的纪念性报道中,我们看到的可能并不都是一座城市的骄傲与胜利,也能看到困境中的失落、无望时的痛苦,这恰恰是一个城市真实的过去,这些报道能震醒已经淡化了记忆的人们,也能震撼对这段历史非常陌生的新生代,有利于重建人们对于城市的历史文化记忆。

(三)城市风情记忆的媒介呈现

春节贴春联、端午吃粽子、中秋赏月观潮、重阳赏菊登高,这些传承数千年的节日民俗依托传统流传下来。但因为地域个性、历史传统等因素,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风俗习惯、文化习俗以及生活方式,这些构成了别具特色的城市风情。

媒体城市风情记忆的呈现时常和节气、节日相关。如过年期间《家门口的民俗庙会》(2月16日A08)、《杨桥庙会“调犟牛”等五大“非遗”项目后继有人,今年——10多支民俗表演队,超三分之一是年轻人》(3月28日A04)等报道中提及的舞狮、荡湖船、扭秧歌、闹洞房等传统,调犟牛、调三十六行、杨桥捻纸等民俗表演让人感受到年味儿同时还能感受到浓浓的常州味;元宵佳节跨版制作了元宵节专题,《吃汤团还是元宵?还数常州人“兼容并包”(主)论流行,常州的酒酿元宵,曾红遍上海滩;论历史,元宵节吃汤团,明代的常州人就这么吃了(副)》(3月3日A06—07)详细叙述了常州人吃汤团、品元宵的历史;清明节那一天,《吃青团、挑野菜、编柳帽、插桃枝、放风筝……(引)清明时节,让人快乐的民俗还真不少(主)》、《编柳帽、插柳桃枝,现在农村还这么做》、《老常州,还有这些清明民俗》(4月1日A08)等报道详细叙述了老常州清明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鹞子,插柳条、桃花枝等习俗;而端午节期间《张端阳,投粽子,斗蛋,洗艾浴……(引)粽香飘来(主)暖暖地回味老常州的端午习俗(副)》(6月20日A03)、《八一八这些端午习俗背后的科学》(6月21日A05)等报道则介绍了常武地区端午节的习俗,以及这些习俗的由来;盛夏酷暑,一篇《丝质发带、木头冰箱、皮枕头、竹衣……(引)从前的常州人消夏,有智慧,也有情趣(主)》(8月12日A07)从衣食住用四个方面介绍了老常州消夏物品,既有知识性,又充满了趣味。

此外,代表城市特色的非遗、物产也是一个城市文化积淀的代表,它们能显示一个城市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常州晚报》曾经专门开辟过“城市·非遗”专版,着重介绍传统美食和传统工艺的传承故事。在2015年的报道中,这类报道有的结合了老常州饮食文化,如《好吃到吞舌头的腊八粥,怎么熬出来的》(1月28日A03),《似痴如醉,那一客私房粉小笼包》(2月11日A10)、《杨婆婆和她的素火腿》(10月26日A09)……有的则围绕了常州的非遗项目,《留青竹刻墙外生香,7月亮相米兰世博会》(5月13日A09)、《祖辈传承的扎肝,王新华一头扎了进去》(2月11日A11)……也有的围绕了最具城市风情的老字号,《常州老字号连连看,弄不清你就OUT啦》(4月25日A02—03)就一一细数了常州的“中华老字号”——白象牌梳篦、仙鹤牌酱油、瑞和泰食品、天香斋梨膏糖、龙泉印泥、玉蝶常州萝卜干、马复兴面馆各自流传了百年的故事以及今日的传承,甚至困惑。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民俗文化更是各个城市文化中的最质朴、最基层的文化。这些报道围绕常州节日、节气的风俗习惯、文化习俗,围绕常州的物产和民间工艺,多从常州城市文化普及的角度加以解读,耐读又有深意,既结合当前时令又结合历史传统,既有趣又有味,潜移默化地加深市民对城市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四)城市日常生活记忆的媒介呈现

市民是一个城市的主体,也是城市中最活跃、最积极的部分。城市市民的日常生活是一种原生本真状态,他们的行为规范、行为准则、行为模式、行为取向和行为方式融合了地域的自然地理、传统文化和审美情趣,是城市人格体现,是最本质的城市文化性格。展现不同时期城市人们的日常活动记忆,可以让市民更好地熟悉城市、感受城市,重构关于城市的集体记忆。

2015年《常州晚报》便开始开辟专栏征集有故事的老家当,6月又携手市档案局开设了“城事·档案柜”专版,发出征集期为一年的“城事·档案柜”征集令,向全市征集和城市发展有关的文字影像资料和家庭档案,因为“你的一张老照片,或者一个老信封,都可能是我们这个城市发展或是某个家族文化传承的见证者”。市民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这两次征集活动,因此读者也得以有机会一睹关于这座城市过去的点点滴滴,一睹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普通民众曾经的日常生活。

报道中一件件老家当展示的虽是市民真实的个人经历,连缀起来却也是不同时代下城市生活的缩影,《六张证书,承载耄耋老农“勤学”记忆》(1月3日A03)详述了耄耋老人从农民学生到农校校长的经历,从个人奋斗史背后分明能看见那个时代人们脱盲的激情;《盖着这条军毯,父亲在常州筹建人民银行》(4月23日A10)中与一条军毯相联系的是当年在西瀛里筹建中国人民银行常州分行的往事;《八旬老人晒出62年前和解书》(1月24日A05),则讲述了一个邻里间相互谅解、相互谦让的常州版“让地三尺”故事;《发黄的照片,还留着一缕药香》(1月29日A08)讲述了老照片背后的一段常州中医的复兴史;《51年前,可庵弄有个造冲锋枪的“兵工厂”》(10月27日A09)回顾记录了以常州为肇始地的兵工厂的人和事;《一则收藏故事引发的追忆——常州老影院的似水年华》(1月4日A08)则结合电影发烧友的收藏,由民俗研究者、普通市民一起展开了关于常州大光明影院的有趣记忆……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城市记忆,许多个人记忆连缀交集往往构成了一座城市的集体记忆。通过一件件老家当、一张张老照片,媒体呈现了普通百姓视角下的旧时故人之故事,通过对真实的日常生活感受和鲜活的个人体验的表述,呈现了对城市日常生活的记忆,这些记忆保存了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气息和神韵。而通过个体的叙述营造出的浓厚的情感基调及怀旧的抒情氛围,能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情感化的回忆空间,这种由媒介强化出来的“集体怀旧”,超越了读者在阶层、职业、年龄等方面的身份区隔,重构的是一种城市集体记忆,在唤起读者普遍的情感共鸣中,建构了城市文化认同感。

二、城市文化记忆媒介呈现的策略

(一)媒体要有意强化对城市文化记忆的挖掘

地方媒介要准确把握城市文化的精髓,寻找大众的情感触动点,有意识地强化对城市文化记忆的挖掘,以增强市民的文化体验和地方认知。

首先,应该有意识地挖掘城市文化内涵,增加城市文化报道的比例。2015年6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将江苏常州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批复表示,“常州市历史悠久,遗存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街区特色鲜明,城区传统格局和风貌保存完好,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3]。常州城市文化资源丰富,因此,在内容上,媒体要提高独具地域特色、城市特色的历史文化内容及蕴涵共同记忆的文化景观和重大城事在传播内容中的比例,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增加报道的广度与深度,增加受众的关注度。

其次,要善于挖掘当前报道与城市文化记忆的连接点。可以将对城市文化记忆的呈现依托于今天的报道,比如,只要内容有关联性,就可以将相关城市记忆的内容链接在对当前时事的报道中,以当前报道内容的新鲜性来吸引读者。也可以依托于某些节令或纪念日,专门精心策划相关专栏、专题或专版,形成系列化、层次化、专版化的报道,增加报道的针对性、连续性和可读性,时间和版面的强势能提升报道的有效性。

(二)媒体要重视城市文化记忆传播的效果

媒体关于城市文化记忆的报道要易于让读者接受,必须采用最符合今天读者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方式方法,这是提高传播效果最有力的武器。

其一,改变过浓的宣传味,以故事化、细节化、人性化的报道方式吸引人。如“口述历史”的呈现,伴随个人经历缓缓展开的是历史的侧影。生动的细节、人性化的故事总能润物细无声地将有关城市历史文化的点滴植入受众心中。此外,适当采用娱乐化、文艺化的报道形式也是吸引受众特别是年轻受众的良方。

其二,改变单向传播的方式,加入更多“互动”元素。如前文所提及的“征集令”,让广大市民亲自参与到报道中,以参与感增加其自豪感,带动更多市民参与。媒体甚至可以把这种“互动”带到线下,如举办各种与文化记忆相关的活动,让市民更多地参与到城市文化记忆的搜寻、保护与传承中,市民们会因参与而了解这种文化,因了解而认同这种文化,从而培养起对所在城市的归属感。

其三,充分发挥电子媒介的传播优势,利用网络或微博、微信等移动客户端进行传播。今天的地方媒体多采用包括网络、移动客户端在内的多种传播途径,因此其报道形式就可以不局限于纸媒上的文字与图片,视频、音频都是不错的传播手段。2015年9月上线的常州城市外宣微信公众号“青果巷部落”在宣传常州城市文化方面就很有声色,它通过“青果说”“部落格”“巷里人”3个板块,全面展现常州的美景美食、名胜名点、佳人佳绩,深度挖掘常州的历史轨迹、背后故事和精神,并且打通线上线下,增强趣味互动,唤起了粉丝的情感共鸣,较好地宣传推介了常州。

城市记忆系统的建构首先需要对城市记忆元素进行保存、累积,它包括环境意象的保留和社会网络的保存,这其中地方媒体能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2015年11月1日,《常州晚报》刊登了《那些年,常州曾经有过的老报纸》,报道回顾了一些常武地区的老报纸,《民声日报》《武进中山日报》《武进新闻》《武进商报》《晨钟报》,“这些报纸是记录和反映民国时期常州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及社会事业等各方面状况的珍贵资料,内容广泛,包罗万象,具有极高的佐证和研究价值”,百年前的这些老报纸是我们今天回望昨日之城市、了解昨日之城市最好的介质。同理,随着时光的流逝,今天的媒体报道也会成为明日的城市记忆。城市的发展是连续的,媒介每日对城市的记录是零散的、片断的,但当将这些有关城市的记忆组织起来,就能形成一个城市记忆的整体,从而形成对城市及其文化全面性、整体性的认识,完成对城市记忆的再现。

其实,保存城市文化记忆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留存历史过往本身,保存这份记忆更重要的是为了当下。城市文化记忆是城市的历史文化在城市空间中的存在与延续,在这个充满社会认同和文化认同的空间里,我们能找到心灵的归宿。我们爱这个城市,不仅仅因为它是我们栖身之所,更因为它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1]王娉,单霁翔.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危机[N].青岛日报,2014-06-06(3).

[2]仲富兰.让城市文化记忆告诉未来[J].学术界,2014(5):40-42.

[3]国务院批复同意将常州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EB/OL].[2016-02-25].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6/11/c_1115589807.htm.

责任编辑:庄亚华

10.3969/j.issn.1673-0887.2016.05.002

2016-03-10

罗迪英(1971— ),女,副教授。

A

1673-0887(2016)05-0009-06

G127;G21

猜你喜欢
常州记忆历史
常州的早晨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新历史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常州梳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