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农村教师专业知识拓展的对策研究——基于城乡教育统筹背景

2016-03-28 09:02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对策

秦 波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庆 400067)



西部农村教师专业知识拓展的对策研究
——基于城乡教育统筹背景

秦波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庆 400067)

摘要:采用自编问卷就西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对我国成渝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并查阅了西部农村教育相关文献,发现西部农村教师存在职后学历虚高、教育观念落后、教育理论水平较低、知识结构不合理、教学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文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营造专业知识拓展环境、逐步提升专业知识水平、不断优化专业知识结构、稳步提高知识运用能力、监控专业知识拓展质量等在城乡教育统筹背景下西部农村教师专业知识拓展的对策。

关键词:城乡教育统筹;西部农村教师;专业知识拓展;对策

教师所知和所能对学生的学习影响巨大。作为教师专业素质核心的专业知识,有助于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当前城乡教育统筹背景下,我国西部农村教师专业知识的实际状况极不理想,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也比较突出,因此,强化和拓展我国西部农村教师专业知识,切实提高西部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质量已迫在眉睫。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城乡教育统筹

城乡教育统筹,指通过打破城乡教育“二元”分割的现有格局,对城乡教育进行全面规划、整合和协调,建立合理的教育分享机制,提供均衡化的教育服务,实行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以达到城乡教育和谐互动、共同发展,从而使城乡受教育者普遍享有公平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实现城乡教育的协同发展。

(二)西部农村教师

西部农村教师,本文特指位于我国西部地区的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青海、新疆、陕西、甘肃、宁夏等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县级行政区划中除县城以外的乡镇(包括村)幼儿、中小学教师,不包括各大城市主城区所辖的传统意义上的农村教师。

(三)教师专业知识

教师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素质中基础性的要素,是教师在专业教学中应具备和掌握的相应知识结构及程度,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也是构成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基础。教师卓有成效地进行教学,需要具备与时俱进的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

二、城乡教育统筹背景下西部农村教师专业知识的现状

采用自行编制设计的《城乡教育统筹背景下西部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调查问卷》,在我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市和四川省成都市20多个区县的近100所农村中小学中,随机抽取约2000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1668份,其中有效问卷1650份。问卷回收后,对问卷数据进行了汇总统计,同时,通过查阅西部地区其他自治区、省内的一些农村教育文献资料并筛选数据,然后将两部分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梳理出了城乡统筹背景下西部农村教师专业知识的现状及问题。

调查发现,自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随着义务教育免费等一系列惠民强教政策在西部地区实施,其教育发展实现了重大跨越。近年来,我国西部农村教师的专业知识拓展成绩喜人,主要表现在学历提升上。调查显示,我国西部农村教师的第一学历为中师(含中专、高中)学历占54.2%,大专学历占36.2%,本科学历占8.2%,硕士研究生学历占0.7%,其他学历占0.7%;西部农村教师在职学习以后,大专学历降到31.3%,本科学历升到56.2%,硕士研究生学历达到1.0%。

与此同时,研究结果也显示出西部地区农村教师的专业知识状况令人堪忧,主要表现在:一是职后学历虚高。西部农村教师通过函授、自考、全日制脱产进修、电大等途径和方式进行在职学习充电后,约有90%教师的学历得到了不同程度提升,但文凭的含金量不高。二是教育观念落后。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体制和思想影响较深,西部农村教师没能与时俱进,跟不上素质教育改革的步伐,教育观念较为陈旧和落后。三是教育理论水平较低,对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新课改理念不能较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把握, 对当今国内外教育发展趋势不甚了解或根本不了解。四是知识结构不合理,教学能力不足。西部地区农村教师偏重于关注学科专业知识和教授技术性知识,而对教育理论和一般科学文化知识不够关注,知识结构普遍失衡。五是专业知识老化。当前我国西部农村教师对于自己专业知识的更新和研究在时间和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关注不够,教学缺乏科学理论指导。六是专业知识更新阻力较大。西部农村教师普遍受生活、工作双重压力的严重影响,接受职后专业知识教育的机会少、层次低、效果差,知识更新较慢。七是专业知识运用能力不强。相当一部分西部农村教师的专业知识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现代化教学需要,必须加强培训和进修。八是拓展专业知识的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不愿承担学习培训费。九是专业知识拓展尚未形成体系,教师职后教育及培训内容没有教育管理部门予以规划,缺少专业知识体系的统一、整合,专业知识拓展目标不明确、不具体、不清晰,知识简单重复和交叉的现象较严重,没有形成相应体系或知识体系不完整。十是专业知识拓展的外部支持环境不够宽松。各师范大学(学院)、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培训机构等教师教育机构力量各自为政,亟待整合,各级各类远程教育网络、广播电视、图书馆(室)和书店的教育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三、城乡教育统筹背景下西部农村教师专业知识拓展的对策

(一)营造西部农村教师专业知识拓展环境

教师教育是国家的事业和政府的责任,教师培养、培训均需要国家支持。即使是教师的学历学位提高教育,也是国家从总体上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举措,不完全是个人行为,与一般意义上属于成人教育范畴的个人自主进修提高不同。因此,要加强西部农村教师专业知识拓展的宏观管理,为西部农村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营造制度环境。

第一,加强立法,使西部农村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有法可依。倘若将西部农村教师专业知识拓展工作予以立法,使其有法可依,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和参与此事,不仅把教师培训视为义务,而且视为一种权利、一种待遇、一种荣誉,这将有利于调动西部农村教师投身专业知识拓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确立标准,使西部农村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有章可循。制订西部农村教师专业水平标准,可以甄别西部农村教师专业能力,使他们拓展专业知识有明确目标。同时,确立教师专业化程度标准,制订教师专业资格等级证书制度,提高西部农村教师准入门槛,可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西部农村教师专业知识拓展的积极主动性。

第三,激发需求,使西部农村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成为自觉行为。过去,西部农村教师的专业知识拓展大多“被迫”进行,他们受外在压力(如学历、职称等)影响很大。随着素质教育深入实施,教师逐渐有了自我成长的内在需求,这需要相应的激励机制予以保障。充分调动西部农村教师拓展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教师有时间、有空间、有条件去发展自我,使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拓展专业知识成为自觉行为。

第四,创设氛围,使西部农村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积极主动。全社会要努力把西部农村学校建设成为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知识拓展、实现专业发展的良好家园。一要积极营造民主开放的校园氛围,提振精气神,激发教师积极学习动机;二要建立合作的教师文化氛围,创建学习型组织,在合作氛围浓厚的文化环境里,老教师乐于传授自己的教学经验,新教师也能获取表达思想和发展自己的机会,同时,新旧思想的碰撞可以促进新老教师的共同发展,实现新老教师和学校的“三赢”。

第五,解决经费,使西部农村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无后顾之忧。要让西部农村教师从原本不高的收入中挤出钱来投入继续教育显得比较困难,这也是西部农村教师参与继续教育、拓展专业知识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解决这一问题,要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培训经费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建立西部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同时,西部农村教师也应该积极主动参与各种各样的专业进修学习,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利于自己成长,并负担部分培训费用。只有双管齐下,才能够真正调动西部农村教师拓展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六,整合资源,使西部农村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快捷有效。整合利用各种资源,充分挖掘现有资源潜力,积极为西部农村教师专业知识拓展提供有效平台和载体。一是积极推进西部农村区域性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的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院)、网络(电化)教育平台和教育科研机构,建立和完善西部农村教师区域性学习中心与资源中心;二是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优势,利用其资源的共享性、信息的交互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教学的开放灵活性、学习材料和教学手段的先进性、学习效率的快捷性等,克服工学矛盾,突破时空限制,高效、快捷地实施培训学习。

第七,城乡互动,使西部农村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动力无限。一方面,要对西部农村中小学校长和教师进行分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培养培训,构架起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培养培训的城乡“立交桥”[1]。如开展“校本培训”活动;建立中小学新教师城乡换岗锻炼制度;实行城乡“巡查督导”联系制度;实施城市中小学优秀教师“乡约名师”公开课制度;鼓励西部农村教师把自主学习融入到日常教学工作中。另一方面,建立捆绑发展城乡联动机制,实现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高等院校与农村中小学间的“1+1”或“1+n”帮扶共建、捆绑发展。唯有如此,方可为西部农村教师专业知识拓展注入新鲜源泉,并形成不竭动力。

(二)逐步提升西部农村教师专业知识水平

第一,提升西部农村教师专业知识水平,应当加强职前培养。要尽快改变师范生的学习模式,一定要从完全的讲授式和应试式的大学学习方式改变为集群式的学习方式。[2]要采用问题学习法和诊断式学习等学习方式,各自发挥普通教育、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三类课程功能,调整组织,优化课程,改进教学,推动大学高师教育教学改革。

第二,改革培训,使西部农村教师专业知识水平提升立竿见影。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效果不明显,是西部农村教师参与继续教育、拓展专业知识积极性不高的又一重要原因。继续教育要真正适合西部农村教师,须做到:一要建立和完善培训制度,积极探索将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与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人事制度和教师考核制度相结合,形成教师培训的激励机制;二要在省级行政区域内建立健全和完善“省级——地市级——县级——乡镇”四级(三级)培训网络,拓展西部农村教师培训机构间的联系,优化资源配置;三要建立和完善校本研修制度,提升西部农村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立足西部农村中小学校,实行“研训一体”和骨干教师“导师制”,促进西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四要加强西部农村教师培训的针对性,从西部农村教师的专业需求出发,提高培训的实际效果;五要引入培训市场竞争机制,实行“管培分离”,通过政府“购买培训服务”,采用发放“培训券”形式,让西部农村教师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培训单位、内容和时间参与学习,从而有效保证培训的实效性。

第三,西部农村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广泛拓展知识视野,提升专业知识水平。西部农村教师不能因为身居偏远地区而自降标准,反而要积极参加集中进修和培训、研讨会等,利用各种渠道不断学习,提高学历水平,拓展自己方向性、具体性两大领域的专业知识,促进自身专业发展。一是应根据自己所承担的教学科目以及教学目标学习和积累有关专业知识,构筑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二是要将深厚的核心专业知识和广博的专业知识领域相结合,发挥专业知识的整体功能,助推教育教学工作有效进行;三是专业知识含量应远远超过教科书的知识含量,常言道“给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只有教师的知识比教材丰厚,才能在传授知识时做到吃透教材,举一反三、旁征博引;四是应注意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类知识并重,教师是具有双专业性的职业,本体性知识(学科知识)和条件性知识(教育类知识)都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只强调一方都是不对的,唯有两者达到平衡,才能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健康发展,否则,同样达不到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和增强其不可替代性的目的[3]。因此,西部农村教师应将学科知识和教育类知识两者并重,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技能和技巧。

第四,建立西部农村教师专业知识拓展专门机构。可以借鉴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rofession Development Schools,简称PDS)的做法,在西部地区各省级行政区域范围内,依托省级和地市级教育学院或高师院校,成立若干农村教师专业知识拓展专门机构,分别与若干所中小学建立起合作关系,通过成立联络小组(成员涵盖高校、中小学教师,各履其职)来推动工作。

(三)不断优化西部农村教师专业知识结构

西部农村教师只有积累更多的通识知识,开阔眼界,拓展知识面,才能适应西部农村教育发展需要。在城乡教育统筹背景下,西部农村教师的任务与专业发展途径应不同于城市,主要侧重立足于农村的实际需要,积累学科专业知识,扩充教育专业知识,积极建构和优化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

第一,激励西部农村教师主动建构自己的教育信念,“唤醒”教师专业意识。教师必须明确教师专业化对自身的重要性,要主动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消除抵触情绪,突破已有信念禁锢,从而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教育改革的现实,积极投身教师专业发展相关工作,主动拓展自身专业知识。

第二,激励西部农村教师主动建构自己的学科专业知识。教师要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对学科专业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将所学习的知识纳入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形成灵活而实用的知识。[4]也只有这样,西部农村教师才能够结合西部农村实际,因地制宜采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将复杂的概念和公式等书本知识深入浅出地讲解给学生,学生方可听懂记牢。

第三,激励西部农村教师主动建构自己的一般科学文化和教育学科等理论知识。调查发现,西部地区农村教师重视学科专业知识(即“教什么”)和教学技术性知识(即“怎么教”),而不大关注教育理论和一般科学文化知识。然而,学科知识和教育类知识对教师来讲,都同等重要,绝不可厚此薄彼。因此,西部农村教师应重视和加强教育理论和PCK等专业知识学习,尤其要加强教育理论等教育学科知识学习。

第四,激励西部农村教师主动建构自己的个人实践知识及行动模式。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真正信奉并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知识与认识。要让教师形成自己具有个性特征的知识和技能结构[5]。通过大量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西部农村教师将教育理论充分运用于教学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内隐知识与外显知识的紧密结合,从而形成独具个性的行动模式。

第五,努力优化西部农村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任何专业技术人员,其专业知识都必须处于不断充实、更新和完善中。优化西部教师专业知识结构,是为了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需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一是通过在工作中自学知识以满足工作的需要,二是应注意专业知识的平日积累,三是不断调整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西部农村教师专业知识的优化,不仅通过教师自身努力来实现,而且还可以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互通有无来实现;同时,西部农村教师要根据教师职业特点和时代要求,经常走出校门,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不断充实自己,扩大视野,从而补充和调整自己的专业知识,适应实际教育教学工作需要。

第六,锻造西部农村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地域文化特色。西部农村教师要善于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西部农村的地域优势,形成自身专业知识的区域特色,建构自己特有的专业知识结构,继承和传播区域传统文化,延续和保留民族和区域特色。统筹城乡教育要避免陷入统筹误区,要着眼于城乡教育本身的固有区别,统筹城乡教育不能认为农村学校的农业教育就是比城镇学校落后,绝不可以造成学校固有优势的盲目丢弃[6]。

(四)稳步提高西部农村教师知识运用能力

教师专业发展是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方面的综合发展,教师的培训也应是整体、综合的。企图靠一两门教育课程的堆积,或“经院式”的教育是培养不出具有专业水平的教师的[7]。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是使教师具有专业知识更新和运用能力,而提高西部农村教师知识运用能力,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培养西部农村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操作能力。社会已步入信息时代,教育也已与现代技术融合,西部农村教师只有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逐步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操作技能,才能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有利于自身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第二,提高西部农村教师学习和知识更新的能力。西部农村教师大多属于传统型的教师,他们常常埋头于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的消化,忙于旧有知识体系的不断重复,这在很大程度上使自己的专业知识缺少新意。西部农村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学习,努力吸收本门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了解本专业边缘学科相关知识,促进自身知识更新,从而推动自身专业成长。

第三,培养和提升西部农村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学习理论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教师要实现自己专业的快速发展,必须结合教学实际开展教育科研。[8]西部农村教师要充分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利用教育科研作为连接理论和实践的桥梁纽带,将学习、实践和研究有机结合,不断培养和提升自己的教学科研能力,有效地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五)监督西部农村教师专业知识拓展质量

在城乡教育统筹背景下,西部农村教师专业知识拓展等继续教育工作正开展得如火如荼,其质量需要予以有效监督。

第一,建立西部农村教师专业知识拓展监督机构和监督制度。在西部地区各省级行政区域范围内,依托省级教育评估院或者教育科学研究院(所),成立西部农村教师专业知识拓展省级监督专门机构,定期不定期地对辖区内农村教师专业知识拓展情况进行检查或抽查,并公布结果。

第二,实行教师资格再认证或注册制度,构建西部农村教师专业知识拓展长效机制。现行《教师资格条例》和《〈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的最大不足在于未对教师资格证规定有效期,缺乏对教师有效激励和监督机制,人们普遍认为教师资格“终身制”。但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基本上都实行了教师资格再认证制度,即规定了教师资格有效期,期满须再次认证或注册。这就要求将其与继续教育挂钩,保证申请者专业知识和能力与时俱进。由此才能构建起西部农村教师专业知识拓展的长效机制。

第三,建立健全西部农村教师专业知识拓展评价体系。一是加强对教师教育机构的指导和评估,建立教师教育机构最低资质标准;二是有针对性地制订和落实具体完整的教师专业知识拓展策略及措施;三是实施西部农村教师专业知识拓展有效性评价,根据西部农村教师专业知识及拓展现状,注重评价西部农村教师专业知识拓展的参与表现与结果变化情况。因为统筹城乡教师继续教育有效性评价是集结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帮扶农村教育的城乡教师对话引导、互为提升的表现性评价,是基于城乡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注重城乡教师继续教育的参与表现与结果变化的评价。[9]

在城乡教育统筹背景下,全社会都应该关心和关注西部农村教师,为他们的专业成长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西部农村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用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武装自己,全方位、多角度、多元化地拓展专业知识,逐步提升专业知识水平,不断优化专业知识结构,稳步提高专业知识运用能力,从而为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参考文献:

[1][8]秦波.城乡统筹背景下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以重庆市为例[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0(9):71-75.

[2]邢方敏,刘泳平.校本培训——探索西部地区教师继续教育的新模式[J].继续教育研究,2004(6):35-38.

[3]张正锋.关于“学术性”与“师范性”之争的原因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5):7-9.

[4]李广平.建构主义理论对教师教育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4(5):33-36.

[5]孟宪乐.实践知识:当代教师专业化新的知识基础[J].全球教育展望,2004(11):52-55.

[6]李涛,余世琳.均衡城乡资源 凸显统筹特色——对重庆基础教育统筹发展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7(10B):70-73.

[7]王建军.中国师范教育百年简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4):5-12.

[9]张家琼,邹渝,秦波.统筹城乡教师继续教育有效性评价体系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19):49-52.

[责任编辑石悦]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390(2016)01-0113-05

作者简介:秦波(1981- ),男,重庆璧山人,教育学硕士,副教授,教师教育研究所、中小学管理研究所理事,研究方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高校教育教学管理。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城乡教育统筹背景下西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对策研究”(FGB080529)

收稿日期:2015-08-06

猜你喜欢
对策
输变电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常见问题及对策
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问题与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浮法玻璃气泡的预防和控制对策
南方小型农机的推广应用对策
水利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住改商”问题与对策之思考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