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应用文写作”师生共讲混合式教学法探析

2016-03-28 12:42韩剑南杨怡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应用文师生

韩剑南,杨怡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四川 成都 611731)

高职“应用文写作”师生共讲混合式教学法探析

韩剑南,杨怡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四川 成都 611731)

针对目前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现状和特点,分析了“应用文写作”常用教学法的优缺点,在实践中综合多种教学法,提出了师生共讲混合教学法的实施方案,探讨了师生共讲混合教学法的可行性及注意事项,以期能进一步提高“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效果。

应用文写作;师生共讲;教学法

在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大背景下,“应用文写作”课程开设的比例逐步提高,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日益增强。为此,许多学者和教师也积极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如案例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翻转课堂等,以期能提高“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实效性。虽然“应用文写作”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但是高职高专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不很高,“教与学,学与用脱节的现象相当突出,教师付出的精力、劳动和收效不能成正比。”[1]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针对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现状和特点,尝试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效果,总结出师生共讲混合式教学法,以促进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提高。

1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现状和特点

课堂教学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分析课堂教学组成的各个要素,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从课堂、教材、教师、学生四个方面分析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现状和特点。

1.1 课堂

不同的课堂组织形式意味着不同的教学方法。应用文教学最初多是单班授课,单班人数一般为40人左右,但随着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开设的增多,现在很多院校已经出现了由单班上课改为合班上课的现象,甚至出现了像“思想政治课”等课程那样动辄上百人的课堂。一方面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新的教学法多侧重于小班授课,如最近几年流行的项目教学法等,对大班而言实行起来也有难度,于是就形成了应用文教学的两难困境,课堂效果并不好。

1.2 教材

作为公共基础课的“应用文写作”,目前出版的教材种类繁多,但其核心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即党政机关公文和常用事务文书。这些内容主要是为学生将来职场生涯做准备,它要求学生要有职场角色意识,但是大部分同学阅历较浅,角色转换有一定难度。另外,教材体例虽然各有特点,但例文解读是学习应用文写作一种很好的媒介,然而目前“应用文写作”教材中的例文普遍缺乏时代感和现实感,再加上应用文写作特别强调格式的规范性,排斥文学化,所以整体上造成了“应用文写作”教材相对较为枯燥。

1.3 学生

高职高专的学生无论是在学习习惯上还是在写作能力上相较于本科生存在一定的差距,课前预习往往做得不是很到位,再加上教材本身相对枯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一些同学对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课后作业的完成效果也不太理想。因此,对高职高专学生而言,让学生在课后自觉学习应用文相当困难,所以抓好课堂教学是关键。

1.4 教师

目前高职高专从事“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教师不管是专任教师还是兼职教师,一般都是中文专业科班出身,且大部分是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走向讲台,缺乏企事业单位文秘的相关经验,在讲解相对职场化的应用文尤其是公文、经济文书等文种时缺乏切身的体会,所以多是理论灌输,缺乏感染力。另外,大多数“应用文写作”授课的专任教师往往会同时教授多个班级,工作量较大,比较复杂的授课方式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

综上所述,目前高职高专的“应用文写作”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课堂人数逐渐增多,教材和学生实际结合不够严密,学生自主学习主观能动性不强,教师社会实践经验不够丰富,且工作量较大。

2 “应用文写作”常用教学法的优缺点分析

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应用文写作”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职场必要的应用文书,还能促进学生从学生角色到职场角色身份意识的转变,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提高“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实效性,笔者进行了多种教学方法的尝试。

2.1 传统教学法

即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这种授课方法便于主讲教师控制课堂,尤其是对于合班上课的大课堂而言,有利于教师按部就班地实施教学计划,但缺点是不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对于“应用文写作”这种内容相对枯燥的课程而言,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2 项目教学法

即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文写作”的授课内容本身具有模块化的性质,比较适合项目教学法的框架。教师根据大的模块再细分出子项目,然后创设情境,设置每次课的任务安排,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自学中分析任务,解决问题,教师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给予指导,并评估项目完成效果。这种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和互助的品质,对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2]但是这种教学法适合小班教学,对于授课人数较多的班级就较难实施。另外,它的有效实施依赖于学生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学生课后学习自觉性并不高,课堂讨论也缺乏扎实的知识储备,课堂实施效果并不理想。

2.3 翻转课堂教学法

随着网络的普及,利用网络资源和教学视频进行教学也被引入到“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有的教师把项目教学法与在线网络视频教学结合起来,教师事先把项目任务布置给学生,学生通过教学视频先自主学习,然后老师在课堂上进行答疑解惑。这种教学法也较适合小班教学,与单纯的项目教学法相比,对学生自主学习的依赖性更强。对于“应用文写作”这种相对枯燥的课程而言,很多学生并不能在课后完成在线学习,所以效果并不理想。

2.4 实践教学法

实用性是“应用文写作”的最大特点,在写作实践中,它不仅考验学生的写作能力,更考验学生的做事能力。虽然应用文教学内容有一定的模式化和体例化,但面对具体的写作情境却是千变万化的。为了避免学生出现“一看就会,一写就错”的现象,笔者也尝试过实践教学法,走出课堂,让学生根据学校的各项工作和活动进行针对性的写作,比如工作通知、倡议书、活动策划书之类。这种教学法利用学生角色转换,加强对“应用文写作”的认识,但也只适合小范围、具体的个别章节进行教学,大范围进行实践教学不太现实,尤其是对于承担多个教学班的教师而言工作量较大,难以实施。

综上所述,任何一种教学法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都有利弊,为了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法的优点,同时避免其缺点,笔者针对高职高专学生“应用文写作”教学现状和特点,探索出一种师生共讲混合式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 师生共讲混合式教学法实施方案

3.1 师生共讲混合式教学法的整体思路

师生共讲混合式教学法主要以项目教学法为主体,首先根据学生和教材的特点把“应用文写作”分为几个大的模块项目,采取的是从校园到职场的角度分类。即先讲同学们在校园中要用到的应用文书,再讲未来职场中必备的文书,由易到难,便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确定好大的项目模块后,根据授课时间、学生专业需求和文种重要程度,确定具体的授课子项目。在授课方式上整合传统讲授法、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先把班级分成5-6人的学习小组,每次课请一个学习小组和和教师一起讲授项目任务,让学生小组成员共同参与项目完成情况评估,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2 师生共讲混合式教学法的教学流程

师生共讲混合式教学法主要包含以下几个过程:上次课布置项目任务→课后指导助讲小组完成任务→课堂上助讲小组讲解→教师引导并讲解必备知识→课堂实践练习→布置下次助讲任务。以党政机关公文“函”这一文种为例,具体看一下师生共讲混合式教学法的教学流程。

首先,在上次课结束时布置好下次课授课内容和项目任务,如我们在讲完批复这节课时,就向大家明确下次课的授课任务为“函”,并提出项目任务,设置一个情景案例“商洽函”,要求大家课后预习并尝试完成商洽函写作。教师根据学生自愿或指定一个学习小组在下次课堂上讲解他们的任务完成情况,要求学生讲解时要制作一份ppt,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完成这份文稿需要做哪些准备;(2)写作文稿过程遇到的困难有哪些;(3)文稿展示;(4)文稿完成后期注意事项。教师在下次上课前对助讲小组文稿完成情况利用教学APP、微信、QQ等现代媒介或面对面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课堂上首先由教师导入新课,然后由助讲小组选派2-3位同学详细讲解商洽函。教师根据助讲小组的讲解情况,确定讲解的重难点,有针对性地讲解“函”的必备知识和其他类型“函”的相关例文。

之后进入课堂实践练习环节,教师布置课堂作业,助讲小组成员分配到每个学习小组进行指导,要求每个同学必须完成课堂练习,避免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作业时个别同学不积极参与的现象。作业完成之后,每个小组共同评出小组最佳作业,并由助讲小组成员上传到班级QQ群,然后全部同学课后参考评价,并选出此次课全班最佳作业。教师根据情况在下次课上进行作业点评。

最后是下次课助讲任务安排,布置好下次课授课内容和项目任务,确定新的助讲学习小组。

3.3 师生共讲混合式教学法实施的可行性及优越性

3.3.1 以点带面,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项目教学法中最难的就是调动学生积极性,而在师生共讲混合式教学法中,因助讲小组要上讲台给大家讲解,所以对准备工作非常认真。教师一次课只重点指导一个助讲小组,也避免了教师面面俱到而分散精力。助讲小组的讲解可以让同学们更有亲切感,且每次不同的助讲小组进行讲解,对于同学们具有新鲜感,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此外,在课堂实践练习环节中,因为有了助讲小组的参与指导,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控制课堂,提高效率。

3.3.2 有的放矢,通过学生讲解确定重难点

每个助讲小组在讲解过程中,要分享他们完成项目任务时要做的前期准备工作以及写作文稿所遇到的困难。教师可根据学生所遇到的困难有针对性地确定重难点,避免了教师先入为主地自行确定重难点的情况。

3.3.3 重视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协作能力

师生共讲混合式教学法比较强调项目完成的过程,不管是前期的准备工作、中间具体的文稿展示,还是文稿完成后的注意事项,它展示一份应用文制作的过程,并非只是简单的闭门造车,而是和我们做事的能力密切相关。要想完成好这项任务,不仅需要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必须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3.4 现场讲解,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应用文写作在现实中的存在方式既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在师生共讲混合式教学法中,通过让助讲小组上台讲解,有效地锻炼了学生在公开场合的表达能力。

3.3.5 重视实践,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高职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写作实践。”[3]单一的项目教学法强调以项目小组来完成任务,这样小组中的个别同学就无法得到很好锻炼,而在师生共讲混合式教学法中,要求每个同学都要完成课堂写作,并且选出的小组最佳作业还要上传班级QQ群,让大家参考借鉴,在下次课前还要进行最优作业讲评,这就把课堂和课后有效地利用起来,写作实践得到了强化,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文种。

3.4 师生共讲混合式教学法的注意事项

重视项目任务的安排。项目任务内容是否切合实际,难易程度是否符合学生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助讲小组讲解的成败,影响整节课的效果。因此,一定要精选案例,认真创设情境,安排的任务具有切实可行性,不能单纯地从课后习题或文中例文安排任务。

重视前期助讲小组的指导。万事开头难,前期助讲小组讲解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后面学习小组参与的积极性,所以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前期助讲小组的指导,最好是任务安排后就先和助讲小组简单沟通准备的思路和文稿写作的注意事项。在下次课开讲之前一定要对学生的讲解内容事先把关指导,以保证讲解的有效性,吸引后面的小组积极参与。

重视课堂节奏的把握。对于师生共讲混合式教学法而言,因为有了助讲小组的参与,增加了教师对课堂控制的难度,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课堂节奏的把握,助讲小组的讲解时间一般不超过整节课的三分之一较为合适。

4 结语

采用师生共讲混合式教学法进行“应用文写作”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随着职业教育课程的进一步改革与深化,这种教学方法还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以便能更好地适应“应用文写作”教学实际,并为其他课程教学提供借鉴。

[1]周彤.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探讨[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8(3):57.

[2]刘新英.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应用文写作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2(5):145-146.

[3]陈佳佳.加强实践环节,切实提升高职生应用文写作能力[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0,30(5):109.

责任编辑 闫桂萍

Mixed Teaching Method of“Practical Writing”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N Jiannan,YANG Yi
(Chengdu Textile College,Chengdu Sichuan 611731,China)

In view of the current teaching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practical writing,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its common method,puts forward a hybrid method implemented by teachers and students,and discusses its feasibility and notice according to using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in practice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practical writing.

practical writing;implemented by teachers and students;teaching method

H193

A

1674-5787(2016)05-0119-04

2016-09-01

韩剑南(1980—),男,河南汝州人,西南大学文学硕士,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语言学研究;杨怡(1980—),女,四川乐山人,四川大学文学硕士,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应用文写作教学。

猜你喜欢
应用文写作应用文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应用文写作:语言简练、得体、有效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四种英语常考应用文写作范例
高职应用文教学方法初探
论“内外兼修”模式下高职应用文写作第二课堂学习平台的构建
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初探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