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节水高产栽培技术

2016-03-28 13:52李军英,姚宁凯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21期
关键词:墒情麦田杂草

冬小麦节水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是需水量较大的作物,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地下水位下降和用电价格上升致使灌溉成本增加,影响到小麦生产的发展。河北省井陉县地处太行山区,近年来,井陉县立足干旱、半干旱条件对冬小麦节水高产栽培提出如下技术要点:

1 选用优良品种

要选稳定性强、适应性广、抗旱抗病虫抗倒伏的品种,如衡观35、邯6172、济麦22、衡5229、石麦15、良星99等。

2 整地施肥

耕地后耙耱镇压,使土壤达到踏实、平整、无坷垃,尤其在秸秆还田后,一定要镇压踏实。结合整地,施足底肥。一般亩产400~500kg的地块,把磷、钾肥全部底施,施肥量为:氮12~15 kg、五氧化二磷5~6 kg、氧化钾6~7 kg。

3 种子处理

种子要饱满,去除秕粒、碎粒。在播前几天将种子摊开,在干燥向阳处晾晒2~3 d,以提高发芽势。播前需药剂拌种处理,每10 kg麦种可用辛硫磷100 g对水1 kg拌种,堆闷3~4 h,晾干后干拌15%粉锈宁200 g,随即播种。另外用微肥拌种,可用0.2%~0.4%磷酸二氢钾、0.1%~0.2%硫酸锌、0.2%硼砂或硼酸溶液浸种,有增产的作用。

4 播种

4.1 播种期。适时晚播,一般年份井陉县小麦适宜播期在10月5日~15日,最佳播期为10月8日~12日。

4.2 播种形式。在适期内播种,每亩播种量10~15 kg,每晚1 d,播量增加500 g。晚播麦最大播量不要超过20 kg。播深以3 cm左右为宜。要大力推广12~15 cm等行距全密种植形式,此形式可有效地利用光热资源、土地资源,减轻缺苗断垄的影响,改善群个体结构,提高穗数,实现高产。

4.3 播后镇压。播后一定要镇压,压实畦面,弥合裂缝,有利于保水、保温、保肥,有利于早出苗,能防冻保苗,使麦根扎实,增强根的吸收能力,有利于小分蘖和次生根的生长。

5 冬前管理

5.1 查补苗。出苗后及时进行查补苗,有缺苗断垄时及时进行补种,过密处应及时疏苗。

5.2 化学除草。在杂草2~4叶期,日最低气温不低于4℃时进行。以麦瓶、播娘蒿、藜、荠菜等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每亩用72%2,4-D丁酯25~30m l或10%苯磺隆6 g对水30 kg喷雾;以猪殃殃等恶生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每亩用快灭灵2 g、苯磺隆6 g对水30 kg喷雾;以雀麦、节节麦、看麦娘等恶生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每亩用3.6%阔世玛水分散粒剂20~25 g对水30 kg喷雾;雀麦、节节麦、看麦娘、猪殃殃恶性杂草混合发生的麦田,每亩用快灭灵2 g、阔世玛20 g、苯磺隆6 g对水30 kg喷雾。注意喷雾要均匀,不重喷、不漏喷。严格掌握用药量,避免产生药害,配药应采取二次稀释法。

5.3 浇冻水。一般播种较晚、墒情好的地块,可以不浇冻水。但是,冬前没有有效降水,播种较早,墒情差的地块,一定要浇好冻水。浇冻水时间以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4℃时进行。

5.4 冬季镇压。提倡冬季镇压,有利于保护墒情,减少冬季冻害发生。对于有旺长趋势或浇过冻水的麦田,一定要适时进行镇压。

6 春季管理

6.1 及时锄划。春季土壤解冻后,及时锄划,保护土壤墒情,提高土壤温度,有利于根系生长。小麦起身前后,亩茎数超过120万、有旺长趋势、品种株高偏高(超80 cm)的麦田,要适时化控。可每亩用壮丰安(产业丰)30~50m l对水50 kg进行叶面均匀喷施,或每亩用1.5%~0.3%矮壮素溶液50 kg,叶面均匀喷雾。

6.2 病虫害防治。近几年小麦纹枯病发生面积较大,应注意及时防治,在2月底3月初,每亩用5%井冈霉素水剂20m l、20%粉锈宁乳油50m l对水40~50 kg喷雾,7~10 d喷1次,一般喷施2次。

6.3 科学施肥浇水。推迟春季第一次肥水时间,实行氮肥后移。一般习惯春季第一次浇水追肥时间偏早,在返青至起身期浇水并追肥,使氮素肥料重施在小麦生育前期,在高产田中,会造成麦田群体过大,无效分蘖增多,小麦生育中期田间遮蔽,后期易早衰、倒伏,影响产量和品质,氮肥利用率低。如果墒情允许,在返青起身期不浇水追肥,将浇水追肥时间推迟到拔节以后,视土壤墒情和苗情浇好拔节水,土壤墒情差、苗情一般的麦田稍早些;土壤墒情好、苗旺的稍晚些,可推迟到拔节中期至旗叶露尖时,并结合浇水将剩余的氮肥追施。

7 中后期管理

7.1 浇好扬花、灌浆水。在扬花后10~15 d是小麦需水高峰期,此时灌水可以加速小麦籽粒灌浆速度,提高千粒重,增加产量。

7.2 搞好“一喷多防”。灌浆期是麦蚜白粉病、叶锈病等病虫害发生盛期。灌浆期结合叶面喷肥进行混合喷雾,方法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000~3 000倍液、0.2%磷酸二氢钾钾混合喷雾,间隔7~10 d喷 1次,连喷2次。

8 适时收获

机械收割以完熟初期为好,此期叶片基本枯黄、籽粒变硬,呈品种本色,含水量20%以下。人工收割以蜡熟中期为宜,茎秆仍有弹性,籽粒黄色稍硬,含水量20%~25%。

050051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 李军英

050300 河北省井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姚宁凯

猜你喜欢
墒情麦田杂草
拔杂草
墒情会商,助力备耕春播
土壤墒情监测的意义与技术规范
不关我的事
开封市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建设研究
别人做不到
水稻田几种难防杂草的防治
额尔古纳市2013年春季土壤墒情分析
只有更好的
一直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