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汉成语中动物隐喻意义的对比研究

2016-03-28 14:26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对比分析文化差异

刘 玲

(吉林省珲春边防检查站,吉林 珲春 133300)



俄汉成语中动物隐喻意义的对比研究

刘玲

(吉林省珲春边防检查站,吉林 珲春 133300)

[摘要]隐喻作为一种基本的修辞手段,赋予了语言生动性及表现力。动物隐喻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学现象,作为隐喻研究系统中的一个分支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青睐。成语是语言的精华,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是生活经验的总结,也是各民族千百年来历史文化的积淀。俄汉成语中存在大量的动物隐喻现象,但两国成语中关于动物隐喻的意义却存在诸多差异。本文从文化内涵角度对俄汉成语中动物隐喻意义的一致性和差异性作以对比分析,并对其差异性的主要原因进行尝试性探究。

[关键词]俄汉成语;动物隐喻;对比分析;文化差异

人类在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以及仔细推敲的基础上,对动物产生了好恶感情。每个民族都有用自己民族文化中所熟悉的动物设喻的习惯,并喜欢借用某些动物独有的特征和习性来隐喻人的好坏善恶或反映社会中的某些特殊现象,由此便产生了许多以动物隐喻作为基础的固定词汇。成语是词的一种固定的组合形式,是各民族语言中最精辟的一个部分。俄语成语的含义深刻且富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一些用动物设喻的成语所蕴含的真正意义与汉语在语言的表达上有时候完全一致。各民族有其独有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以及文化传统,自然会对同一动物产生不同的联想,这体现了各民族独有的文化特色。

一、俄汉成语与动物隐喻研究概述

(一)俄语成语研究概述

1.俄语成语的特征

(1)意义的整体性

俄语中,成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形式完整、具有独立意义的成分组成的。成语中的各个词大多已经失掉了本身所具有的意义。成语的真正意义并不是字面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例如:соль земли(民族精英;其意义并不等于盐的意义加上土地的意义);золотая рота(流浪汉;其意义并不是“黄金连队”,即黄金的与连队的意义简单相加)。

(2)结构的固定性

俄语中,成语结构的固定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组成词是不能任意替换的;其二,组成词的组合顺序是不能随意变动的。例如:Собаку съел(行家里手,精通某事),该成语是由俗语“Собаку съел,а хвостом подавился”缩略而成。后来该俗语的前部分Собаку съел引申为“行家里手,精通某事”之义,而其组成词及其顺序也就固定下来,既不能用пёс, щенок 等词代替собака,也不能用скушал, уписал等动词代替съел。

(3)民族文化性

俄语中,成语常常会受到民族传统习俗的影响。俄语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成语是反映俄罗斯民族独特的风俗传统、社会风尚和民族心理的。例如:Со своим самоваром в Тулу не ездят(多此一举),该成语的由来跟俄罗斯的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俄罗斯人大都喜欢喝茶,喝茶当然是离不开茶饮(самовар)的。图拉(Тула)是茶饮的主要产地,有“茶饮之都”的盛誉。因为Тула盛产茶炊,后来就在民间慢慢地产生了“去图拉不必带自己的茶饮”这一成语,后该成语转义为“多此一举”。

(4)自然环境性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同它所在的自然环境分不开的。成语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特色部分,自然而然也会受到其所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的影响。例如: как грибы после дождя(雨后蘑菇),该成语的含义与汉语成语“雨后春笋”保持一致。竹子的生长区域主要是在热带或亚热带,俄罗斯的气候和自然条件并不适合其生长。所以,在俄罗斯找不到完全的等价物来一一互译。

2.俄语成语语义来源

(1)宗教信仰

俄罗斯人信仰的东正教是基督教的一个分支。在俄语中,很多成语都来自教会斯拉夫的圣经语部分。例如: бросать камень (指责、责难)。古代犹太有向罪人投石,将罪人活活处死的酷刑。该成语出自《圣经》。相传一些伪善的法利赛人,把耶稣引到一个被控行为不端的女人面前,想要让耶稣为难:如果耶稣向妇人扔石头,那么他的仁慈何在?如果不扔石头,他的公平又何在?耶稣识破他们的意图之后就说:“你们中间谁无罪孽,谁就第一个向她投石。”结果谁也不敢投石,女人得以活命。

(2)重大的历史事件

在俄语中,有许多的成语都是来自重大的历史事件当中。例如:Мамаево побоище(一场混战,乱七八糟)。Мамай(马麦)是蒙古金帐汗国的可汗,于1380年9月率兵30万进犯莫斯科,莫斯科大公德米特里统帅各国联军15万人迎敌,双方在顿河上游进行了一场血战,最终马麦的军队惨败。马麦是俄罗斯公国的凶恶敌人,他的名字常用作骂人的话。

(3)民间故事,童话传奇和某些民间娱乐活动

在俄罗斯民间口头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产生许多为大众所熟知的艺术形象,这些形象后来在广泛流传中逐渐演变成固定的成语。例如:По щучьему веленью(按照梭鱼吩咐,出现奇迹)。该成语原来是俄罗斯童话中某“神咒”的前半部分,人们只要念出这句神咒,其愿望便能实现,就像变戏法一样,要什么便有什么,因而这一成语便转义为“靠仙法魔术”或“灵丹妙药”。

(二)汉语成语研究概述

1.汉语成语的特征

(1)结构固定性

成语的构成成分和结构形式一般情况都是固定的,其不能随意更改其内部词的组合。例如:唇亡齿寒,不能改为“唇亡牙冷”、“唇亡牙寒”、“唇无牙冷”。此外成语里的语序也都是固定的,不能随意变化。例如:来龙去脉,不能改为“去脉来龙”。

(2)意义整体性

成语在意义上具有整体性。它的意义并不是其内部各个词的意义简单相加,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如:狐假虎威,字面意思是“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实际含义是“倚仗别人的权势去欺压人”。

(3)语法功能的多样性

从汉语语法的角度来看,汉语成语在句子里相当于一个短语。通常短语在一个句子中能充当各种不同的成分,因此,成语的语法功能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体词性成语,体词一般包括名词、数词、代词和量词,如惊弓之鸟、半壁江山、必由之路;谓词性成语,主要包括动词性成语和形容词性成语,如祸国殃民、金蝉脱壳、酣畅淋漓。

2.汉语成语语义来源

(1)寓言故事

寓言通常是以散文的形式来讲述带有讽刺意味但不乏哲理性的故事。在汉语中,许多的成语都是出自寓言故事当中的。例如:“东施效颦”,该成语是出自《庄子·天运》里的一则寓言,主要是关于东施模仿西施不成反遭众人唾弃的故事,后来该成语用来讽刺胡乱模仿的行为。

(2)神话传说

神话传说常常是一些有关古代英雄的故事。神话作为一种文学创作的形式在上古时期非常地受欢迎,神话中的一些词句也逐渐发展成为固定成语。例如:“精卫填海”,该成语出自先秦古籍《山海经·北山经》。主要内容是:上古时期炎帝最疼爱的小女儿(女娃)在东海游玩时不幸被淹死,她的灵魂化作一只精卫鸟,总是飞到西山去叼石头和树枝扔进东海,发誓要填平东海为自己报仇。后来该成语引申为按既定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奋斗到底。

(3)历史故事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历史人物,也谱写了一幕幕生动鲜明的历史故事,一些历史事件早已经演化成固定的成语。例如:指鹿为马,该成语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秦始皇本纪》,主要内容是:秦二世时期,有个名叫赵高的奸臣,其指着鹿硬说它说是马,意图用以谋害大臣。后来该成语引申为故意颠倒黑白。

(三)隐喻研究概述

1.隐喻研究

(1)隐喻的界定

隐喻是人类语言中最重要、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手段。在口头交流的过程中,人们常常会借用到某些隐喻来陈述事实。可见,隐喻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例如:恐龙,喻指奇丑无比的女性,带有强烈的冒犯性;Заяц(兔子)喻指逃票的人。第一位对隐喻问题作出专门研究的学者是亚里士多德。他把隐喻定义为“给一件事物一个属于其他事物的名称”。《辞海》对隐喻的解释是:比喻的一种。本体和喻体的关系,比之明喻更为紧切。明喻在形式上只是相类的关系,隐喻在形式上却是相合的关系。例如:时间是金钱;失败是成功之母。《苏联百科词典》对隐喻的解释是:根据所对比的两个成分的共同特征,把某一事物(现象)的特征转移到另一事物上。例如:Сердце не камень;Краткость-сестра таланта。俄汉两种语言中都有隐喻这一辞格,但各自的称名和所含范围却有所不同,这也体现了两个国家的语言学体系的不同。

(2)隐喻的语言修辞功能

1)精炼而富有想象力

隐喻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精炼,区区的一个词或词组常常可以表达一系列的含义。例如一个妇女如果把她的丈夫说成是一只“泰迪熊”,她想要表达的含义就是:可爱、天真、任性、爱撒娇等。由于隐喻中喻体一般比本体更为具体,所以经常会给人一种形象生动的感觉。例如,上海方言中,有许多引入的口头语就是通过隐喻构成。例如:宰人(指多收费,乱收费);捣浆糊(指混日子,捣乱)。

2)创新而富有启发功能

人们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喜欢追求创新。伴随一些新事物的出现通常会衍生出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术语,人们很快就会将其借用到日常生活当中,从而产生特殊的修辞效果。比如,近年来股票交易盛行,人们很快就将与股市相关的概念与术语借用到婚姻领域,产生了许多新鲜的含义。例如:抛出原始股,指初次恋爱;套牢,指夫妻感情不和;解套,指离婚。

3)委婉与高雅

由于一些特殊情况或者原因,人们在日常交际中常常会借用委婉语来描述事实、说明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委婉语都是通过隐喻的方式构成的。在台湾某旅馆,男厕所被称为“观瀑楼”,女厕所被称为“听雨轩”。既富有想象力,有富有诗意,同时又给人以幽默感。中国的许多菜名都很富有诗情画意,如:“穿过你的黑发我的手”,即“海带炖猪蹄”;“珊瑚岛上宝石礁”,即“咸鱼蒸肉”。

2.动物隐喻研究

(1)动物隐喻的界定

动物隐喻是以动物名称为喻体,用来指称所要表现的人或事物。在中国近代史上,八国联军中有五国都被喻为动物:tiger(虎),代表英国;bear(熊),代表俄国;snake(蛇),代表德国;frog(青蛙),代表法国;hawk(鹰),代表美国。其实,在俄汉语中同样存在着大量动物隐喻的实例。例如:сказка про белого бычка(车轱辘话);тёмная лошадка(脾气、性格尚未了解的人);акулы пера(言辞尖刻的新闻记者)。

(2)动物隐喻的主要特征

其一,共识性。蛇在中俄文化中都有阴险毒辣的含义,通常与蛇相关的汉语成语或谚语都含有贬义。例如:强龙斗不过地头蛇,比喻外来的豪强斗不过当地的恶势力;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心不足,得寸进尺,这山望着那山高。在俄语中也存在一些相类似的成语、谚语,例如:Льстец под словами-змей под цветами(舌下的献媚,花下的毒蛇)。由此可见,蛇的阴险毒辣这一特性在中俄文化中是一致的。

其二,外显性。动物的外部特征或生活习性较为鲜明且独具特色,人们就很容易察觉到这些鲜明的特征以及习性。“狐狸”在人们心中最鲜明的形象莫过于狡猾、虚伪、阴险与贪婪,如:老狐狸(喻指狡猾奸诈、老谋深算、心肠狠毒的人);Хитрый,как лиса(像狐狸一样狡猾)。这是中俄对狡猾、伪善、阴险的狐狸的生动写照。

其三,社会性。动物形象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中国古代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农民把牛作为主要的耕作工具,因此牛在中国人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俄语里,内涵色彩和中国“牛”相同的是“马”。例如:Старый конь борозды не испортит(老马不踩犁沟)。牛和马在中俄文化中代表的形象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二、俄汉成语中动物隐喻意义的异同

(一)隐喻意义相同的动物形象

1.狼(волк)

狼(волк)在俄汉文化中都是贪婪、残酷的象征。在汉语中存在以狼为喻体的一些成语,例如:狼心狗肺(比喻心肠狠毒或忘恩负义);狼子野心(比喻凶暴的人习性难改,用心狠毒)。在俄语中也存在一些类似的以狼为喻体的成语,例如:волком смотреть(怀敌意地看;阴森地看);рыскать волком(像饿狼寻食);волк в овечьей шкуре(披着羊皮的狼)。

2.狗(собака)

狗(собака)在俄汉文化中的形象都不佳。汉语中以狗作比喻的成语多含贬义,例如:狗急跳墙(比喻坏人在走投无路是不择手段地蛮干);狗胆包天(比喻人胆大干坏事)。在俄语中由собака构成的成语也具有贬义。例如:жить как собака(像狗一样的生活)。

3.天鹅(лебедь)

天鹅(лебедь)在俄汉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完全相同,皆喻指美丽、高贵、圣洁。在汉语中以天鹅为喻体的成语多含褒义。例如:鸿鹄高飞,一举千里(指人有雄才大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俄语里,天鹅用来指称美人,亦可用于对女子的爱称。如俄语成语лебединая песня(天鹅之歌):传说天鹅在临死之前会发出它这一生当中最凄美的叫声,因为它知道自己所剩的时间不多了,但是仍想将自己最完美的一面展现出来。

4.公鸡(петух)

公鸡(петух)在俄汉语中都是吉祥的象征。汉语成语“闻鸡起舞”指听到鸡叫就马上起来舞剑,后用以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公鸡也经常出现在吉祥图案之中,用以辟邪祈福,“金鸡献瑞”、“雄鸡一唱天下春”等成语体现了公鸡的大吉大利的象征意义。公鸡在俄文化中也被看成吉祥物,因为雄鸡报晓能驱走黑夜,而一切妖魔鬼怪会随着黑夜的消失而离开。公鸡的冠似火焰,而“红色”和“火”在俄罗斯文化中是吉祥的象征。在俄语成语中красный петух(红公鸡)成了огонь(火)的代名词。此外,在俄罗斯民间婚俗中,петух是炉灶、家园的象征,是幸福和多子的象征。

(二)隐喻意义不同的动物形象

1.隐喻意义部分不同的动物形象

(1)老虎(тигр)

老虎(тигр)在俄汉语中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在俄语里,老虎比喻凶恶的人、虎狼之徒。例如:бумажный тигр(纸老虎)。其实,在俄文化中狮子才是百兽之王,所以在俄语中包含虎的成语、谚语是有限的。中国人认为,作为兽中之王的老虎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比喻凶猛残忍、冷酷无情的人,如:养虎为患(比喻纵容敌人,留下后患,自己反受其害)、与虎谋皮(比喻跟恶人商量要他放弃自己的利益,绝对办不到);另一方面,是力量勇猛的象征,是人们心目中的保护神。例如:人中老虎(比喻人中豪杰)、龙翔虎跃(比喻奋发有为)。可见,在中国文化里,对虎的认识有褒贬之分。

(2)熊(медведь)

熊(медведь)在俄罗斯文化中具有多重的象征意义:一方面,是俄罗斯人喜爱的动物,是俄罗斯人们心目中崇拜的英雄,有主人和兄弟的含义,一些人的姓名也是由медведь构成的,比如俄罗斯现任总理梅德韦杰夫(Медведев),有时甚至作为“俄罗斯人”的代名词出现在各大杂志报刊中。例如:медвежий угол(荒僻的地方那个,穷乡僻壤的意思);另一方面,是愚笨无用、粗鲁的象征。例如:Медведь на ухо наступил(缺乏编印能力,唱歌跑调); делить шкуру неубитого медведя (还没把熊打死就开始计划着分熊的皮了)。熊在汉文化中给人的印象通常是粗犷有力、笨头笨脑和窝囊,其象征意义多为贬义。例如:柙虎樊熊(比喻被囚的恶人);衣狐坐熊(比喻生活极其奢侈)。在日常口语中,也可以通过“你真是个熊包”这样的话表示“你真窝囊”的意思。

(3)驴(осёл)

驴(осёл)在俄汉文化中均是无能和愚笨的象征。在俄国文化中常常借用驴来骂人,比如:Он совершенный осёл!(他完全是一头蠢驴!)глупый как осёл(像驴一样愚蠢)。汉语中也有“蠢驴”、“笨驴”等相似的说法。例如:黔驴技穷(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

驴鸣犬吠(字面意思是如同驴叫狗咬一般,后用来比喻文字言语拙劣)。在俄罗斯,驴还有另外的一个象征意义,用来代表正义、勤劳和善良,俄罗斯童话和神话中有许多关于驴的可爱故事。

(4)乌鸦(ворона)

乌鸦(ворона)在俄汉语言中都被看作否定的形象,被认为是不祥之鸟。俄语里常用乌鸦来比喻愚陋、糊涂、懒惰的人。如:ворона в павлиньих перьях(用孔雀毛自饰的乌鸦,这个成语用来比喻煞费苦心地把自己打扮成有地位或有学识等人物的人)。在汉文化中,乌鸦也是不受人们喜欢的一种鸟,其在文学作品中都是以负面形象出现的。比如:乌合之众(比喻没有组织、没有训练,像群乌鸦似的暂时聚集的团伙)。在俄文化中乌鸦还有另外的一种截然不同的象征意义,例如:белая ворона(白乌鸦,比喻罕见的、十分特殊的人物)。

2.隐喻意义完全不同的动物形象

(1)象(слон)

象(слон)在俄文化中引申为又高又笨的人。在该引申意义下产生了一系列的成语。例如:как слон в посудной лавке(好似大象在瓷器店一样,比喻英雄无用武之地);слона не приметить(比喻见小不见大,看不见最重要的东西)。在俄罗斯很少看见用大象图案作装饰,因为它是愚笨的象征。在中国大象很受欢迎,常常被视为一种吉祥的动物。在汉语中象与青狮共为祥兽,象又作“万象”之意,如成语:包罗万象(比喻内容丰富,应有尽有);气象万千(比喻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2)猫(кошка)

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猫(кошка)在俄罗斯文化中是同巫师和巫婆的形象联系在一起的。基督教诞生后,曾宣布猫是巫师、巫婆的帮手,黑猫(чёрная кошка)是撒旦、是魔鬼,因而曾大肆捕杀猫。今天的俄罗斯人的这种观念已经淡薄,但仍保留有这样一个习俗:迁新居时,一定先把猫放进新屋。据说,猫可以赶走任何魔鬼,自己承受来自魔鬼的一切不幸。现代俄语中还保留一些成语,均表示不好之义:Блудлив как кошка(好偷如猫);Чёрная кошка пробежала между кем(谁与谁放生了争吵,谁与谁之间出现了不和)。在汉文化中,人们认为猫是一种可爱的动物,如在中国关于猫的卡通形象有大脸猫、黑猫警长、蓝猫、阿笨猫等。

(3)喜鹊(сорока)

喜鹊(сорока)在汉文化中被视为吉祥鸟,人们把它的清脆叫声与喜事即将临门联系在一起,故在春联、新婚对联中常常可以看见“喜鹊”二字。此外,由于有牛郎织女相会时喜鹊为之架桥的传说,故“鹊桥”暗含勾通男女姻缘之意。以上含义在汉语成语中都可找到与之相对应的痕迹。比如:鹊桥相会(比喻比喻情人或夫妻久别之后的团聚);鹊笑鸠舞(喜鹊欢叫,斑鸠飞舞。旧时用作喜庆的祝辞;“乌鹊通巢”比喻异类和睦共处)。俄罗斯人把сорока视为说话唠唠叨叨、多嘴多舌、喋喋不休的人的象征,如:Сорока на хвосте принесла(喜鹊带来的消息,比喻未经核实的传闻);Заладила сорока Якова(喜鹊雅可娃说的,比喻一个人令人厌烦地重复同一内容的话)。

(4)兔子(заяц)

兔子(заяц)在俄罗斯文化中具有负面的象征意义,被认为是鬼怪、邪恶的象征,所以俄罗斯人把它称之为“斜眼的(косой)”,把穿过马路的兔子视为不祥之兆。此外,兔子在俄语里也是胆小怕事的代名词,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成语,如:Труслив как заяц(胆小如兔);Вор что заяц; и тени своей боится(贼像兔子一样,连自己的影子都害怕)。在俄语口语中,заяц还可指无票乘车的人,如:ехать зайцем(无票乘车)。在汉文化中,兔子具有温顺、智慧的象征意义,如:守如处女,出如脱兔(比喻军队未行动时像未出嫁的姑娘那样持重;一行动就象飞跑的兔)。另外,兔子还可指代月亮,如白兔赤乌、东兔西乌、兔缺乌沉。

(三)隐喻意义空缺的动物形象

1.俄语成语中的典型动物形象

火鸟(жар-птица)是俄罗斯特有的一种神鸟,通身发出耀眼的光亮。Жар一词义为“烧红的碳炭,如:как жар гореть(闪闪发光,亮的像红火炭);чужими руками жар загребать(假他人之手火中取栗)。Жар-птица表明此鸟与“火”(огонь)有关,反映出俄罗斯人对“火”的崇拜。

2.汉语成语中的典型动物形象

(1)鸳鸯(мандаринка)

鸳鸯(мандаринка)是汉语中独有的一种动物。鸳鸯常常成双成对的出现,成为永恒爱情的象征,如:棒打鸳鸯(比喻拆散恩爱的夫妻或情侣);鸳俦凤侣(比喻男女欢爱似鸳鸯、凤凰般相偕作伴)。人们常把鸳鸯的图案绣在各种各样的物品上,送给自己中意的人,借此来表达自己的爱意。

(2)蝉(цикада)

蝉(цикада)是汉语中独有的一种动物。蝉在中国古代是复活和永生的象征,以露水为生,在人们心中又是纯洁的象征。在汉语成语中蝉的形象很常见的,如噤若寒蝉、金蝉脱壳、寒蝉凄切。

三、俄汉成语中动物隐喻意义形成的影响因素

(一)宗教信仰因素

在基督教传播的过程当中,教会斯拉夫语为俄语提供了许多成语,如《圣经》中的成语мемать бисер перед свиньями (在猪面前扫珍珠,比喻某人发表一些听众听不懂的演说,或讲些超过对方理解水平的道理)。汉文化深受道教、佛教的影响,其中有些动物性成语也具有极强的宗教色彩,如牛头马面、佛口蛇心、盲人摸象。

(二)文学作品因素

俄语中大量的以动物为喻体的成语都来自于文学作品当中,如成语щуку бросить в реку(把狗鱼扔到河里)出自克雷洛夫的寓言《狗鱼》,讽刺了沙皇的官吏们狼狈为奸、官官相护的无耻行为;Слона не приметил(有眼无珠)出自克雷洛夫的寓言《好奇者》,讽刺那些只注重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不在意本质的东西的人。在汉文化中同样有大量的以动物为喻体的成语是来自文学作品中的,如鸡鸣狗盗、杳如黄鹤。

(三)传统文化因素

在汉文化中龙象征着高贵、权威和吉祥,和龙有关的成语多含褒义,如龙凤呈祥、龙马精神。在俄罗斯人眼里,龙是邪恶、罪恶的象征,具有图腾意义的动物形象是熊。2014年索契冬奥会的吉祥物之一就是“北极熊”。俄语中“熊”还有“主人”的象征意义,如Хозяин в дому, что медведь в бору(一家之主犹如林中之熊)。在汉文化中,熊基本上都是愚笨的象征。

(四)自然环境因素

不同的地理环境会对动物形象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中国是农业大国,牛在中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汉语中出现如带牛佩犊、俯首甘为孺子牛等词语。俄罗斯祖先属于传统的畜牧民,其生产方式是以畜牧业为主的,加上连年的战争,决定了马(лошадь)在古代俄罗斯作为役使工具的重要作用,俄语中也就出现了以下这样的成语:рабочая лошадка(勤劳的人,老黄牛);ломовая лошадь(干苦活的人)。

总之,俄汉成语中的动物隐喻现象构成了各自语言文化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动物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词语或隐喻类型,更多的是一国民族传统文化、宗教信仰、思维方式、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体现。剖析俄汉成语中的动物隐喻,对我们了解俄汉两民族的文化、思维、认知、心理等特征,从事外语教学、翻译和跨文化交际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董杰,丁锡民.动物暗喻产生的理据及联想特征的研究[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

[2]段士秀.俄汉成语中动物的象征意义[J].长春大学学报,2001(1).

[3]胡绍铮.含动物形象的某些俄汉成语、谚语对比[J].外语研究,1992(3).

[4]刘春景.从动物名称的喻义看俄汉文化的异同[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

[5]刘阳.俄汉成语动物喻体的比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世纪桥,2009(10).

[6]张敬,李依.动物隐喻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的最佳关联性解释[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收稿日期]2015-12-24

[作者简介]刘玲(1977- ),女,翻译,从事俄语研究。

[中图分类号]H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602(2016)05-0103-06

猜你喜欢
对比分析文化差异
戴·赫·劳伦斯《菊馨》三个版本对比分析
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比较研究
从中日民间故事窥探中日文化差异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从《楚汉骄雄》和《勇敢的心》看中西悲剧英雄形象异同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对外汉语教材出版的文化差异冲突与融通策略
基于数据库的唐诗宋词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