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整体感知,有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2016-03-29 07:46朱晓勤
关键词:整体课文情感

朱晓勤

【摘 要】

我们在阅读一篇文章总是首先从整体上感知文本内容,然后对文章展开深入的探究。文章围绕指导学生诵读,从整体上感知全文;剖析文章结构,找出文章基本线索;激发学生质疑,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开展有序训练,提升学生感知能力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整体感知

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第一环节。然而,小学生的年龄偏小,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小学语文的教学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对文章的自主探究中,能够在短时间内发现文章中的信息,对文章的内容有初步的了解,明白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这将对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有很大的提升。

一、指导学生诵读,从整体上感知全文

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必须在一遍遍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有时要达到诵读的程度。达到诵读的程度之后,文章中的语言就已经不是静静躺在那里的文字了,学生透过文字理解其中蕴涵的深刻含义,还包含字里行间所没有能够表达出来的隐含寓意。因为在朗读的时候会有声调的变化,情感的融入,进而达到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文章中的语言已经变成了鲜活的语气,读起来已经变得有滋有味了。教学中开展有效朗读,学生会边读课文边体味,在慢慢咀嚼中体会到语感体会到情趣,甚至会沉浸在文章的情感之中而不能自拔,达到了整体感知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并达到整体感知的程度,教师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动情的范读,学生一个个都被教师的范读带入了情境之中,当读到将军先抱起不满周岁的小妹妹,看到她的伤口包扎得很好,便马上让警卫员去老乡家给她找奶吃时,有的甚至眼含泪水充满眼眶。之后又让学生自由地用情感朗读,学生在朗读中体味到聂荣臻将军宽容大度、不计前嫌的可贵品质。

二、剖析文章结构,找出文章基本线索

一篇文章有了完整的结构,就像一串穿好了的珍珠。而每一篇文章的结构又都是不同的,正是因为这些差异性,才让我们看到了文学作品的精彩纷呈,文艺界的百花齐放,也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不一样的感受。学习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在通读文章之后能够准确地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进而理清文章的基本线索,有的文章还有两条线索,都要能够发现和理解,让这些线索引领学生清晰的分析课文理解课文。例如:在叶圣陶先生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中,作者的叙述顺序体现在文章中就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游览顺序,由路上到洞口,再到外洞,然后通过空隙进入内洞,最后按原路出洞。但仔细观察之后还会发现,作者对脚下泉水流经线路的描述其实也是一条线索,一路山都是迎着溪水的,正好相反,泉水有深黑的黑洞流入内洞,在流经空隙之后到了外洞,经洞口流向山下。一般一篇文章的线索以故事发展为顺序,或者移步换景,有的有明显的时间提示。只要细心阅读,就可以认知文章的结构,理清行文的思路。

三、激发学生质疑,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心理学研究发现:个体所做的事情内在动力的大小主要决定于他的兴趣的大小,兴趣越大动力则越大。实践证明,当对某件事情有了兴趣之后,都会投入很大的热情积极探索,这也就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思路:应努力创设一种情境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在质疑中不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知,提出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说出自己的困惑,在相互讨论和交流中解决问题。如果当堂不能解决,可以在课后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式找寻问题的答案,努力寻找问题的对策。例如:在学习《夜晚的实验》一文时,课文的本身就谈到了要善于观察和不断思考,才能有所发现和创造的道理,正好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探究。教学时要重视学生的问题,对不同的观点要在鼓励的基础上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在学习中有的学生就会提出:“蝙蝠的眼睛有用吗?”“蝙蝠飞行的秘密对我们还有哪些作用呢?”“假如四次试验还没有找到夜晚飞行的秘密怎么办呢?”对于这些问题的解答会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

四、开展有序训练,提升学生感知能力

教学大纲对学生的阅读有着明确的规定,针对各个年级的要求都有所不同,随着年级的增长而螺旋上升。学生在一步步获得学习的方法以后,会逐步的将这些知识进行内化,最后转变为方法和策略,形成较为系统的完整的灵活的认知策略。由此可以看出学习方法的积累有着明显的序列性,在不断推进中促进学生的认知不断向前发展。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按照学生不同的基础知识,摸索出一套适合的学习方法,并对学生提出稍高一点的要求,既让学生能够理解知识的要点,又能够不产生骄傲的心理情绪,让学生在“跳一跳”的基础上“摘到桃子”,既注重基础又注重提高,两者相得益彰。例如: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以六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来说,四篇文章《长江之歌》《三亚落日》《烟台的海》《记金华的双龙洞》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描述了祖国的壮丽河山。指导学生学习时就可以从总体的角度来分析,让学生总结这一类文章的学习方法,在整体感知上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阅读要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出发,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情感表达,让整体感知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点。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对学习方法进行不断总结,形成一套完整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并在动态中不断改进。这样,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海燕.常态阅读教学第一课时中的“三读”【J】.考试周刊,2013(11)

【2】李永建.整体感知,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4(07)

【3】蔡先明.优化阅读教学,提高阅读能力【J】.新课程(教研版),2014(06)

猜你喜欢
整体课文情感
情感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台上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十二星座5月整体运程
如何选择整体法与隔离法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