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教学中的三步导法

2016-03-29 09:52丁梅
关键词:生动作文学生

丁梅

【摘 要】

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我们的语文教材一直没有专门针对作文进行编写,大纲虽对作文教学有总的目标要求,但是对实际教学中的具体内容及应达到的具体标准并没有量化。文章从“勤于积累”“科学指导”“悉心苦练”三方面阐述加强中学作文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学生作文水平的经验。

【关键词】

作文 能力 积累 指导 苦练

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提高学生作文能力,一直是一线语文教师苦于“施策”的教学难题。学生作文水平的指导,方法诸多,下面结合教学实践,从“三步导法”,即“勤于积累”“科学指导”“悉心苦练”三方面探讨如何提高中学作文教学质量,有效提升学生作文水平,以期抛砖引玉,与同仁共勉。

一、勤于积累

“勤于积累”是打好写作基础的关键。“积累”为写作之根本。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但初中学生的生活圈子小、社会经历浅,缺乏对身边事物观察能力,而且阅读面窄,一到写作就苦于无东西可写,所以,督促、培养、指导学生勤于积累、善于积累、热心于积累是非常重要的。

(一)让学生扩大阅读面。向学生推荐名著以及一些好的刊物如《读者》《青年文摘》《青年博览》等。引导学生多读古今中外文学家、史学家、科学家、军事家、政治家的传记。并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把优美的词句和精彩的片段摘入下来作为语言素材积累起来。班级每周拿出一节课作为阅读课,并定期举办读书汇报活动,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情操,拓宽他们的阅读视野。

(二)养成观察的习惯。契科夫说:“作家务必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目光敏锐,永不罢休的观察家。”因此,应当让学生学会观察,养成观察的习惯,观察过程就是积累的过程,对周围的一切事物进行认真的观察,就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观察要全方位。不仅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大的方面要留心观察,就是我们身边的看惯了的琐碎的事物,也需留心观察。因为这些琐碎的事物同样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同样会给学生的写作以极大的帮助。

(三)要求学生背诵名人诗句和名人名言。如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苏轼的“大江东去”、岳飞的“怒发冲凭栏处”、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并开展诗词背诵接力赛和名言接力赛。从而使学生热心于积累,在积累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科学指导

写一篇文章,在确立主旨、选好题材并设计出合理结构以后,就需要用语言生动地表达出来。有的学生写作文往往不问轻重,平均用力,结果文章没有亮点,很难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往往得不了高分。所以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文要学会用“巧劲”,具体来说,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要写好开头。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写文章也是一样。培根的《论读书》开头用排比句:“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句子整齐有力,使读者对文章大意一目了然。好的开头,或开门见山,或比喻形象,或排比有力,或对比衬托,或引用诗句、歌词,或抒情点题,或议论入手。好的开头入题要快。即迅速切近题目,不要绕圈子,说一大堆话,把文章变成大头娃娃。好的开头要吸引读者。即一下子抓住读者的心,使他很想看下去。通过指导不少学生的作文开头有了很大的进步。

有位学生在《我眼里的母亲》开头写道:“母亲,这两个字在人们的眼里是很伟大的,可是在我的眼里母亲却是一个很‘爱骗人的人。”开头开门见山,直接点题,并用对比的方式突出我眼里母亲的特点,很好地吸引读者。

又如一位学生写《我的烦恼》开头写道:“步入青春期,各种各样的烦恼如同潮水般向我涌来,使我无比忧愁,正好应验了李煜的那句诗‘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开头先用比喻,再引用诗句,写出了自己的烦恼之多。形象生动,引人入胜。

(二)要注意前后呼应,特别是首尾呼应。林纾曾说:“为人看晚节,行文看结穴。”作文的结尾是留给读者总体印象的关键之处,读完之后就要一锤定音了,因此要多下功夫。必要的,总结性的,呼应开头的结尾,既点了题,又唤起读者对全文的总体回顾,一定要仔细斟酌。如前面提到的《我的烦恼》这位学生开头写自己的烦恼之多,中间写了三个烦恼的事例,结尾写到:“这么多的烦恼让我无比忧愁,我何时才能摆脱他们?” 这一结尾语言简洁,既首尾呼应又点题。

还有的结尾,画龙点睛,深化主题。如《故都的秋》以“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结尾,强烈抒发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可谓一锤而出重音。有位学生在写作文《尝试》时。开头写想尝试养花,中间写尝试过程,都写得一般,但结尾写道:“我尝试失败了,心里顿时产生一种失落感,我后悔莫及。可事后又想,我本非养花专家,况且茶花本来就娇贵,一次失败,应在情理之中,何苦自寻烦恼,耿耿于怀?尝试何其多;倘无失败之苦涩,哪来成功之甘苦?”这一结尾,画龙点睛,升华了主题,结果此文得了高分。

(三)要巧妙运用修辞手法,增加作文的含金量。修辞是语言生动的催化剂,恰当巧妙的修辞不仅能增添文采,而且使事物的形象更加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钱钟书的《围城》可谓修辞运用的典范,大量精辟巧妙的比喻,或形容物态,或揭示心理,令人拍案叫绝。

一位学生在《当我被误解的时候》一文中写道:“我刚踏进教室,闹哄哄的教室立即变得鸦雀无声,几十道带着问号的目光向我直射而来,这些目光古怪而陌生,仿佛他们盯着的是不是一个朝夕相处的同学。而是动物园里新来的珍惜动物似的。”作者选择了“动物园里新来的珍惜动物”这个喻体,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被误解后同学们惊异的目光。

(四)要描写穿插,使行文生动。在写人记事中对人物、环境作适当的描写,虽三言二语,却似神来之笔,为平淡的行文增添不少波澜。写人时,选择较能突出人物的形象,性格的描写方法,让人物形象生动具体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例如,环境描写可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适当穿插可起点缀作用。一位学生在《考试之后》一文中写道:“天阴沉沉的,似乎要将大地吞没;风冷飕飕的,几乎要将我冰冷的心吹破,我紧揣语文试卷,徘徊在回家的路上。”作者将环境与考试的失败后的心境巧妙结合,表现了人物的特殊心理。

三、悉心苦练

“悉心苦练”是巩固上述两个基础的重要环节。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训练”更至关重要。为此,要紧紧抓住课前、课内与课后的充裕时间,本着多练笔头、勤练口头的原则,通过课前的口头训练、课内的小作文训练、课后的第二课堂活动,激发情趣,使之重视写作,积极写作,形成一种火热而欢快的氛围,以其提高学生的写作素质。

(一)课前训练,是充分利用每周的“一、三、五”或“二、四”早自习时间,让学生在简短的15—20分钟时间内,把课外阅读所获得的优美词句或生动感人的警语佳句,做系统的口头造句,或以之作片言只语说景状物,描摹叙事,或议论抒情;以及那些精彩而颇具感染力的读物片段即兴背诵。课前这种种丰富多彩的表达形式,在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为写作生动形象地运用语言、巧妙地使用技巧、广泛而奇巧地选择题材奠定了有利基础。

(二)课内的小作文训练,即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作文片段的专项训练,如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系列,以及每讲一篇课文后,令学生畅谈感想,阐发议论或抒发感慨后,课堂即兴写作和自拟小作文。这样长期训练,作文时才能信手拈来,不断有妙手偶得之句。

(三)课后的第二课堂活动,即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诗歌朗诵会”“写作经验交流会”“每周一心得体会”“社会纵观了望演讲会”“社会广角畅谈会”“提高写作能力妙法探讨会”等等活动。如此,不仅促进与激发了学生竞争意识与紧迫感,增强其自尊心与上进心,而且锻炼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积极思维的想象能力、丰富的联想能力,同时加强了即兴演说应变能力及敏锐的思维。就事论事的说理能力等等。

写作指导不拘一格,改革提高之技能更不胜枚举。若至诚之积极求索,“铺路者”的夙愿皆会得偿。

猜你喜欢
生动作文学生
描写生动 文质俱佳
动物进句子生动又有趣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淡妆浓抹总相宜
聪明的学生等
如何使表情更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