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对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影响的研究

2016-03-29 08:31刘红梅崔益鸿呂忠美海安县人民医院江苏南通226600
关键词:血透循证心衰

刘红梅,崔益鸿,呂忠美(海安县人民医院,江苏 南通 226600)

循证护理对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影响的研究

刘红梅,崔益鸿,呂忠美
(海安县人民医院,江苏 南通 226600)

目的探讨对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的效果和体会。方法将近年来合并慢性心衰的血透患者随机分成观察者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循证护理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预后情况。结果将两组在SAS和SSD评分、并发症率、半年内肾功能平稳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病员满意度等指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合并慢性心衰的血透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降低透析并发症,延缓心肾功能恶化,改善疾病预后,提高护理质量。

循证护理;血液透析;慢性心衰;生活质量;疾病预后

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肾脏替代治疗的最主要方式,也是治疗某些急性中毒的重要手段[1]。慢性心力衰竭是慢性肾衰竭行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两者互相影响,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影响患者的疾病预后,因此对该类患者实施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非常必要。近年来,我们对合并慢性心衰的血透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血液透析中心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合并慢性心衰的血透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肾内科和心内科确诊,符合血液透析和慢性心力衰竭的标准;排除急性肾衰和心衰,其他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精神性疾病,不能配合该研究等。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按首次入院日期的单双数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的比较(x±s)

1.2 护理方法

①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的常规护理措施。②观察组: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护理体检,制订个体化循证护理计划,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以用药指导、专科护理、预防监测、心理干预和健康宣教等为主要内容的循证护理措施。

1.2.1 用药指导

根据医嘱,指导患者合理使用ACEI、ARB、钙离子拮抗剂及血管扩张剂及血管扩张剂等心血管药物,舒张外周血管,减轻心脏后负荷,控制血压,提高心泵血功能,改善心肌缺氧和机体微循环[2]。较多患者因消化功能减退、肾脏EPO分泌水平下降、凝血功能异常易出血、透析结束后残留血液和体内毒素蓄积抑制骨髓造血,常合并慢性贫血,导致心衰更加难以纠正。应积极补充促红细胞生成素、铁剂和叶酸等,提高血红蛋白量和机体的耐受性。避免使用任何对肾功能影响的药物,以免诱发和加重肾功能急剧下降。血液透析患者的免疫力较差,应采取针对性措施,积极预防和治疗呼吸道和肠道感染。

1.2.2 专科护理

部分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和透析结束后不久,因血液和脑脊液中的尿素氮下降不平衡,引起脑水肿,易出现头痛呕吐、视物模糊、癫痫样发作、甚至昏迷等神经精神症状的失衡综合征。应做好预防工作,透析液浓度以140~148 mmol/L为宜,必要时应缩短透析时间,增加透析的频率;严格控制水钠等的摄入,避免体重增加过多。轻症者注意观察,可给予高糖或浓氯化钠;重症患者立即停止透析,给予20%甘露醇快速静滴,癫痫样发作时应给予镇静处理。积极治疗心脏基础性疾病,发生急性心衰时,应立即吸氧,控制血流量,进行超滤脱水,使用快速型洋地黄制剂和镇静剂;发生低血压时,立即停止超滤,减慢泵流速,给予吸氧,将患者采取头低脚高位必要时补充生理盐水或输注白蛋白;预防心律失常,发生严重心律失常时应停止透析。

1.2.3 预防监测

血液透析过程中,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心律、呼吸变化,主动询问有无不适.控制血流量,以免增加心脏负担。定期监测血清钾和钠离子浓度的变化,积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调;透析间隙控制体重,降低血透中的超滤率。对于心功能不稳定的患者,应常规吸氧,准备好抢救器材和药品,透析过程中发生心绞痛、急性心衰或频发室性及交界性心律失常者时,应立即向医师汇报,并及时给予硝酸甘油、强心剂和抗心律失常等药物,必要时减缓或停止透析。

1.2.4 心理干预

通过宣传手册、新媒体课件和面对面交流等多种形式,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血液透析和心力衰竭的相关知识,告知透析治疗和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度;介绍既往经过透析治疗成功缓解的病例,减轻恐惧害怕的心理。加强护患沟通,倾听患者的诉说,满足其合理诉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缓解患者焦躁不安的心理。加强心理健康指导,提高患者的生存意志和生活信念;嘱咐家属和亲友多关爱和陪伴患者,让其感受到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温暖,树立展示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

1.2.5 健康宣教

为患者制订科学合理的膳食标准,攝取足够的热量和优质蛋白,适当补充钙剂和水溶性維生素,控制动物油脂的摄入;由于患者合并慢性心衰,应根据体重和尿量的多少,严格控制水分、钠、钾、磷等的摄入。注意天气变化,按需添减衣服;加强居所通风换气,避免呼吸道感染。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和有氧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和积极乐观的心态。规范服药,按需到医院复查和透析治疗;学会观察病情变化,有情况随时就诊。

1.3 观察指标

疗程结束后,对患者进行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舒适指数(SSD)测评了解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观察两组患者的透析并发症发生率,了解患 者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的肾功能平稳率和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n),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以“x ±s”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均完成研究,未发生严重的血透并发症。将两组在SAS和SSD评分、并发症率、半年内肾功能平稳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病员满意度等指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结果的比较

3 讨 论

循证护理是在计划护理活动过程中,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和愿望,采用最适宜的护理研究依据以及护士个人技能和临床经验,实施全面护理质量改进程序,以期为病人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3]。我们对合并慢性心衰的血液透析患者,先进行护理体检,掌握患者的病情和心理需求,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以用药指导、专科护理、预防监测、心理干预和健康宣教等为主要内容的循证护理措施。通过护理实践活动,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降低血透的并发症,明显延缓肾功能衰竭进程,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疾病的预后;同时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促进了护患和谐,使血液透析中心的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和提高。

[1] 唐 玫,刘 猛,于 芳.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早期识别和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6):1532-1533.

[2] 吴静华,赵惠芬,刘华玲.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早期临床诊断及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20):2789-2793.

[3] 彭 惠,王长江,陈 洁,等.循证护理对血液透析伴心力衰竭患者心理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7):110-112.

本文编辑:李 豆

R473.5

B

ISSN.2095-6681.2016.26.105.02

猜你喜欢
血透循证心衰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预防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观察思维导图护理干预在老年血透患者中的应用
集束化护理策略对维持性血透患者高磷血症的影响与分析
循证护理在ICU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