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干预对心血管病患者健康状况的影响

2016-03-29 08:31王小珍刘雪莲
关键词:心血管病心血管动脉

王小珍,刘雪莲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街新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天津 300456)

社区护理干预对心血管病患者健康状况的影响

王小珍,刘雪莲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街新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天津 300456)

目的观察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对心血管病患者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1月~2016年1月登记的心血管病患者184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档案、健康教育、护理指导等三重护理干预,观察并统计分析患者在社区护理干预前后在饮食、烟酒、运动、情绪等方面日常生活质量指标,以及影响动脉弹性功能指标: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及AI值等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社区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影响动脉弹性功能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行为意识,改善患者动脉弹性各项功能指标,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有条件的社区可积极开展社区护理干预并逐步完善推广。

社区护理;心血管疾病;健康状况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常见病之一,据资料显示,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1]。此类疾病主要是由于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导致的一种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多发生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恢复周期长等特点[2]。因此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对心血管病患社区护理干预研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1月~2016年1月登记的心血管病患者18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01例,女83例;年龄55~79岁,平均年龄67岁;其中高血压126例,冠心病78例,糖尿病92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48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68例。

1.2 研究方法

通过对比、观察并分析患者在社区护理干预前后的日常生活质量及影响动脉弹性功能指标的变化。具体社区护理干预措施如下:

(1)建立档案

健康档案的建立是社区护理干预的基础。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干预184例护理前一对一建立个人健康档案,详细记录患者个人信息、家庭信息、发病史、治疗史、用药情况,同时通过调研问卷的形式了解患者日常生活情况,通过常规检查详细记录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及增强指数等各项指标。根据疾病类型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

(2)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社区护理干预的基本表现形式,具体包括发放健康教育手册,不定期组织各项针对性的健康或心血管疾病讲座,普及心血管疾病基础知识,让患者对疾病更为详细客观的认知。特别是冠心病、高血压等高危患者,社区要尤为关注,应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杜绝危险因素的发生,同时帮助患者家属做好督导及家庭护理培训。

(3)护理指导

护理指导是社区护理干预的重要工作,主要包括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睡眠指导、运动指导、心理指导。通过定期家访、电话随访、健康宣讲等形式让患者在日常生活上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按时按量服药,改善睡眠环境,增加适当的体育锻炼提高个人免疫力,积极面对生活,正确认知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干预前后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的比较

在社区护理干预后患者饮食、饮酒、运动、情绪等方面均较干预前有较大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护理干预前后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的比较 [n(%)]

2.2 影响动脉弹性功能相关指标变化情况

经过社区护理干预后,影响患者动脉弹性功能相关指标较护理干预前有明显改善,各项指标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护理干预前后影响动脉弹性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x±s)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合理膳食,体重增加过度肥胖,缺乏锻炼、不良烟酒习惯等多种因素让心血管疾病日益成为了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杀手[3]。因此除了接受药物治疗外,日常生活饮食及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此疾病的改善也有很大影响。有临床结果证实[4],开展社区护理对社区居民对于心血管疾病的知晓率,治疗率以及控制率等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研究也同样得到了证实,社区护理干预后,患者日常生活质量较干预前有显著提高,除此以外,患者的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及增强指数等指标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笔者认为:社区护理干预通过建立档案的方式使得患者和护理人员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同时通过通俗易懂的健康宣教,使得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之外,能够形成并坚持合理有效的正确生活方式,从而使得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最后在持之以恒的护理指导下,令患者养成健康的习惯,提高治疗疾病的信心。上述结果也和陈晓等[5]的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行为意识,改善患者动脉弹性各项功能指标,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有条件的社区可积极开展社区护理干预并逐步完善推广。

[1] 阚国慧,张素梅.社区护理对心血管病患者的干预分析[J].健康之路,2013,12(09):335-336.

[2] 季梦婷,周 嫣,钱 娟,等.社区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生活空间与生活质量相关性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02):170-175.

[3] 毛瑞英,王建辉,常文红,等.社区多元化护理干预对老年心血管疾病病人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4,28(09):1149-1150.

[4] 刘思雨,王晶晶.城市心血管病病人社区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6,14(08):774-776.

[5] 陈 晓,兰雅平,柯阳芳,等.社区护理干预对心血管病患者的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5,36(05):1041-1042.

本文编辑:刘帅帅

R473.74

B

ISSN.2095-6681.2016.26.121.02

猜你喜欢
心血管病心血管动脉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颈总动脉高位分叉、舌动脉与面动脉共干1例
上颌动脉终末支参与眼球血供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