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卢梭自然教育观的幼小衔接课堂问题探析*
——以某教育机构幼小衔接课堂为例

2016-03-29 00:06张文丽李雪艳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课堂问题卢梭幼小衔接

张文丽,李雪艳



基于卢梭自然教育观的幼小衔接课堂问题探析*
——以某教育机构幼小衔接课堂为例

张文丽,李雪艳

摘要:卢梭自然教育观崇尚对儿童本性的尊重,强调儿童的自然发展。儿童在幼小衔接阶段发展过程中接受的教育会出现违背儿童本性的系列问题。用卢梭自然教育的理念分析幼小衔接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对幼小衔接教育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卢梭;自然教育观;幼小衔接;课堂问题

张文丽/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读硕士(吉林四平130103);李雪艳/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吉林四平130103)。

卢梭的自然教育观要求成人尊重儿童,对儿童教育应遵循儿童本性,考虑儿童年龄特征。这是一种自由观,是以儿童天性发展自然发展为基础,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自由发展过程。卢梭的教育思想主线是“回归自然,发展天性”。“他主张教育应该培养自由、平等、独立,能够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人”。[1]儿童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教育的基本原则就是对儿童的尊重。幼小衔接阶段是幼儿园教育向小学教育过渡的关键时期,幼小衔接时期是幼儿转换成另一种身份的关键阶段。幼小衔接课堂问题是对幼小衔接阶段的学童进行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利于学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问题。认真分析和把握问题,对于更好地解决幼小衔接问题有重要意义。

一、幼小衔接课堂问题的表现

(一)教师课前备课不了解幼儿身心特点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说明中指出:实施《指南》应该注意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2]。这与卢梭在《爱弥儿》中对于教师的要求是一致的:教师对于儿童具有榜样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起到行为表率的作用,明确自己的责任[3]。这里所指的责任就是教师在准备课程的时候,应该针对“幼儿”,即以儿童的需要和发展特点为基础进行备课。杜威曾指出幼儿应该在做中学。儿童的身心特点是多动自由的,在认知方面,幼儿需要借助丰富多彩的图片进行学习。但是,教师往往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学习能力和特点。以笔者暑期工作经历为例,据笔者观察,该教育机构的幼小衔接课程水平达到小学一年级水准,课程内容设置简单,主要集中在语文识字、数学100以内加减法等。而任课教师往往忽视备课环节,不能根据幼儿的特点准备辅助教学的材料,而是简单地根据自己的理解将陌生的理论知识生硬地讲解给幼儿。这样的课堂生硬无趣,幼儿不能有效地理解知识,甚至会产生厌学的不良情绪。

(二)课堂教学死板,形式单一

幼小衔接的过程是幼儿人生角色的第一次重要转变,即从儿童到小学生。这一转变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卢梭提倡的自然教育认为儿童发展是有规律的,自然教育要求教育内容、方法以及儿童生活环境都必须适合儿童身心自然发展的进程。要从儿童的实际出发,为其自然发展创造条件,激发他们的兴趣和需要,尊重儿童的个性,多给孩子以认真的自由。[4]而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迫于现实的需求,幼小衔接却变了味。据了解,家长强烈的教育期望、应试教育压力的延伸等为幼儿园“小学化”提供了土壤。[5]笔者工作的教育机构亦是如此。据笔者观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多为单调地讲述,课时45分钟,讲课内容生涩难懂。幼儿被要求一动不动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不许做小动作等。这些做法完全没有考虑幼儿的发展特点,幼儿在这样的课堂中只会成为教学的“囚犯”,没有自由,更没有快乐。这样的课堂单一死板,而幼儿注意力是有限的,如果他们长时间只注意自己在课堂上表现符合“规矩”,那么必然会影响其学习的心理机制,致使学习效率下降等问题出现。

(三)以无效低级课后作业作为惩罚的手段

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在幼小衔接阶段的幼儿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他们在解决问题和逻辑方面虽已经超过了前运算阶段,但其思维发展还具有局限性,抽象的语言推理仍不能离开具体事物的支持进行。而一些教育机构晦涩的小学化课程对于幼儿是有难度的。这样培养幼儿达不到预期的理想效果,幼儿对于知识的掌握只会停留在表面上,不能将知识具体化。以笔者工作的教育机构为例,班级中的部分幼儿因为并不能真正理解老师所讲授的知识,所以在课后的生字作业中出现“丢三落四”“画蛇添足”等现象。在数学作业中,部分幼儿会忘记进位小标或是退位小标……究其根本原因,就是不能真正理解抽象的数学逻辑知识。这样发展的结果就会使教师和家长误认为幼儿是因为马虎粗心才造成不必要的错误。这就为老师留作业找到了新的“借口”。抄错字、抄错题这种低级无效的作业形式会使幼儿每天有做不完的作业,几乎总是“工作到深夜”,对于需要充足睡眠的幼儿而言,这无疑是有害的。

据笔者观察,在教育机构中还有一个严重的错误——教师将抄写生字作为惩罚手段。而幼儿对此也只是“敢怒不敢言”。卢梭就认为,应该正确看待惩罚。他认为惩罚、服从和撒谎是相互联系的,面对惩罚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服从,这是对于教师或家长权威的一种屈服,是一种不公平的体现;另一种是撒谎,是儿童为了逃避惩罚选择的更加安逸的状态[6]。长此以往,幼儿不仅不会有效地学习知识,反而会因为反抗惩罚而厌恶学习生字,这会严重打击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幼小衔接课堂问题的原因

卢梭的自然教育观是遵从儿童发展特点,尊重儿童发展的本性。幼小衔接课堂的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卢梭的教育观不一致。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师不了解儿童

卢梭认为“成人要尊重儿童,对儿童的教育要遵循‘自然的法则’,即按照他们的本性,考虑他们的年龄特征。”[7]幼小衔接阶段的幼儿的认知能力水平较低,有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但不能有效地进行抽象思维,而且必须借助具体实物。而教育机构的教师并没有注意到幼儿这一发展特点,课前备课不充分,没有为幼儿准备适合的教具辅助材料,仅仅凭借自己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行教学,对幼儿认知发展不能合理地进行引导。“教育依赖于儿童成熟水平,因而儿童尚未达到某种成熟时便进行难度明显高于这一水平的教育活动,这是不合适的。”[8]教育机构这种教育模式与卢梭强调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的观点是不一致的。这样的结果导致课堂教学死板,幼儿学习不够灵活、厌学等现象产生。

(二)教师不尊重幼儿

“要让儿童结出‘善果’来,我们也需要‘导其根器’,需要尊重儿童自己生长规律,满足他成长的一系列阶段里相应的需求。”[9]幼儿成长过程需要被尊重,不仅是尊重其成长规律,更重要的是将幼儿看作是一个独立有尊严的个体。儿童天性好动,其本身就有无限能量,课堂中要求幼儿几乎是一动不动地坐在自己座位上,一旦幼儿想做一点小动作,教师就会对其进行责备和“纠正”,这和卢梭倡导的顺应儿童本性发展是不一致的。但是据笔者观察,教育机构的教师并没有切实地尊重幼儿本性的发展要求。他们习惯轻车熟路地运用传统的讲述式,不敢创新也不善于创新,结果授课形式单一不变。仅仅是讲述的授课过程使教学枯燥无味,这样的课堂完全无法很好地吸引幼儿进入学习状态,更不要提及学习效果。在这样的“灌输式”的课程中,幼儿处于被动状态,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难以被调动起来,不利于幼儿认知发展。

(三)教师对于惩罚的错误价值观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幼儿在犯错之后接受惩罚积累经验慢慢成长,适当地惩罚对于幼儿的成长是有益的。幼儿在惩罚中会明确自己的错误,避免下一次犯错。同样,卢梭认为尊重幼儿本性发展并不是任幼儿随意发展,有原则的惩罚符合卢梭的儿童观。惩罚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怎样合理运用惩罚解决问题。幼儿如果犯错误,一定要认真对待,尤其是第一次。因为有些错误是无理由的,而且很多是幼儿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错了,却被无缘无故的惩罚,这样他们对于错误和惩罚的认识是混乱的。尤其是将惩罚和低级的抄错字或错题联系起来,幼儿会认为,因为写错字,就要受到惩罚,而惩罚的形式还是抄错字,这样无疑是在其心中进一步强化对于生字的厌烦心理。

三、幼小衔接课堂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了解儿童身心特点,正确引导其发展

近年国家对于学前教育的关注力度加强,尤其是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十二条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根据幼儿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研究有效的活动形式和方法等。”[10]幼小衔接阶段的幼儿身心发展水平较低,对于知识的掌握和认知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幼儿手部肌肉握笔能力差、抽象思维能力不足等特点,合理科学地安排教学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根据幼儿发展特点预设到幼儿课堂状态,引导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多用眼和脑,少重复无用的工作。

(二)引导儿童“劳其筋骨”

卢梭“自然的法则”中最基本的一条教育原则就是尊重儿童[11]。首先,要明确儿童是一个独立的有尊严的个体,儿童的主体性需要被尊重。在新颁布的《幼儿园规程》中,强调在幼儿园保育和教育中增加“促进心理健康”的要求,扩展以往狭义健康的概念;将原有“根据幼儿园特点,绿化、美化园地”改成了“根据幼儿活动的需要绿化、美化园地”等,凸显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确儿童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个体,并且要摒除幼儿盲目服从课堂纪律、服从教师安排等死板的规定。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创新形式,提高幼儿学习注意力和热情,为幼儿提供丰富新奇的课程,改变传统的教育形式,适当地增加活动课,将教学知识融入活动课程中。幼儿本性乐于参与活动,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到教学中,使幼儿在活动中学习,在快乐中获得知识,这样既照顾到儿童灵活的个性特征,又可以使儿童灵活地掌握教学知识。

(三)正确对待惩罚

幼儿犯错是不可避免的,幼儿在一次次错误中积累经验,才会防止下一次犯错。师生关系中,教师在面对儿童犯错时表现出的态度很重要,即如何理性地对待惩罚。卢梭强调尊重幼儿,顺应幼儿本性的发展。其实惩罚有时候并不要那样严酷,因为惩罚并不是教育的目的,教师如果合理地利用惩罚,就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首先,在儿童犯错误的时候应该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态度,但是同时要注意方式方法,不应该攻击儿童的人格。教师应明确告知儿童错误根源,尝试让儿童体验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强化儿童预防犯错误的心理;其次,为避免无效惩罚措施带来的后果,可以转移儿童对惩罚的注意力,将对于错误行为的注意力转移到感兴趣的事情上,而不是重复简单地无效“抄写生字”。聪明的教师会恰当地处理儿童犯错误的行为,科学合理地运用惩罚。只有这样,才是顺应儿童本性的方法,同时也会使儿童认识到错误所在。

幼小衔接问题是当下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这一阶段的课堂是容易出现问题的重要环节。卢梭强调尊重儿童,对儿童教育要遵循“自然的法则”,即顺应儿童发展的本性,目前教育机构中教师不考虑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不尊重儿童,将低效的作业和惩罚联系起来,不利于儿童发展。教师应该是有一定的专业素养的,要科学地引导儿童发展,将快乐的游戏还给儿童,将活动的课程还给儿童,儿童将会拥有健康幸福的童年。

参考文献:

[1][2][3][4][6][7][11]卢梭.爱弥儿——当今中国教育问题的解决之道[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

[5]邓亚玲.浅议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与对策[J].教育导刊,2015(2).

[8]周念丽.学前儿童发展心里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9][10]刘晓东.解放儿童(第二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姚旺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531(2016)06-0021-03

*项目名称: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林省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吉教科文合字【2015】第140号)

猜你喜欢
课堂问题卢梭幼小衔接
与卢梭的狮子相遇
跟着卢梭去看原始派
卢梭的思想实践及其争论
高中地理课堂问题与小组合作探讨的深入研究
议初中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
探讨课堂中问题的有效性
高中政治教学中课堂问题设计的选择
简谈大班幼儿跳绳能力的培养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卢梭《社会契约论》中的自由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