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浪县在马铃薯主食化战略中的做法与经验

2016-03-29 04:22文高登甘肃省庄浪县南坪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甘肃庄浪744600
甘肃农业 2016年4期
关键词:庄浪县主粮主食

文高登(甘肃省庄浪县南坪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甘肃 庄浪 744600)

庄浪县在马铃薯主食化战略中的做法与经验

文高登
(甘肃省庄浪县南坪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甘肃庄浪744600)

庄浪县是马铃薯主食化先行先试县之一。近年来,庄浪县立足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大好形势和显著成效,及早做出了因势而谋、因势而动、顺势而为的推进全县马铃薯主食化战略,进一步加大马铃薯产业化开发力度和规模,扩大主食化品种庄薯3号种植面积,实现钱粮并举,马铃薯主粮化生产观念得到进一步提高和广泛认识。笔者详细介绍了庄浪县马铃薯主食化的做法和经验,以期为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的推进提供借鉴。

庄浪;马铃薯主食化;战略;经验

庄浪县是马铃薯生产的传统大县,栽培历史悠久,上世纪50-60年代,马铃薯作为救灾口粮一度成为全县人民农业生产的主要作物,在全县干部群众心目中,马铃薯是庄浪人民重要的三餐主食之一,并世代延续。上世纪90年代,县上将马铃薯列为区域优势特色产业长抓不懈,马铃薯再次以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双重身份出现,在全县形成“抓马铃薯生产就是抓粮食生产、抓经济建设,钱粮并举”的共知。庄浪县“十年九旱”的气候特点和马铃薯旱涝保收且高产高效的特性,使马铃薯生产位于粮食安全之首。2014-2015年,全县马铃薯产业面积上升到3万hm2,其中主粮化品种庄薯3号面积达到2.9万hm2,跃居为全县第一大农作物。

围绕主粮化,以“打造甘肃省优质商品薯基地、甘肃东部最大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和薯品深加工基地”为目标,以实施精品马铃薯战略为出发点,坚持政府推动、市场导向、科技支撑、企业带动和稳定面积、提高产量、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思路,实现布局科学化、种植规范化、品种专用化、生产集约化、产品优质化和加工精深化,走马铃薯引、育、繁、推、加、销一体化经营的路子,是庄浪县在马铃薯主食化战略中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

一、扩大主食化品种庄薯3号马铃薯种植面积,加大产业基地建设水平

以市场为导向,依托自然禀赋,积极引导群众调整种植结构,狠抓基地建设,以基地建设带动规模化种植,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稳步扩大。近6年来,全县播种面积呈逐年扩大趋势,平均每年扩大种植面积0.2万hm2左右,其中,2010年为1.79万hm2、2011年为1.92万hm2、2012年为2.1万hm2、2013年为2.63万hm2、2014年为3万hm2、2015年为3 万hm2。在种植规模扩大的同时,县上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依托土地流转,鼓励适度规模经营,依托自然条件,在关山高寒阴湿区建立“庄薯3号”脱毒种薯繁殖区;按照“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订单生产模式,在中北部和西南部山地梯田建立以庄薯3号、甘引1号、青薯9号等品种为主的中晚熟高淀粉商品薯生产基地;按照“协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依托示范片带,在西南部温暖河谷川区建立以克新2号等优质品种为主的早熟菜用型商品薯生产基地。2015年,全县马铃薯面积3万hm2,主粮化专用品种庄薯3号达到2.9万hm2,其中,脱毒种薯繁育面积达到0.91万hm2,商品薯生产面积达到2.09万hm2,并建成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8个,千亩高产创建示范片8个,订单面积0.67万hm2,为全县马铃薯加工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原料供应基地的同时,有效保障了全县人民口粮与农民增收,实现了企业和农户互利共赢。

二、建立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大力提高马铃薯良种化程度

把建立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作为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粮增收的战略举措,依托马铃薯脱毒种薯原种扩繁补贴项目,以“打造陇东最大的优质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为目标,创新良种扩繁机制,扩大种薯规模,不断加快庄薯3号脱毒种薯推广应用步伐。全县建成以水洛镇中川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和李碾马铃薯脱毒中心为龙头、乡镇农技推广区域站为中心、种子专业村、科技示范户为依托的县、乡、村三级种薯繁育体系,建立固定的种薯生产专业村20个、科技示范村18个、科技示范户300多户,并建成组培、脱毒、检测室1200m2,光照培养室2幢2680m2,日光温室6栋1 800m2,五连栋防虫网棚2幢3 200m2,各种研究与生产配套设施80台套,形成年生产“庄薯3号”脱毒瓶苗6 000万株、原原种8 000万粒、原种扩繁0.13万hm2、一二级种薯1.33万hm2的种薯生产能力和规模。2015年,全县计划生产脱毒瓶苗2 150万株,生产原原种3 200万粒,建成原种扩繁基地433.3 hm2、一级种薯基地0.33万hm2,二级种薯基地0.53万hm2,全县庄薯3号马铃薯脱毒种薯覆盖率达到100%,已形成了“脱毒苗-原原种-原种-一级种-二级种”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推广体系。除保证县内主粮化品种庄薯3号种薯供应外,还外销青海、宁夏、陕西、新疆、内蒙、山西等马铃薯主产区。

三、全面推广高产集成栽培技术,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成功总结出“秋季覆膜+黑色全膜垄侧穴播+测土配方施肥+选用优质脱毒种薯+病虫害统防”的马铃薯标准化高产栽培模式。重点示范推广六项旱作高产集成栽培技术:一是秋季覆膜技术。该县采取县级领导包乡,科级干部包村社,一般干部包地块,科技人员包技术的双轨承包责任制。抽调所有农技干部分赴各乡镇和田间地头,从布局规划、整地施肥、起垄覆膜等各个环节示范指导,全面推广秋覆膜技术。二是黑色全膜垄侧穴播技术。从2010年开始,在全县大面积推广马铃薯黑色全膜垄侧穴播技术,并取得了明显的种植效益,推广面积达到2015年的2.7万hm2,占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3万hm2的90.04%以上,平均产量达到38 310kg/hm2,较露地平均产量32835kg/hm2增产16.7%以上。三是机械耕作技术。大力推广应用机械旋耕、深松、铺膜、点播和采收等技术,提高了劳动效率和耕作水平。四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坚持农家肥和化合肥配合施用的原则,按照不同的地域特点,因时因地,搞好配方施肥,实施秸秆还田,提高土壤肥力和地力水平。五是种子处理技术。大力推广稀土旱地宝、那氏齐齐发、宝大森、高锰酸钾等药剂拌种与消毒技术,从根源上做好抗旱防病防虫。六是病虫害防治技术。加强以早、晚疫病和蚜虫为主的各类病虫害防治,充分发挥统防组织和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组织群众开展群防群治,力争将病虫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同时,以县农技中心为核心,依托9个乡镇农技推广区域站,抽组农业技术人员积极开展马铃薯新品种选育、栽培模式研发、病虫害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各类技术攻关,为全县马铃薯主粮化生产和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技保障,大幅提高了产量。

四、加大马铃薯育种力度,提高生产成效

该县不断加大马铃薯新品种选育硬件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育种水平和能力不断提高,为马铃薯主粮化和马铃薯产业化提供了强有力的品种支撑。先后选育出河薯系列、庄薯系列新品种6个,其中选育的新品种庄薯3号于2005年通过省级审定,2011年通过国家审定。2012年马铃薯新品种庄薯3号选育与示范推广项目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5年,庄薯3号(俗称一点红)被确定为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推广四大品种之一。

近年来,庄浪县进一步加大马铃薯育种力度,扩大育种基础设施建设,注重提质增效,先后建成办公楼1幢320m2,实验室、培训室100m2,种薯贮藏窖1 000m2,育种温室50m2,购置育苗盘(盆)200个,配套仪器设备15台套,建立试验基地2.67 hm2,引进种质资源150份,为快出品种、多出品种奠定了雄厚的基础。2012年以来,先后提交5个主粮化新品系参加省市县区域试验,其中,选育的新品系05-2-6在2013-2014年甘肃省马铃薯区域试验中,位居全体参试品系第2名,2015年进入全省生产试验,有望2016年通过省级审定和定名;选育的新品系08-7-3参加甘肃省(2015-2016年)马铃薯新品种区域试验;3个新品系参加庄浪县马铃薯区域试验。新品种的选育,推动了全县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和马铃薯产业开发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五、加大贮藏体系建设力度,进一步增强市场调节功能

按照“多挖窖、广积薯、均上市、稳价格、保加工、增收入”的思路,大力实施马铃薯贮藏体系建设工程,引导龙头企业、贩运大户和千家万户积极参与贮藏设施建设。特别是从2012年开始,通过国家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和省上千吨级马铃薯种薯贮藏库项目建设,全县已建成1 000t以上的大型贮藏库5座;100t以上的中型贮藏库20座;10-60t贮藏窖50座,10t以下农户小窑窖9.7万眼,总贮藏能力达到40万t以上。2014年,在南湖、赵墩、岳堡、杨河、良邑、柳梁、韩店、郑河等乡镇建成标准化马铃薯种薯贮藏窖459座,新增贮藏能力4万t,年可减少马铃薯损失6 000t,可为农户直接带来经济效益600万元。形成了“恒温库+贮藏库+农户小窑窖”的贮藏体系,提高了马铃薯种薯贮藏安全及鲜薯贮藏水平,有效发挥了贮藏设施淡贮旺销、均衡供应、稳定价格、口粮贮存和促农增收的作用。

六、壮大龙头企业,不断延伸和完善产业链条

坚持培育壮大龙头骨干企业,全面推进淀粉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装备升级和联合重组,努力推动马铃薯加工企业发展壮大。“庄薯3号”马铃薯入围平凉市十大养生产品,以庄浪粉条为原料的庄浪暖锅荣获首届平凉市十大养生产品。目前全县有各类马铃薯加工企业243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3家,年加工鲜薯达18.3万t,生产主粮化产品精淀粉2.61万t、粉条和粉皮6 500t。全县9万多个农户家庭加工自用粉条、粉皮、粉面、面筋等主食品3 000t以上。全县组建马铃薯个体经营协会和群众合作组织40多个,年向重庆、广州、西安、成都等49个大中城市运销商品薯28万t以上,向青海、宁夏、陕西等省内外贮运脱毒种薯9万t以上。形成集种薯贮运、商品薯收购、主食品加工为一体的马铃薯产业开发体系,产业链条不断完善,有力的推进了全县种薯和商品薯生产向规模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

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全力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农民收入

县上先后制定了庄浪县马铃薯产业“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发展规划、《庄浪县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庄浪县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规划》和《庄薯3号脱毒种薯繁育基地五年建设规划(2013—2017年)》,将马铃薯产业作为全县粮食安全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常抓不懈,从覆膜、测土配方、种薯供应、病虫害防治等环节对种植农户进行物资补贴,从贮藏设施建设、税收减免、贴息贷款等方面对龙头企业、合作社和贩运大户进行资金和政策扶持,为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和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活力。2010年,全县种植马铃薯1.78万hm2,平均生产鲜薯33 877.5kg/hm2,总产鲜薯60.26万t,总产值达4.22亿元,总纯收益1.36亿元,农民人均种植马铃薯收入达326元。2013年,全县种植马铃薯2.63万hm2,平均生产鲜薯38 497.5kg/hm2,总产鲜薯101.38万t,总产值9.12亿元,总纯收益3.26亿元,农民人均种植马铃薯收入达556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036元的13.78%。2014年,全县种植马铃薯3万hm2,平均生产鲜薯37 765.5kg/hm2,总产鲜薯113.3万t,总产值10.19亿元,总纯收益4.55亿元,农民人均种植马铃薯收入达1 084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 596.9元的23.58%。马铃薯已成为最具开发优势的特色产业,成为农民增粮、增收的主要来源。

马铃薯主食化,给庄薯3号和庄浪马铃薯产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庄薯3号将以更快的速度走向全国,庄浪马铃薯产品也将以更快的速度走向全国,并将同步推进我县马铃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今后10年内,该县马铃薯产业面积将进一步增加,产量将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的经济收入也将大幅提升!

按照庄浪县“十三五”规划的部署,在今后的发展中,庄浪县将“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决定相结合、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统一”的马铃薯主食化战略原则,引进和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开展主粮化技术模式攻关,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引进和完善主粮化加工工艺。稳定马铃薯面积,提高产量水平,快速实现生产品种专用化、种植区域化、生产机械化、经营产业化、产品主食化,形成马铃薯与谷物协调发展、产业化发展的新格局。同时,要努力打造“西北地区重要的主粮化商品薯基地”、“西北地区最大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和马铃薯主食品深加工基地”,不断完善和提升良种繁育体系,改造扩建贮藏设施,完善市场营销体系,加大电子、电商销售,拓展产品销售渠道。特别是要开展马铃薯主食品加工探索,在“养生、美食”方面研究开发,形成系列化产品,推进马铃薯主食品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实现马铃薯产业战略升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编辑:刘国华)

F323.7

A

1673-9019(2016)04-0025-03

2016-01-29

文高登(1974-),男,甘肃省庄浪县人,农艺师,主要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庄浪县主粮主食
聪明吃主食
境由心造
兰抒蔚瑛
晚餐该不该吃主食?
一顿没有“主食”的晚餐
三主粮高质量发展科技研究之路知识产权获得
宝贝爱主食
庄浪县马铃薯地下害虫危害规律及药剂防治研究
马铃薯主粮化
马铃薯将成为我国第四大主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