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梨果实套袋及其配套管理技术

2016-03-29 05:34韩晓梅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24期
关键词:苹果梨摘袋果面

苹果梨果实套袋及其配套管理技术

苹果梨是沙梨系统一个集品质优良、抗逆性强于一体的优良梨树品种,在辽西北半干旱地区的凌源市具有较长的栽培历史。苹果梨具有极强的抗寒性、连续稳定的丰产性、果实外观与内质双佳的品质优良性、长期贮存风味不降的耐贮性等诸多独特的特点,堪称东北“梨中之王”的美誉,已成为辽西北地区的梨树主栽品种。苹果梨对肥水要求比较严格,在不实施果实套袋的条件下,梨果实的表面表现比较粗糙,果形表现不端正,枝叶磨伤引致果皮变黑,果实表面出现青疔、锈斑、食心虫危害等不良现象。为了提高苹果梨果品的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实现品牌特色,技术人员进行了苹果梨套袋技术试验研究和推广应用,使果皮细腻亮洁,果点稀小,显著地改善外观质量,大幅提高了苹果梨的产量和质量。2014年、2015年、2016年连续3年分别获辽宁省优质梨果品奖,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 果袋选择

生产上在实施果实套袋时,一般应根据情况选用不同纸袋。苹果梨以黄色为主的品种,套袋时最佳袋纸应为具有适度透光性的黄色袋为宜,质量比较好的果实袋,是用黄色蜡纸进行制作而成的,黄色蜡纸纸袋的最大优点是,不影响果实吸收光照,透光性较好,还具有一定的防雨淋湿的功效。黄色纸袋的规格为20 cm×20 cm、20 cm×23 cm,一侧为袋口,其余三侧为扎合封闭极好的口袋。

2 套袋时期和套袋技术

2.1 果实套袋的时期。苹果梨套袋应选最佳时期,一般在落花后30~40 d内完毕,也就是在疏果定果后进行,越早越好。苹果梨属于易感果锈的梨树品种,为了有效控制苹果梨果实表面产生果锈。并控制果点变深、变大,应注意在果锈尚未发生前,于苹果梨落花后20 d内完成套袋。套袋前喷一次广谱性较好的杀菌剂,如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都能实现较好的预防效果。

2.2 套袋技术。苹果梨套袋时,应确保幼果在纸袋内悬空,不能与纸袋接触,这样可以减少果面与纸面摩擦。套袋的先后次序是由上到下,由里到外,先套树体上部的果实,后套下部果实,先套树内部果实,后套外部果实,如此可以有效地减少身体擦碰果实。套袋时,用力方向向上,用力要适度,宜轻不宜重,尽量做到不触碰幼果。果实选好后,开袋口并托起袋底,使两底角部分全面张开,如此纸袋就会膨起,一手把持袋下方处2~3 cm处,自然将纸袋套上果实,以后沿着纸袋的中间向两侧依次折叠袋口,将绑缚的铁丝拧开,沿袋口旋转1周,在袋口上沿下面2.5~3.0 cm处扎紧、扎牢,防止害虫爬入袋内危害果实或被大风吹落。为了防止果袋预先喷施的农药和涂抹的蜡质对身体造成危害,套袋后要及时彻底清洗手脸。

2.3 摘袋时间和方法。苹果梨采收时,可以把果实和纸袋一并采下,装箱时再解袋更换包装纸。也可以在苹果梨采收前的30 d左右时,预先把外袋底口撕开,将内衬黑袋拿下,过10 d左右再将黄色的外袋去掉。选择天气晴朗的上午10:00前去袋,或于下午4:00后去袋为好,避免摘袋后强光照射果面。摘袋后,必须再喷施1次杀菌剂,预防病菌侵染。及时清除果实上侧及周边遮光严重的叶片,促进果实着色,提高果品质量。

3 配套技术

3.1 果实表面喷钙溶液技术。苹果梨有时易发生苦痘病,在苹果梨果实袋摘除后,喷布0.5%的硝酸钙溶液1~2次,在果实采收前20 d左右喷施完毕最佳。喷施钙溶液时,一定要均匀细致,要将钙溶液喷施到苹果梨的果实表面上才能让果实吸收,仅喷施到叶片上基本无效。实验证明,对苹果梨果实喷施钙溶液后,可有效地促进苹果梨果实着色和果面蜡质的形成,大幅度改善苹果梨果实品质,对于延长苹果梨贮藏时间,控制储藏期的果实病害,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适时采收。苹果梨的最佳采收期是9月下旬,此期采收果品外观品质表现极佳。如若早采,贮藏期间腐烂率比例较高,并且果皮极易褐变。过晚采收,贮藏后期苹果梨果实苦痘病发生比较严重。因此,在凌源地区要根据苹果梨的成熟情况把握最佳的收获时间。采收时,尽量要避免果实碰伤,收获人员最好戴上手套进行采摘、装筐(箱)、包装,防治果实表面变黑变褐。在装车和运输的环节,避免压果、砸果、摔果等损伤果实,尽量控制倒换次数。

122400 辽宁省凌源市北炉乡农业站 韩晓梅

猜你喜欢
苹果梨摘袋果面
昼夜温差大要防果实破裂
巴彦淖尔市苹果梨产业发展浅析
晚熟苹果摘袋五忌
葡萄日灼病的发生与防治
蜗牛:造成猕猴桃采前果面污渍的“真凶”
苹果摘袋前后注意防治病害
延边苹果梨 世界苹果梨的鼻祖
延边龙井苹果梨怎样才能优质优价
苹果摘袋前后注意防治病害
苹果梨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