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传统戏曲文化在当代大学生培养中的作用

2016-03-29 11:47潘驰群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高校教学大学生

潘驰群



试析传统戏曲文化在当代大学生培养中的作用

潘驰群

摘要:戏曲文化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戏曲资源运用于高校课堂教学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本文以此为出发点,从综合艺术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戏曲节奏与大学生日常生活节奏的养成以及戏曲虚实相生与大学生人格培养的“务实与务虚”等三个方面,重点探讨戏曲文化在当代大学生培养中的作用和功能,力图进一步丰富完善当下传统戏曲文化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关键词:传统戏曲文化;大学生;高校教学

潘驰群/安徽新华学院助教(安徽合肥230001)。

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长河中的一颗璀璨之星,是世界剧坛中一道亮丽而独特的风景,集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众多艺术形式为一体,通过唱、念、做、打等表演手段将优秀的文本或民间传唱的经典故事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舞台,具有寓教于乐的作用。在现存的徽州建筑上,我们还能清晰地看到诸多戏曲表演的图案,这样的设计除了美观的需要,更是一些妇女在闲暇时向子女传授仁义礼教的重要载体,可见,戏曲艺术的教化作用在民间根深蒂固。在高校中推行戏曲文化不仅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借力传统文化精髓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积极教育引导的载体。

但是,戏曲艺术在高校的教学实践现状不容乐观。部分高校尚未认识与理清戏曲艺术与当代大学生教育引导的关系,导致大学生对戏曲艺术的认识存在误区,再加上一些戏曲剧团仍未很好地适应社会转型,经营不善,使戏曲艺术在民众中的关注程度逐渐降低。曾经是寓教于乐的传统文化形式,如今在高校通识教育中却处于边缘地位。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以及价值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自媒体平台的普及和网络生活方式的渗透使得传统教育模式心有余而力不足。大学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关键阶段,如何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格和素养就显得尤为迫切。本文拟从大学生成长的角度来探讨传统戏曲文化的作用和功能,力图进一步丰富完善当下传统戏曲文化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一、综合艺术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国戏曲的综合性表现在它融汇了各个艺术门类,与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紧密结合,是文学、舞蹈、音乐等在传统文化中的集体展示。传统戏曲文化中彰显了素质教育中所提倡的全面发展理念,在当代大学生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育人和审美等功能。

“仁爱”“礼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在戏曲剧目中不乏以“仁爱”“礼义”为主旨的经典剧目,这些故事大多起源于民间,流传于民间,成为当时人们传唱的经典。当代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被呵护有加,处理人与人关系等问题时往往认识得不够深刻,这些认识的不足往往会在大学阶段集中爆发,与老师、家长,室友、同学的相处时常出现不和谐的局面,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并不是少数。面对这种情形,积极地教育引导非常必要,这不仅关系到一个家庭、一个集体的和谐,更关乎学生的成长。引入传统戏曲经典剧目,通过折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故事让学生自我顿悟,比起苦口婆心的讲授要更加直观生动。

戏曲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影响下,包含着浓郁的民族性,符合人们的审美心理和习惯,兼具通俗和高雅。高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高校戏曲教育的普及一方面有助于传递和普及戏曲文化,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有利于人格的塑造。

戏曲作品中人物的价值取向、心理构造、人格特征等均能反映文化的影响力。通过将戏曲教育与大学生人格养成相结合,既可以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又可以借助戏曲中人物原型所具有的品质影响大学生,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升个人文化素养和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展现美的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戏曲节奏与大学生日常生活节奏的养成

节奏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节奏兼顾叙事与抒情,是推动情节发展、表达情绪的重要手段。节奏表现在戏曲的唱念上,或长或短、或轻或缓。如《百花赠剑》中公主月下表达对恋人思念的一段,节奏舒缓,情感洋溢,耐人寻味;《打猪草》中金小毛与陶金花两位小花旦的表现活泼俏皮,节奏明快,既交代环境又表现人物。节奏表现在戏曲身段上,通常是指圆场、顺风旗、双飞燕等戏曲身段元素以及表演力量的把控、动作的圆润流畅以及气息的调整等等。如《三岔口》选段,《拾玉镯》一折是一段做工戏,要求演员对自己的身体有良好的控制力与表现力,身段方才优美流畅,同时内心节奏也会通过外在身段表现,戏曲身段节奏既是表述,更是内心情绪的外在体现。

当前,“戏曲危机”这个问题已经凸显,戏曲在走向市场过程中观众的缺失与年龄层次分布不均的现象明显,老年观众云集,而青年观众大多缺席。如何培养青年观众是戏曲必须直面的话题。大部分青年观众无法适应戏曲的节奏,不能坐下来好好看一场戏,反映出面对国际强势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冲击时的无奈。对于接受了快节奏的青年人来说,重回传统节奏、找寻生活韵律的心态已经悄然发生改变,无论是唱韵还是念韵,抑或是做与打中的“抑扬顿挫”“欲左先右”的内涵,其传统韵味还需要我们花时间静静体会。当代大学生所处的时代太“快”,快速的节奏让学生甚至本末倒置,丢弃了心中的“宁静”,平日上课不听讲或逃课的现象屡见不鲜,考试前猛记复习材料甚至冒险做小抄只为了通过考试而已,做兼职赚取所谓的生活费甚至不惜耽误课堂学习,打游戏、看电子小说成为课余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阶段是学习的黄金时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意识远比学了什么更重要,而这一切的前提需要“宁静方能致远”的心态。在戏曲表演训练中关于“呼吸”“注意力”的训练,要求让自己身体在完全放松的情况下调整呼吸,放平心态,静静地注视前方,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身体,使其达到一个最佳的状态。在这样的训练中,会瞬间感觉时间如静止了一般,心态平和,思维清晰。在戏曲艺术中还有很多类似的训练,控制了自我的节奏就控制了自己的方向。对于年轻人,节奏过快就会胡子眉毛一把抓,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通过戏曲训练有助于大学生做到潜心学问、静心学习。

三、戏曲虚实相生与大学生人格培养的“务实与务虚”

虚拟性是中国戏曲的特有属性。戏曲舞台上的虚实相生在激发无限联想的同时更延伸了舞台表现的力量。《牡丹亭》中的“游园”、《穆桂英挂帅》中的“千军万马”、《徽州女人》中的“小桥流水”、《秋江》中的“老艄翁划船”、《空城计》中的“城门”、《梁祝》中的“十八里”,关键身段的表现、精湛的表演使得观众与演员心照不宣。戏曲中虚实结合的手法在舞台上的呈现更能反映戏曲虚拟的美学特征,增加了戏曲的张力,虚拟性在戏曲表演中的运用使得艺术的审美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黄梅戏传统经典剧目《夫妻观灯》,演员用肢体动作与表演展示观灯的场景和感受,使观众也身临其中,“丰富别致的花灯、拥挤的元宵街头”仿佛置于眼前,景致虽虚,却真情实感,夫妻俩一同观灯的热闹、喜悦溢于言表,舞台上的虚实相生,既启发着观众的想象空间,又传达出中国戏曲的意境之美。基于此,高校开展戏曲教育的普及工作,将戏曲人物虚实构造、内外在的虚实表现、审美价值等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有助于促进大学生人格教育,提高德育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务实务虚、虚实相生的方法一方面可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另一方面也给予学生更广阔的空间。务虚是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对当代大学生世界观的培养;务实是结合实际,规范他们的自我行为规范。务虚是思想政治的引领,务虚同时必须务实,既要善于留心与思考,又要勤于练习,肯于实干,只有虚实相生,才能使当代大学生人格培养具有实效。通过虚实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提升其健康的心理和塑造高尚的人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以大学生健康的人格为支撑,他们只有具备了健全的人格,才有可能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文化素养、道德品质,从而达到知行统一的境界。

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渠道是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及其实践活动。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崇高的历史使命,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这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做到务实,主动承担起培养思想素质高、政治觉悟过硬人才的重任。高校通过整合戏曲文化与人格教育,可以充分发挥戏曲的育人功能。将戏曲中虚实相生之美与大学生人格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当代大学生通过感性和理性认识,从而上升到实践的层面,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和潜力。我们既要继承,也要批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区别地对待戏曲中与时代不同步的观念,充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开展丰富多样的人格教育活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关键时期,戏曲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艺术价值,将戏曲融入高校教学,不仅有利于青年学生全面发展,更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徐骏.高校戏曲教育的价值及发展建议[J].四川戏剧,2014(12).

[2]金红.如何走近戏曲经典——从昆曲调查谈高校戏曲艺术教育[J].戏剧文学,2011(7).

[3]施旭升.中国戏曲审美文化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4]丁波,吴新雷.戏曲与道德传统[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5]陈建森.戏曲与娱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贺春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531(2016)02-0036-03

猜你喜欢
高校教学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从教育的本质意义浅谈微课的作用地位
关于未来“会诊化”高校教学模式构建
MOOCs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