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两种不同排痰方法的比较及护理

2016-03-30 01:43王景俊安洪春李春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8期
关键词:肺部感染

王景俊 安洪春 李春华

【摘要】 目的 比较振动排痰法与传统手法排痰对大面积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效果。方法 60例大面积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法为患者叩背排痰, 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振动排痰机为患者叩背排痰。两组患者叩背后均给予机械吸痰, 观察两组患者排痰前后肺部啰音、指尖血氧饱和度、日均吸痰量。结果 实验组在减少肺部啰音及指尖血氧饱和度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 日均吸痰量多于对照组, 使用抗生素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振动排痰效果优于传统的叩背手法, 临床可积极实践并推广。

【关键词】 振动排痰机;人工手叩背排痰;大面积脑梗死;肺部感染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8.196

大面积脑梗死主要是因为脑组织的梗塞面积过大, 大多累及颈内动脉系统主干、大脑中动脉主干或皮层支的急性完全性闭塞所致的脑梗死。患者起病急, 若治疗不及时, 多数会遗留有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肢体偏瘫、心理障碍, 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造成家庭、自身的经济负担。发病后由于咽反射减弱或吞咽困难造成误吸, 加之急性期绝对卧床, 致使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 极易造成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是脑梗死的常见并发症, 更是急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作者所在的神经内科采取对患者的叩背排痰过程中发现, 使用振动排痰机能够更有效地排痰, 控制肺部感染, 缩短了使用抗生素的时间, 并减少了住院时间, 从而减轻了经济负担。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0月作者所在科室收治入院的60例大面积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患者, 均符合 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1]和2005 年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脑卒中的分型[2], 其中肺部感染的诊断标准是排除发病前肺部感染者。①胸部拍片示炎性改变;②肺部听诊闻及干湿性啰音和(或)叩诊成不同程度的肺实变体征;③体温升高≥38.5℃, 白细胞增高或降低;④有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⑤痰培养并获得致病菌;上述5项中任意3项者则确定诊断(不包括上呼吸道感染)。60例患者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45~93岁, 平均年龄(72.2±14.7)岁;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经确诊后分别给予20%甘露醇(肾功能良好状况下)、甘油果糖、速尿, 交替降低颅内压、抑制血小板聚集、抗炎、平喘化痰等药物治疗的基础上, 在排痰治疗前将盐酸氨溴索30 mg与10 ml生理盐水混合为雾化液, 行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 氧流量为5~8 L/min, 在病情稳定的状态下给予翻身叩背排痰, 叩背时根据患者的肺部感染情况而采取向左或向右侧卧位, 取头低10~15°斜坡侧卧位, 操作者五指并拢, 手指关节微屈, 使掌侧呈凹式杯状, 掌心空虚, 经健侧后背, 用腕关节的力量从肺底由内向外、由下向上扣击, 扣击的相邻部位应重叠1/3, 做有节律性地快速叩击胸壁, 震动该气道, 每一肺叶应叩击2~3 min, 力量的强弱、频率以使痰液排出顺利、患者能承受为宜。叩背3次/d, 15~20 min/次。操作时注意观察患者面部的反应及生命体征, 叩背后均给予电动吸痰, 并观察排出痰液的性质、量、颜色的变化以及听诊肺部啰音状况。

1. 2. 2 实验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振动机排痰, 具体操作方法为在患者肺部下叶处选为振动排痰机的叩击点, 由下往上、由外到内慢慢叩击, 直至覆盖整个肺部, 整个过程约20 min。两组患者均选取在饭前 1~2 h 或饭后2 h进行, (9:00、14:00、20:00)治疗3次/d, 连续治疗1周。观察其呼吸困难状况、肺部痰鸣音有无改善等。两组患者的治疗用药及其他护理措施基本相同。

1. 3 评定指标

1. 3. 1 进行叩背排痰前后及吸痰后分别用听诊器听取患者肺部啰音变化情况。治疗1周后, 疗效判断标准:有效:听诊肺部呼吸音正常, 无明显啰音, 动脉氧分压(SpO2)≥94%;无效;听诊肺部呼吸音粗且有大量湿啰音或痰鸣音, SpO2<94%。

1. 3. 2 叩背排痰前后均监测指尖血氧饱和度、每次叩背前及吸痰30 min后分别记录监护仪上的血氧饱和度。

1. 3. 3 记录两组患者1周内患者日均吸痰量。

1. 3. 4 比较10 d后两组抗生素停用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叩背排痰前后指尖血氧饱和度变化比较 两组排痰前指尖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痰后指尖血氧饱和度变化、排痰效果及每次吸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实验组使用抗生素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10 d后停用抗生素情况比较(n)

组别 例数 10 d后停用抗生素

对照组 30 0

实验组 30 7

注:两组比较, P<0.05

3 讨论

3. 1 大面积脑梗死因梗死面积大, 侧支循环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 从而导致脑循环障碍造成脑水肿, 进而使脑组织缺血缺氧行成颅内高压。死亡率、致残率极高, 且并发症多,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并给家庭造成一定影响, 加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积极护理,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故临床医护人员应加以重视。

3. 2 肺部感染是大面积脑梗死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 且年龄越大, 感染率越高[3], 大多数在1周之内发病, 因此积极对防治肺部感染尤其在急性期应予以高度重视。由于积极翻身叩背是预防肺部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对于黏附于气道壁上的痰液可通过翻身叩背的震荡作用使痰液脱落, 并汇聚于气道内而易于排出, 改善了呼吸功能。震动排痰机排痰运用了物理定向叩击原理, 提高治疗效果有显著帮助。

3. 3 护理措施 ①大面积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时症状不典型, 有的仅为咳嗽、多痰, 因此护理人员在进行各项操作时应严格无菌操作, 避免交叉感染。②病房保持空气新鲜, 适宜的温湿度, 以减少医院感染。③重视心理护理:梗死常在数小时或几天内出现肢体活动障碍、吞咽困难、语言障碍, 且恢复时间较长, 见效较慢, 可能会遗留后遗症, 患者短时间内难以接受, 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 而焦虑与抑郁情绪又阻碍了患者的有效康复, 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故应耐心解释, 做好心理护理, 增强战胜疾病信心。④及时进行康复指导:在病情相对稳定状态下, 及早做好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越早, 功能康复的可能性就越大, 预后就越好。⑤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对于昏迷及吞咽困难的患者及早予鼻饲, 既保证了营养的摄入又避免了经口进食引起呛咳而导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⑥用药护理:遵医嘱用药, 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⑦吸痰护理:吸痰时应注意无菌操作, 吸痰管一用一更换, 用石蜡油湿润吸痰管前端, 可减少与鼻黏膜的摩擦力, 易通过咽喉部, 从而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使患者更配合吸痰操作, 缩短了患者呼吸频率恢复的时间, 减少了鼻黏膜损伤出血的发生, SpO2恢复正常的时间亦随之缩短[4]。

综上所述, 振动排痰效果优于传统的叩背手法, 临床可积极实践并推广。

参考文献

[1] 中华神经科学会, 中华神经外科学会.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6):379.

[2] 饶明俐.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32-36.

[3] 史秀兰.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护理.青海医药杂志, 2011, 41(2):39-40.

[4] 吴巧媚, 彭鹿 . 改良吸痰流程的临床观察. 护理研究, 2008, 22(7上):1729-1730.

[收稿日期:2015-12-03]

猜你喜欢
肺部感染
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的护理策略分析
1例重症肌无力合并咳嗽变异性哮喘及肺部感染患者的用药分析
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重症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诊治分析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对尘肺合并肺部感染疗效评估价值探讨
51例重症脑出血肺部感染情况分析
联合用药治疗肺癌化疗后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探究
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药物注入治疗高龄重症肺部感染临床研究
分析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其护理途径
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肺部感染患者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