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巧”拟题

2016-03-31 05:57蓟小玲
湖南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拟题亲人成语

蓟小玲



作文“巧”拟题

蓟小玲

学生在写作训练时遇到这样一个话题:我与亲人的一些事。据调查统计,作文拟题时,有近乎75%的学生写的标题是《我与亲人的一些事》。题目要求是:写和亲人发生的一些事,有难忘的,有愉快的,请把印象最深或者是启发最大的一件事情写下来。大多数学生们挥笔而就,可题目写的就是如《亲人之间的事情》《我和妈妈发生的两件事情》《爸爸和我的事情》等。这些题目看起来似乎合乎题意,令人耳目一新的却寥寥无几。怎样拟题?笔者有这样一些经验。

一、长话短“说”,简明扼要

有很多学生在写作时,忽略了审题是写作的第一步,通常是在话题中断章取义,写作的题目往往是一个长句子。例如有一个学生在写老师和他之间的事情时,他的作文题目就是《我和老师发生的令人难忘的事情》。当看到这个作文题目时,我就问其他的学生:“你们说一下,这个句子有怎样的特点?”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题目太长了!”我又问他们:“为什么?”他们众说纷纭。后来,在我的旁敲侧引下,学生将题目“化简”了,改为了《难忘的师生情》《雨伞下的师生情》《难忘的一件事》《哭泣》等,其中有不乏精彩的题目,如《老师,我想对您说》《难忘的教训》《苦口婆心的教导》《突如其来的鼓励》等。我要学生对题目的简洁性和准确性进行比较,他们在讨论中更加明确了题目言简意赅的重要性。

二、移花接木,触类旁通

小学生由于知识面窄,写作时常会遇到词汇量少的问题。教师平常应该注重成语的积累,像我们学过的课文,历史、寓言故事的题目就是一些大家熟悉的成语,如《刻舟求剑》《草船借箭》《完璧归赵》《掩耳盗铃》《守株待兔》等,都可让学生体会到作文拟题语言简明的重要性。在教学时,就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引用成语,如学生在写作训练时遇到这样一个话题,写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有很多同学提笔一挥而就,但是题目就是《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只有一个同学写的题目是《虚惊一场》。给同学们讲评习作时,教师可利用她的习作抛砖引玉,让学生探讨写作题目的秘密。学生受益良多,也能够简单地欣赏写作时借用成语做标题的益处。

三、突出中心,删繁就简

学生写习作时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作文没有中心,通常出现“文不对题”的局面。怎样避免学生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一直在努力寻找答案。怎样让学生根据自己文章的内容选取一个合适的标题?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我会找一些类似的文章,要他们共同探讨作文不成功的地方,找一些“文不对题”的例文让他们探讨文章的失误在哪里,让他们从中寻找突破口,找到写作的方向。或者在设置情境让他们进行写作练习时,让他们围绕中心写一段话进行片段描写,然后一起探讨题目怎样拟写才能更加鲜明、准确地表达文章的主题。例如,四年级语文S版第五单元的一篇习作训练:“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别人是怎样帮助你的?当别人遇到了困难,你又是怎样伸出援助之手的?每个同学都有这样的经历吧,请你写一件别人帮助你的事,或你帮助别人的事。”学生中很多孩子只会写《我帮助她借伞》或是《我帮助妈妈做卫生》或是《我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这样的标题。通过课堂引导我问:“你们看看这学期的课文,标题的字数平均在几个字之间?用的最多的是几个字的标题?”学生找出了最简洁的课文标题如《争吵》《麻雀》《观潮》《四季童话》《小草之歌》等。于是我顺势而为,接连发问。学生在我的循循善诱下说出了更加简洁的标题如《借伞》,他们认为《借伞》比《我帮助他借伞》更简洁,也能够体现文章的主题。还有一学生举手示意她把自己的题目《我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直接简化成《援助之手》。我对她竖起了“妙”的大拇指,她欣喜万分!孩子们知道了作文的标题应该怎样突出中心,“删繁就简”。简短的标题不仅能够言简意赅地表达文章的主题,还能引人入胜,真是妙不可言!

(作者单位:安乡县围庵小学)

学科

猜你喜欢
拟题亲人成语
拟题的四把金钥匙
你是我的亲人
亲人
擦亮文章的“眼睛”
亲人(连载二)
写自己的亲人
拼成语
猜成语
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高考作文的拟题不可小觑
“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例谈材料作文的拟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