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骨质疏松中医治疗方法研究

2016-04-01 08:17刘剑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辨证论治痹证骨质疏松症

刘剑明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内分泌科,沈阳 110101)



老年性骨质疏松中医治疗方法研究

刘剑明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内分泌科,沈阳110101)

摘要:目的对中医疗法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将110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应用西药,研究组应用中医辨证疗法。结果研究组骨密度、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值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总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P<0.05。结论应用中医辨证疗法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和患者骨密度,可推广。

关键词:老年科;骨质疏松症;辨证论治;骨密度;痹证

骨质疏松症(OP)为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基质、骨矿成分比例不断减少、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质变薄、骨折危险度升高以及骨脆性增加等为主要特征。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发生原因主要以原发性为主,绝经后妇女、老年人为主要发病群体。有研究指出[1],骨质疏松症导致的骨折大大提高患者死亡率。因此,探讨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有效疗法是至关重要的。本次研究对我院55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中医辨证疗法治疗,获得显著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10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满足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2]。其中,62例男,48例女,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65.2±3.4)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病程(2.0±0.7)年;中医辨证分型:35例肝肾阴虚型,29例肾阳虚衰型,24例气滞血瘀型,12例气血不足型,10例肾阳虚衰型;所有患者均不同程度伴有腰背痛、骨压痛、驼背以及病理性骨折等临床症状。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应用平均分配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中医辨证分型以及临床症状等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应用西医疗法,指导患者口服阿法骨化醇片(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号20120115;0.25 μg)与钙尔奇D片,在患者空腹状态下应用250 ml白开水送服,每日1片,共治疗6个月。

研究组患者实施中医辨证疗法,肝肾阴虚型:患者主要伴有腰背酸痛、眩晕耳鸣、下肢乏力、失眠多梦、脉细数以及舌红少苔等症状,以滋阴壮骨、益肾填精为治疗原则,药物配方如下:太子参30 g,山药20 g,熟地黄25 g,山萸肉15 g,菟丝子12 g,山萸肉15 g,川牛膝15 g,茯苓15 g,黄柏15 g,知母15 g,续断15 g以及泽泻15 g;脾气虚衰型:患者主要伴有双膝行走无力、腰背酸痛等症状,以健脾益气、温阳补肾为原则,药物成分:黄芪45 g,茯苓15 g,党参30 g,白术15 g,防风12 g,杜仲25 g,陈皮10 g,狗脊30 g,木通15 g以及续断15 g等;气滞血瘀型:患者主要伴有腰背胀痛症状,以行气、活血化瘀为原则,配方如下:黄芪30 g,五灵脂12 g,枳壳15 g,土鳖虫12 g,没药10 g,当归20 g,续断15 g;气血不足型:患者主要伴有背腰部肿胀症状,以补气、健脾养血为原则,配方如下:黄芪45 g,白术15 g,党参30 g,甘草6 g,茯苓15 g,当归20 g,续断15 g,首乌30 g,狗脊30 g,杜仲20 g;肾阳虚衰型:患者主要伴有肢冷疼痛、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等症状,以温肾、补阳壮骨为原则;配方如下:黄芪30 g,山药15 g,茯苓15 g,炙甘草9 g,制附子10 g,菟丝子12 g,巴戟天12 g,续断15 g,当归20 g,狗脊30 g,木通15 g,杜仲20 g。以上配方均水煎服后服用,每日1剂。1.3观察指标对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骨密度、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平均值等指标进行对比,并观察治疗有效率。其中,骨密度水平应用骨密度仪对骨矿含量进行检查,应用酶联免疫法对骨源性碱性磷酸酶进行检测。

1.4疗效评定标准显效:治疗后患者疼痛改善程度大于2个级差;有效:患者疼痛改善1个级差;无效:患者疼痛程度无改善。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为总治疗有效率[3]。

1.5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数据处理,以(±s)形式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采用χ2检验。若P<0.05则二者间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治疗前后2组患者骨密度与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对比治疗前,2组患者骨密度与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对比(P> 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骨密度、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值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2组患者骨密度与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对比(±s)

表1 治疗前、后2组患者骨密度与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对比(±s)

注:*与治疗前对比P<0.05,#和对照组对比P<0.05

组别  时间研究组 治疗前骨密度(g/cm)  骨源性碱性磷酸酶(μg/L)0.62±0.12 13.04±3.19治疗后 0.99±0.13*# 10.21±3.50*#对照组 治疗前 0.65±0.14 13.01±3.21治疗后 0.92±0.14* 11.59±4.52*

2.2 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研究组:显效40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治疗有效率94.5%;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17例,无效18例,治疗有效率67.3%;研究组总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例(%)]

3 讨论

骨质疏松症为临床中一种退化性、全身性骨骼疾病,为老年患者的一种常见疾病。根据患者发病机制主要将其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其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以及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指的是患者长期服用某些药物或者一些代谢性疾病导致的骨质疏松症。西医治疗主要应用刺激素类药物、钙剂、降钙素等药物,但副作用较多,不适合长期服用。

骨质疏松症属于中医“骨痹”、“腰痛”以及“骨痿”等范畴。祖国医学研究认为,肾和骨关系之间存在紧密联系,“肾主骨”理论在《内经》中明确论述[4]。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以疼痛为主,中医理论研究认为主要由于痛则不通,导致出现瘀血阻络。骨质疏松症患者主要以绝经后中老年人为主,由于老年患者机体脏腑功能不断衰退,主要为虚证。中医治疗主要以活血通络、补肾壮骨为治疗原则,通过中医理疗,使患者骨骼得到滋养,增强体质,气血旺盛,并调节内分泌紊乱,但疗程长。本次研究,对照组单纯应用西药,研究组应用中医辨证疗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对其实施辨证施治,实现诸多药方的联合应用,以补肾为主,有效调理后天脾胃,以便能够加快患者机体对药物、五谷精微的吸收;通过应用活血药物,能够增多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加快毛细血管血流速度,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坚持标本兼顾的原则,逐渐改善患者症状[5]。本组结果显示,研究组骨密度、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值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总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P<0.05。

综上所述,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采取中医辨证疗法,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和患者骨密度。

参考文献

[1]安启升,邱建文,刘学东.中医辩证施治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疗效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8):148-149.

[2]黄华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卫生,2010,48(1):34-35.

[3]谢清华.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2,4(11):50-51.

[4]葛喜贵.老年性骨质疏松中医治疗方法探析[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4(5):642-643.

[5]唐致璞,张绍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诊治进展[J].医学信息,2012,25 (12):460-461.

祭扁鹊

由中国农工民主党河北省委员会、河北省卫生厅等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冀港澳台中华传统医药文化发展大会”在河北举行。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前往邢台市内丘县扁鹊庙举行的扁鹊祭拜仪式,祭文如下:

岁序乙未,金秋气爽;太行东麓,鹊山之傍。

神头村畔,汉柏苍苍;肃穆凝神,祭我药王。

秦氏越人,名讳昭彰;神医扁鹊,史迹远扬。

渤海郑人,里籍郡望;河北任丘,永被荣光。

少为舍长,尊拜长桑;饮水上池,见垣一方。

遍游各地,乡野庙堂;针药多术,授徒扶伤。

望色桓侯,切脉赵鞅;面对权贵,不卑不亢。

虢国世子,起死回阳;阙门高论,掷地铿锵。

投石秦武,医谏滥觞;讳疾忌医,岂能寿康?

难经不朽,脉学发祥;随俗为变,诸科精良。

黎庶拥戴,功盖卿相;司马椽笔,青史流芳。

医随国运,历尽沧桑;今日勃兴,东海朝阳。

吾辈任重,继承弘扬;团结奋进,再铸辉煌。

五洲来仪,文化交响;圆梦中国,昌盛无疆!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Research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Osteoporosis

LIU Jianming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Shenyang Second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 110101,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osteoporosis.Methods 110 cases of senile osteoporosi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research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used Western medicine.The research group used 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Results The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bone source sex value improvement of alkaline phosphatase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osteoporosi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bone mineral density,which can be promoted.

Keywords:senile osteoporosis;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bone mineral density;bi syndrome

收稿日期:(本文编辑:李海燕本文校对:李海燕2015-10-28)

doi:10.3969/j.issn.1672-2779.2016.04.029

文章编号:1672-2779(2016)-04-0065-02

猜你喜欢
辨证论治痹证骨质疏松症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骨质疏松症患者种植治疗的研究进展
冠心病从肾论治研究
肌肉骨骼超声在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病变中医辨证中的应用价值
中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78例临床疗效分析
产后风湿病辨治心得
祛邪蠲痹汤治疗风寒湿痹证92例
滋肝补肾法治疗肝肾亏虚型骨质疏松症40例
仲景痹证药对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