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法在护理临床医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

2016-04-03 11:39谭德友周颂华保颖怡马静敏张孝良
关键词:佛山护理学理论课

李 新,谭德友,周颂华,保颖怡,马静敏,张孝良

(1.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护理系,广东 佛山 528000;2.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护理教育・

PBL教学法在护理临床医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

李 新1,谭德友2,周颂华1,保颖怡1,马静敏1,张孝良1

(1.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护理系,广东 佛山 528000;2.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目的探索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在护理临床医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校2013级护理学专业147名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75名(采用PBL教学)与对照组72名(采用传统教学)。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期末考试成绩;向试验组发放调查问卷,收集反馈意见并分析。结果试验组成绩为(79.36±6.90)分,高于对照组(77.11±5.7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PBL教学法在提高自学与临床思维能力等多方面认可度高,但增加学生课前准备时间、增加学习负担。结论P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课程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全面发展,但不宜同时多学科全面推广。

BPL教学法,护理,临床医学课程,分析

理论课是进行临床医学教学的主渠道,临床医学理论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践性,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理论课内容常常枯燥而抽象,如果老师教学方法不当,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被削弱,授课质量必将受到影响。近年来,随着医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日益深化,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PBL教学法、翻转课堂等出现在教学研究领域,目的在于更加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更主动地学习。PBL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历经几十年的探索,终于在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arrow在加拿大率先推行了这一教学模式[1],即在教师引导下,开展“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把教学内容设置到真实病例的临床问题之中,学生以接诊护士的角色来分析面临的实际问题,从而学习问题背后的临床护理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实际技能[2]。近年来,我们在护理专业的部分临床学科的部分理论课内容尝试PBL教学法,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现将探索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校2013级护理学专业(康复护理方向)四年制本科生147名,平均年龄(20.7±1.1)岁,其中男生16名,女生131名,所有学生高考成绩无明显差异。147名学生根据教学小班随机分为试验组75名与对照组72名。试验组为3、4班,分为8个小组,采用BPL教学;对照组为1、2班,按合班上课,采用传统教学。参与教师6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主任护师1名,副教授3人,主治医师1名。专业涉及外科、妇产科、儿科、皮肤科、社区护理学等。

1.2 方法

1.2.1 课前准备

我们较少选择纯理论的总论和基础知识类,如外科护理学总论、妇产科护理学的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概述、妊娠生理、儿童发育、皮肤结构等课题,主要根据教学大纲选择相对独立的病种来进行PBL教学。首先选好典型的真实病例,设置好临床问题,引导学生按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自学。

1.2.2 试验组

每个试验学科使用PBL教学时数控制在2~18个学时,每2学时为一个教学单位。每个教学单位含5个阶段:给出病例—引出问题—自学及查阅资料—小组讨论—课堂讨论—教师总结。具体流程:(1)给出病例引出问题。上课前1~2周,通过班级邮箱将所需讨论的病例及问题发给学生。所提问题一般为:依据临床表现,初步考虑什么疾病?作为接诊护士,你该如何处置该病患?还需协助医生完善哪些必要的辅助检查?治疗原则是什么?根据患者特点护理中应重点关注什么?如何评估疗效?出院时需要进行哪些康复指导?如何指导患者随访?均围绕病例渐进式展开。(2)自学及查阅资料。课前,要求学生根据患者的病史、体征和已有的辅助检查结果,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相关信息,如自学教材、查阅参考资料、浏览医学网站等,同时对病例进行独立思考,得出分析结论。(3)小组讨论。利用夜间自习时间进行小组讨论,形成小组意见,并推选1名学生总结小组意见,准备课堂发言。(4)课堂讨论。授课时,先由各小组学生发言,汇报讨论结果。各小组有不同观点时可就此展开讨论,教师给予相应的提示和帮助,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5)教师总结。授课教师对学生讨论进行总结,并适当介绍该病种的研究进展,同时对学生讨论中的错误进行纠正,并结合教材,将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便于学生掌握及课后复习[3]。

1.2.3 对照组

则按常规课堂教学方式进行理论课授课。试验组及对照组授课时间均为每次2学时,90 min。

2 结 果

2.1 两组考试成绩比较

试验组与对照组共计147名学生,在经过相同时间的系统复习之后,使用统一试卷和评分标准进行期末考试,结果考试平均成绩试验组(79.36±6.9)分,对照组(77.11±5.7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试验组学生对BPL教学法的评价

我们对试验组的学生就BPL教学法进行了对该教学法认可度的问卷调查,结果见表1。

R47

B

ISSN.2096-2479.2016.09.144.02

谭德友,E-mail:tdyfs@163.com

猜你喜欢
佛山护理学理论课
佛山万科金融中心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佛山瑞光
广东佛山,有一种绿叫富贵来袭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广东佛山 小记者参观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