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健康评估教学中尊重教育实践

2016-04-03 11:39王为民战金霞
关键词:行为习惯人文考核

王为民,战金霞

(山东省烟台护士学校,山东 烟台 264000)

护理专业健康评估教学中尊重教育实践

王为民,战金霞

(山东省烟台护士学校,山东 烟台 264000)

目的使护生在接受临床护理教育之初树立尊重意识,关注护生人文素质培养,使护生入职前养成尊重行为习惯,发挥“职前教育”在素质养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选择试验班级,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查找不尊重行为,通过确定尊重行为标准,优化教学条件,规范师生教学环节中的言语行为等措施,强化健康评估教学中尊重行为的依从性。结果在期末考试综合分析试题及实训考核中,设置尊重相关考核点,试验班学生的相关尊重知识点的考核得分高于对照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评估教学与尊重教育有机结合,既可改变单一德育教育的枯燥性,又实现了素质教育的实践性,使职业素质教育更加富有成效。

尊重教育;健康评估教学;尊重行为

在职业院校教学体系中,尊重教育常作为德育教育内容进行课堂教学,专业课教学中尊重教育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研究表明:患者的满意度与护理服务的失误有密切关系[1]。而护理失误常因使用不尊重患者的语言、不尊重的行为过失、不尊重患者的隐私或因不尊重患者的文化背景引起[2]。只有建立健全护士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更新服务理念,对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3]。

健康评估是护理专业核心课,评估也是护理程序的起点,是护士临床工作程序的关键环节,评估过程是护患直接接触与沟通的过程。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现,护士评估过程中尊重意识淡薄,患者配合不积极,致使评估不到位,资料收集不完整或不准确,甚至引发护患矛盾或差错。因此,使在护生初学健康评估时,强化尊重意识和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1 方 法

随机选取2013、2014级(第3学期)各3个班(320名学生)作为试验班,其余6个班级(316名学生)作为对照班,比较尊重教育在健康评估教学中实施的效果。

2 健康评估教学中尊重教育的实施

迫同学扮演角色病人;未做好课前准备,影响合作学习;课堂上说与教学内容无关的话或怪声怪气;近下课时反复看手表流露出不耐烦的表情;视频观看时,对一些畸形、病态画面显露厌恶讥笑表情故意模仿教师语调、动作,以引起别人注意;对教师课堂管理故意顶撞。

2.3 确立尊重行为标准

针对上述健康评估教学中存在的不尊重行为,师生通过讨论,共同制定了相应的8条尊重行为标准:做好课前准备,按时上课;着装整洁符合授课要求,表情自然大方;征得同意,方可在角色病人身上模拟操作;操作时先温暖双手和体检用具,注意隐私保护;积极参与,合作学习;视爱护模拟教具如爱护病人,不乱涂、乱画、乱敲打;配合课堂管理,不顶撞老师;对畸形、病态视频画面心怀同情而非讥笑厌恶。试验班学生对尊重行为标准进行认同签字,以约束教学过程中的行为。

2.4 营造体现尊重理念的学习氛围

建设高标准模拟病房,实现校内实训条件与临床现代化病房的同步化。教室、模拟病房、实训室内,除悬挂各种规章制度、技能操作流程外,还增加了许多体现尊重理念的提示语:“微笑在脸上,文明用语在嘴上,娴熟动作在手上,仪表整洁在身上”;“细心、热心、爱心、耐心会赢得患者的理解、尊重和支持”;“最温暖的表情是微笑”;“轻声细语是对护理对象的尊重”;“请专心听课,尊重讲课人和其他听课人”等。使学生在学习环境中,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尊重的温馨提示。营造了人文教学氛围,起到了反复强化尊重意识的良好作用。

2.5 对照尊重行为标准,规范师生教学环节中的言语行为

课前教师提前进入教室,充分做好教学准备,发现教室内的点滴变化,及时肯定或提醒。如对尚未做好课前准备的同学给予及时督促。课中授课言语动作处处注意体现尊重理念,以8条尊重行为标准要求自己,教师以身作则,师生相互提醒与监督,使尊重行为不断修正和完善,最终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如对示教课中做模拟病人的同学,不再强行指定,而是自愿报名,在示教课前后对示教同学给予表扬,并带领其他同学对其表示感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2.6 釆用“相应情境联想法”纠正课中出现的不尊重行为

将课堂情境对应设计成临床情境,如课堂中某同学作为病人脱去鞋袜时,因异味较大,许多同学手捂口鼻躲离病床,示教同学感觉非常尴尬。教师并没有在课堂中花时间去批评同学,而是在课后布置了这样的讨论题:某临床科室在晨间查房时,由于病人有严重感染,身体有异味,作为护士面对病人该做如何反映?

对照尊重行为标准,同学会认识到其问题所在,引以为戒,比单纯说教批评效果要好得多。

3 结 果

经过两年的健康评估教学中尊重教育实践,我们通过尊重意识的反复强化、尊重行为的精心引导和不断修正,使护生形成了“无人文不护理,无尊重不行为”的良好行为习惯,把尊重看成是护理评估技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项护理措施的实施都要寓尊重于其中。在期末考试综合分析试题及实训考核中,设置尊重相关考核点,分值分别为10分和15分,针对这些考核点对护生相应得分进行统计:试验班综合分析及实训考核平均得分分别为8.7分和13.6分;对照班学生得分分别是5.2分和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实行教育的学生无论在病例分析时,还是在实训操作时尊重病患的意识和行为都有明显增强,强化尊重教育取得实际效果,为护生进入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行为习惯基础。护理是人性化的事业,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人生观、价值观、责任感、使命感,是人文素质内涵的重要体现[4]。学生考试成绩分析只是尊重教育效果的一种形式反映,还需经过多维度评价,结合“双证融合,核心能力本位”的护理教学模式才有助于提高护理人才培养质量[5]。

[1]苏景宽,等.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强化医疗服务意识[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3(3).

[2]兰迎春.如何营造和谐医患关系[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2,15(1).

[3]林小燕.优质护理服务背景下护士人文素质培养研究[J].医药前沿,2016,6(7).

[4]杜慧敏,等.综合医院危急重症专科护士人文素质培养研究新进展[J].重庆医学,2013,42(7).

[5]林 秧,叶碧容.以培养核心能力为本位的护理教学改革[J].中华护理教育,2016,13(5).

本文编辑:鲁守琴

R47

B

ISSN.2096-2479.2016.09.151.02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人文考核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人文绍兴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