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银行带来的金融新常态*

2016-04-03 13:04王耀晨王志文
关键词:传统产业互联网金融

王耀晨, 王志文

(沈阳师范大学 国际商学院, 沈阳 110034)



互联网银行带来的金融新常态*

王耀晨, 王志文

(沈阳师范大学 国际商学院, 沈阳 110034)

摘要:随着“互联网+”发展模式的出现,其与传统产业结合发展,一方面为传统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活力,另一方面促使新的产业产生。互联网银行的出现标志着“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银行的运行模式相结合,使互联网银行的全部业务均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对传统银行的发展提出挑战,为未来银行的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模式。针对互联网银行提供业务有限、信用数据有效性和账户安全等级低等问题,提出相应解决策略,对互联网银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 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银行; 金融新常态; 传统产业

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新型银行运作模式,互联网银行成为“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的具体表现。互联网银行是指借助现代数字通信、互联网、移动通信及物联网技术,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方式在线为客户提供存款、贷款、支付、结算、汇转、电子票证、电子信用、账户管理、货币互换、P2P金融、投资理财、金融信息等全方位无缝、快捷、安全和高效的互联网金融服务的机构。互联网银行的产生是对传统银行颠覆性的变革,是未来金融格局的再造者,通俗来说,互联网银行就是把传统银行完全搬到互联网上,实现银行所有的业务操作。在互联网银行的发展过程中,明确提出了“简单的银行”的理念:“产品简单”,不求“大而全”,讲求“少而精”;“渠道简单”,贴近互联网用户的使用习惯;“体验简单”,易于操作,价格透明,实惠多多。适应互联网创新快、产品更新快的特点,加强市场研究,加快市场反应速度,以客户体验为中心,用互联网精神做金融服务,共享、透明、开放、全球互联,是未来银行必然的发展方向。

一、互联网银行发展现状

2015年1月18日和9月29日,微众银行和浙江网商银行两家互联网银行分别开始营业。互联网银行的产生标志着“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意味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互联网+”的发展模式是指借助于互联网平台,利用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的发展方式,使传统行业借助互联网得到更加深入的发展,从而产生新的产业,例如互联网银行的诞生[1]。

1. 互联网银行不是网上银行

互联网银行并不等同于网上银行,尽管二者在业务上有所交叉,但是存在本质上的差别。互联网银行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是指将传统银行的所有业务全部通过互联网进行,不设置类似于传统银行的营业网点,成为真正的无实体银行。互联网银行的业务全部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和大数据等信息通讯技术完成,同样具有传统银行职能,本质上是“互联网+”模式的运用。而网上银行的发展模式是“金融+互联网”,在传统银行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技术将一部分传统银行业务网络化,是传统银行业务在网络上的延伸,本质上其服务还是传统银行的服务范畴[2]。

2. 互联网银行与传统银行的不同

与传统银行相比,互联网银行存在许多的不同点。在交易对象方面,传统银行的交易对象通常为货币,存款业务是传统银行的重要业务,存款和贷款之间的利率差为传统银行盈利的重要手段[3]。而互联网银行的交易对象为通过互联网银行进行的转账业务。在贷款的抵押品方面,客户向传统银行申请贷款时,贷款人需要向传统银行提供抵押品。在互联网银行进行小额贷款时,互联网银行不要求贷款人提供抵押品,也无须任何担保。在办理业务便利条件方面,传统银行有营业时间的限制,尽管一部分业务可以通过网上银行进行办理,但仍有部分业务需要客户去银行营业网点进行办理。而互联网银行的所有业务均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只要客户登录互联网,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均可以办理业务,真正地实现了“7×24”的服务模式[4]。

3. 互联网银行的优点

(1) 降低银行营业成本。第一,与传统银行在不同地域设立大量营业网点抢占金融市场不同,互联网银行不设立任何实体营业网点,节约了大量的营业成本,互联网平台可以使互联网银行的业务遍及全球。正如网商银行首席信息官唐家才所言,互联网银行发放一笔贷款成本不到2元钱,而传统线下单笔成本则在2 000元左右[5]。互联网银行极大程度地降低了金融交易费用。第二,互联网银行采用扁平化的管理模式,银行人员通过互联网直接与客户进行联系,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积极的应急机制,节省了传统银行开办营业网点的费用。

(2) 提高金融交易效率。互联网银行大大地提高了金融交易的效率,客户可以利用互联网银行平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办理业务,免去了客户去传统银行营业网点和排队等待的时间成本[6]。而且,互联网平台办理业务的效率和准确性远远高于人工柜台服务,避免了因为人为因素导致的银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

(3) 提供个性化服务。互联网银行提供有别于传统银行的个性服务。一方面,为客户提供类似“余额宝”的互联网理财产品服务;另一方面,还为客户提供“自动存工资”、“还房贷”等创新金融服务。如在互联网平台设定日期,要求在该日将一笔固定数额的资金转入某一特定账户,利用互联网银行完全可以实现。

(4) 提供便捷成熟的第三方支付业务。浙江网商银行提供的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服务对传统银行的中间业务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在当今信用体制还不健全的条件下,第三方支付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银行的网上银行不能对交易双方进行监督和管理的问题[7]。对于卖家而言,第三方支付服务避免了卖出商品而收不到货款的情况,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卖家可以为买家提供更方便的适合于买家的服务。对于买家而言,只须将自己的银行支付信息输入第三方支付平台,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的账户与卖家进行交易,不必将自己的银行支付信息告诉每一位卖家,从而保护了个人的金融隐私。

二、互联网银行存在的问题

尽管互联网银行存在诸多优点,但是互联网银行是“互联网+”运行模式下的新兴产业,在我国互联网银行的运行模式才刚刚起步,因此在目前的发展过程中,互联网银行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1. 提供业务种类有限

以目前营业时间最长的微众银行为例,消费者利用微众银行的网络平台提供自己的个人信息,再通过微众银行系统绑定一张传统银行的银行卡,信息验证成功之后便可以得到一个微众银行的虚拟银行卡号,这样即完成了微众银行的账户申请。

在微众银行卡资金的转入方面,用户可以利用传统银行的营业网点或网上银行向微众银行卡中转入资金。但是,在资金的转出方面,微众银行的银行卡只可以向已经绑定银行卡的银行进行转账,而且目前没有提供刷卡消费、向他人转账和无卡取现等业务。出现这些问题是由于互联网银行无法办理开户业务,也就是说,互联网银行的客户和资金导入是通过传统银行进行的,互联网银行的经营完全依赖于传统银行。例如微众银行与招商银行在银行卡绑定时,身份信息确认的接口出现问题,导致招商银行的银行卡暂时无法与微众银行进行绑定,从而使得微众银行在招商银行的业务发展受限。

2. 信用数据有效性有待提高

互联网银行有别于传统银行提供的特色服务,为客户提供小额小贷业务,客户向互联网银行进行贷款时,既不需要向互联网银行提供抵押品,也无须进行担保。互联网银行对客户的信用等级进行评价后得出结论,若贷款人达到互联网银行小额贷款的标准,则互联网银行将贷款发放给贷款人。互联网银行依据贷款人的信用水平为贷款人提供贷款,因此在小额贷款方面的风险控制是其需要特别关注的地方,这要求互联网银行对贷款人的信用等级评定要尽可能地符合贷款人的实际情况。

目前,对贷款人信用等级评定的方法主要是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信息技术,通过贷款人在网络上留存的消费情况和金融交易信息,对贷款人的信用等级进行评定[8]。若大数据信息的有效性存在问题,则会直接影响到互联网银行的经营和风险控制水平。

以微众银行为例,腾讯集团作为大股东的微众银行的客户大数据信息主要来源于客户的社交信息,如何将客户的社交信息转化成可以进行客户信用等级评定的金融信息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目前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微众银行的客户信用大数据信息的有效性为多少,数据信息是否真实可靠,银行如何依据客户大量的社交信息对客户的信用等级进行评定等诸多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腾讯集团利用其网络电子商务平台微商收集客户的金融交易信息,由于微商起步较晚,其经营规模远比不上淘宝。目前在中国大约有1 000万人从事微商,微店的规模约为1 000万家,年交易流水约650亿元,其中朋友圈微商400亿个,微店150亿家,京东、拍拍等微信购物入口占100亿个左右[9]。而根据阿里巴巴的数据显示,2015年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一天的成交额为912亿元,零点开场仅用12分28秒,其交易额就超过100亿元。7小时45分42秒时,其交易额突破417亿元,超过2014年美国感恩节购物季线上交易总额[10]。腾讯集团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收集的信息与阿里集团存在较大的差距。

3. 账户安全等级较低

互联网银行办理的电子虚拟账户为弱实名电子账户,通过该账户客户只可以购买本银行出售或代销的理财产品,不可以进行转账结算等业务,这使得互联网银行变成了金融理财产品的直销公司。因此,互联网银行的业务发展不仅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且还存在着安全隐患。

就目前互联网银行的发展状况分析,在账户安全性方面,绑定传统银行的银行卡存在安全问题,客户仅仅需要提供姓名、身份证号码和手机号码等信息与银行卡进行交叉验证之后,即可完成互联网银行账户的申请。在实际操作中,互联网银行因为不存在实体银行网点,又没有人脸识别系统作为技术支持,无法保证客户绑定银行卡的开户人和互联网银行账户的申请者为同一人,这使得互联网银行账户的安全等级受限,仅为弱实名电子账户,其安全等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11]。

三、互联网银行未来发展策略

1. 拓展互联网银行业务种类

(1) 创新互联网银行新型业务。互联网银行欲创新业务种类,首要的任务在于可以办理开户业务,即解决互联网银行目前无法远程开户的问题。在政策方面,国家应积极鼓励互联网银行的发展,不应对互联网银行的发展进行限制,使互联网银行可以办理开户业务,不再需要绑定任何银行的银行卡。在互联网银行解决远程开户的难题之后,客户利用互联网银行与他人进行转账、使用互联网银行的银行卡进行刷卡消费将不再成为难题。

互联网银行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的优势,拓展和创新目前传统银行的业务。例如互联网金融项目,客户将资金存入互联网银行可视为购买本银行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如阿里巴巴集团的余额宝,这类理财产品具有较高的流动性且具有高于银行存款利率的收益率。自2015年10月24日起,中央银行决定下调人民币存款和贷款的基准利率,调整之后,一年的存款利率为1.5%,而互联网理财产品如小牛在线的安心牛这类P2P理财产品,投资周期为一年,预计收益率为9.2%[12]。不同于传统的银行理财产品,这类互联网理财产品由于不设置固定投资期限、最低购买金额和起存金额限制,吸引了中小投资者购买。

互联网银行应大力发展小额贷款业务,这是目前传统银行无法做到的地方。互联网银行通过对客户信用大数据的分析,得出客户信用水平,为客户提供对应其信用水平的无抵押无担保的小额贷款业务。互联网银行较高的办事效率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中小投资者急需使用资金的问题。

(2) 与传统银行进行深入合作。目前,互联网银行作为“互联网+”发展模式的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仍有不足之处。互联网银行应进一步与传统银行进行深入合作,借助传统银行的发展优势使自身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同传统银行一起谋求更长远的发展。

第一,在目前互联网银行无法办理开户业务时,互联网银行的业务发展要依靠客户绑定银行卡开展,通过绑定银行卡增加客户数目和资金流量,因此在绑定传统银行的银行卡方面应积极与传统银行进行合作。如微众银行与华夏银行签订合作协议,开展同时发放小额贷款、发放联名信用卡等多项业务。同时,微众银行还同东亚银行和平安银行签署合作协议,商议进一步的合作事项。浙江网商银行也加大同中小型银行的合作力度,并与保险、信托机构等公司进行深入交流,以谋求共同发展。

第二,由于互联网银行在我国刚刚兴起,银行客户的数量有限、银行的知名度不高、客户对互联网银行的发展模式存在疑问等问题限制了互联网银行的发展。在互联网银行的宣传方面,可以利用公众对传统银行安全性高、稳定性好等优点的认识,说明互联网银行同样具有传统银行的优点,并且应突出互联网银行的特点,大力宣传互联网独有的高效性、高收益性等特点,以吸引更多的潜在客户[13]。

第三,互联网银行可以与绑定银行卡的银行进行合作,客户使用互联网银行绑定某银行的银行卡之后,可以享有特别的优惠政策,如使用该银行卡进行消费的时候可以获得双倍的积分,或在使用该银行卡转账时可以免去一定比例的手续费等。这可以鼓励客户将合作银行的银行卡与互联网银行进行绑定,同时增加传统银行和互联网银行的资金流量。

2. 保障信用数据的有效性

互联网银行的特色业务之一是为中小投资者提供无抵押无担保的小额贷款,其贷款依据是利用互联网银行建立的信用模型对贷款人的信用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得出贷款人的信用等级,经过审查后,为贷款人提供对应其信用水平的贷款数额。所以,互联网银行建立信用模型时大数据是否准确影响着其风险水平,关于客户信用数据的收集为第一步。就目前已经开始营业的两家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和浙江网商银行为例进行对比,说明信用数据的准确性对互联网银行风险控制和业务发展的重要性。

在客户信用信息的收集方面,微众银行的大股东为腾讯集团,大数据的收集主要依靠腾讯集团的社交软件,其收集的数据大多数为使用软件的客户的社交数据。如何将社交数据转换成客户的金融数据是微众银行面临的重要问题,且数据的准确性还有待进一步的考察。阿里巴巴建立的浙江网商银行的信用数据来源于淘宝、天猫等阿里巴巴旗下的购物网站,消费者利用支付宝这样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商品买卖交易、与他人进行转账等业务,在网络上客户留有大量的金融交易数据,浙江网商银行收集客户信用数据的有效性可以得到保障。

在确定潜在目标客户方面,使用腾讯集团社交软件的客户数量非常大,但这些客户并非均为微众银行的潜在目标客户,微众银行应从大量客户群体中筛选目标客户。浙江网商银行的目标客户定位准确,使用支付宝、天猫等电子商务平台的消费者均是其潜在的目标客户。

从信用数据的质量上分析,浙江网商银行信用数据的质量要远远好于微众银行,其重要原因在于阿里巴巴集团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无法收集客户的金融数据就无法建立完整的、信息准确的信用模型,残缺的信用模型限制互联网银行小额贷款业务的发展和风险水平的控制[14],这是微众银行小额贷款业务无法大规模化的重要原因。腾讯集团应首先发展自身的电子商务平台,如微商等,在客户使用微商平台进行交易时,收集有关客户的金融数据,完善自身信用模型。

在提高信用数据的有效性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互联网银行可以发展其自身的电子商务平台业务,收集有关客户的第一手金融信息,保障客户信用数据的准确性,并且可以利用电子商务平台确定潜在的目标客户群。

第二,互联网银行可以同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如快钱、银联在线等,以获得客户的交易支付方面的金融信息。

第三,互联网银行之间可以建立共同的信用模型,实现客户金融大数据共享。例如,浙江网商银行客户信用数据的准确性最高,因此浙江网商银行可以建立供所有互联网银行使用的大数据信用模型。

第四,互联网银行也可以同其他发展成熟的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利用该电子商务平台收集客户的交易信息[15]。互联网银行可以和某些客户量较大的电子商务平台合作,推出优惠政策,如利用该互联网银行进行付款交易可享受一定折扣的优惠,吸引消费者利用互联网银行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使得互联网银行更加便利地收集准确的客户金融交易信息和信用信息。

3. 提高互联网银行账户安全等级

(1) 解决互联网银行远程开户技术问题。互联网科技水平的发展应为互联网银行远程开户提供技术支持。在网络技术方面,应使互联网银行的网络技术达到实现远程开户的水平。互联网银行可以设置人脸识别系统,在客户申请银行账户时上传本人的身份证照片,同时系统开启手机前置摄像头或电脑摄像头,运用人脸识别系统的功能,确定目前办理开户业务的客户与上传身份证上的照片是否为同一人,以保障互联网银行账户实名制和客户身份信息的准确性。其次,互联网银行可以利用手机的指纹输入功能,如同消费者利用指纹作为手机密码锁和支付密码一样,在客户办理银行卡业务时,互联网银行的系统要求客户输入指纹,并与预留的指纹进行对比,保障互联网银行账户的使用安全。

(2) 增强互联网银行网络安全设置。互联网银行的业务开展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客户的所有信息包括个人信息和金融交易信息全部保存在互联网上,面对目前网络上个人信息极其容易泄露的情况,互联网银行网络安全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第一,保障互联网银行系统的安全性。互联网银行可以被看成具有国家资格认可的技术公司,这个技术公司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具有特殊性,不同于其他的技术公司。该技术公司提供的商品和服务为货币和金融服务。基于其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特殊性,对该技术公司的网络安全具有较高的要求。对于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发展业务的技术公司,更应该保护公司的机密信息,使其信息不能外泄,也不能轻易地被篡改。机密信息既包括有关客户的信息,还包括互联网银行的内部资料。互联网银行可以为此设置较高级别的防火墙、加强网络的安全监管等。

第二,对于互联网银行的客户来说,保障自己银行账户的安全也同样重要。目前在互联网银行没有引入生物技术保障其交易安全的情况下,客户进行业务交易时仅需要输入密码即可,这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客户利用电脑软件或手机客户端登录互联网银行页面,可以设置重新登录时必须再次输入账号和密码,以防被他人直接登录,造成自身财产的损失。

四、结论

互联网银行是在“互联网+”发展模式和金融产业相互融合、共同发展之后产生的新兴产业,是指借助“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将传统银行的全部业务完全利用互联网进行[16]。互联网银行的出现对传统银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传统银行的运作模式提出了挑战。尽管互联网银行的出现对传统银行在资金分流方面存在影响,市场中一部分投资者会选择互联网银行的理财产品进行投资,但这并不意味着互联网银行与传统银行之间会存在激烈的竞争。

正如互联网银行的创始人林立人所言:“未来没有银行,如果有,那它一定是互联网银行。”互联网银行的发展正逐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交易不是通过现金进行,而是通过互联网银行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可见,互联网银行是未来传统银行的发展方向,“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将会得到更深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越,徐超,于品显.互联网金融:缘起、风险及其监管 [J].社会科学研究,2014(3):28-33.

[2]宫晓林.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 [J].南方金融,2013(5):86-88.

[3]郑志来.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路径:基于“互联网+”对零售业的影响视角 [J].财经科学,2015(5):34-43.

[4]李恒.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及趋势预测 [J].财经界(学术版),2014(19):13-16.

[5]长江商报.浙江网商银行正式开业 [EB/OL].[2015-06-26].http://www.changjiangtimes.com/2015/06/504308.html.

[6]曹凤岐.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挑战 [J].金融论坛,2015(1):3-6,65.

[7]李二亮.互联网金融经济学解析:基于阿里巴巴的案例研究 [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2):33-39.

[8]谢平,邹传伟,刘海二.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与核心原则 [J].国际金融研究,2014(8):3-9.

[9]凤凰财经.微店年交易约650亿元 微商野蛮生长或迎大洗牌 [EB/OL].[2015-05-04].http://finance.ifeng.com/a/20150504/13680800_0.shtml.

[10]环球网.2015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全天交易额破912.17亿 [EB/OL].[2015-11-12].http://tech.huanqiu.com/original/2015-11/7960521.html.

[11]李有星,陈飞,金幼芳.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探析 [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87-97.

[12]安心贷.安心牛理财产品怎么样 [EB/OL].[2015-05-08].http://www.anxin.com/ask/licai-202058.html.

[13]胡光志,周强.论我国互联网金融创新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 [J].法学评论,2014(6):135-143.

[14]黄海龙.基于以电商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金融研究 [J].上海金融,2013(8):18-23,116.

[15]龚映清.互联网金融对证券行业的影响与对策 [J].证券市场导报,2013(11):4-8,13.

[16]孙国茂.互联网金融:本质、现状与趋势 [J].理论学刊,2015(3):44-57.

New normal of finance brought by Internet banks

WANG Yao-chen, WANG Zhi-wen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34, China)

Abstract:The advent of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Internet+” combined with the traditional industries brings new development vitality to the traditional industries on the one hand, and facilitates the appearance of new industries on the other. The existence of the Internet banks marks the great success of the “Internet+finance” mode. The combination of the Internet technology with the operation mode of traditional banks carries on all Internet bank business through the Internet platform, which brings challeng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banks. It also provides new development mode for the future banks. Corresponding resolution strategies are proposed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limited business variety, insufficient effectiveness of credit data, and lower level of account security, which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banks.

Key words:Internet+; Internet+finance; Internet bank; new normal of finance; traditional industry

中图分类号:F 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823(2016)02-0144-06

doi:10.7688/j.issn.1674-0823.2016.02.08

作者简介:王耀晨(1993-),女,辽宁丹东人,硕士生,主要从事经济学方面的研究。

基金项目:辽宁省财政科研基金项目(15B017)。

收稿日期:2015-11-13

(责任编辑:张璐)

*本文已于2016-03-23 15∶24在中国知网优先数字出版。 网络出版地址: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21.1558.C.20160323.1524.022.html

猜你喜欢
传统产业互联网金融
未来5G:颠覆行业 改变生活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P2P金融解读
丘区传统产业仍大有可为
专家开方:传统产业创新互动做强做大
孙泽慧:传统产业向文化产业转型的探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