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贬谪文学研究述论

2016-04-03 16:31赵雅娟
关键词:贬谪文人苏轼

赵雅娟

(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宋代贬谪文学研究述论

赵雅娟

(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相对于唐代贬谪文学研究的成熟度,宋代贬谪文学的研究还有待于更加的深入。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对宋代贬谪文学形态进行总的描述和研究;二是从个体作家的角度进行研究;三是作家群体研究,主要着眼于一个历史阶段或一个地区内以及有师友亲戚关系的贬谪诗人群体的研究;四是以贬谪地域为中心的研究。宋代作为贬谪文学的重要历史时期,在取得丰富研究成果的同时,还具备相当大的研究潜力和空间,需要研究者转化视角,运用复合型的研究方式来作出新的成就。

贬谪文学;宋代;贬谪文人;述论

“贬谪文学”是一个牵涉多方面的概念,它包括了政治制度、政治事件、文人身份、贬谪地区、贬谪群体等一系列互相交织的问题。要研究“贬谪文学”,我们就必须对此有一个比较准确的界定。尚永亮教授在《贬谪文化与贬谪文学——以中唐元和五大诗人之贬及其创作为中心》中提到:“所谓贬谪文学,大致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贬谪诗人在谪居期间创作的文学作品,这是贬谪文学的主体;第二第三部分则是贬谪诗人在谪居前后以及非贬谪诗人在送别赠答、追忆述怀时创作的有关贬谪的文学作品,这是贬谪文学的侧翼。”[1]256他对于贬滴文学这一概念的界定,既考虑到时间段这一层面,又兼顾到内容这一层面,在概念界定上更为全面准确。我们在总结宋代贬谪文学研究时,就以此界定为基础来观照和选择总结的范围。

相对于唐代贬谪文学研究的成熟度,宋代贬谪文学的研究还有待于更进一步的深入。但近年来也出现了不少成果,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来予以总结。

一、宋代贬谪文学总体的宏观研究

首先,从宏观研究的角度,对宋代贬谪文学形态进行了总体的描述和研究的代表性论文有尚永亮、钱建状《贬谪文化在北宋的演进及其文学影响——以元佑贬谪文人群体为论述中心》,该文以北宋最具代表性的元佑贬谪文人群体为论述中心,在与唐代贬谪文学现象对比的情况下,详细分析了元佑党人遭贬的原因是为激烈的新旧党争以及由此引起的贬谪文人的险恶处境,贬谪文人群体的避险应对及增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对于文学创作的影响。同时作者通过对贬谪文人贬谪期间作品内容的分析,指出宋代元佑贬谪文人群体在心态上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秦观、苏辙、邹浩等为代表的忧怨苦闷的心态,这类文人在很大程度上仍然重复着唐代逐臣曾经演绎过的心路历程。第二类则是由苏轼、黄庭坚为代表的虽然置身逆境但心态旷达具有超越意识的文人。虽然他们二人由于人生哲学的差异导致在贬谪心态上也有一些差异,但他们“在遭贬处穷之际,通过心理的调适,力图摆脱烦恼的纠缠与外物的束缚,让内心归于平静、安宁,系苏黄二人共通的心理诉求。而这种心理诉求,反映在审美情趣上,就是对“中和”的肯定,反映在文学创作上,就是对平淡风格的追求。”[2]222全文通过对元佑贬谪文人群体的分析,对北宋贬谪文化进行了定位,指出“北宋,特别是北宋中后期,乃是唐宋之际贬谪文化的分水岭。”[2]225-226认为在“苏黄等人诗文中体现出的这种文化趋势,一方面改变了北宋贬谪士人的精神风貌,使得无畏、超越、乐观成为宋代贬谪文化的核心内容;另一方面,它打通了价值实现的另一途径,使得宋代诸多遭贬士人于逆境中重新发现生命的意义、审视生命的内涵。……尽管贬谪文化在宋代的演进,至南渡之初,再起波澜,但就其基本内涵来说,却没有逸出北宋的范围”。[2]这篇长文虽然从元佑贬谪文人群体切入,没有涉及宋代其他贬谪事件和贬谪文人的创作,但由于其选择的典型性、论述的深入和透彻,其实已经给后来的宋代贬谪文学研究指出了研究的方向。复旦大学吴增辉的博士论文《北宋中后期贬谪与文学》则主要关注北宋中后期的贬谪与文学的关系。论文依靠北宋中后期的历史背景,以儒学复兴的演变、南北地域文化的冲突、士人心态的衰变及诗歌风格的流转为主要线索,对此期的贬谪与文学间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从新旧学术的歧异、南北地域文化的冲突来分析北宋中后期党争以致导致贬谪事件频发的深层原因,并将贬谪文人分为熙丰、元裕、绍圣至徽宗朝三个阶段,分析和总结了三个阶段不同的贬谪事件和政治风格导致的贬谪文人不同的心态与文风,以及这种心态的形成过程和表现特征,苏黄贬谪文化人格的典范意义,以及贬谪事件对后世诗坛发展的影响。这篇博士论文受尚永亮教授上文的启发,取材于北宋中后期,但因为北宋中后期是党争导致的贬谪的高发期,其内容庞杂、千头万绪、人物众多。作者从多角度切入论题,论述内容全面多样,哲学、文化、心态、文学、对后世影响均有涉及,整体观照和个案分析相结合,是一部内容特别丰富的博士论文。

浙江大学赵忠敏的博士论文《宋代谪官与文化》是从整个有宋一代出发讨论宋代贬谪官员与文化的关系。论文首先明确界定研究对象:即有贬谪经历的宋代官吏,二是宋代谪官的文学创作。在这个界定的基础上,作者分析了宋代贬谪事件的演变历程及其特征,宋代谪官的现实处境及其生存状态、他们面对困境的表现和安顿之道,并进而分析了他们的处穷哲学,最后一章则集中分析宋代谪官的文学创作特征。认为宋代贬谪文学的特征在于追求“平淡美”。“平淡美”已经与人格境界日益趋于一致,它不仅表现为风貌的淡泊、情感的沉潜、韵味的深远,还摆脱了为文造情的窠臼,呈现出随心所欲而自造平淡的特点。因此,士大夫以贬谪为契机所阐释的平淡诗风,不仅实现了对前人的超越,也对宋诗日后的走向产生深远影响。”[3]260这是笔者所见目前唯一一篇全面论述宋代贬谪文学的博士论文,其内容涉及政治、文化、地域、哲学思想及文学创作,是比较有分量的成果。整体性研究还有兰州大学夏向军的硕士论文《北宋贬谪词研究》,他从文献出发梳理了北宋词人遭贬的原因、时间和地点并分析了贬谪给北宋文学带来的影响,总结了宋代贬谪词的各种特征:即词的功能的转化、词的题材和内容的丰富、艺术更为成熟以及词风趋向多元化。第四部分透过贬谪词分析北宋被贬词人的种种心态,并进一步探究形成这些心态的内部和外部原因,而且对北宋词人与唐代士人贬谪心态成因作了比较研究。兰州大学李杰的硕士论文《南宋贬谪词研究》,主要对南宋贬谪词进行全面的勾勒描绘,分析南宋贬谪词中所呈现的三大类情感:家国之念与黍离之悲、壮志难酬与爱国之情以及拘囚忧愤与思乡愁苦之情,力图还原南宋贬谪词的真实面貌,论述其在词体演进的过程中,汲取屈原以来各朝文学精华的基础上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全成熟。这两篇硕士论文都以贬谪词为研究对象,只是研究的时间段有所不同,也是有针对性地填补了贬谪词研究方面的不足。另外,关于宋代贬谪文学整体研究的还有赵彩娟的《关于宋朝“贬谪”文学的分析》、周尚义的《北宋贬谪诗文论略》等,不再一一赘述。

有些论者把唐宋两朝作为贬谪文化演进的一个整体的过程进行研究,这方面代表性的论文成果有尚永亮教授《唐宋贬谪诗的发展与嬗变》,这篇论文认为唐宋两代是贬谪事件高发、贬谪诗歌创作勃然兴起的朝代。作者分别论述了唐代贬谪诗的几个阶段,总结出唐代贬谪诗悲凉郁愤的特点,也通过对宋代各个时期不同贬谪文人诗歌创作的分析,总结了宋代贬谪诗歌是在逆境中走向超然的特点,进而将两者进行了对比,得出宋代贬谪诗歌风格不同于唐代的三个特点,即“赵宋王朝有优待文士的政策。二是宋人更重视心性的修养和志节的持守,使诗学方向发生了变化。”[4]43张英《宋代词人贬谪与词体的“诗化”》则把宋代词体的“诗化”与宋代词人贬谪联系起来,认为词体的“诗化”首先是因为词人被贬谪后词体的抒情主人公由女变男,由歌女变成了词人自己;从词情看,作为贬谪者的主人公情感内涵由窄变宽,由“假”变“真”,词人的个性开始显现出来。可见词人遭遇贬谪是词体“诗化”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篇论文提法比较新颖,也为我们思考词体“诗化”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还有学者从贬谪心态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如张文静《唐宋贬谪文人的自我精神重建》,认为贬谪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一种特殊存在形态,唐宋时代文人遭遇贬谪的现象十分普遍,但贬谪文人在此期间的文学作品却是光彩照人的。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将仕途的不幸转化为文学精神的升华,把文学创作看成是他们生命的另一种存在形式,以此为动力进行他们精神世界的定位与重建。其他类似的论文还有张春美的《困境中精神家园的守护——从贬谪心态看贬谪文学的思想内容》、刘勇的《穷达皆能为国忧——论唐宋贬谪文学的济世心态》等。

二、个体作家角度的微观研究

文人个案的研究则比较集中于宋代的著名文学家,如苏轼、黄庭坚、王禹偁、李纲、秦观等人。但其内容非常丰富和多样,有不同的创作体裁的研究,比如巨传友的《苏轼贬谪诗的意趣及其表现特征》,提出苏轼继承了宋初柳、石、欧、梅等诗人尚理重意的特点,但由于他贬谪经历的影响,他的贬谪诗表现出不同的意趣,即渴望回归自然与追求个性自由的野趣;富有生命意识的哲理思辨之趣;“含着眼泪微笑”的谐趣,这些意趣的表现特征则是灵思妙悟、体物传神、运思自由。他认为:“苏轼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使他的诗突破了意理的狭隘性,将个人的思想、经验、品格都融入其中,使意的内涵最大化。他主张‘诗以奇趣为宗’,注重对趣的追求,崇尚柳宗元的‘至味’‘奇趣’,李白的‘天工’‘清新’,表现出对唐诗的扬弃,他力图将唐诗的情韵融入宋诗的意中,创造一种具有味外之味的意趣。苏轼对意趣的追求与表现,形成了宋诗以意趣取胜的风尚。崇宁、大观年间苏轼贬谪海外的诗盛行,‘士大夫不能诵坡诗者,便自觉气索’,这与苏诗深厚的意趣是分不开的。”[5]53类似内容的还有梁梅的《禅宗与苏轼的谐谑贬谪诗》等。李寅生的《试论黄山谷的两次贬谪与贬谪诗》则是通过分析黄庭坚两次贬谪期间的生活状态与诗歌创作,论证了黄庭坚两次贬谪期间的诗歌艺术特色,以及所反映的贬谪心态。他认为:“在两次贬谪期间,黄山谷是怀着一种自足自慰的优胜心理来看待昔日自身的坎坷和今日自身之不幸的。对于这样一位在中国文学史上影响很大而又有不同评价的作家,其人其诗值得深入研究讨论的东西还是很多的。”[6]39福建师大赖世贤的硕士论文《黄庭坚贬谪时期尺牍研究》则是从黄庭坚贬谪期间创作的尺牍即书信为主要研究对象,认为这些作品无论从题材、体裁、语言、风格来看都极具特色,对宋代尺牍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类似的有张洁的硕士论文《黄庭坚贬谪心态研究》等。

在对个体作家研究当中,有以贬谪地的创作为主的研究,如廖文华、陈小芒《苏辙两谪筠州的心态与文风》,通过对苏辙两贬筠州所创作的文学作品的分析,指出初谪筠州,苏辙的生活和创作称得上丰富多彩,而杜门自省、研修佛理、祈求安宁、回避社会,是他后期心态的主要特征。①类似的研究还有华中师大田宝的硕士论文《贬谪文学与超越意识——以苏轼黄州领海时期创作为中心》,张丽明硕士论文《苏轼岭海诗研究》,任晓凡硕士论文《论苏轼儋州散文的创作成就》,于玉蓉硕士论文《苏轼黄州词论略》,蔡兴科的硕士论文《苏轼谪儋诗的民本思想研究》,陈瑶的硕士论文《王禹偁贬谪商州时期的文风研究》等。贬谪词人研究方面另有张英《多少江湖忧乐意,漫呼青兕做词人——谈辛弃疾贬谪词》,文中通过对辛弃疾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描述了辛弃疾贬谪词的演变过程,认为辛弃疾贬谪词与同时期贬谪词相比更具备实干精神和领袖气质,但随着贬谪生涯的漫长经历,他词中的理想之光变得逐渐暗沉。另外关于贬谪词人研究的还有曹章庆的《悲苦与绝望——秦观谪恨词的情感心态分析》,张英《在悲苦不振中沉沦自灭——论秦观贬谪词的情感轨迹》等。

三、作家群体角度的中观研究

某一历史时段或一个地区内以及有师友亲戚关系的贬谪诗人群体的研究同样值得注意。因为这些人或者有纵向的历史承接关系,或者有横向的区域链接,有的则因社会关系而在情感、思想、学术等方面互相影响。如郭庆材《论宋代海南谪宦的渡海诗》,通过对宋代流谪制度的梳理,分析了宋代谪贬海南的士人渡海时的自我救赎之道,总结了岭南谪宦渡海诗的特质为“瞻前顾后与情景双绾”[7]34。河北大学石蓬勃的博士论文《苏门诗人贬谪诗歌研究》,以元佑党人最突出之代表苏门诗人群体为观照对象,主要研究苏门贬谪诗人群的诗歌创作,将中国古代诗人的“狂”“逸”心态引入,分别论述了苏门不同诗人贬谪心态之不同,同时探讨了其作诗的主题取向,主要从生活苦痛之记述、忧民情怀之展示、归隐情志之思考、死生问题之讨论四方面入手,对苏门诗人贬谪诗作予以全面深入之剖析并结合诗句分析苏门诗人贬谪诗作中使用物象、事象之特征。

复旦大学严宇乐的博士论文《苏轼、苏辙、苏过贬谪岭南时期心态与作品研究》,则把群体研究与地域研究结合在一起,采用“文史结合”的方式,把研究对象聚焦在苏轼兄弟与父子这个家族身上,用翔实的材料论证了苏氏兄弟因为新旧党争而遭贬的政治原因,以及苏氏家族对于贬谪命运的应对之策,通过对他们在贬谪岭南期间诗文作品的创作和学术写作总结了他们的诗文创作的艺术特点、创作心态和学术思想,充分探讨了苏轼在岭南时期的苦难及其悲戚,揭示出苏轼人性化的一面,着重分析了苏轼和苏辙的政治境遇的不同以及对贬谪的不同态度,也指出他们父子兄弟之间互相影响、共感互勉的情形。按照作者的说法,“本文要探究的主要问题,就是关系紧密的苏氏家族成员,两代三人,包括苏轼、苏辙、苏过,如何面对贬谪的困境,心态上作出了怎样的调适,而产生怎样的作品。通过家族文学、贬谪文学、文人心态等研究角度的交叉融合考索这个文人群体如何展现文穷而后工”的异采。”[8]5①单篇论文还有顾友泽、陈媛媛《苦难与道义的博弈——论宋代南渡时期贬谪诗人的创作》等。还有以贬谪地域为中心的研究,如尚永亮教授的《迁客离忧楚地颜——略说贬谪文学与荆湘地域之关系及其特点》,指出荆湘地域因为其地理原因而成为历朝历代贬谪官员的中转地或者贬谪地,而荆湘地域奇特的风俗与奇丽的景色也在历代贬谪文人的作品中凝聚了下来,形成了近乎凝固的悲怨传统和贬谪代码,积淀了浓厚的人文精神。这篇文章不是专论宋代贬谪文学,但在文章最后提到了“荆湘贬谪文学体现着历代文人强烈的关怀现实的精神,荆湘的景物也成为展示迁谪主体仁民爱物之淑世情怀的客观对应物,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人文关怀的明确象征。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可以说是一个界碑,对这种淑世精神和人文关怀予以明确厘定和提升,由此内化为身处逆境之贬谪文人的心理要素,并扩大成一个颇具感召力的人文传统,对后人发挥着代复一代的深远影响。”[9]29比较全面地论述了贬谪地对贬谪文人心态与创作的影响。②其他类似的单篇论文还有赵环《贬谪文学中的“地景书写”的文化解读》、杨简《广东贬谪诗论析》、侯艳《岭南意象视角下唐宋贬谪诗的归情》等。

马来西亚陈湘琳的《夷陵与滁州——一个主题性空间的建构》通过论证欧阳修两次被贬到夷陵与滁州,而在两次贬谪中他图绘、建构的文学世界中的夷陵与滁州,是在穷山以外、边荒之上的一个主题性空间。此外作者还通过论述欧阳修文章中“乐”与“醉”、“睡”的主题,指出“夷陵与滁州,隐隐然成为一个空间隐喻,成为自我主体意识的明晰显现。也是在这样的建构意义上,欧阳修完成了他个人理念的反思与阐述。他因此得以超越穷山边荒的惶迫,表现张扬强烈的自我特质与生命追求,并且在实践诗歌日常生活化的创作理念之基础上,把日常生活雅趣化、诗意化,从而大大影响了后来的北宋士人、特别是苏轼的文学创作与人生观,成为北宋一代尚理尚意诗风与知性思辨风气的先行者与领导者。”[10]44该文视野开阔,显示了作者深厚的理论功底,很有说服力。其他的从贬谪地域的角度展开论述的单篇论文还有李景新《李光在海南岛贬谪文化中的贡献与地位》巨传友、卫亚浩《不到潇湘岂有诗——湖湘古文化对秦观诗词创作的影响》等。程磊《北宋士人贬谪山水中的“集体记忆”——以苏轼及苏门诸子武昌“寒溪西山”唱和为例》,向伟《“海外五逐客”谪琼诗地域特色探微》虽然其中有一个李德裕属于唐代,但其他四人李纲、赵鼎、胡铨、李光都是宋人。这几篇论文既是群体研究,又兼具地域特色,是贬谪文学研究中比较多的现象。

四、唐宋对照的比较研究

有从唐宋两个朝代来进行整体比较的研究,如刘丽《唐宋海南贬谪文人心态之比较》,分别以唐代的李德裕与宋代的卢多逊为代表,指出唐代诗人感性成分较多,情绪多悲观、凄怆、愤激,而宋代文人则心态较为豁达、平和、超脱,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则主要因为时代精神的不同。以唐宋贬谪文人个案的比较有刘勇《白居易、苏轼贬谪诗文较》,王启鹏《苏轼贬惠与韩愈贬潮影响比较谈》,汕头大学赵雅娟的硕士论文《论苏轼与其“南迁二友”之关系》,都是把宋代贬谪文人与前代文人进行对比,揭示出他们的同异之处,并分析了具体的社会原因和个人因素,指出后人对前人的接受以及根据时代及个性的不同而产生的各种变异。

宋代内部贬谪文人个案的比较,主要集中在苏门文人之间,如刘红红《超越与执着——张耒与秦观贬谪心态之比较》,姚菊《“桃源”与“扁舟”——从意象的选择看秦观与苏轼的贬谪心态》《从词中用典看晁补之的贬谪心态兼与苏轼比较》等。

除了上述分类以外,也有少量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宋代贬谪文学的分析,如《理想化认知模型与唐宋贬谪诗词的语篇衔接》《概念整合理论视阈下的苏轼贬谪词研究》,刘明明《解读秦少游“雾失”“月迷”》。还有研究贬谪文学对于后世及外国影响的论文,如刘陶染《中国古代贬谪文学对于朝鲜朝晚期赋的影响》,沈雪明《“贬谪文化”现象与古今游记文学——以柳宗元、苏轼、郁达夫、朱自清、余秋雨为例》。

迄今为止,以宋代贬谪文学为主体研究对象的出版的专著只见到一本,即台湾学者郑芳祥的《出处死生:苏轼贬谪岭南文学作品主题研究》。

根据以上论述,我们可以发现,宋代贬谪文学研究在近年来开始受到重视。从2012年开始,每年都有一部跟宋代贬谪文学有关的博士论文问世,硕士论文在量和角度的选择上比博士论文相对更多。单篇论文也呈现异彩纷呈的局面,探讨问题的深度、广度越来越大。但相对于唐代贬谪文学研究来说,宋代贬谪文学还不够成熟,缺乏有分量的专著,没有系统地提炼出宋代贬谪文学的主题性问题;研究方法多样,但研究对象则比较集中,还有很多宋代贬谪文人没有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宋代文人多是集文学、政事、学术三位一体,他们的贬谪生涯所牵扯的一系列政治制度、文化学术以及展现在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历程是相当复杂和值得探究的,这些应该是研究者努力的方向和动力。

[1]尚永亮.贬谪文化与贬谪文学——以中唐元和五大诗人之贬及其创作为中心[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

[2]尚永亮,钱建状.贬谪文化在北宋的演进及其文学影响——以元佑贬谪文人群体为论述中心[J].中华文史论丛,2010(3).

[3]赵忠敏.宋代谪官与文化[D].杭州:浙江大学,2013.

[4]尚永亮.唐宋贬谪诗的发展与嬗变[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5]巨传友.苏轼贬谪诗的意趣及其表现特征[J].怀化师专学报,2002(1).

[6]李寅生.试论黄山谷的两次贬谪与贬谪诗[J].河池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

[7]郭庆材.论宋代海南谪宦的渡海诗[J].中国文学研究2013(2).

[8]严宇乐.苏轼、苏辙、苏过贬谪岭南时期心态与作品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2.

[9]尚永亮.迁客离忧楚地颜——略说贬谪文学与荆湘地域之关系及其特点[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3(2).

[10]陈湘琳.夷陵与滁州——一个主题性空间的建构[J].长江学术,2008(2).

(责任编辑:李金龙)

I206.2

A

1001-4225(2016)09-0043-05

2015-11-09

赵雅娟(1978-)女,陕西蒲城人,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2015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宋代初期贬谪文学与文化研究”(2015111010205)

猜你喜欢
贬谪文人苏轼
从善如流
文人与酒
苏轼的贬谪生活
苏轼“吞并六菜”
文人吃蛙
苏轼吟诗赴宴
宋代文人爱睡觉
文人与石
非同凡响的秋歌
探究刘禹锡、柳宗元的贬谪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