贬谪

  • “事”与“声”:理解柳宗元村居诗之“钥”
    【摘要】 柳宗元贬谪期间的村居诗创作呈现出两个主要特点:一方面,诗中的“人物速写”继承了柳宗元小品文的写作特色,人物塑造成就突出;另一方面,詩中“声音景观”的运用颇为独特,营造出五音繁会的湖湘风情“音乐会”。而“事”与“声”背后隐藏的则是柳宗元贬谪期间孤独苦闷而又凄凉彷徨的精神世界和心路历程。【关键词】 柳宗元;村居诗;感事;声音景观;贬谪【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

    今古文创 2023年14期2023-05-31

  • 苏轼寓惠时期的诗文创作及文化意义
    生涯是北宋中后期贬谪文化的真实写照。他修齐治平、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与其多遭贬黜,悲戚惨淡的生命际遇交织,形成了其一生难以缓和的矛盾。政治上的怀才不遇与生活中的无所适从,使得苏轼不得不发出“吾生如寄耳”的感叹。寓惠时期,苏轼感悟现实,流连山水,记录生活,极大丰富了贬谪文化的创作实践,拓展了创作主题。其作品赞美着惠州的风土人情,为惠州注入新鲜血液,提供对外的文化窗口,惠州的生活亦滋养了苏轼旷达通脱的精神内核,重塑着苏轼的人生。关键词:苏轼 贬谪 惠州 寓惠诗文

    文学教育 2023年1期2023-05-30

  • 独寻台岭闲游去
    渡 山水 宗教 贬谪“浙东唐诗之路”是指唐代四百多位诗人穿越浙东七州(越州、明州、台州、温州、处州、婺州、衢州)的山水人文之路,其中主干线是从杭州——越州——台州。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浙江学者就提出了“浙东唐诗之路”的概念,使唐诗与地域文化有机结合,得到了学界的认同。2018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打造“浙东唐诗之路”,使这项研究得到了空前的推进与发展。“浙东唐诗之路”是继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之后的又一条文化古道,是唐代诗人们用诗情画意筑成的山水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2年4期2022-05-13

  • 柳宗元与刘禹锡贬谪后山水诗的异同探讨
    了官场失意,饱尝贬谪之苦,因此二人在贬谪后所创作的山水诗歌中常常带有悲苦愤懑的情感,但两人不同的生活态度、对屈原情结的差异化接受,以及个体心理承受能力的差异,使得二人贬谪后所创作的山水诗歌既有相似之处,有相异之处。在解读两贬谪后山水诗的作品时,可通过对比分析,了解二人情绪悲愤的成因,从而更好地把握诗歌主题,同时基于两者心境的差异、性格的差异,还可以感受二人在贬谪后所创作的山水诗所洋溢的不同精神以及呈现的不同风格。相同性分析:如影随形的孤独和落叶归根的执着文

    文化产业 2022年9期2022-04-03

  • 孤愁与广阔
    特色,亦蕴含边塞贬谪风格特征。关键词:吴兆骞;秋笳集;贬谪;边塞一、概述吴兆骞(1631—1684),字汉槎,号季子,出生在吴江士大夫之家,自小就展现出了“少颖悟,有隽才”的文学天赋。其文名与华亭彭师度、宜兴陈维崧并称“江左三凤凰”。顺治十四年丁酉科场案发,吴兆骞遭牵连,被判遣戍塞外宁古塔(今黑龙江省海林市),此时吴兆骞年仅二十九岁。后虽得以赎还,他还是在东北度过了二十三年流放岁月,归后三年即卒。《清史稿》记载:兆骞,字汉槎。亦十四年举人。以科场蜚语逮系,

    美与时代·下 2022年2期2022-03-30

  • 经典悲歌:苏东坡魅力解读
    生宦海沉浮,几经贬谪,甚至差点丢掉生命,但是他不仅没有气馁,而且还勇敢地与命运抗争,与强权争斗。他是北宋诗坛上的佼佼者,在诗、词、文、画、书法等各个方面都有不俗的成就,后人谈及苏轼,大多会赞扬他在创作方面的贡献,而本文单独将苏轼的精神魅力进行解读,他的坚毅自信、顽强不屈的品格给后人以鼓舞和启迪,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关键词:苏轼;贬谪;人格魅力一、苏轼其人背景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家学术气息浓厚,父母对他的言传身教奠定了他早期的学识修养,并对苏轼

    雨露风 2022年1期2022-03-23

  • 欧阳修贬谪文学研究综述
    途坎坷,多次遭受贬谪。但欧阳修贬谪文学研究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未引起学者重视,究其原因,一是欧阳修晚年曾对王安石的“青苗法”有过非议,受“左”倾思想影响的现当代学者,对欧阳修有冷落心理;二是学界对贬谪文学现象关注较晚,直至20 世纪90 年代尚永亮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贬谪文学”概念,贬谪文学研究才逐渐步入正轨,因此对欧阳修贬谪文学的专门研究起步较晚。一、第一阶段:萌芽期1994 年之前,为欧阳修贬谪文学研究的第一个阶段,可视为萌芽期。此期贬谪文学研究包含在各体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22年1期2022-03-16

  • 刘禹锡诗歌中的豪气
    他的人的蔑视、对贬谪地风土人情的欣赏、对年老多病的淡然、对传统悲秋主题的颠覆、对苦难挫折的傲视以及对生活的热爱等方面。【关键词】诗豪;贬谪;豁达【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06-0025-03一、对打压他的人的蔑视刘禹锡自幼聪颖好学,十九岁就已学有所成,奔赴长安,刘禹锡写诗自评曰“弱冠游咸京,上书金马外。结交当世贤,驰声溢四塞。”(《谒柱山会禅师》)贞元八年冬

    今古文创 2022年6期2022-02-25

  • 苏轼贬谪诗歌的苦乐交织——从苏轼贬谪黄州时期的诗歌中探其心态变化
    400715)贬谪是中国古代一种很常见的政治现象,贬谪所形成的贬谪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特有的现象。在古代文人的遭际中,贬谪算得上最沉重的苦难之一。遭遇贬谪的古代文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将其被贬谪的人生感悟和谪居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寄托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因而相比于其他作品,贬谪文学作品所蕴涵的感情更为激烈。围绕唐宋贬谪文学的相关阐释不少。尚永亮先生提出了贬谪文学概念并进行了大量相关论述。他在《贬谪文化与贬谪文学:以中唐元和五大诗人之贬及其创作为中心》[1][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21年3期2021-12-31

  • 论柳宗元谪居永州时期的人生境遇
    :柳宗元;永州;贬谪;遭遇;心境永贞元年(805年),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团体革新失败,柳宗元作为其中的参与者起初被贬邵州,后接到了被改贬永州的诏令,由此踏上了前往永州的路途。《旧唐书》中记:“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1]”在汨罗江畔,他写下了著名的《吊屈原文》,文中的屈原不愿随波逐流,一心为祖国谋求利益,即使身死也不能改变其立场。柳赞颂屈原的做法是通达之人的高超行为,不是一般的粗浅之人

    文学天地 2021年10期2021-11-29

  • 贬谪对唐代文学创作的影响作用
    王光辉摘要:“贬谪”这个词语对古代文人来说是个十分伤感、悲愤的词。在古代也出现了许多对贬谪经历而感到绝望和愤慨的文学作品,从古代文学诗词中可以看出,关于贬谪降职之类的诗词所占比例还是较大的。受到政治的影响,文人官员的生活和思想也发生了改变,而他们的作品风格也有了很大的差异,而且对文学创作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关键词:古代文学;贬谪;贬谪文学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开放的一个封建王朝,那时候国家繁荣昌盛,经济发达,而唐代的诗人正是因这繁荣盛世的美景做了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13期2021-10-09

  • 生命困境下的自我救赎
    关键词】柳宗元;贬谪;山水;佛理永贞元年,德宗李适病故,顺宗李诵即位,李诵任用心腹王叔文、王伾等人推行新政。柳宗元、刘禹锡因才华出众,在交游时深得二王赏识,借着后起之秀的光芒成为新政核心人物,当时一度出现“二王、刘、柳”的说法。宪宗即位后,二王集团的势力土崩瓦解,王叔文、王伾被贬,九月,柳宗元等七人贬为远州刺史,十一月,再贬柳宗元等七人为远州司马,柳宗元得永州司马。至此,柳宗元走入了一场生命的困境。在仕途最为辉煌的人生节点,却迎来了生命中最为惨重的打击,这

    青年文献·理论研究 2021年3期2021-09-30

  • 从“三种关系”看学苏之“用”
    词]苏轼;北宋;贬谪;关系;功用[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诗歌抒情与叙事关系研究”(15BZW050);江苏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和校长境外研修计划资助项目。[作者简介]张英(1981-),女,文学博士,江苏理工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常州 213001)。“用”,如果作广义解释,便是“意义”。作为具有高度思维能力的动物,人们热衷于追索“意义”,并在这个基础上有辨别地选择那些“有意义”的事物去接近。毋庸置疑,所有事物的意义归根结底都指向我们自身,即有

    关东学刊 2021年5期2021-06-23

  • 刘禹锡《秋晚题湖城驿池上亭》赏析
    池上亭》正是他被贬谪所作,虽然借秋景表达了时光易逝,年华易老,羁旅匆匆,壮志未酬之感,但是悲而不哀,怨而无悔,绝不消沉,绝不颓靡。关键词:刘禹锡 贬谪 《秋晚题湖城驿池上亭》秋次池上馆,林塘照南荣。尘衣纷未解,幽思浩已盈。风莲坠故萼,露菊含晚英。恨为一夕客,愁听晨鸡鸣。(刘禹锡:《秋晚题湖城驿池上亭》)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有“诗豪”之称,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文学家。他曾经称他的家乡本来是荥阳,祖籍在洛阳。后又说自己系出中山,中山靖王刘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1年3期2021-04-01

  • 小篇幅成就“大文章”
    关键词:心境; 贬谪; 幽独寂寞; 恬淡洒脱; 空灵澄澈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2-010-001一、缘起《记承天寺夜游》是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小品文。这篇文章篇幅短小,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只有八十余字的散文名作,文章内容浅显易懂,真实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但字里行间却表达了作者内心微妙的情感。我们结合苏轼被贬黄州的两首词《卜算子·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1年2期2021-03-24

  • 浅谈贬谪前后杨慎咏梅诗的特点差异
    3首,绝大多数在贬谪云南后完成。其贬谪前的咏梅诗主学前人、荡放流动,给人渊雅秾丽之感,贬谪后的咏梅诗风格自成一派、清新绮丽,内容丰富且情感富于变化,别有一番风趣。 关键词:杨慎;咏梅诗;贬谪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1)12-0062-04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明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议大礼”事件[1]后被贬云南永昌(今保山)是其仕途与人生的分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12期2021-01-12

  • 古代文学课程地域性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地域性教学 广东贬谪文化中国古代文学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必修课,主要是通过对各个朝代作家作品的解读,展示文学的历史面貌及其成就、特色。古代的作家作品都带有一定的地域性特色,古代文学中的“地域研究”全面深入、成果众多,但古代文学课程的地域性教学开展的却比较缓慢,教学的应用比较少见。有些地方院校,如赣南师范学院、安庆师范学院分别依托于江西地区、皖南地区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性教学活动。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古代文学学科也开展了广东贬谪文化主题

    文学教育 2020年11期2020-12-14

  • 词境与心境
    。关键词:秦观;贬谪;词境;心境绪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引用了冯梦华的话:“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1]但他认为,此评价唯淮海足以当之。此外,他还认为《踏莎行·雾失楼台》一词标志着淮海词由凄婉转向凄厉[2]。淮海词与小山词孰优孰劣暂且不表,从秦观被贬郴州的词作中确实可以感受到他词风的变化,这种凄厉是一个“古之伤心人”的穷途之哭。从处州贬居郴州是秦少游词风转变的关键点,除了前文提到的《踏莎行》,还有一组《阮郎归》,也与贬郴

    北方文学 2020年15期2020-10-09

  • 苏轼的黎族风俗观
    ,屡遭厄运,长期贬谪。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被贬岭南儋州。他察民情,观风俗,在诗文中记载了黎族风俗事象,并针对不同的风俗,表明了或尊重随俗,或批评劝导的观点,同时,诗人认为只有张扬中原文化,才能逐渐革除陋习。这些风俗观,既具有历史价值,又有现实意义。【关键词】 苏轼;贬谪;儋州;黎族;风俗观【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7-0023-04苏轼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

    今古文创 2020年17期2020-09-10

  • 论中唐文人元稹贬谪时期的三次自编别集
    四年元稹歷经十年贬谪,其间三次自编别集。元和七年在江陵编二十卷诗集是对个人作品的首次编纂,展现出独特的体类观念和立言意识。元和十年编六卷作品集是他初到通州时对身边留存作品的整理,很可能纯为诗歌。他在病危之际将文集托付白居易,表现出对文章功业的格外珍重。元和十一年进献权德舆诗文集,是他在梁州疗疾期间临时编纂的自选集,表达对身为文坛盟主之上司的钦敬,并借此传递诉求、展示才华。三次自编别集是元稹贬谪文学活动的组成部分,对其作品保存至关重要。关键词:元稹 贬谪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0年5期2020-03-01

  • 贬谪士人与古代宜州社会发展
    为中原官员重要的贬谪之地。他们在贬谪地的活动对当地社会文化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而贬谪官员的被贬时间、地点分布等也都反映了宜州当地的社会发展变迁。关键词:贬谪;宜州;社会发展《庆远府志》载:“临贺邕宜,瘴乡也。唐宋之世,迁谪恒于斯。固与潮阳儋耳同称矣。”[1]宜州地处粤西边陲,古时气候湿热、瘴气密布,且与中原腹地千里之隔,文化习俗多有奇异,唐宋以来成为中原官员重要的贬谪之地。但或因其风光秀丽、民风独特,或因追溯先贤、避世隐逸,往往引得文人雅士流寓。所谓“贤

    卷宗 2019年28期2019-11-11

  • 丁澎贬谪诗歌研究文献综述
    梳理,重点研究其贬谪期间的文人心态和诗歌的艺术特色,以期抛砖引玉,为清代的文学、文化研究做出贡献。关键词:清代;丁澎;贬谪;综述[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4-0-02丁澎,字飞涛,号药园,回族,浙江杭州府仁和县人。明天启二年(1622)二月十七日生,康熙三十年十二月卒。崇祯十五年(1642)举人,顺治十二年(1655)以二甲第十二名进士及第,授刑部广东司主事。值顺治帝册立西宫,调入东省兼礼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4期2019-09-16

  • 唐诗中的终南山
    山;山水;隐逸;贬谪;佛道一、南山诗的兴盛终南山又名中南山、太一山、周南山,简称南山。《长安志》记载其“横亘关中南面,西起秦陇,东至蓝田,相距八百里,昔人言山之大者,太行而外,莫如终南”。唐诗中关于终南山位置的描述有:“终南山北面,直下是长安。”“终南与清都,烟雨遥相通。”从中可见终南山具有毗邻首都长安的地理优势,自然会和长安的政治、生活发生重要且密切的联系。在唐代,庐山以及五岳也是著名的山川,但其社会影响和文学作品均不及终南山。再比较唐前和唐后的终南山,

    雨露风 2019年1期2019-09-10

  • 贬谪与赋体创作
    刘伟生摘要:贬谪文学源出辞赋,贬谪赋盛于中唐。中唐贬谪赋的题材内容涉及政情人事、社会风习、贬途贬地风景,尤以个人感喟最为丰富。贬谪赋好用骚体,悲伤与激愤并存,哀婉与劲健同在,或情由衷发,或托物寓讽。贬谪影响及于辞赋实因赋家身份地位的剧变而引发特定的创作心理与方式。关键词:贬谪 中唐 賦 柳宗元 刘禹锡 韩愈贬谪是中国古代普遍的政治现象,中唐尤然,据尚永亮先生《唐五代文人逐臣分布时期与地域的计量考察》统计,“唐五代三百四十余年间姓名或贬地可考的逐臣共计282

    名作欣赏 2019年3期2019-09-10

  • 贬谪与赋体创作 ——以中唐为例
    湖南|刘伟生贬谪是中国古代普遍的政治现象,中唐尤然,据尚永亮先生《唐五代文人逐臣分布时期与地域的计量考察》 统计,“唐五代三百四十余年间姓名或贬地可考的逐臣共计2828人次。从时期分布看,初唐598人次,盛唐543人次,中唐750人次,晚唐711人次,五代226人次”,其中“中唐是逐臣最盛的时期”。贬谪影响及于文学,使贬谪文学也成为重要的文化产物与研究对象,但学界注目的文体主要是诗歌而非辞赋,其实贬谪文学原本起源于辞赋,就中唐辞赋而言,最杰出的作品也非贬谪

    名作欣赏 2019年7期2019-07-12

  • 千年东坡豪放情
    文大家,他虽屡遭贬谪,但他诗文中无不显示着他的乐观旷达,通过复习课本知识和课外延伸,以课程整合的形式,让学生对苏轼、对他的诗文有个整体与系统的了解、掌握,进而感悟他的豪放情怀。【关键词】苏轼;贬谪;乐观;豪放【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苏轼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于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逝世——是金人征服北宋的二十五年之前。他在北宋最好的皇帝(仁宗)当政年间长大,在一个心地善良但野心勃勃的皇帝(神宗)在位期间做官,在一个十八岁的呆

    课外语文·下 2019年5期2019-07-08

  • 试析沈宋贬谪诗歌的故乡情结
    沈宋作为初唐时期贬谪文人的典性代表,其诗作表现出浓厚的故乡情结,本文意在解析沈宋从现实家园的瓦解到理想家园的构建之心路历程,探析其故乡情结的深刻内涵和文化意蕴。关键词:贬谪 沈宋 家园情结文章编号:978 -7 - 80736 - 771 -0(2019) 01 -114 - 02“故乡情结”作为文学的母题,古已有之,是受宗法观念与儒家思想影响,文人形成的精神归属和情感归属。这一情结蕴含着古代文人生于斯、长于斯的生活经历,以及建立在地缘与血缘相结合的基础上

    长安学刊 2019年1期2019-03-17

  • 柳宗元“南谪诗”创作研究
    时有过长期的南方贬谪经历,并在此期间创作了大量作品。本文对他的“南谪诗”为研究对象,并从诗人创作的心态与情感、艺术风格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其南方诗对后世文学的深远影响。关键词:柳宗元 贬谪 南谪诗 影响一、柳宗元贬居南方经历及诗歌创作贞元二十一年,也就是永贞元年,唐德宗驾崩,唐顺宗继位,因与顺宗重视的王叔文的政见相同,柳宗元被提拔为礼部员外郎,并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领导的政治集团,着力推行革新政策,史称“永贞革新”。但随着“永贞革新”的失败,柳宗元被贬为永

    西部论丛 2019年6期2019-03-08

  • 正是橙黄橘绿时
    宋党争引发的苏轼贬谪经历为背景,基于苏轼在三次贬谪中对儒释道三种思想的融合与升华,以期探寻在贬谪期间这种思想对苏轼词作题材和风格的影响。关键词:苏轼;贬谪;影响一、词章题材的扩展苏轼之前,宋词大体是沿着晚唐五代“艳科”词的传统继续发展,内容完全围绕女性,出口即为胭脂水粉,相思离别,故而词一直以来被当作娱乐嬉戏的工具。直到发展到苏轼,他一改晚唐五代风花雪月的浓艳传统,打破词的死板概念,给词坛注入了新鲜血液,使词坛重新焕发生机。苏轼对词的革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北方文学 2018年29期2018-12-18

  • 苏轼黄州书信研究
    格格不入,虽屡遭贬谪,却泰然处之。尤其是被贬黄州的四年零两个月,是他人生的转折点,是他由为官时期的紧张而愤怒向老练之后的光辉而温暖、旷达而宽和的转变时期。他从狱中走出,来到僻陋的黄州幸而死里逃生,他常常闭门思过向佛老中寻求解脱“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皆忘,身心皆空,求罪始所生而不可得……”。但他又躬耕于东坡,“幅巾芒屩,与田父野老相从溪谷之间”,享受田园苦乐。还与广交朋友,融入百姓的生活,这使他的作品更加真实和温暖。他在黄州的后两年,虽已旷

    新一代 2018年15期2018-12-07

  • 贬谪对词人创作的影响研究
    结果。本文以北宋贬谪词人群体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贬谪经历做简要统计,并概括出贬谪经历以及贬谪地环境、风俗对其创作的影响。研究贬谪贬谪词人的创作,有利于加深了解南方文化以及贬谪经历对词人的影响和贬谪词人创作的演变。关键词:贬谪贬谪词人;创作研究诗人孙万寿曾说,“江南瘴疠地,从来多逐臣”,而历史上多次大的动乱,都会导致一大批文人士子避禍南方,西晋著名的“永嘉之乱”,使得大量人口从北方迁向南方,史称“衣冠南渡”;再者如安史之乱,李白曾将这次动乱导致大量人口南

    北方文学 2018年32期2018-11-19

  • 试论贬谪文学中的旅游因素
    、苏轼等都有过被贬谪的人生经历。贬谪就是将官吏降职并调往远方就任,往往是由京都迁往偏僻荒远之地,于是文学中就出现了贬谪文学这样一种题材类型。贬谪对于诗人来说是一种从肉体到精神的双重惩罚,但他们又必须调适自我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他们以自然山水来表达情感并创作了游记类的文学作品,这些以“游”为主的作品是旅游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这些贬谪名人的贬谪路径及贬谪地也成为后代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一、贬谪诗人的空间位移遭受贬谪之后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空间上的位移,可以说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年12期2018-10-24

  • 潮阳八千外 赤子一片心
    为中心,分析韩愈贬谪潮州后诗文中所体现出人生态度。关键词:韩愈;贬谪;潮州;人生态度韩愈到达潮州后,一改刚被贬官后消极的生活态度,在潮州积极发展民生,兴办学校,治理水患,制服鳄鱼,以积极进取的态度,昂扬向上的精神,充分体现了韩愈奋发有为又忧国忧民的人生态度。韩愈在《潮州刺史谢上表》中云:“有善必闻,有恶必见,早朝晚罢,兢兢业业,惟恐四海之内,天地之中,一物不得其所。故遣刺史亲问百姓疾苦,苟有不便,得以上陈。”称自己在潮州早出晚归,做事兢兢业业,生怕所处之地

    速读·中旬 2018年7期2018-08-17

  • 唐代贬谪诗歌中的意象分析
    历史上蔚为大观的贬谪文学,这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个特有的文化现象。关键词:贬谪;意象在唐代,有贬谪经历的文人数不胜数,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被贬,其结果都是无比痛苦的。这种痛苦是精神上的痛苦,另一方面则是身心上的苦难。被贬前后身份、地位的巨大落差,以及自己政治理想的破碎,都给文人当头棒喝,是他们精神上的重重一击。当年的贬谪之地,远离政治、经济中心,是祖国的岭南赣江、巴山楚水等荒凉的蛮夷之地。自然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贫乏、被贬身份所带给他们的社会歧视、他人冷眼,

    世界家苑 2018年5期2018-07-28

  • 浅论柳宗元诗的骚怨与淡泊
    ),絕大部分作于贬谪期间。柳诗淡泊简古、幽清冷峭,表达了内心的忧愤寂寞,揭露社会矛盾,寄托政治理想。既有“屈骚”式的怨刺讽喻,也有酷似陶渊明诗的自然恬淡。【关键词】柳宗元诗;贬谪;骚怨;淡泊【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柳宗元(773-819年),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为中唐文学家、哲学家,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公元805年因王叔文集团案遭到迫害,贬永州司马。“自此蹭蹬不振,以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7期2018-05-14

  • 刘禹锡政治讽刺诗研究
    锡 政治讽刺诗 贬谪 永贞革新一刘禹锡生在一个“世为儒而仕”①的士大夫家庭,非甲族豪门,但家学的熏陶,对他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的形成,影响深远。少年从著名诗僧皎然、灵澈等人学习,诗学方面入门正宗。诗人勤奋灵颖,博览群书,弱冠“举进士,一幸而中试。间岁,又以文登吏部取士科”②。仕进之路,顺风顺水。永贞革新的主力王叔文对其颇多知奖,“以宰相器之”③。顺宗即位后,刘禹锡在王叔文、王伾等人的提拔下,任屯田员外郎兼判度支盐铁案。出入禁中,参与机务,成为永贞革新的核心人

    文教资料 2017年29期2018-02-03

  • 论宋代贬谪词之三大情感类型
    宋代产生了大量的贬谪文人。这些文人在贬谪中的人生经历与心路历程,不仅表现在诗文当中,更在被称作有宋“一代之文学”的词体里留下了诸多痕迹,成为了宋词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宋代贬谪词,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文人士大夫经受仕途挫折复杂的情感表现。本文将宋代贬谪词中的主要情感类型分为感伤缠绵、悲愤执着、旷达平和三大类予以详细解读,并分析其文学渊源。一、 宋代贬谪词情感类型之一:感伤缠绵“感伤”作为人的情绪之一种,指“当客体不能符合或满足主体的需要时所产生的一种相对

    殷都学刊 2018年3期2018-01-23

  • 苏轼贬谪诗文中的隐逸情怀
    而后工”。在他的贬谪诗文中,凸显了特殊的隐逸情怀。关键词:苏轼;贬谪;隐逸情怀苏轼在《自题金山画像》中云:“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此诗作于苏轼晚年,从海南遇赦回到大陆之时,他对自己的一生功业作了最简短有力的总结。这是历遭苦难之后最清醒的内心省问,更是对自我生命体验的深刻体认。“乌台诗案”无疑是苏轼一生坎坷命途的转折点。他于嘉祐二年进士及第,以其惊人的才华被朝野注目。然而元丰二年,因卷入“乌台诗案”而被贬黄州。来到此地之前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6期2017-12-10

  • 出入之间:王禹偁的仕、隐取向及其抉择研究
    出世之意,这与其贬谪后的失意,受道家隐逸思想的影响相关。在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躬行直道的信念以及维系身家需要等因素的压力下,辞官归隐终究沦为空谈,不足以撼动其入仕为宦的坚定诉求。[关键词] 王禹偁;入仕;归隐;儒学;道教;贬谪[中图分类号] I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7)01-0111-14王禹偁(954-1001)是北宋政治改革与古文运动的先驱,也是宋初直道著史的代表。对王禹偁的研究历来备受学界瞩目,相关成果甚夥

    决策与信息 2017年3期2017-03-31

  • 古代文人的仕宦情结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后的知遇、升迁、贬谪,乃至忧国、忧民、隐逸山林、躬耕田园,都是文学创作常见的主题。出仕做官是每一个文人魂牵梦绕的梦,但梦境之外是活生生的现实世界。仕宦之路一头连着人生,一头牵着社会,其中的酸甜苦辣便成为了文人创作的源泉,成为了文人浇自己之块垒的酒杯。关键词:仕宦情结;干谒诗;贬谪;隐逸诗余英时在《士与中国文化》的《自序》中谈到:“中国史上有一个源远流长的“士”阶层,似乎更集中的表现了中国文化的特性。”[1]孔子提出“士至于道”便早已规定了“士”是社会秩序和

    北方文学·中旬 2017年1期2017-03-15

  • 非同凡响的秋歌
    诗人刘禹锡,虽遭贬谪,但是面对萧瑟的秋景,仍然用诗歌唱出了扩大的胸襟和豪迈的诗情!【关键词】悲秋 乐秋 刘禹锡 贬谪 胸襟 气概自古以来,秋一直扮演的着悲怀的角色,让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味。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有人见秋霜而悲白发,有人睹残花而伤红颜,有人望归鸿而思亲人,有人闻寒蝉而叹余生,有人拂秋风而觉萧瑟,有人触秋雨而感悲凉……,最早的悲秋之作当属战国时代宋玉的

    俪人·教师版 2016年20期2017-03-02

  • 漫谈中国古代贬谪文化对诗歌的影响
    吴志刚中国官员遭贬谪,自古便有之。但先秦之前,朝中大臣本就不多,疆土也较为有限,流传下来的有记载的史料便极为有限,比较有名的当属屈原了。《史记》中写道:“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屈原由于得罪了小人,加上和楚怀王政见不一致,故遭贬谪,约在楚怀王二十五年左右,被放逐到汉北(今湖北省西北部)。被贬谪的屈原很伤心,常年玉树临风的吟游于汨罗江畔。会作诗的人在当时是很让人刮目相看的,而且他声望较高,故而所作诗歌便流传下来。秦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6年12期2016-12-23

  • 迁与左迁
    迁”字条中都有“贬谪、降职”义,但存在义例释义不符的情况。本文考察了古书中“迁”的用例,兼与“左迁”、“右迁”相对比,可以得出“迁”字单用并无“贬谪、降职”义,“左迁”中的“迁”意思是“移动、变动”,只是中性的调动义,而不是字典辞书中所释的“降职、贬谪”义。关键词:迁;左迁;右迁;贬谪“迁”字在《汉语大字典》“迁”字条义项(8)中的释义为“贬谪、降职”,在《康熙字典》“迁 ”字条的第八个释义为“谪也、放逐也”。常用的字典辞书中对此义都有收录,但“迁”字“贬

    人间 2016年20期2016-07-16

  • 探究刘禹锡、柳宗元的贬谪之路 ——语文主题学习课例谈
    刘禹锡、柳宗元的贬谪之路 ——语文主题学习课例谈周月雯(山东省临沂第二十中学,山东临沂 276017)摘要:初中语文课本上有许多文章的创作经历都发生在作者被贬谪之后,学的多了,学生不免困惑。本文以刘禹锡、柳宗元两位文人的遭遇为例,探究他们的作品以及贬谪之路。关键词:刘禹锡;柳宗元;贬谪;作品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5课诗词里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写到“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学生唏嘘不已,被贬二十三年,让学生难以置信,对此充满了怀疑和好奇

    学周刊 2016年27期2016-07-13

  • 探究刘禹锡、柳宗元的贬谪之路
    历都发生在作者被贬谪之后,学的多了,学生不免困惑。本文以刘禹锡、柳宗元两位文人的遭遇为例,探究他们的作品以及贬谪之路。关键词:刘禹锡;柳宗元;贬谪;作品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7-0230-43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7.097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5课诗词里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写到“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学生唏嘘不已,被贬

    学周刊·下旬刊 2016年9期2016-06-14

  • 古诗词赏析练习
    ①这首诗写于作者贬谪岭南逃归途中。【思考练习】1.诗歌前两句里的“断”和“复”反映诗人怎样的贬谪生活?2.按常理说后两句似乎写作“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更恰当,这里的“怯”和“不敢”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理?山行留客张 旭山光物态①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②。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注释】①物态:景物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景色。②便拟归:就打算回去。【思考练习】1.首句的“弄”字历来为人称道,请从修辞和表达效果上品味这个炼字。2.诗中哪两个字说明客

    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2016年39期2016-05-30

  • 刘黻贬谪赣南心路历程浅析
    周艳摘 要: 贬谪,对古代知识分子而言,既意味着一种人格的蹂躏和自由的扼杀,又标志着一种沉重的忧患和高层级的生命体验。突如其来的变故使他们产生了一系列心理变化。本文以南宋末年的刘黻为例,深入剖析其贬谪赣南的心路历程。关键词: 刘黻 贬谪 赣南 心路历程刘黻,字声伯,号蒙川,乐清人。“早有令闻,读书雁荡山中僧寺。时丁大全方为台属,劾奏丞相董槐,迫逐去国,将夺其位。黻率同舍生伏阙上书……书上,忤执政,送南安军安置。”(《宋史·刘黻传》)刘黻因得罪权臣丁大全而被

    文教资料 2016年7期2016-05-14

  • 转折,在贬谪之后
    /张瑞芳转折,在贬谪之后文/ 杨思睿(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 1431班)指导老师/张瑞芳贬谪,对古代文人而言,既意味着一种人格的蹂躏和自由的扼杀,又标志着一种沉重的忧患和另一种生命体验的开始。“柳色如今深未深”,好一幅未有芳华、惊见草芽的美丽景观。韩愈早年也算仕途顺利,但他直言不讳,触怒龙颜,被贬蛮荒。经历了重重磨难后,韩愈重回朝廷时,文学风格便有了许多不同。贬谪让他在残酷的现实中失意,官场的受挫让他在心态上发生了诸多变化,以至于文学上有了更多成就。就

    十几岁 2016年7期2016-04-09

  • 宋代贬谪文学研究述论
    30072)宋代贬谪文学研究述论赵雅娟(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相对于唐代贬谪文学研究的成熟度,宋代贬谪文学的研究还有待于更加的深入。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对宋代贬谪文学形态进行总的描述和研究;二是从个体作家的角度进行研究;三是作家群体研究,主要着眼于一个历史阶段或一个地区内以及有师友亲戚关系的贬谪诗人群体的研究;四是以贬谪地域为中心的研究。宋代作为贬谪文学的重要历史时期,在取得丰富研究成果的同时,还具备相当大的研究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9期2016-04-03

  • 柳宗元游记散文风格探微
    关键词:柳宗元 贬谪 游记风格 永州八记 创作个性柳宗元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文学大家,像以往的文人一样,作品种类涉及诗歌、散文、传记、书、论、碑、表、志等诸多体裁。就留存下来的山水游记作品而言,数量并不算多,左不过三四十篇,且大都创作于贬居永州和柳州之时。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代表作品“永州八记”①出色地展现了柳宗元散文的独特风格和高超的艺术技巧,也彰显出柳宗元身遭贬谪时高贵的人格品性和独有的人生态度。或许正是这种特别的贬谪经历,才铸就了柳宗元艺术人生的辉煌,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6年3期2016-03-18

  • 贬谪与张耒晚年诗歌的创作特征
    050080)贬谪与张耒晚年诗歌的创作特征吴 增 辉(河北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80)摘要:受到唐诗风范、“至诚”说及“穷而后工”诗学观念的深刻影响,平易自然成为张耒诗歌的基本特征,而晚年的贬谪经历则为其诗歌创作注入了复杂的因素,使其晚年诗作随贬谪的不同阶段呈现出愤郁、通达及悲凉的不同倾向性。关键词:张耒;贬谪;自然平易自然是历来的研究者对张耒诗风的基本评价。周紫芝《书陵阳集后》云,“大抵子苍之诗,极似张文潜,淡泊而有思致,奇丽而不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4期2016-02-10

  • 论苏轼贬谪诗 逆境中磨练出的达观
    1000论苏轼贬谪诗逆境中磨练出的达观杨阳*渤海大学,辽宁锦州121000摘要: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一生漂泊,辗转杭州、密州、黄州、儋州等地,远离家乡和朝堂。但他从不因失意而捶胸顿足,不因壮志未酬而悲痛,这是他与其他诗人的不同之处。在贬谪中,有的诗人郁郁寡欢,有的诗人仍有一腔壮志无处施展,只能“栏杆拍遍”。而他,仍不忘初心,心系天下苍生,在徐州遇大水,于是庐于城上,组织抗洪;在黄州,因经济困窘而亲自耕种,写出了《东坡八首》一系列名作;在出任制诰兼侍读时

    山西青年 2016年4期2016-02-04

  • 论权奸擅政对中唐文学生态的影响
    引起中唐大量诗人贬谪的主要原因不是宦官专权和党争,而是权奸擅政。权奸擅政在使朝政日益腐败黑暗,大规模朋党产生,加深皇帝对朝臣的猜忌,宠信宦官等方面起到加剧作用。对权奸擅政的研究有利于还原当时真实的生态环境,促进中唐文学研究的发展。关键词:中唐; 贬谪; 权奸擅政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5G42)唐代自安史之乱以后进入中期,习惯上称为中唐。贬谪是中唐时期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种常见而且比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6期2015-03-19

  • 贬谪文学中“地景书写”的文化解读
    用官制度的局限,贬谪士人代不乏人。由于贬谪士人的文化底蕴和宦海沉浮经历,贬谪文学中的鸿篇佳作层出不穷,盖因怨愤生文,情动于中,自然流露,容易言之有物,所谓心有所怨,情有所寄。这里的“情有所寄”的“寄”往往是寄情于贬谪流放之地的地景风物、所见所闻,因此贬官士人的“走四方”在中国古代文学史、旅游史上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一、贬谪文学与景观研究概述贬谪是中国古代一种很常见的政治现象,由此形成的贬谪文学则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特有的文学现象。作为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政治、

    河南社会科学 2013年8期2013-04-11

  • 试从苏轼贬谪经历寻觅其文化人格
    瑞关键词:苏轼 贬谪 文化人格摘 要: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乃至中国文化史上的大师,他以学问、人格等多方面的艺术造诣,成为一代文化巨人,令人敬仰。然而,苏轼一生屡遭贬谪,坎坷多艰,这对苏轼来说,似乎是一种不幸,但他始终保持一种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心境。正因如此,他的人格所体现的进取、正直、慈悲与旷达的精神,闪耀在中国历史的星空。本文立足于坡公宦海沉浮的贬谪经历,从爱国忧民的平民情怀、超然物外的乐观心境、平淡自然的语言风格三方面来寻觅坡公的文化人格。苏轼万里投荒,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09年12期2009-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