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门诊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2016-04-04 23:07广东省开平市中心医院529300梁淑玲黄丽娴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6年12期
关键词:门诊手术室风险管理

广东省开平市中心医院(529300)梁淑玲 黄丽娴

风险管理是指对患者,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质量的第一生命和核心目标,是反映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是保证患者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基础,是护理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如何保证护理安全,发现风险隐患和降低护理风险系数是护理管理者的首要任务。为保证护理安全,本院自2013年5月开始将风险管理应用于门诊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收到一定成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材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门诊2013~2014年门诊手术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21例,年龄6~73(45.7±12.4)岁,观察组中男29例,女20例,年龄7~72(46.1±13.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门诊手术室护理风险的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对潜在的和客观存在的各种护理风险进行系统的连续识别和归类,分析门诊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现的安全事故,组织科室护士进行讨论,听取同事意见,分析住院手术病人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和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有以下几方面的风险:①术前准备不够充分;②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法律意识淡薄、服务态度不好与沟通不良等;③意外因素如:跌倒、坠床、误伤等;④标本错误或遗失;⑤院内感染。

1.2.2 门诊手术室护理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分析现在和潜在的护理风险产生的过程及原因,为制定风险管理计划提供依据包括人为因素和系统因素,人为因素主要有医护人员风险意识和抗风险能力不强,法律意识淡薄,专科基础知识不扎实,经验不足,专业技术水平不高,系统因素主要有管理机制不完善,工作流程及监控制度不完善,服务环境及设备缺陷等。

1.2.3 门诊手术室护理风险的预防措施 建立健全的制度和护理规范,根据医院的相关管理制度、要求制定和健全各项护理规章制度,规范各班各人员的职责及工作流程和标准,其中包括门诊手术室抢救制度;手术室清点制度;标本管理制度;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制度;手术预防制度;火灾、停电、停水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还增加了护理告知签名制度,使护理工作门诊手术室风险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按章办事。

1.2.4 加强护士的风险意识 采用多种渠道组织全科护士深刻学习理解《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法》、《消毒技术规范》、《医疗技术操作常规》及法律法规的知识,认清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可能引发的法律问题,发现差错及时组织讨论,而从中吸取教训、强化意识及管理业务培训;加强对每位护士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并进行考核,及格才可上岗,护理人员在不断提高理论知识的同时,应更加重视实践经验的积累,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以满足病者的要求。定期监控:每日定期对门诊手术室的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的手使用中的消毒液及无菌包进行抽样检测,护士长要经常巡查、监督工作和制度落实情况,并将监控的重点放在各种医疗护理差错、纠纷的易发环节上,努力把护理风险降低。增强服务意识,加强宣教,强调要以病人为中心,树立人文关怀的服务意识,热情为病人服务,掌握医患沟通的技巧,在与患者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了解病人的需求,力求为每一位患者制定合适的护理措施,使其得到舒适的护理,建立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使其密切配合,以减少纠纷的发生。

1.3 效果评价 护理风险管理效果评价是信息反馈,是对风险处理条例的适用性和效益进行分析、检查、修正和评估,本科室实施风险管理后进行风险管理效果评价,内容包括患者满意度、护理缺陷、护理质量、不良事件等。

2 结果

实验组有49例对医疗工作和服务的评价为优或良,优良率为100%,无一例为差,而对照组,有42例评价为优或良,优良率86%,有7例回答为差,占14%,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以上的临床研究结果,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有效的提高了患者们满意度,降低了护理缺陷、不良事件、及医患纠纷的发生率。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机构都在努力提升自己的医疗质量,要做到硬件软件上的同步提高,护理工作的服务质量作为医院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门诊护理起到了窗口性的作用,门诊的患者流动性大,护理工作内容大,护理压力大,也是纠纷容易发生的地方,门诊作为一个医患关系的重要纽带,患者就诊时对医院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

门诊手术具有流动性大、手术患者分散、环境复杂、术前术后不能很好的管理,是风险管理的高危类别,要正确识别潜在的风险并分析其危险因素,降低风险的发生,另外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及技能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基础,护长要定期监督和检查,使每个护理人员做到按章办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重视事前控制,防范于未然是实现护理安全的重要保障。

我们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了一套优化的护理管理办法,通过全面、系统的管理,建立良好的护理服务模式,充分考虑患者的心理、社会、病情等综合需求,制定个体化干预措施,改善患者抑郁、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更积极地配合治疗。本研究通过应用门诊手术室手术评价,结果显示,病者的满意度大大提高,有效地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我院门诊就诊的投诉护理人员现象明显减,这从一定程度上对我们护理人员的操作规范化知识的要求也提高了,所以定期对护理工作的培训也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加大了对门诊护士的专业化培训力度,定期进行业务培训,传授新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在提高门诊护理水平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护士的职业责任感和自豪感,促使护理工作趋向于专业化和规范化。

综上所述,给门诊手术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护理服务,应用门诊手术室规范化制度管理,可以进一步提升患者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增强患者对于治疗的信心,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减少了门诊手术室差错,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猜你喜欢
门诊手术室风险管理
门诊支付之变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