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学科专业束缚 按行业大类定位培养复合型专业学位人才

2016-04-05 02:10黄宗明张云怀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协同创新专业学位

向 诚 黄宗明 张云怀



打破学科专业束缚按行业大类定位培养复合型专业学位人才

向诚黄宗明张云怀

摘要:介绍了重庆大学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以经济社会重点行业人才需求为导向,通过校地、校企、校校、校内、国际协同等“五协同机制”,建立由学校、企业、政府等多主体组成的复合型培养体系,按照行业大类定位培养能够适应和引领行业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做法。认为这些措施解决了由学校单一主体按照固定学科—专业框架进行人才培养,导致学生知识结构与行业从业要求脱节、实践能力欠缺、职业素养匮乏、进入行业后适应周期过长、发展潜力不足等问题。

关键词:专业学位;行业培养模式;协同创新

一、引言

科学合理的培养模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前提。建立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律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相适应的培养模式,是我国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1]。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由学校单一主体按照固定学科(专业学位类别)—专业(领域)进行定位培养,容易引发学生知识结构与行业从业要求脱节、实践能力欠缺、综合素养匮乏、进入行业后适应周期过长、发展潜力不足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重庆大学以经济社会重点行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培养能够适应和引领行业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校地、校企、校校、校内、国际协同等“五协同机制”,构建学校、企业、政府等多主体组成的复合型培养体系,建立了按行业大类定位、多主体协同创新的专业学位人才研究生模式。

二、学科专业定位与行业大类定位培养模式对比分析

所谓行业大类定位培养模式,就是按照人才从业的行业大类,而非教育学意义上的学科专业,对人才进行定位培养。具体来说,就是要根据国家或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点行业确定人才需求,围绕行业产业链构成选拔多个专业学生组建行业教学班,依据行业从业知识能力素养要求构建培养体系,培养既熟悉全产业链过程,又精通行业专门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其与传统学科专业定位培养模式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定位方式的区别

传统学科专业定位培养模式依据“学科—专业—方向”定位培养人才,所有学生都有着明确的学科专业归属和培养框架约束。而行业定位培养模式以人才从业的行业大类替代教育学意义上的学科专业,对人才进行定位培养。二者在人才定位方式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并表现为人才选拔培养类别与数量的差异。从人才招收培养类别来看,在学科专业定位培养模式中,学校通常仅仅依据学科专业授权点的有无来确定是否招收培养相应专业学生。从人才培养数量上来看,某学科专业招生人数往往简单取决于该专业指导教师数量等条件。这样的人才选拔培养思路缺乏对行业人才真实需求的有效论证,无论在人才类别或是数量上,都极易出现人才供给与人才需求不匹配的情况,近来研究生毕业即失业、工作岗位与所学专业完全无关等现象都与此相关。

与学科专业定位培养模式围绕学校自身办学条件培养人才相比,重庆大学按行业大类定位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行业人才需求为基本导向。学校通过行业企业调查、就业数据分析、毕业学生发展质量调查评估等多种形式,对行业人才需求类别与数量进行论证,即根据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点行业确定人才培养类别与招生培养专业,根据区域内行业企业数量、企业人才需求现实缺口确定各专业学生招生数量,通过校企联合培养机制保障培养内容符合行业人才岗位需求,从而真正实现人才培养与需求的匹配、专业与职业的对应。2011年,重庆大学选择汽车作为行业定位培养模式的首个试点行业,这既是为了服务国家汽车自主品牌发展与重庆打造西部汽车名城、支撑汽车这一重庆经济第一支柱产业发展的战略需要,也是由于中国前十位汽车品牌已有八大汽车品牌落户重庆,重庆大小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已达上千家,引发了对汽车行业高端应用人才强烈、迫切而持续的人才现实需求。2012年,学校又把握由重庆始发的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贯通机遇,响应重庆市打造长江上游物流中心战略,组建物流行业班,培养高层次国际化运输与物流人才。图1对学科专业定位培养模式与行业大类定位培养模式进行了直观对比。

2.人才培养目标的区别

作为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重庆大学的特色和优势所在。然而,学校通过对历年毕业研究生的发展质量进行的跟踪调查发现,大多数毕业生的职业生涯仅局限于自身专业所属的专门技术岗位,如由助理工程师逐级升迁至高级工程师乃至总工程师,而能够跳出专门技术岗位,成为总经理、董事长等企业领袖或行业开拓者的领军人才比例较低。专业技术人才多、行业领军人物少这一培养结果与长期采用学科专业定位培养模式存在必然的关联。该模式按照学科、专业将人才逐级划分为极为细小的单元,其所有培养内容均被限定在这一狭隘的单元之内,这一模式实际上所反映的是传统学术研究生教育对于学术人才“精、尖、深”的培养要求,而非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所提出的“宽、广、全”的培养要求。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汉尼斯在2010年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指出,高等教育“不是让学生得到……工作,是让他们在未来20到30年中,获得整个人生的基础。”因此,从人才的整个职业生涯发展来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不仅要传授学生专业知识,使之成为适应特定职业或行业需要的专门人才,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与能力,使学生具备成为行业领军人才的发展潜力,既体现专业学位的应用特色,又反映研究生教育的高层次水平。

图1 学科专业定位与行业大类定位培养模式对比示意图

为此,重庆大学在探索实践行业大类定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确立了培养既熟悉行业全产业链生产组织过程,又精通行业专门技术或管理领域,“能够适应和引领行业未来的人”的培养目标。同时,与学科专业培养模式以专业知识为培养重点不同,为了满足“引领”未来的培养目标,行业大类定位培养模式将提升学生能力与素质作为培养的基本立足点。因为知识可以过时,而素质与能力将伴随学生整个职业生涯。同时,以培养合格的“人”为前提培养人才,注重塑造学生以诚信为核心的学术道德观念和人生价值理念,以及遵从职业道德和从业规范的综合素养[2]。

3.人才培养方式的区别

目前,我国高校大多采取了与学科专业定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校-院-系组织结构,即在校内根据学科门类或一级学科(专业学位类别)相近原则设立学院,学院内根据二级学科(专业学位领域)划分专业系,进而在系下根据专业方向构建教研组或教研团队,并以专业(方向)为基准划分教学班级,形成自上而下的纵向培养体系。在这一培养体系下,院系成为培养管理活动的主要责任主体,培养活动被严格限定在具体的学科专业和院系框架之内。然而,无论是学术学位对应的学科专业,还是专业学位对应的学位类别或专业领域,都是人为进行的教育学意义上的门类划分,其所遵循的是学科发展和教育规律的逻辑,与社会行业、职业分工并不完全对应[3]。同时,固定的学科—专业培养框架显然也难以适应经济社会与人才需求动态发展变化的要求。因此,这一过度细分的学科—专业培养体系,实质上成为人为制造的人才培养体系壁垒,导致学生知识能力狭隘、行业适应周期长、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

图2 汽车行业班构建思路示意图

与自设壁垒的学科—专业培养体系相比,重庆大学在按照行业大类定位培养过程中,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根据行业产业链构成选拔对应专业学生共同组成行业教学班,围绕行业班学生培养需要配置课程教师、导师等教育资源,围绕行业发展方向组建教学团队与导师团队,以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学院、学部等形式构建教学管理组织,形成了一个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培养需求为导向,自下而上的开放式、复合型、跨学科、多主体的培养体系。重庆大学汽车行业班便是学校从车身、动力、控制等汽车行业五大产业链出发,面向重庆长安、中国汽车研究院等区域行业企业实际人才需求,选拔车辆、动力、材料、电气等7个专业学生组建而成,由入选国家“2011计划”的重庆自主品牌汽车协同创新中心承担培养职责。物流行业班则囊括物流工程、工业工程、项目管理、控制工程等相关专业,以学校与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共同组建的联合物流学院为主体,培养高层次国际化运输与物流人才。图2以汽车班为例,对汽车班组建方式与培养体系的搭建思路进行了简要描述。

三、行业定位培养模式的具体改革措施

1.构建校地、校企、校内、校校、国际等“五协同”机制

行业定位培养模式的目标是实现学校人才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相适应,学校培养内容与行业从业要求相匹配,因此,从本质上来说,行业定位培养模式是区域内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以及高等学校等多个主体之间所构建的一种人才协同培养机制[4]。同时,按行业大类定位所蕴含的跨学科特色,对于高校内部以及高校间的协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保障行业定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重庆大学提出并构建了校地、校企、校内、校校、国际等“五协同”机制。

首先是将人才培养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协同,建立学校与地方政府的“校地”协同机制。2010年,重庆市政府下发《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重庆大学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意见》(渝府发〔2010〕119号),将对重庆大学的支持纳入《重庆市中长期城乡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并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作为主要建设内容。同时,通过校地协同建设与重庆大学学科对接的产业化项目和研发基地开放、共享的联合实验室或研发基地,推进政府所属国有重点企业与重庆大学“结对子”等,为建立校企产学研联盟合作模式提供各项措施保障。

其次是建立学校与企业的“校企”协同机制,使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相适应。重庆大学是首家建立校董会的部属高校,目前已有重庆长安、攀钢集团等30家校董会成员企业。通过“以贡献促共建、以互利促合作、以合作促发展”的指导方针,以及校企人才互聘、共引、共用、双向互动等措施,重庆大学与西南地区各主流行业企业建立了卓有成效的校企产学研合作关系,为校企联合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合作基础。依托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学校已在近200家企业建立联合培养实践基地,为实践培养环节提供了有力保障。

第三是建立“校内”协同机制,搭建跨学科人才培养平台。为打破传统的院系组织架构所形成的学科专业培养框架束缚,学校于2011年起开展了学部制建设,相继成立工程、建筑等6个学部,将人才培养责任主体从单一院系转变为跨学院、跨学科的学部或协同创新中心,为以学部为单位实施按照行业大类定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协同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奠定了组织与制度基础。目前,工学部已建立了汽车与物流两个行业班,建筑学部的钢结构与山地城镇两个行业班正在有序筹划之中。

第四是建立区域内的“校校”协同机制。学校联合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高校发起成立了重庆市大学联盟,联盟内实行学生互换、学分互认、课程互选、师资互聘,有力地促进了联盟高校间的交流合作、资源共享,同时通过优势学科互补满足了行业定位培养模式对多学科教育资源的迫切需求,为全方位提升学生知识能力素养提供了必要条件。

最后是建立国际协同机制,提升学生国际交流合作与竞争能力。汽车行业班培养方案由学校与美国密歇根大学共同论证,美国福特公司专家担任课程教师。物流行业班由学校与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实施联合培养,于比利时安特卫普港开展专业实践。学校还与20多个国家的120所知名高校签订了校际合作协议,建有7个全英文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项目,成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的有力保障。

2.建立培养方案的校企联合论证机制

校企多主体联合培养、协同创新是行业大类定位培养模式的核心特色,为了在培养方案中反映这一培养特色,重庆大学先后聘请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行业企业资深专家以及兄弟高校同行专家220余人,在行业实践部门的深度有效参与下,对学校所有专业学位类别(工程领域)研究生从业所需的知识、能力、素养要求,以及实现这些要求的课程体系、实践活动、学位标准等逐一论证,继而制定各专业学位类别培养方案。

为保障行业实践部门对培养方案论证工作的有效参与,学校成立了重庆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成员为具有丰富行业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在该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学校组织了学院学校两级、三阶段的培养方案论证工作。第一阶段为学院自我论证,各学院成立包括实践部门专家在内的工作小组,完成培养方案修订及自我论证工作,重点论证专业所对应的行业、职业人才需求情况,以确定本专业人才招生的必要性与培养的可行性。第二阶段为专家通讯评审阶段,每个专业学位类别(工程领域)聘请不少于3名国家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从培养方案对人才从业要求的满足程度出发,就人才定位、课程体系、实践活动、学位授予、形式规范等5个方面对培养方案进行评分并给出意见建议(见表1)。第三阶段为现场专家答辩论证,由学校研究生院组织包括实践部门专家、教指委委员、高校专家在内的专家组,经学院自述、专家提问答辩后对各培养方案质量进行综合评定。

通过全校范围的培养方案论证工作,学校一是建立起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校企联合论证制度,大大提高了学校培养方案与行业从业要求的匹配程度,从源头上保障了行业实践部门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有效参与,为实施行业大类定位培养模式,培养能够适应和引领行业未来发展的领军人物奠定扎实基础。二是以培养方案论证为依据,建立起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培养准入机制与专业学位点动态调整机制,无论是已有专业还是新增专业,都必须按照上述流程开展人才需求与培养方案可行性论证,论证结果不合格不允许招生,论证评分排名末尾的学位点是学校专业学位点动态调整首要调整对象。三是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资源的绩效考核分配机制。各专业培养方案论证评分结果,以及培养条件、培养质量等,成为学校分配招生指标、培养经费等教育资源的重要依据。

表1 重庆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论证评分标准

3.构建以行业从业需求为导向的多主体、跨学科、复合型培养体系

在“五协同”机制的支撑下,重庆大学构建了一个校企多主体联合培养、协同创新的跨学科、复合型培养体系。在培养方案方面,所有行业班学生不再按照学科专业划分培养方案,而是根据研究方向自由选修课程。以汽车行业班为例,除少量汽车相关基础课程外,将培养方案分为机械动力、信息电子、材料成型三大方向模块,包含车辆工程、机械工程等在内的8个相关工程领域学生按照所研究方向而非自身专业选择主修模块,同时强制要求在主修模块外选修其他模块课程5门以上,并在实践环节中提供覆盖汽车研发、生产、营销、维修、管理等全产业链的实践机会,从而实现培养过程的学科专业交叉,满足行业从业所需的复合型知识能力素养要求。

在课程教学方面,充分体现行业培养模式的多主体协同特色。汽车班基础课程由来自美国密歇根大学的资深教授授课,方向模块课程教师队伍分别来自机械、自动化、材料等近10个学院,美国福特汽车、重庆长安汽车等行业企业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行业前沿讲座,来自西南大学等重庆市大学联盟的教师则为行业班学生开设涵盖法律、管理等多个领域的人文素养课程。同时,学校组织校内外教师与行业专家成立汽车班教材编写委员会,以行业实际应用为导向新编、改编教材近10本,保障了教学内容的行业适应性与先进性。

在导师制度上,行业班实施导师团队招生、培养、指导方式。导师团队围绕行业产业发展方向设立,成员中校内导师不得少于3名,既包括专业相关导师,也包括团队整体教学研究所需的交叉学科专业导师,强调学科交叉与融合。此外,还根据团队招生数量按照生师比不高于3∶1的比例,吸纳行业企业专家作为团队成员。导师团队负责人根据行业发展需求把握人才培养方向,交叉学科专业导师帮助学生适应行业从业所需的多元化知识结构要求,企业导师指导、评价学生实践环节培养质量。在培养过程中,同样采取多个专业的学生围绕研究方向组建学习团队共同完成课程学习、专业实践、论文写作的培养方式,培养学生在多学科团队中沟通、交流与合作能力。

在实践教学方面,建立实践形式多元、覆盖培养全过程、课程与实践交叉进行的实践培养体系。由于实践基地数量不足、实践企业缺乏积极性、学生基础实践能力薄弱等原因,仅仅依靠校外企业实践这一方式往往无法取得理想的实践效果[5]。为此,学校在行业班实践培养过程中,积极协调校内外实践资源,构建校内实验室、校内专业实践创新平台、校外联合培养与实践基地相结合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体系,以实验课程、专业设计、横向课题、校内实训、校外专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将实践能力培养贯穿于学习、研究、实践与论文等整个培养过程。尤其注重校内实践平台建设与实践活动组织,以提升学生基础实践能力,为企业专业实践奠定基础并提供有益补充。同时,实施课程学习与实践环节交叉进行的培养方式,学生首先进行认知性实习,再带着问题返校学习研究,随后回到企业解决问题,通过“实践—学习—再实践”的螺旋上升过程,提升学生创新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重庆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行业大类定位培养模式彻底打破学科专业框架束缚,以行业大类为单位组建教学班级、师资团队、培养体系和教育管理机构,以能力和素质为培养基本点,培养既熟悉行业全产业链过程、又精通行业专门技术管理领域,既能够适应行业、也具备引领行业未来发展潜质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是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一次有益探索。学校专业学位研究生一次性就业率已连续三年超过学术学位,依托行业大类定位培养模式进行的教学改革成果获首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教学成果二等奖,是西南地区唯一获奖成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实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EB/OL].(2010-10-13).http://www.moe.gov.cn/ publicfiles/business/htm lfiles/moe/s4927/201011/xxgk_110497. html.

[2]向诚等.紧贴行业需求,校企协同培养控制工程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4):11-15.

[3]研究生专业学位总体设计课题研究组.开创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新时代——研究生专业学位总体设计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4]唐继卫.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全面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9):1-3.

[5]章晓莉,郁诗铭.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反思与改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10):55-59.

(责任编辑刘俊起)

基金项目: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编号:yjg121004)

DOI:10.16750/j.adge.2016.02.006

作者简介:向诚,重庆大学研究生院专业学位培养科副科长,重庆400044;黄宗明,重庆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教授,重庆400044;张云怀,重庆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教授,重庆400044。

猜你喜欢
协同创新专业学位
“六有五化”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专业学位研究生企业实践质量评估体系研究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
——MTA教育中心
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的保障措施研究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对外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规范化培养的实践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