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绿色生态理念 建设有机蚕桑基地

2016-04-05 05:15罗兴智龙维勇
四川蚕业 2016年4期
关键词:仪陇县省力化小蚕

罗兴智 龙维勇

(仪陇县蚕桑局, 四川 仪陇 637600)

坚持绿色生态理念 建设有机蚕桑基地

罗兴智 龙维勇

(仪陇县蚕桑局, 四川 仪陇 637600)

1 发展成效

仪陇县地处秦巴山区,蚕桑是传统产业,近年在缺少茧丝龙头企业带动,蚕茧产量大幅下降,蚕桑产业萎缩的情况下,我县积极探寻蚕桑产业发展新路径。通过引进企业,坚持绿色生态发展理念,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建成了以柴井乡姚家湾村为核心的5000亩有机蚕桑基地,顺利通过欧盟2年有机转换期认证。基地蚕桑产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养蚕水平大幅提高,蚕茧质量得到大幅提升,解舒率由55%提高到65.79%左右,干茧上车率由86.1%提高到92.19%左右,粒茧丝长达到了1258m,蚕农养蚕收益增长50%以上。

2 主要做法

2.1 调整发展思路

仪陇县过去虽然是蚕桑生产大县,但蚕桑产品结构单一、无特色、无竟争力,导致产业不断萎缩,在分析了我县产业现状的基础上,调整产业发展方式。首先是招商引资,采取“网上找、部门荐、实地看、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通过多方努力,于2014年成功引进了德国翠丽斯公司控股的四川奥特丝纺织有限公司投资成立了仪陇县奥特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展有机蚕桑,生产丝绸、服装、有机农产品。其次抓规划建园区,调整蚕桑基地区域,将全县蚕桑基地压缩集中在柴井乡张爷庙、姚家湾等几个行政村,在工业园区内,公司占地25亩,计划建成有机茧丝绸加工、印染、服装生产及有机农产品加工、包装、展示和出口为一体的有机工业示范园区。

2.2 夯实产业基础

围绕产业基地,加强桑园及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强化桑树基础,在基地集中连片统一按照“6215”规格新栽桑园2000余亩,嫁接改良原有桑树3500余亩,基地桑树良桑化率由50%提升到98%以上。二是改善生产条件,结合利用2013年省级蚕桑产业发展项目实施,新建了桑园内作业便道6800m、排灌沟渠4200m,添置了桑园机具1500余套,基本实现了管桑机械化、运输省力化,节省劳动力30%以上,每亩桑园节省生产成本300~500元。三是完善养蚕设施,新建小蚕共育室15处共2500m2,新建养蚕大棚1.3万m2,省力化蚕台3.8万m2, 消毒池25口,推广方格蔟20万片、旋转蔟1.5万套,大棚喷水降温设备58套。

2.3 发展有机蚕桑

有机蚕桑即种桑过程中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全部采用有机肥,养蚕过程中也不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药物。一是开展蚕桑病虫绿色防控,做好桑园中耕除草,深翻晒土,清除桑园杂草,清理白色垃圾等,采用石硫合剂、鲜石灰、粘虫板、杀虫灯等防治蚕桑病虫为害,鲜石灰和石硫合剂由公司向蚕农免费提供。利用蚕粪及猪、牛、鸡、鸭等畜禽粪便制作有机堆肥培肥桑园,控制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公司按300元/t补贴农户购买有机堆肥,基地有机桑园桑树病虫害发生率降低到了5%以下,每亩增产桑叶100~200kg。二是发展有机农产品,在5000亩有机桑园区内建立有机农产品园区,综合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等,按照欧盟和国内的有机农产品生产要求在桑园中间种花生、胭脂萝卜、榨菜等订单蔬菜,在桑园林下养殖桑园鸡,利用桑枝、秸秆、玉米芯等种植桑枝平菇、桑枝球盖菇、桑枝竹荪等食用菌,在离城镇较近、交通便利、条件成熟的地方发展果桑,生产有机桑椹。

2.4 注重提质增效

我县在发展有机蚕桑的同时,强化了养蚕环节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一是全面推广小蚕共育,新建标准化小蚕共育室2500m2,安装智能化共育设施10套,购置小蚕共育设备1500套,公司给农户小蚕共育补贴50%,小蚕共育面达到了100%。二是普及省力化养蚕设施,因地制宜地在桑园地周边建设养蚕大棚,搭建省力化蚕台,公司给农户蚕具补贴60%,实现了大棚(蚕台)省力化饲养率100%、方格蔟使用率100%,基地蚕茧单产和效益大幅提升,最高单产突破了47.2kg,平均单产同比增长了16.2%,单张茧款收入由1100元增加到了1600元左右,今年单张蚕收入最高突破了2135元。三是推行仪评收茧,我县采取“分村设点、订单收购、预约售茧、现金结算”的方式,在全市率先推行仪评收茧,充分体现了优茧优价,调动了蚕农“养好蚕、售好茧”的积极性,全县蚕茧下茧率降到了6.45%,化蛹率达到100%,企业对农户的鲜蚕收购价格高于周边市场30%以上,公斤茧价比其他县(市、区)高出5~10元,单张蚕茧收入高出200~400元。四是狠抓培训技术,为了让农户掌握有机蚕桑生产技术,我县充分借助县农广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平台,采取分片、分村、集中培训等方式,通过走出去、请进来,课堂讲、实地练,分期分批地组织养蚕农户到西充、南部、绵阳、嘉陵等地参观学习,邀请省市专家举行专题讲座,累计培训蚕农2500人次。

2.5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一是成立有机蚕桑协会,为加强公司与蚕农的利益联结,在奥特丝丝绸有限公司的统筹下,2014年5月注册成立“仪陇县奥特丝有机蚕桑协会”,协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五个统一”,即统一培训技术、统一技术规程,统一供应蚕种、统一小蚕共育、统一消毒防病, “三个到位”,即技术指导到位、物质供应到位、销售服务到位,通过协会带动提升了蚕农栽桑养蚕技术和组织化管理水平,目前协会已发展有会员256户,标准化桑园5000亩。二是培育业主大户,综合我县实际情况,重点是发展桑园面积8~10亩,年养蚕20张以上的养蚕大户,全县大户已达350户,其中养蚕大户马洪敏承包桑园58亩,养蚕及在桑园内养殖(蛋)肉鸡、乌骨鸡、贵妃鸡,年总收入将实现38万元,亩桑收入达到6550元。三是发展家庭农场,2015年开始我县培育了承包桑园50亩以上的家庭农场主7户,如巴中市恩阳区的返乡青年饶升雄在仪陇县柴井乡姚家湾村承包土地202亩发展有机蚕桑。

2.6 融入产业扶贫

在大力发展有机蚕桑的基础上,我县以柴井乡姚家湾村(贫困村)为示范,引导贫困户积极投入到产业发展中,通过多种途径实现 “户有3亩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产业脱贫目标:一是种桑养蚕增加收入,按照户均建设3亩桑园,年养蚕6张,收入1万元以上,生产有机农产品综合开发,增加桑园综合效益。二是就地务工收入,土地出租的贫困户在获得土地租金及退耕还林补助外,在业主处务工年收入人均可达6000~8000元。

罗兴智(1972-),男,农艺师,从事蚕桑生产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仪陇县省力化小蚕
植保无人机助力山地桑园管理更加省力化
仪陇县:营商环境大优化 民生福祉大提升
仪陇县:农民工服务专项行动做足“实”字文章
全省根治欠薪暨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座谈会在仪陇县召开
切料机助力小蚕人工饲料育快速推广应用
半自动小蚕饲育机的升级改造
仪陇县有机蚕桑发展思考
樱桃省力化高效栽培技术
梨树早期丰产省力化栽培关键技术
可爱的小蚕